不僅是李自成明白這個道理,大殿里的許多人也明白,更是清楚,作為多年戰亂的河南、陜西與山西三地,可謂是十室九空,要么是在造反的路上,要么就是準備跟著造反。
總之一句話,無數的良田被閑置,無人耕種,現在最是缺少勞動力的時候,急需大量的人員返回家鄉,重操舊業,種田。
“裁軍?”
李自成聲音不大的喃喃般吐出兩個字,面露鄭重之色,在眾人注視之中,輕輕了頭,嘴里卻道:“裁軍不是不可以,但必須要有一個行之有效的善后之策。否則,一旦處理不好,只會適得其反,使得他們重操舊業,反而不利于地方的穩定。”
一瞬間,宋應星也洞悉了李自成的弦外之音,“重操舊業”并不是指回家務農,一路隨李家軍走來,宋應星早已見慣了各路起義軍的反反復復,剛一回到原籍,還未消停沒幾天,再次造反,攻打縣城。
似乎早就預料到了李自成會這樣,宋應星幾乎是沒有任何的猶豫,張口就答道:“啟稟闖王,明廷之所以無法徹底的安撫住那些起義軍,不能使得他們老老實實地在家種田,雖然原因很多,但主要的緣由還是在糧食與田地的問題上,逼得他們不得不再次復叛。”
“與前朝不同,咱們廢除了許多的苛捐雜稅,百姓的負擔幾乎是微乎其微,幾乎每家都能分得良田,更有糧食的救濟。所以,若是裁軍的話,那些被遣散回家的兵丁,再無生活后顧之憂。當然,那是建立在他們肯干活的情況下。”
到這里,宋應星忽然停頓了一下,面露猶豫之色,但最終還是下定了決心,咬牙道:“啟稟闖王,屬下覺得,對于遣散回去的兵丁,要想安置好他們,要想讓他們安心地在家務農,遣散回家之前,最好再每人分發幾兩遣散的銀子,以便他們回鄉置換一些日常所需,能夠維持最基本的生活。”
絕對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大殿里許多人震撼于宋應星真是敢講,雖然有理,但也太驚人了。
每人幾兩銀子?如果是幾個人,幾十人,幾百人,那倒也沒什么,一下子拿出個幾萬兩還是沒問題。
然而,這可是大規模的裁軍,以萬為基數,動輒就是裁軍數十、上百萬人,如果按照宋應星這樣,也就意味著,對于還未成立的大順朝而言,將要掏出一千萬兩的銀子!
當然,這個數字還是以每人三到五兩估算的。
這一刻,眾人的神情已經不能用震驚和愕然所能形容,全都難以相信的看著李自成,闖王怎真會答應嗎,這樣安置那些被裁撤的兵丁?
尤其是那些明朝歸臣,更是緊張地心砰砰直跳,在大明之時,正七品的官員俸祿,一年也就四十五兩,用于遣散兵丁的銀子,幾乎就是一個正七品官員的一個月俸祿,讓他們如何不震驚?如何相信李自成會答應?
就在眾人處于剎那的吃驚之時,宋應星的聲音卻是再次響起,顯得有一些突兀的回蕩在大殿里。
“啟稟闖王,屬下以為,咱們提供給百姓們糧食的方式,有一些考慮不周,直接給糧食絕非征途,很容易養懶人,容易激發他們的惰性,反而不利于大局的穩定。”
“喔...宋先生,這話怎么講?你有沒有更好的提議,分發給百姓糧食?”李自成來了興致,連連問道。
很顯然,宋應星提出這個異議,絕非是心血來潮,而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早就想好了的。
“闖王,屬下覺得,應該按勞分發糧食,而不是簡簡單單的直接給他們糧食。如今天下百廢待興,一些河道急需清污,一些道路需要修正,還有用于灌溉的水渠也需要挖通,等等,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力。”
一瞬間,眾人就猜到了宋應星想要干什么,似乎是在印證他們的心中所想,只見宋應星繼續道:“所以,不妨將那些百姓就地安排,或是為河道清污,或是修路架橋,或是挖通河渠,李家軍提供充足的糧食。”
“而且,一旦河道清理出來,挖通河渠,將會出現數千、上萬頃的良田,將其分給參與的百姓,百姓們一定會愿意參與的。總之,這樣總比簡簡單單的分糧食要好很多。”
“還有,一旦修好用于灌溉的河渠,或者用于澆水的水井,也能降低一些地方因為干旱所帶來的影響。”
一舉數得,這絕對是每一個人的內心寫照,愈發的折服宋應星的思謀,考慮的是那么周詳,難怪人家將會被委任為大順朝的工部尚書,就憑這份統攬全局的舉措,化不利為有利,趁著大災之年,空出大量的勞力之時,既周濟了百姓,又兼顧了治理天下的工程。
但是,一些人還是無法邁過那道坎兒,一下子拿出上千萬兩的銀子用于裁軍,總覺得心里怪怪的,不是味兒。
然而,自始至終,無論是宋應星,還是李自成,亦或是李長茂等人,從未在一千多萬的銀子糾纏,仿佛那根本就不是事兒,輕輕松松就可以拿出。
此刻,李自成還真未為這一千萬兩白銀而發愁,就算是再多出一千萬兩,也是張張嘴的事情。
沒有人比他更清楚,這段日子里,僅從京城的那些官老爺、權貴們以及太監查抄的銀子,就有三千七百萬錠白銀,一千萬錠黃金,更何況還有在陜西、山西、河南、北直隸其他地方以及山東查抄的銀子。
尤其是那些明朝藩王,“貢獻”的銀子最多,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一兩千萬白銀又算的了什么?
毫無疑問,李自成一口就答應了下來,不僅如此,還給得更多。
“好,那就裁軍,先裁兩百萬,宋先生,本王給你三千萬兩白銀,作為遣散士兵的安置費。不過,此事要由你與李長茂兩人親手抓,務必將全部的銀子均分到遣散士兵的手里。”
到這里,不等宋應星與李長茂回答,李自成的神色一斂,極為鄭重地道:“丑話到前面,這三千萬兩白銀,全部都要登記在冊,都發給誰了,發放銀子的士兵的戶籍所在處,本王事后可是要一一查證,讓地方反饋回來,是否有那個士兵?士兵是否真的領那么多銀子?要是有弄虛作假的話,我可是要追責、問罪的。”
“是,闖王,屬下不敢有絲毫的作假!”
宋應星與李長茂異口同聲的回應之時,一些人震驚了,很是意外,沒想到李自成不僅痛快地答應了,還增加了兩千萬兩,每個遣散士兵幾每人十幾兩,足夠半年生活所需了。
尤其是那些歸附的明朝武將文臣,震撼的同時,更多的是感慨良多,如果崇禎皇帝不是那么家子氣,也能如此大手筆,又何來的內亂不斷?士兵又怎會嘩變不絕?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