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世的印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等國普遍存在的一種以血統論為基礎的社會體系,其中以印度最為嚴重,又稱賤籍制度。
印度的種姓制度源于印度教,又稱瓦爾納制度,是在后期吠陀時代形成的,具有3000多年歷史。這一制度將人分為五個等級,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和賤民。
根據《梨俱吠陀·原人歌》所繪的瓦爾那等級:婆羅門是原人的嘴、剎帝利是原人的雙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羅是原人的腳。至于賤民,則被排除在原人的身體之外。
這種種姓制度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嚴的等級制度,并且種姓制度下的各等級世代相襲,即便到了李南靈魂穿越的二十一世紀,該制度還存在著。
自鎮(zhèn)南國建立初期,李南因為攻打交趾和占城,消滅了奴隸主階層,解放了數量龐大受到壓迫的奴隸,這也是帝國當時立足的根本。
原本李南以為奴隸制和種姓等級制度,根本就不可能在自己建立的國家中出現,但事實證明在他忙于冒險和跟金國大戰(zhàn)的時候,這兩種人類歷史上最卑劣的制度居然悄悄在帝國內出現,并且還有越演越烈之勢。
得益于中華帝國的強大,這個戰(zhàn)無不勝,并且越發(fā)興旺的國家散發(fā)出了強大的吸引力。
周邊地域和小國的百姓向帝國涌來是件好事,不過當外來人口過多之后,這些異國人的生存確實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這些身無長物的異國人來到這個國家之后,為了生存下去,很多人都選擇了給人做工,甚至是賣身為奴。
可以說在帝國的富戶地主家里為奴,也遠比他們原本的生活環(huán)境要好,所以就有更多的異族人選擇了這種生活方式。
除此之外,那些從勞工營中因為年滿釋放出來的異國戰(zhàn)俘,也面臨著生存的困境,這就導致了帝國內的奴隸越來越多,當然帝國跟古羅馬不同,目前這種奴隸制度溫和了一些。
想要徹底的解決奴隸問題,不但要給他們安排可以生存下去的手段和環(huán)境,還要面對一個更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徹底廢除人口買賣。
在后世任何買賣人口都是犯罪行為,而在這個時代,這卻是很平常的事情。
在華夏歷史上,幾乎所有朝代都允許買賣人口。就算是到了清朝,即使已經有了人權意識的萌芽,買賣人口依然是司空見慣的事。
《紅樓夢》里就有很多丫鬟買賣的描寫,薛蟠和馮淵爭著買過丫鬟,貪圖丫鬟美色,還想收歸納妾,被買賣的丫鬟連做主的自由也沒有。
買賣人口,在封建社會是被默許的行為,不過買賣人口跟拐賣是不同的,所以歷朝歷代對于人口買賣的交易都有相關的規(guī)定。
例如《唐律疏議》中所述,除和賣外(即自愿被賣),搶奪、誘騙人口的均屬于犯罪行為,應當按照法律規(guī)定進行處罰。如果被賣者是10歲以下的,即便是自愿被賣,也按搶奪、誘騙認定。
而且在各個朝代,人口買賣不但有相關的一套程序,還有專門販售的場所,李南當年在東京城也是買到了一大批的流民,作為自己的班底。
中華帝國初建,所以很遠源自于以前的習俗和法律,并沒有全盤的跟后世接軌,賭博、青樓和人口買賣都屬于此列。
賭博和青樓行業(yè)跟人類的本能欲望相連,不要說是這個時代,就算是多少年以后,無論是發(fā)達還是不發(fā)達的國家,都沒有可以完全禁止的可能。
而人口買賣暫時也很難完全禁止,因為帝國內的大部分漢人富戶家中,或多或少的都有奴仆的存在,一旦強制頒布執(zhí)行相關的法律,極可能會造成國內根基的動搖,更何況周邊還有金國和西夏在虎視眈眈。
除了奴隸這個大問題之外,讓李南憂心的還有種姓制度。
根據多科特和瓦里斯等人展開的調查,帝國內部現在也自然的出現了數個階層。
首先第一階層,就是嶺南和中南半島的百姓和長江以南地區(qū)的漢民。
原本屬于宋境廣南西路、交趾、占城和大理地區(qū)的百姓,屬于帝國的第一批居民,帝國各大集團軍的士兵和將領開始的時候都出自這幾個地方,所以他們具有我才是帝國子民的優(yōu)越感。
跟這些人同一層次的人就是長江以南,很早就被帝國攻占下來的宋境百姓,以漢民居多,他們跟帝國皇帝同宗同祖,也在國家向外擴張變強的時期,一直在全力支持著李南和這個帝國。
第二個階層就是長江以北,黃河以南的漢族百姓,他們加入帝國時間稍稍晚了一些,很多流離失所的百姓還被遷徙到了其他地區(qū),所以受到了第一階層的歧視,但并不是很嚴重。
第三和階層是帝國新進攻占下黃河以北的所有地區(qū)的百姓,這些人目前剛剛開始融入帝國,黃河以南的帝國百姓都稱他們?yōu)楸狈叫U子。
第四階層的就是經過勞工營的改造后,重新獲得自由的那批人。
他們開始的時候都是帝國的士兵,經過三年到五年在勞工營的勞動改造,獲得了帝國的赦免,成為了本國的子民。
就像坐過牢的犯罪分子一樣,即便他們改邪歸正了,出來之后還是會有人用有色的眼光看待他們,所以他們的社會地位并不高。
最后一個階層就是各國的移民和逃民。
金國、原遼國、島國、西夏、高麗、真臘帝國、吐蕃人都屬于這個范疇,在帝國百姓的心目中,這些人就算在帝國境內居住,也還是外國人。
華夏人包容性確實有,但身為中原大地主人、身為創(chuàng)造了無數偉大文明的他們來說,自身的高傲和對這些異國人的歧視也是發(fā)自內心的,很難讓人想到在許多年之后,會有漢人崇洋媚外。
這兩個問題擺在了李南這個皇帝的面前,即便是有著眾多可以借鑒來源的他,暫時也沒有什么太好的辦法來解決處理,所以只好召集了提利昂和所有的內政大臣來商討此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