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現在他也只能老老實實的訓練部隊,并想方設法的先把最基的武器湊齊了。rg沒辦法自己接手的這個團,雖是老部隊下來的。可問題是前一段傷亡和損失太大了,殘缺不的不僅僅是部隊,還有在戰斗中損失的武器和裝備。
他先是接手這個打殘的團,后又以這個團的殘部組建一個團編制的支隊。團眼下重機槍是一挺都沒有,這個團原有的幾挺重機槍,在突圍的時候部都損失掉了。到了他接手的時候,已經沒有重機槍這一。
而輕機槍數量倒還是可以,但部加在一起也只有五挺。其中一挺捷克式機槍沒有備用槍管,在戰斗之中不敢打連射。另外一挺歪把子機槍的供彈系統也有些問題,眼下只能打單發,軍分區軍械部門幾次維修都無能為力。
丟掉了又可惜,畢竟就算只能打單發,但不用完成手動步槍的那一套,也算是一個速射步槍。可眼下的再加上自己原來老壺北獨立營,剩下的一挺機槍再加上那兩挺速射步槍,倒也湊足了六挺。
不過張子健奉命調入李子元所部之后,倒是讓李子元在火力配置上卻是郁悶了一陣。張子健帶來的那個表面上還維持一個營,實際上只剩下一個連的營時。李子元之前給他們搞的那些機槍,以及連續兩次戰斗中繳獲的少量戰利品,到現在也只剩下了兩挺歪把子輕機槍。
看著從之前的有些土豪,短時間不見又到了差不多一貧如洗的張子健,李子元異常的無語。其中的原因,李子元倒也猜測出一部分。那一戰張子健的部隊傷亡過大,一時又無法補充。所以多余的槍支,在總部就被留下一部分。
但自己在帶著他們返回師部的時候,他們手中機槍的數量還是充足的。當時有兩挺歪把子、兩挺捷克式和一挺比利時機槍,外加在返回的時候副總指揮,親自獎勵該營的一挺丹麥造機槍。
估計是留在師部的這段期間內,被那支兄弟部隊給打了土豪了。結果這只有一個連的營,在調入李子元部隊的時候,從土豪轉眼又成了貧困戶。張子健當時因傷在住院,自己被調回黨校繼續學習。這支部隊就一個連長在帶著,成了一個沒有娘的孩子。
盡管聽在跟隨師部活動期間,他們都是參謀長在親自管理和指揮。可參謀長有些時候也很為難,在遲遲無法解決兵員的情況之下。這支部隊相對兵力奢華的裝備,不被別人打了主意就怪了。
這次日軍的大掃蕩,軍區連主力帶地方武裝損失都很慘重。他一個連實際兵力就帶了六挺機槍,這在任何一個主力團都沒有的堪稱豪華配備,周邊部隊不惦記就怪了。估計那個連長也是遇到自己那個老首長了,被人家給打了土豪。
不過那位打了原來的張子健,現在歸自己指揮土豪的兄弟部隊,倒也算是夠意思。也沒有白拿這些武器裝備,都是用子彈和繳獲的日造或是東北造,以及部分晉造手榴彈換的。這個連倒是每人能攤上六枚手榴彈,一百二十發子彈,但機槍卻是只剩下兩挺了。
在見到這支被打回原樣的部隊之后郁悶歸郁悶,但李子元倒也干脆沒有詢問他們的機槍那里去了。就算問出來又能怎么辦,去找那個部隊的主官再去要回來?現在大家都是貧困戶,而且當時人家也不知道這個營編入自己的部隊。
一下子被調出了四挺的機槍,還都是最好的機槍,眼下李子元也只能吃啞巴虧。大家都是兄弟部隊,弄的太過于僵硬不好。而且李子元也知道,其中未必沒有上級的原因。所以李子元對于張子健,究竟是怎么混到這個地步的,倒也沒有進行任何的過問。
五個連除了保證劉連明的那個連,一個連必須要配備的兩挺輕機槍之外。剩下的三個純粹的步兵連,每個連就只能配備兩挺。這個前提還是賀會章的那個眼下沒有一門炮,在搞到炮之前還得當步兵使用,但是已經被自己預定為炮兵連的連,暫時不配發機槍。
要是給賀會章也配發上那怕是一挺機槍,再除去那兩挺不敢打,或是沒有辦法打連射的機槍。僅剩的三挺機槍,三個連也只能每個連裝備一挺。僅有的三個根據地仿造擲彈筒,一個繳獲的日軍制式擲彈筒的數量,也沒有達到李子元的最低限度。
這個火力也就意味著李子元的一個步兵連,還不如日軍一個隊的火力。而按照李子元的思路,他手中的一個連至少要能有對付日軍一個隊,部隊要有能夠打垮日軍一個中隊的標準。眼下這個火力配置,還是相差的有些太遠。
眼下部隊好不容易湊夠了八成的編制,但火力不足,彈藥數量也嚴重不足的情況,真的讓李子元很是頭疼。盡管只要部隊完成休養生息,和自己的訓練計劃,這些事情在他的眼中,倒也不算是什么太難的事情。
因為他根沒有把偽警備隊看在眼里,偽警備隊在他的眼中就是現成的武器庫和彈藥庫。可問題是現在的情況,不太適合自己主動去出擊。偽軍好打,但他背后的主子卻是難啃的骨頭。
現在武器不足,新兵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有槍。倒是擺在李子元面前,一個極為頭疼的問題。但即便是武器不足,李子元也沒有急于主動出擊。對于李子元來,怎么樣讓這支部隊盡快的融合,新兵完成部整訓,重新形成戰斗力才是他眼下最應該做的。
再與張子健和何三亮三個人幾次研究,按照部隊原有的訓練辦法,重新拿出了一個完整的訓練大綱,從連排長開始一直到新兵部進行訓練。山地戰演練到長途奔襲,李子元是實實在在的拿一個主力團的標準,來訓練這個新部隊。
李子元認為自己的部隊,現在雖是一個連正規番號都沒有的地方武裝,但畢竟底子還是一個團級建制。雖現在是地方武裝,但不能總拿自己當敵方武裝。至少在軍分區,你還是主力部隊吧。
到時候上了戰場,誰能拿你這個團級建制的部隊,當敵方武裝使用?部隊不僅要在軍分區能挑起大梁來,即便是到了軍區主力部隊之中,也不能一下子差的太多。到了戰場上關鍵時刻,在部隊使用上誰還管你是地方部隊,與主力部隊在戰斗力上有什么差別。
李子元一直都認為,戰場上才是真正考驗一支部隊的地方。自己接手的這支部隊,是主力部隊縮編下來的,是軍區根據軍事斗爭形勢進行的調整。并不是因為戰斗力差,才降入地方部隊的。
這次部隊重新整編,雖取消了團的番號改為支隊一級。但李子元認為番號改了歸番號改了,可要是這支部隊戰斗力也下滑,那自己就是這支部隊的千古罪人。而且李子元當初答應過王誠,要重新帶出一個夜老虎團的諾言,李子元一直都沒有忘記。
當初自己指揮的不過是一個營,現在自己真正掌握一個團了。那怕是這個團的編制,現在只是一個團級支隊,自己這個支隊長還是一個副團職干部。那怕這個團只有五個連編制,比一個團正常的建制少一半。
那怕這個團還沒有擺脫地方武裝的性質,至少在表面上遠還稱不上主力。但對于李子元來,這次職務和編制上的調整,對于他來卻是一個新的出發點。也是他實現自己當初諾言的,一個真正的出發點。
軍人一諾重千斤,自己雖不能一個唾沫一個釘,但自己許下的諾言就一定要實現。所以李子元將部隊下發的訓練辦法,與何三亮這個前**出身的老兵研究之后,進行了一定的調整。
可謂糅合了當年老紅軍的戰術,以及重慶方面軍隊外加上還有一些日軍的戰術。為了拿出這個新的訓練體系,李子元與何三亮加上張子健這個老兵,坐在一起整整研究了半個多月。其中經歷過幾十次的沙盤演練,甚至是連排級對抗,才最終形成了這個新的訓練辦法。
這其中有李子元與張子健,這幾年敵后游擊戰和運動戰的經驗。資歷比李子元老的張子健,當年在川陜蘇區反圍剿的經驗。還有何三亮這個曾經在臨沂戰場的尸山血海中,打熬過的前重慶方面老兵陣地戰的經驗。
從單兵戰術到火力部署,從戰術進攻的運用到防御戰術的調整,從山地穿插戰術到長途奔襲。李子元參考了多方面的思路,最終形成了這個新的訓練方式。他不怕別人指責自己,私下里面單搞一套。
不足就是不足,吸收對手的長處,對于李子元來并不丟人。日軍的優勢可不單單是在火力上,重慶方面的軍隊包括其所謂的雜牌軍在內,并不是無有點。李子元的態度很明確,吸取百家之長為我所用。
只要部隊的戰斗力真正上來了,在戰場上能夠獨當一面,起到上級期待自己能夠起到的作用,這就已經是足夠了。戰場上能不能拿出手,才是真正的考試。人無我有、人有我優,這就是李子元的目的。
不管自己在這個位置上能干多久,但經過自己的手帶出一支能征慣戰的鐵打王牌部隊,就已經足夠了。而李子元除了拿出新的訓練辦法之外,為了早日形成戰斗力,還加大了訓練的強度。
甚至在訓練的強度上,還在一定程度上超過了主力部隊。而這種訓練手段和高強度訓練,對于李子元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張子健那個營剩下的那個連,雖已經上過兩次戰場,其中還有一場超級血戰。
但到眼下還是沒有完成完整的訓練,充其量也就是一個半瓢水都趕不上的水平。要是主力部隊的一個營,在那種情況之下傷亡也會不輕,但絕對不會付出那么大的傷亡代價。新兵就是新兵,那怕只完成基礎訓練也是一樣。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