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子元的印象之中,與當時的晉綏軍相比,中央軍的輕重武器質量要好的多。至少中正式步槍,可比晉造步槍的質量好太多,更何況那些進口的比利時、捷克貨?自己在東渡黃河后,接觸過的這些中央軍。一個師,步槍的數量至少在四千支左右。
當時自己即便當了排長,卻因為部隊身就武器不足,背著的還是一支川造的老套筒槍。他到現在還記得,在當時部隊與中央軍一個旅相遇的時候。看著這個旅一水的中正式和捷克式步槍,捷克式和比利時輕機槍,幾十挺二十四重機槍,當時兄弟們羨慕的目光。
人家隨便一個師下屬旅的輕重機槍數量,都遠超過自己所在的一二九師。更何況當年自己所在的一二九師武器裝備,大部分都是質量很差川造,甚至很多老套筒一類的步槍,因為使用年限過長,膛線都快要磨平了。跟人家的進口貨,以及正規兵工廠產的沒有辦法相比。
怎么這次連同儲備的物資庫都落到了日軍手中,連同被繳獲的武器加在一起才這么一點步槍。就算被日軍打垮的部隊,武器沒有都落到日軍手中。可在加上儲備的備用武器,也不應該就這么一點。這可與對當年李子元印象中的,那支財大氣粗的中央軍可沒有辦法比。
后來問那個少尉才知道,隨著部隊數量的不斷擴編,以及戰場上極大的戰損。再加上進口的原材料與武器來源不暢,以及自身能軍工生產能力過于薄弱。每年生產的武器數量,只能滿足最低的需要。
眼下別是雜牌軍,即便是中央軍也是一樣的困難,編制內的武器數量下降不止一個檔次。原來自己有補充渠道的雜牌軍,現在絕大部分也都只能靠中央軍給補充。這樣一來,部隊每次戰損之后的補充缺口就更大了。
即便是二十七軍這樣的中央軍精銳,補充也一樣的困難和不足,裝備的數量一再壓縮。更何況他們的補充,還要通過敵占區從河南運過來就更困難。雖是林縣方面三個軍中裝備最好的一個,但現在也一樣很困難。
他們現在一個師,即便是主力師才兩千多支步槍。重機槍從原來的營屬重機槍連,現在已經改為團屬。即便是主力師,重機槍的數量也下降了一半。輕機槍的數量也有很大的下滑,除了個別的主力部隊之外,已經無法配發到每個步兵班。
能做到一個步兵排兩挺,就可以相當的不錯了。同時去年在反掃蕩作戰之中,這個因為作為留在敵后中央軍標志,而一向被日軍重點打擊的二十七軍損失很大,更一步的加劇了武器數量不足。
眼下軍除了迫擊炮數量,滿足部隊的編制所需之外。輕重機槍的數量,已經早就今非昔比了。就是步槍的數量,也不僅一再下滑不。補充的步槍也從原來的比利時和捷克造步槍,換成了現在的國造中正式步槍。
再加上突圍出去的部分部隊,攜帶出去的部分武器。還有流失沒有被日軍發現的武器,這個數量應該差不多。這一千多條步槍,除了他所在的預八師原來裝備的部分之外。應該還有一部分是今年開春運來的補充武器,但是數量不夠超過三百條。
這些補充的武器和彈藥,還是年初連同一個補充團從一戰區接回來的。這批武器中的輕重機槍,用來補充裝備的缺口。步槍暫時作為儲備,等到補充團分發部隊之后在補充給各師。因為就這么一點補充,幾個師長都盯著。
軍部的長官也有些不太好辦,所以也就沒有立即發下去。結果這一戰,這些費盡心思運過來的武器和補充彈藥,因為防線垮的太快了,幾乎部落到了日軍手中。還有庫存的那批軍裝,是他們軍部的備用軍服。
聽完這個少尉的解釋,李子元才有些釋疑。不過對于他來,原來財大氣粗的中央軍,也混成了這個樣子,雖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可對于他來,最多也就唏噓或是感嘆一下而已,至于別的東西倒也沒有什么。
原李子元還想問問他們不是有美援嗎?可最后一想他一個少尉排長,哪能知道那些上層才知道的事情,也就打消了自己刨根問底的想法。這個排長能知道這些東西,已經算是不錯的了,再多恐怕也就問不出來什么了。
反正對于他來,這些武器既然落到自己手中,如果再交回去那是絕對不可能的。留在自己手中,比日軍轉交給偽軍不是更好?日軍一向以繳獲重慶方面的武器,配發并裝備偽軍。與其在經過一道手續,還不如自己直接拿來用。
管他那,到了自己手中就是自己的了。大家都是打鬼子的,這些通過鬼子的手在轉交給自己的武器,也就算是他們支援八路軍了。這些中國人自己制造用來打鬼子的武器,在自己手中肯定是不會浪費的。
只是在完這批武器的來歷的后,這個也知道這批武器,面前這位八路的長官,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再換回去的少尉,盡管微微有些遲疑。但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沒有將心中的話出來。
看著這批被發放回自己部隊武器,發了好大一陣子的呆,才最終搖了搖頭回到了自己人那邊去了。只是他在離開的時候手多少有些哆嗦,不知道是對這些有去無回的武器肉疼還是心疼。
雖現在這些槍都給發了回來,可他也知道這些武器,人家只是暫時給這些被俘人員發下來的。要是自己和這些人想要離開,這位眼下面容很和善的八路長官,是絕對不會讓自己帶走一支槍、一發子彈的。
看看他們打掃戰場時候的干凈,這個少尉就知道了。別日偽軍身上的武器和彈藥,就是被擊斃日偽軍身上的皮帶、水壺、鋼盔、彈藥盒,這些他在原來部隊向來不屑一顧的東西,都打掃的干干凈凈。甚至就連日軍的皮鞋都給扒下來,就差把衣服都扒下來了。
就連尸體上的鞋子都要的這位長官,這么多他們更需要的武器裝備還能還回去?那才是真正的有鬼了。其實這個排長不知道,李子元要的可不單單是武器,還有他手下的那些新兵,李子元也壓根就沒有打算放回去。
而就在李子元與馬永成這邊談處理后事的時候,那邊何三亮不僅已經完成了戰斗,還帶著兩個日軍俘虜趕了回來。在何三亮返回之后,李子元絲毫沒有猶豫的,押著俘虜扛著繳獲的物資,就地從西窯溝一路向北,又折回了十里嶺一線。
對于李子元來,這個時候向南或是向北轉移,都暫時還不是時候。而進入長治境內的預案,在這么多的物資沒有處理完畢之前,也不是一個合適的選擇。帶著這么多的東西,他沒有辦法進行機動作戰。
這一戰連同在西窯溝,完整俘虜的偽輜重部隊,再加上戰場上俘虜的,總計近千名的偽軍俘虜,不用來充當勞動力,難道讓自己的部隊去扛著嗎?至于解救出來的那七八百林縣方面被俘人員,李子元也絲毫沒有客氣的部編入自己的部隊。
至于何時讓他們回去,那就只有天知道了。反正對于李子元來,在三營暫時還不知道去向的情況之下他需要兵。雖然不能多好,但這批受過訓練的兵,之前在戰場上表現讓他很滿意。反正他們現在已經回不去了,那他也就沒有必要不好意思了。
對于李子元這種毫不客氣的做法,那個少尉也只能搖頭苦笑。沒辦法,現在自己寄人籬下是不得不低頭。要是能找到自己的部隊,自己當初又何苦跟著八路走?想必現在那些沖出去的兄弟,應該已經到了黃河邊上了吧。自己就算插了翅膀,恐怕也不可能追上了。
在撤離西窯溝一線的時候,這個排長又最后看了一眼西窯溝南方的陵川一眼,那邊的山里面還有自己的兄弟嗎?沉默了好大一會,看著已經陸續轉移的部隊,他也只能搖了搖頭無奈的跟著走了。
李子元轉移的很迅速,絲毫沒有任何的拖泥帶水。但在他撤離的時候,卻發現一路行軍的時候,身后卻是若即若離的,一直跟著一支一百多人身份不明,衣衫襤褸、面黃肌瘦的部隊。
這支百余人的部隊,見到前邊的李子元所部,既不敢靠上去、也不敢脫離,就心翼翼的跟在李子元的背后,保持著一個若即若離的距離。只是盡管他們很心,但其實早在跟上李子元的時候,就被李子元給察覺了。
只不過在劉連明查明白這股人,大致應該的身份后,李子元也就沒有管。既然這股始終不肯暴露身份的武裝,想要借著自己這顆大樹好乘涼那就讓他們跟著,反倒是減少自己還得派出后衛的麻煩。至于其他的事情,等到了目的地再吧。
李子元急于轉移的決定,還是相當正確的。就在李子元離開西窯溝不到三個時,從陵川縣城趕來的日軍一個大隊,便已經趕到了西窯溝。壺關境內的日軍大部分都被抽調去追擊李子元,距離西窯溝最近的壺關縣城眼下僅剩的日軍無力救援,只能指望陵川境內的日軍北上。
只是等到陵川境內的日軍趕到西窯溝戰場之后,除了留給他們一地的尸體、火炮殘骸,以及被焚毀的汽車和汽油,還有被遺棄的已經失去了牽引馬匹,被砸成了碎片的大車之外,什么都已經沒有了,而襲擊者早就已經不知所向。
就算日軍在震怒,也只能先將日軍戰死者的尸體收斂起來。至于被打散的偽軍,特別是那個團長膽戰心驚的帶著,已經從近一千人直接下降到了只有貓二三十只的偽軍,趕回來之后卻被日軍抓了苦力去,火化日軍戰死者的尸體。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