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眼下整個中國戰場,日軍都尚未得到繳械,作為一個軍事集團整體還存在。甚至作為一支軍隊,各部隊還在服從各自的上級命令,還在有序的運轉。而重慶一方面不允許距離日軍最近的八路軍接受日軍的繳械,一方面主力部隊又都遠在大后方。
最精銳的部隊,更是遠在滇緬邊境乃至大西南。向日占區,尤其是華北這樣的敵占區調動,以當時中國各派系軍隊極其落后的運輸手段來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樣也就出現了一種尷尬的局面,一時無法填充日軍空缺的重慶。
只能一方面抓緊時間調兵遣將,將部隊從大西北、大西南向敵占區緊急開赴,一方面又只能命令日軍先不要放下武器,維持占領區的持續。除了避免敵占區陷入混亂之外,更多的也是擔心日軍的武器裝備和彈藥、物資,落入到八路軍和新四軍的手中。
外戰打完了,對于有些方面來說,已經到了該解除所謂內患的時候了。重慶的這個部署,除了防范共軍之外,同時也在防范其他的雜牌軍,得到日軍武器裝備做大做強,成為他新的威脅。也正是有了重慶方面的這道命令,敵后各個戰場的日軍才死硬到底的。
但相對于長治城內頑固的日軍,壺北與潞東兩個縣城駐防的日軍可是老實的多了。八月二十一日,就在李子元第二次下達最后通牒的第三天,兩縣城在外援無望,內無糧食可維持的局面。
最關鍵的是,李子元這個曾經給他們造成嚴重傷害的八路指揮官,就在他們的眼皮子底下。內外交困,知道打也打不過,自己也不想在打,跑是更泡不到的情況之下,最終沒有執行上級的命令,而是選擇了按照八路的要求開城投降。
駐扎在兩縣的日軍獨立二四三步兵大隊主力,以及二四四步兵大隊一部,以及輜重部隊、工兵部隊各一部分,一共一千五百余人分別在壺北縣城外以及潞東縣城,向李子元所部無條件繳械投降。
這些日軍開出兩縣城外,在周邊潞東軍分區的部隊押送之下,在兩縣交界處向李子元以及潞東軍分區投降。兩縣投降的日軍,共計交出步槍一千一百余支,輕機槍六十多挺、九二式重機槍十三挺。
步兵炮兩門、山炮各兩門、迫擊炮四門。軍馬百余匹、卡車十五輛,并一千多發炮彈,以及大批的彈藥、鋼盔、防毒面具等作戰物資。駐扎在兩縣城的偽軍,也沒有選擇抵抗放棄了投降。繳出步槍一千五百支,重機槍七挺、輕機槍七十三挺并彈藥一批。
獨立步兵二四三大隊長村田彌藏少佐,向李子元交出了自己的軍刀。這位在潞東境內已經待了整整大半年,與李子元作戰之中多次有過徹骨之痛的日軍大隊長,看著站在面前的李子元,并未像一般日本軍官那樣不服氣。
而是低下了曾經自認為高昂的頭顱,老實的接受了李子元的安排。他的部下在繳出武器之后,更是徹徹底底的松了一口氣。終于不用在整天面對這個魔鬼了,自己總算可以安安穩穩的睡上一覺了。
盡管他們的上級一再要求他,不允許向八路投降,想盡辦法向長治撤退。但在打也打不過,跑也跑不了的前提之下,在加上內無隔夜之糧。這些日軍還是很明智的選擇了投降,要不然怎么辦?
曾經在支那耀武揚威的陸軍,現在已經不存在了。各地日軍在八路的攻擊之下自身難保,不投降難道大家都餓死在這里?帝國已經戰敗,就不要讓更多日本人的血,白白的浪費在這里了。他們更應該做的是回去重建已經被炸成一片廢墟的家園,而不是在這里為別人賣命。
所以,這個村田彌藏少佐,在仔細分析了一下周邊的情況之后,下達了他作為軍人生涯中最后一道命令。也是他成為一名軍人以來,第一次違抗上級意圖的命令。向兩縣的八路軍繳械投降,交出全部武器和物資,以換取這些人平安的撤回長治。
按照上級的命令,李子元將向自己繳械投降的日軍,全部押送到長治城附近。準備在解決長治之敵后,一并將其送走。隨著兩縣城的日軍投降,整個潞東地區除了日軍俘虜之外,再無一個日本人。
李子元干凈利落的肅清了潞東軍分區轄區的日偽軍,但長治的日偽軍卻是始終拒絕投降。盡管其所部在撤回長治的途中,被周邊的八路解決了一部分。但該部之敵,還是堅持到了晉西方面接應的部隊。
晉西的二戰區部隊動作,從來都沒有這么快過。在駐扎在山西各地的日軍配合,甚至提供交通工具的情況之下,以最快的速度向日占區快速的挺近。利用軍區主力正在向周邊日偽軍駐地反擊,四分區部隊實力單薄的情況之下,以兩萬多兵力搶先進駐了長治。
但在該部向東準備繼續進占壺北縣城的時候,剛剛完成接受兩縣日軍投降的李子元,立即指揮所部展開,毫不畏懼的迎戰。大搖大擺東進的該部晉綏軍,在長治與壺北、潞東兩縣之間的交界地帶,與集中了幾乎所有部隊的李子元所部,爆發了一場激戰。
在戰斗中李子元采取攔頭、斷尾、斷腰的戰術,在兵力略微占優勢的情況之下,經過三十六小時激戰。全殲二戰區東進搶占壺北與潞東的兩個個主力師,并配屬該師指揮的其收編的偽軍,組成的一個暫編縱隊。
并不知道自己實際上,打響了解放戰爭山西戰場第一槍的李子元,這一戰打的是痛快淋漓。晉綏軍的兩個加強了炮兵的主力師,并收編的偽軍近九千人的部隊。被李子元集中了全分區的部隊并動員部分民兵,以及四分區緊急北上的一個團。
徹底給全殲在了壺北與長治、潞東三縣之間,這個面積并不大的三角地帶。在戰斗部署上,兵力大致相等的情況之下,李子元將自己在潞東軍分區整訓的結果,運用到了極致。以兩個獨立營加上動員的兩千多民兵,阻擊長治出援的兩個師晉綏軍。
自己則指揮其余的所有部隊,在部分民兵的配合之下,幾乎以一對一的兵力,圍殲了七千多加強了十二門山炮的晉綏軍一個加強師,以及收編的兩千多偽軍,并生俘該部所有的團以上軍官。繳獲山炮十二門、迫擊炮三十多門,輕重機槍三百余挺。
而該部晉綏軍緊急從長治東援的兩個師,在何三亮指揮的兩個獨立營并大部民兵的層層阻擊,以及在收到李子元與長治之敵打響的情報之后。四分區司令員親自指揮四分區一部緊急增援,加入阻擊行列之后,直到戰斗結束都沒有能夠趕到戰場。
反倒是在參戰八路軍各部隊的阻擊之下,損兵折將大半個師,只能無奈的撤回了長治閉門死守。李子元這一仗,讓搶占了長治的晉綏軍,近一步東進搶占長治周邊產糧區的目的,徹底的破滅不說,反倒是損失了大量的有生力量。
李子元這一戰,可謂為新成立的晉冀魯豫軍區,獻上了一份大禮。并為隨后打響的上黨戰役,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就連剛剛從陜北返回太行山區的師長,都不由的感嘆李子元這仗打的精彩。
而隨著去延安的師長與政委返回,重新回到指揮位置上。八月二十日,負責指揮太行、太岳、冀南、冀魯豫的晉冀魯豫軍區,正式宣布成立。冀魯豫、冀南、太行、太岳四個野戰縱隊成立,晉西方面在搶占長治后形勢變的越來越復雜。
但在這種形勢之下,以太行軍區各部隊為主先后成立的太行縱隊之中,卻沒有李子元的身影。在隨后的上黨戰役之中,總算正式擔任分區司令員的他,指揮潞東軍分區部隊是作為地方基干武裝參戰的。
原本在十月份的時候,晉冀魯豫野戰軍以太行軍區部隊,為基礎組建第六縱隊的時候,預定三個旅長中的一個。但在時任太行軍區司令員的堅持下,最終還是將他留在了太行軍區,承擔作戰任務
用這位李子元老首長的話來說,精兵強將都編成主力外線出擊去了,總得給我留個能打的吧。太行軍區東俯視平漢線、南控豫北,向西是晉綏軍在晉南最重要的控制區臨汾。以一個軍區先后組建了兩個野戰縱隊,相當于整個太行軍區主力部隊絕大部分都被抽調走。
最優秀的軍事干部,也調走了一大半。要是在不給留幾個能打的,主力一旦外線出擊,三面受敵的太行軍區怎么辦?眼下的太行軍區,可是整個晉冀魯豫軍區最穩固的一個軍區。相對于不時拉鋸的冀南與冀魯豫來說,這里承擔著整個外線出擊部隊大后方的任務。
自身還要面對晉綏軍的不時進犯,并承擔著一定的作戰任務。雖說大部分部隊都升級拉走了,可整個晉冀魯豫軍區幾次大戰,太行軍區可是次次都沒有落下,一直都以地方基干武裝參戰。要是能打的都調走了,那軍區在面臨強敵的時候怎么辦?
這位老兄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也許是他的理由真的很充足,最終居然神通廣大的說服了軍區政委。在政委的點頭之下,李子元最終也只能無奈的繼續留在太行軍區。先后調任太行一分區司令員、太行軍區獨立旅旅長、獨立一旅旅長。
雖說一直都在關鍵位置上,可畢竟是很長時間,都沒有撈到大仗打,這讓李子元多少有些郁悶。只能看著自己的老戰友,跟隨外線出擊的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先后參加了隴海路作戰和出擊魯西南,一場大戰打的比一場精彩。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