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早在三縱一成立,首任司令員也就是原來的三分區司令員,就點名要李子元。但新任軍區司令員說通了政委,點名李子元留下也最終無可奈何。政委說話了誰也不敢去改變,李子元也只能留下。
如果說原來一二九師的部隊是一個大家庭的話,說有些婆婆嘴的師長是一位慈母,那一向馭下極嚴格的政委就是一位嚴父。在干部調動這件事情上,師長一向都是給政委予以充分尊重的。要不然,后來的晉冀魯豫野戰軍怎么會被稱為劉鄧大軍?
由太行軍區組建的第一個縱隊時候,李子元被新任軍區司令員給硬扣了下來。結果在新組建六縱的時候,原本已經定了擔任旅長的李子元,還是因為這個原因被留下,擔任太行軍區獨立旅的旅長。
到了四七年太行軍區組建九縱隊的時候,同樣已經內定為旅長的李子元,因為新部隊與四縱隊組成一個兵團,主要負責外線與機動作戰。除了晉南之外,基本上已經不在山西戰場作戰。
在接替指揮山西戰場的晉冀魯豫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原來的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又用同樣的理由點名將給硬留了下來。李子元就以地方武裝的身份,先后參加了太行軍區參加的歷次作戰。
從晉南到豫北,在從隴海路、運城再到臨汾戰場,都是以地方武裝的身份參與的,而且是一向都承擔著最重要的任務。只是盡管在山西戰場上,李子元不能不說不被委以重任。但對于李子元來說,山西戰場的天地還是有些太小,讓他總感覺渾身的力氣無處使。
總感覺有勁使不出來的李子元,卻看著此時已經打出外線,先后出擊隴海線、魯西南,到千里躍進大別山,劉鄧大軍歷次行動也只能干瞪眼,自己只能無奈的縮在山西戰場上,指揮一些獨立團作戰。
好在接任山西戰場的那位四方面軍總指揮,軍事素養與能力都是極高的。盡管老部隊和主力部隊,幾乎是培養成一批升級拉走一批。不是調往西北作戰或是編入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就是基本上組成外線兵團,留在都是新編的部隊或是地方武裝。
這些地方武裝裝備差,山野炮僅有三十多門,迫擊炮的數量也不多,而且炮彈的數量也嚴重不足。有的團甚至無重機槍,輕機槍的數量只有幾挺。輕重機槍彈藥普遍不足一個基數,步槍子彈平均每支只有三十發。
但在山西戰場上就是依靠著裝備差,精兵強將被先后調走的一群地方武裝,在山西戰場越打越精彩。依靠掘進坑道爆破戰術,先后攻克了運城和臨汾這兩座設防堅固的城市。在晉中一戰中更是以六萬兵力,一舉殲滅及晉綏軍主力十萬人。
而然指揮所部編入太行軍區最后整編一個縱隊,也是還沒有合并到華北軍區的晉冀魯豫軍區第十三縱隊,擔任旅長的李子元指揮所屬部隊先后參加了臨汾戰役、晉中戰役。在晉中戰役中,李子元以一個旅的兵力連續作戰,打垮了晉綏軍九個團。
隨即又集中兵力,將晉綏軍以留用的日軍組成的第十總隊全殲。在整個晉中戰役之中,李子元充分發揮了連續作戰精神,作為機動兵力在整個晉中戰役中打滿了全場。取得了參戰所有部隊中最大的戰果,僅僅山炮就繳獲了三十多門。
在山西戰場期間,李子元不僅在戰場上的打得相當出色,而且還充分發揮了擅長練兵的特點。將一批批的地方武裝打造成精兵強將,不斷的輸送給主力部隊。他一手帶出來的老潞東獨立二團,以及主持整訓的一團、新二團。
在整個解放戰爭期間,都是劉鄧大軍的頭等主力團。后擔任旅長的一個獨立旅,也成了陳謝大軍中的兩把尖刀。而交給他一批主力先后升級,調走之后的地方基干武裝,也硬是被他*成了留守部隊中的拳頭部隊。
成為太行軍區最后一個成立的縱隊中,戰斗力最強的一個旅,也是整個山西戰場戰斗力最強的一個旅。在縱隊剛一成立參加的第一次戰役中,就在表現分外的搶眼。每次作戰,都被當過鋼刀部隊使用。
原本在組建這個縱隊的時候,李子元被任命為副司令員。但他并不想留在上面,還是想要在一線帶兵作戰。最終在那位擔任晉冀魯豫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全權指揮山西戰場的總指揮拍板之下,擔任縱隊副司令員兼主力旅旅長。
只是盡管在山西戰場表現出色,可整個解放戰爭期間,李子元過的并不如意。他只能看著自己的戰友,在中原大地上馳騁縱橫,一仗打的比一仗大,而且打的都是第五軍、第八軍、整編十一師等這樣的中央軍美械精銳。
一心想要和那邊的五大主力,尤其是美械部隊較量一番的李子元。卻是只能窩在一隅的山西戰場上,與戰斗力差了一截的晉綏軍,或是那邊的雜牌軍較勁。震驚中外的淮海戰役,也連看都沒有看到,更別說參加了。
在建國后,他從一位長期在野戰軍首長身邊工作的老戰友口中得知,將他留在山西戰場政委也有些后悔。師長則經常在戰事進展不暢的時候,也經常念叨要是李子元這小子在就好了,這些骨頭早就啃下來了。只是事過境遷,有些東西一旦錯過就再也找不回了。
相對于戰場上的不如意,更讓他痛苦的是。在抗戰結束后,調為某地委民運部長的妻子,在劉鄧大軍出擊隴海線作戰時期,帶著南下支前隊伍運送物資的時候,在晉城某地遭遇到敵機空襲。
帶著民兵以及一部地方武裝護送物資的常娟,為了保護物資和支前的老百姓,不顧幾架敵機輪番的轟炸、掃射,在指揮支前群眾轉移物資的時候,被敵機掃射的子彈命中頭部當場犧牲。
接到這個噩耗,剛剛指揮部隊完成南下策應野戰軍主力,出擊隴海線的李子元,當場就差一點沒有昏倒過去。等他帶著已經牙牙學語的女兒,去迎接妻子的時候,卻是只接回來了一副靈柩。
如果不是已經調任潞東軍分區供給處副處長的老班長,還有時任分區政委的馬永成一直都在陪著他,心力交瘁的他真的不知道該怎么熬過來。抱著還不知道親生母親,已經是永遠分離的女兒,李子元的心都碎了。
才二十多歲的李子元看著妻子的靈柩,原本烏黑的頭發一夜就白了一半。他甚至不敢合眼,一合眼就想起了妻子在孩子被抱走的那天晚上,依偎在自己懷中說的那番話:“如果有一天我犧牲了,我不求你為我守著,只求你別委屈了咱們的女兒。還有等到全國解放了,去太原城看看我的父母。”
“帶著咱們的女兒替我給他們磕個頭,就說女兒對不起他們,不能為他們養老送終了。告訴我的弟弟妹妹,一定要照顧好父母。只是可惜我這個當姐姐的,當年參加革命的時候就穿了一身衣服出來,什么都沒有能夠留給他們。”
想起自己當時還埋怨妻子胡思亂想,可沒有想到當初的一句自己當做戲言的話,現在卻真的變成了現實。已經有大半年沒有見面的夫妻兩個,再見面的時候卻已經天人永隔了。抱著常娟留給自己的唯一親骨肉,李子元淚流滿面。
常娟犧牲后,很多人都給李子元介紹過對象。甚至馬永成為了讓他早點走出來,還讓自己的妻子楊靜,給李子元在衛生部找一個相當漂亮的大學生。但已經心若死灰的李子元,一直都沒有同意。甚至不顧老班長的反對,將女兒接了過來自己帶在身邊親自照顧。
他的部下經常看到,那個在戰場上曾經讓敵人畏懼如虎的首長,抱著自己的女兒一口口的喂著飯。那雙在戰場上指揮若定的大手,只要有閑暇時分,就忙著給女兒洗澡、洗頭發,洗衣服。甚至就連給女兒洗澡的水,他都要自己親自燒,從來不肯假手他人。
分點繳獲的美國罐頭或是奶粉一類的戰利品,自己一口不舍得吃,都小心的收著帶回去留給女兒。孩子總是被打理的干干凈凈,只要不打仗,身上的臟衣服從來都沒有過過夜。李子元還抽出一些時間,制作了不少的識字卡片,有空就抱著孩子識字或是數數。
如果孩子生病,抱著孩子一抱就是一夜。冬天怕孩子凍到,到處找人還孩子縫制厚實的棉衣。夏天怕孩子熱到,拿扇子給孩子扇風一扇就是一夜。不愿意讓孩子身上生寄生蟲,只要條件允許就一定給孩子洗澡、洗頭。只要沒有戰斗,都是親手給孩子做飯。
孩子雖然失去了母親,但是卻得到了完整的父愛。所有見到這一幕的人,都不由得長吁短嘆,感慨老天爺太能捉弄人了。這么一對恩愛的夫妻,才結婚短短的幾年,便已經是天人永隔了。這要是孩子的母親在,自己的首長那里還會這么辛苦。
只是李子元的固執,讓所有的人都無可奈何。即心疼這父女兩個人,可又沒有任何的辦法。大伙也只能跟著干著急,誰也說服不了李子元。甚至就連老班長,對于李子元的現狀,也只能是干瞪眼而無可奈何。
生怕李子元粗手粗腳沒有照顧好孩子的老班長,在苦勸李子元無果之后,也能順著李子元的意。與妻子盡可能多的抽空,去幫著他們爺倆洗洗涮涮。李子元要是有戰斗任務,就去部隊留守處幫著照顧孩子。
老班長是真的心疼孩子。孩子滿月就接過來照顧,膝下并沒有親生子女的老班長,將這個孩子當成了自己的親孫女一樣。在常娟犧牲之后,老班長是堅決反對李子元將孩子接走的。只是李子元的堅持,讓老班長最終還是敗下陣來,只能想盡別的辦法幫襯著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