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換裝完成之后,所有的問題都已經不再是問題。原有的子彈數(shù)量較多七九武器,已經全部調劑到后方部隊。盡管不是所有的軍都全部換裝蘇制武器,有的軍只是淘汰了日制輕武器,步機槍還是以七九口徑為主,但李子元指揮的軍卻是都已經完成了換裝。
隨著蘇式裝備大量的開始裝備,他的軍也越打越強,在戰(zhàn)場上表現(xiàn)也越來越出色。在五三年夏季反擊戰(zhàn)的時候,更是創(chuàng)下了幾千人在敵人眼皮子底下長時間潛伏,在戰(zhàn)役打響之后攻擊部隊,一對一全殲韓軍一個團。
在接下來的金城反擊戰(zhàn)之中,李子元指揮自己的軍,創(chuàng)造了當天發(fā)起攻擊,一個半小時之內,徹底瓦解敵軍防線最快的記錄。金城反擊戰(zhàn)之中,李子元指揮的軍也是參戰(zhàn)各個軍之中,突破最遠、堅持時間最長的一個軍。
但在停戰(zhàn)協(xié)定剛剛簽字,在部隊還留在朝鮮的情況之下,李子元卻奉調先行回國去南京軍事學院學習。他由已經完成學習,他在解放戰(zhàn)爭期間那個軍的軍長,接替他指揮該軍繼續(xù)留駐朝鮮。
這次學習,是他在一二九師的老師長親自點名,要求他必須回來學習的。接到軍委的調令,知道停戰(zhàn)協(xié)議已經簽署,自己的軍已經名列第一批回國名單上的李子元,也痛快的向老軍長移交了指揮權,只帶著一個警衛(wèi)員返回了國內。
不過,與其他野戰(zhàn)軍軍長學習完成后,絕大部分繼續(xù)返回原部隊擔任軍長不同。李子元在完成學習后,并沒有調回已經撤回國,就駐軍東南沿海原來那個軍。南京軍區(qū)首長想要調他,組建軍區(qū)裝甲兵的想法也沒有達成。
在軍事學院完成學習后,李子元在抗美援朝期間擔任兵團副司令員,對李子元印象異常深刻,F(xiàn)在擔任中國北方兵團級防衛(wèi)區(qū)司令員的要求之下,調到了中國最北方的大軍區(qū)工作,出任當時還稱作防衛(wèi)區(qū)分管作戰(zhàn)的副司令員。
這個防衛(wèi)區(qū),不僅有著中國北方最大的軍港,也是最靠近朝鮮半島的一個軍港。其防守的半島,與對面的華北地區(qū)延伸到黃渤海之間的半島,就像一雙臂膀護衛(wèi)者中國內海,也是京津地區(qū)門戶的渤海。
這里的守備任務可是相當?shù)闹,需要得力的軍事干部。李子元在朝鮮戰(zhàn)場整整打了兩年半,對朝鮮的地形和氣候已經熟悉。而且本人在戰(zhàn)術上,也有自己的獨特眼光。所以那位副司令員,向軍委點名要他過去。在志愿軍司令員的支持下,李子元最終調任到了東北。
接到調令之后,李子元什么都沒有說,默默的帶著妻子和孩子,乘坐一列火車先去總參述職后,隨后到那座中國北方最大的港口報到。雖說沒有能夠回野戰(zhàn)軍繼續(xù)任職,但對于李子元來說,這個分配結果也很不錯。
升一級不升一級的,李子元倒是不太在乎。但這個防衛(wèi)區(qū)指揮的可不單一是陸軍,戰(zhàn)時還授權可以直接指揮?哲姟_@一點對于李子元來說,吸引力是非常的大。三軍協(xié)同作戰(zhàn),這在之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盡管還是他漫長的軍旅生涯之中,第一次擔任副職。但李子元清醒的知道,這個履歷缺口自己必須要補上。而且能給在抗美援朝時期,自己與兵團指揮員中,性格和脾氣都最相投的老首長當副職,對于李子元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其實無論是五次戰(zhàn)役期間,還是在之后很長一段時間,李子元與兵團代司令員相處的并不融洽。雖說兵團代司令員很大肚的,并沒有追究他有些事情上的違抗。但在那位代司令員,更信任自己在二野時期老部隊的情況之下,李子元與這位代司令員很是有些隔閡。
更感覺到,自己有時候渾身力氣使不出來。就像上甘嶺戰(zhàn)役的時候,那位代司令員調動是他的老部隊,自己這個主力軍則被晾在了一邊充當預備隊。最后,李子元的軍干脆被調給了另外一個兵團。
李子元并不認為,自己的軍比那位代司令的老部隊差。盡管兩個軍之間,其實香火關系相當?shù)拿芮。那個軍是當年太行軍區(qū),第二次組建野戰(zhàn)縱隊時候組建的,只是一直都跟隨野戰(zhàn)軍在外線作戰(zhàn)而已。
所有的老底子,都來自太行軍區(qū)。其中的師團一級干部,李子元幾乎沒有不認識的。甚至其中師團一級干部,干脆就有不少他在抗戰(zhàn)時期的老部下。甚至他的老部隊,原來的老二團,現(xiàn)在就在這個軍中間。
但香火情重歸香火輕重,可自己軍一直擔任配角,卻是李子元無法接受的。盡管自己指揮的這個軍,在整個兵團之中就是一個小弟弟?衫钭釉⒉徽J為部隊的戰(zhàn)斗力,與組建時間長短有太多的關系。
最關鍵的是,李子元認為這位代司令員,在戰(zhàn)場指揮的時候過于照搬國內的經驗。對大兵團作戰(zhàn),在指揮上問題頗多。而且在有些方面上,也過于輕敵和驕橫。很多時候,聽不得不同意見,脾氣上也有些不容人,所以兩個人相處的并不愉快。
相反,李子元原本當年太行軍區(qū)第四次組建野戰(zhàn)縱隊的時候,預定擔任縱隊司令員,卻最終因為某些原因沒有到任的,時任兵團副司令員兼二野頭等主力軍軍長的副司令員,相處倒是比較融洽。
這也是李子元接到任命之后,什么都沒有說痛快去上任的原因。至少這位當年二野的頭等主力軍的軍長,能夠聽得進去下屬的不同意見,包容性是很強的。在指揮上,也更加沉著和老練。在這樣的上司指揮之下作戰(zhàn),對于李子元來說也是一個好事。
在李子元到任后,先后參與組織了抗登陸演習,以及防衛(wèi)區(qū)所屬負責黃渤海交界處,守備的要塞區(qū)組建,并兼任要塞區(qū)第一任司令員。在防衛(wèi)區(qū)改稱警備區(qū)之后,又相繼擔任警備區(qū)副司令員兼要塞區(qū)司令員,警備區(qū)代司令員、司令員。
在軍事學院學習期間,李子元參加了軍委組織的第一次授銜活動。他以軍長的職務,被授予少將軍銜。在同期授銜的少將中,此時三十四歲的李子元,與另外一位與他同齡的軍長,成為全軍最年輕的少將。
實際上李子元比那位軍長,年紀還小了幾個月。按照這個來說,李子元實際上是最年輕的開國將軍。而對于自己這個少將軍銜,李子元并沒有什么不滿意的地方。以自己的資歷,少將軍銜已經是足矣。
佩戴著少將軍銜的李子元,在南京軍事學院渡過了最平靜的一段時光,期間劉翠又陸續(xù)給他生育了兩男一女三個子女。雖說家里面又添了幾個孩子,但劉翠一直拿寶寶當成親生女兒一樣對待。寶寶甚至一直到結婚前都不知道,劉翠并不是她的親生母親。
而李子元在中國這座最北方的海港城市,從警備區(qū)副司令員一直做到司令員。后調任華北一個大軍區(qū)擔任第一副司令員,七十年代末奉調進京擔任總參副總長。后又被總設計師欽點擔任海軍司令員,一直做到了軍委副主席才離休。
八八年二次授銜的時候,時任軍委副主席的李子元,被授予上將軍銜。也是五五年授銜將軍中,不多的在八八年被二次授予軍銜的干部。原本這個時候,李子元已經幾次打了離休報告。但在時任軍委主席的要求之下,還是只能繼續(xù)老驥伏櫪一段時間。
相對于從來不參與政治運動,在建國后歷次政治運動中,都沒有受到太大沖擊的李子元。這方面更加沉穩(wěn)的何三亮走的也一樣很平穩(wěn),先后擔任軍參謀長、東南某省軍區(qū)副司令員,某軍級要塞區(qū)司令員、兵種副司令員的開國大校何三亮,也沒有攪合到任何政治漩渦之中。
至于他的姐夫,授銜時候被授予中將軍銜的王誠,則在五十年代擔任西南軍區(qū)改編的某大軍區(qū)副司令。在這個副司令的位置上,一直干到了七十年代初,才調任某兵種政委。李子筠則先在軍醫(yī)大教書,后來調任解放軍總醫(yī)院工作。夫妻兩個,也基本上沒有受到沖擊。
而馬永成則沒有那么的幸運,在建國后以軍副政委轉業(yè)到地方,先擔任某省省會市委書記,后又擔任某大區(qū)書記處書記的馬永成,最終沒有逃過那場政治浩劫。整整蹲了八年的牛棚,妻子也與他離了婚。
不過雖說遭了幾年的罪,但馬永成還是靠著多年戰(zhàn)爭環(huán)境下,養(yǎng)成的韌勁活了下來。最終在運動結束后,還是李子元這個老戰(zhàn)友,三次找到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老政治部主任,才總算獲得平反,擔任了某省的人大常委會主任。
建國后國內的政治運動,雖然一次接著一次,但李子元很明智的從來不參與任何運動。在這方面,李子元一向很注意。作為他妻子的劉翠,也直到退休都是一名中學教師,從來沒有擔任過任何政治上的職務。
長子很爭氣的憑著自己的能力,沒有借助李子元任何的助力,考上了當時著名的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寶寶雖說考大學的時候,因為政治運動影響沒有能夠讀大學。但是在當兵后,也是憑著自己的能力,題干、入黨并被保送到了軍醫(yī)大學學習。
其他的幾個子女也都很爭氣,沒有一個躺在他的功勞簿上的。老兵不死,只是被慢慢的遺忘。等到離休之后,李子元拒絕了讓他寫回憶錄的要求,而是帶著劉翠走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后世的家鄉(xiāng),則是他回去最多的地方。
在前一世的家鄉(xiāng),李子元不僅見到了還很年輕的父母,還依稀的見到了童年的自己。只是李子元知道,自己已經再也回不去了。晚年的李子元常常在想,如果沒有那次雪山之行,自己也許會是另外一個人生。但李子元更知道的是畢竟人生沒有如果,更沒有的是也許。
(這本書到這里,就已經算是一個完結。說實在的,這本書寫的并不算好,自己也很失望。之所以能堅持下來,只是為了給還在關注這本書的讀者,以及自己一個交待。感謝大家這一年來的支持,在這里真誠的說一聲謝謝。)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