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金灘賊劫掠長溝鎮的之時,遠在望龍縣外里的云錦城處,城外旌旗招展,大片的營帳綿延數里之遠。
在瀘州城大破大西軍后,豪格當即令麾下的大清鐵騎分別數路,在短短不過十多日的時間內就已攻略瀘州境。
攻破瀘州境以后,豪格立即下令在以殘存的奴軍為基礎下快速擴編奴軍,為后面繼續東進進攻永州作準備,短短數十日內,奴軍就已擴編至1多萬人,為了方便后續進攻永州。
同時,為了方便后續進攻永州,豪格已經將清軍的大營轉移至瀘州境內的第二城市云錦城。
云錦城位于瀘州東北部,乃是云錦縣治所所在,靠近永州地區。
現今,除了駐守在各縣的幾牛錄正藍旗騎兵以外,其他1萬4多名正藍旗騎兵和11萬奴軍已經部集結于此。
“駕!”
云錦城外,一騎哨騎快速往奔向城內。
一刻鐘后,云錦城城主府議事廳內,豪格召集眾將于此議事。
“剛剛接到的消息,我軍與望龍縣境內的的兩牛錄正藍旗騎兵和1萬奴軍被麒麟縣司馬宇所率領的5大軍所擊敗,胡圖和巴赫兩人陣亡,此時這支來自麒麟縣的大軍正在四處招攏流民,準備將他們轉移至中壩島上。哼,不過區區一縣之地就敢前來犯我大清,此事大家有何看法?”
待眾將坐定后,位于主位上的大清肅親王豪格揚了揚手中的信函,目視下方的眾將道。
“什么?胡圖和巴赫兩人都死了?”
“這怎么可能,這些漢人怎么可能是我大清鐵騎的對手?”
“以5兵馬居然能夠正面擊敗我兩牛錄騎兵和1萬奴軍,不可視”
豪格話音一落,廳內頓時響起了一陣議論聲,對于司馬宇率軍擊敗望龍縣清軍之事廳中清軍眾將紛紛大感意外。
“王爺,屬下愿率部兵馬前往踏平敵軍!”
鄂莫克圖聞言起身請命道,神情間充滿怒色。
鄂莫克圖乃是豪格麾下一名參領,麾下統領5牛錄正藍旗騎兵,而胡圖和巴赫兩人麾下的兩牛錄騎兵正是歸他所統領。
對于司馬宇這個的一縣之主居然就敢公然領兵與大清作對,鄂莫克圖大感憤然,胡圖和巴赫兩人的戰敗更是被他視為奇恥大辱。
“王爺,眼下這支漢軍既然能夠在正面堂堂正正的擊敗我兩牛錄騎兵和1萬奴軍,顯然是漢軍精銳,以鄂莫克圖現今麾下不過千人之軍,勝之恐不易!王爺不弱譴屬下派兵和鄂莫克圖共同前往,必提敵將首級前來獻與王爺!”
豪格麾下另一位與鄂莫克圖相交甚好的參領圖赫特聞言立即起身請命道。
鄂莫克圖和圖赫特兩人皆為正藍旗出身,自相交莫逆,皆為軍中“巴圖魯”,以勇力著稱。
作為鄂莫克圖的好友,圖赫特素知這一請命乃是鄂莫克圖一時激憤之言,若豪格一下子答應了鄂莫克圖的請命,讓他領部兵馬前去的話恐難有好的結果。
鄂莫克圖聞言雖臉色漲紅,卻也未再多言,他深知自己的兩位下屬胡圖和巴赫的事,這支漢軍能夠將之殲必然實力不俗,單以他所參與的三牛錄確無信心能夠將之戰勝。
“王爺,以屬下之見,望龍縣境內的區區3多兵馬不過纖芥之疾,根不必為此費心,此前還是當以攻打永州為要,望龍縣地處江邊,地勢偏遠,三面沿江,攻打望龍縣的那支軍隊乃是麒麟縣的水師,待我軍前往敵軍必然已經自水路而逃,我軍根追之不得,只不過是禿廢時日罷了。而且麒麟縣距離望龍縣有數百里之遠,這支水師勞師遠征必不能久,我們何須為了一塊毫無用處的飛地去白白浪費精力”
這時,豪格麾下的頭號猛將鰲拜聞言出聲反對道。
作為清朝五虎將之一的鰲拜,自皇太極時期就一直追隨在其左右,隨軍各處征討,不僅勇武不凡,戰略智謀也是不俗。
眼下清軍已經攻占瀘州境,而且為了加速攻略永州,豪格不顧久戰后瀘州境內的殘破景象,已然下令在整個瀘州境內大肆搶掠,抽拉壯丁,弄得整個瀘州境內各處一片荒蕪。以現今瀘州的情況,根不足以長期支撐盤踞在此的1多萬大軍。
所以,眼下當務之急就是集中兵力攻打永州,不然若是時間拖得長了,光是后勤的壓力就將拖垮瀘州境內的大軍。
“王爺,鰲拜都統得有理,眼下我軍1多萬大軍每日所耗糧草數千石之巨,若久拖下去對我軍不利。眼下望龍縣境內的這支漢軍,如此勞師遠征恐怕也想要擾亂我軍,拖住我們東進的腳步”
尼堪聞言贊同鰲拜的意見道。
隨著清軍入川后不斷的征戰,豪格麾下的八旗騎兵已經減員不少,各大將領麾下的兵將已經無法滿員。
尼堪和鰲拜兩人乃是此次東征八旗鐵騎中僅有的兩名都統,各自統領三固山45八旗騎兵,豪格則親自統帥5八旗騎兵。
“好,既然如此,那我們就暫時不管望龍縣的這支漢軍,先集中兵力攻打永州。那對于攻打永州,大家有何良策?”
豪格聞言點頭道,雖然剛接到消息之時他也十分憤怒,可是對于征剿之事豪格心中也一直頗有疑慮。
“王爺,據探子來報,現今整個永州境內已經分為了十多股勢力,其中最強的主要為盤踞于永州東南部何梗縣、吉安縣、來蘇縣三縣境內的李定國、劉文秀兩人,永州東北部紅爐縣、金竹縣、五間縣、寶豐縣、雙石縣五縣境內的孫可望,永州北部雙石縣的王尚禮,永州中部的陳食縣艾能奇,南部聚美縣三十二村和秦良玉勢力,以及東南部的麒麟縣司馬宇勢力。這幾大勢力各自都擁兵數萬人,實力最為強大。李定國、秦良玉、司馬宇之輩是堅定的抵抗派,孫可望則是只想保持他麾下勢力的獨立,對于我軍態度尚可,王尚禮和艾能奇兩人則完保持中立。
其中,孫可望和李定國兩人又一直不和,張獻忠死后更是已經公開交惡,秦良玉和司馬宇兩人則一直交好。再加上,目前整個永州境內就只有李定國、孫可望以及三十二村聯盟與我們接壤。
所以,為防止永州境內的勢力聯合起來抵抗我軍,我們不妨利用他們的這些關系先行拉攏孫可望,迫降三十二村聯盟,以孫可望和李定國的關系她必然不會出手相助,待滅掉李定國、劉文秀,吞并三十二村之后,再集中兵力攻打秦良玉勢力,然后兵鋒直指麒麟縣,那時再報望龍縣之仇也不晚。
到時候,在我大清兵鋒之下,若我們派遣使者前往勸降,王尚禮、艾能奇之輩必會主動來降,四面包圍之下,孫可望也不過甕中之鱉,取永州指日可待。”
豪格話音剛落,位于下方右側的幕僚何洛開口道。
何洛,清朝乾隆年間人士,曾高中舉人,做過一縣之長,來到這個世界以后第一時間就投到了大清麾下。
作為皇太極的長子,豪格雖不像皇太極一般重視漢人和文人,但卻也知道文人的厲害,麾下也有一些文人幕僚,而何洛則是在獻上幾次良策后被豪格所提拔起來的。
“何幕僚所言有理!”
廳下眾人聞言不由皆點頭道。
廳內的眾多八旗悍將雖對于卑躬屈膝的漢人頗為不齒,但卻也多見識過漢人文人的厲害,大清能有今日之強盛,乃至入關不就多虧了范文程等漢人文人在其中出謀劃策嗎?
一番商議完畢后,豪格當即任命尼堪為征討永州的右路軍統帥,統領麾下45八旗騎兵攜萬奴軍進攻聚美鎮西北部的三十二村聯盟。任命鰲拜為左路大軍統帥,率部兵馬攜3萬奴軍出擊吉安縣,牽制位于吉安縣境內的李定**主力。豪格自己則為中軍統帥,親率5八旗騎兵和6萬奴軍直擊何梗縣,攻擊李定國勢力部。
同時,豪格一邊派出人馬前往金竹、雙石、陳食三縣服孫可望、王尚禮、艾能奇三人。
五日后,清軍三路大軍浩浩蕩蕩自云錦縣開出,向毗鄰瀘州的聚美、吉安、何梗三縣開去,戰爭的陰云終于降臨永州。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