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原來如此,難怪!難怪!女兒,你覺著這個魔王怎么樣呢?我是比你的表哥如何?”
崔瑜一愣想了想道:“這個魔王雖然長得磕磣一,不過要才學卻是天下少有的,而且人也不錯,沒有什么架子。rg表哥的才學雖然也還不錯,不過兩下一比顯見這境界就有些不高。”
崔信聞言了頭道:“好,我明白了,你繼續寫你的;我回去也要改改我的了。”著制止了崔瑜相送,出門而去;不過他卻沒有會書房,而是直接去了梁山的青龍山。
三天后斑鳩店的外面人山人海,程知節在這里圜丘告祭禮天地,禮成后有人面南擺了一把金龍椅,百官擁簇這程知節坐了上去;然后大家山呼拜謝。
接著左丞相杜如晦進冠冕,并親自為程知節正冠加冕;然后右丞相岑文進玉寶,獻皇帝玉璽;百官排班站定口稱:“參見魔王千歲,千歲,千千歲!”程知節抬手讓大家免禮平身。
這一套程序走完,基就已經是傍晚了,按照規定要進行最后一項下詔書冊立王后,然后普天同慶大宴群臣。
可是老程還沒有成親,這王后也就沒有辦法冊立了,他就想直接宣布酒宴開始。正在這時程太公笑嘻嘻的走到了臺前道:“魔王陛下且慢,老臣奉了太后的懿旨要宣讀。”
程知節一愣,連忙走下高臺,和眾文武躬身接旨。程太公站在高臺之上,展開一卷子黃綾抑揚頓挫的念道:“
太后懿旨:魔王惟乾坤德合、式隆化育之功。內外治成、聿懋雍和之用。典禮于斯而備。教化所由以興。洵藉內庭之助。陰教成于宮壸。教型家國、壸儀實王化之基。
咨吏部侍郎崔信之女崔瑜秉性嫻淑,德冠后群,今,立崔氏為皇后,恪守婦道,禮范后宮,敬宗典禮,四海黃天,惟德是依,無負朕命,天祿永終。
另有郡守孫6之女孫思欣溫柔體貼,溫婉可親;有王二丫魔王之幼伴與魔王起于貧賤,安之若素,不棄不離;有東方氏東方玉梅樂天達觀、聰明伶俐;三人得才兼備、可堪佳配,力三人為妃。欽此!”
“太后圣明!”眾人跪地接旨,程知節就有些凌亂了,他張著大嘴一個勁兒的傻笑。孫思欣、王二丫和東方玉梅,羞得臉色通紅,像鴕鳥一樣把頭深深的埋在了胸口,對于眾人的善意笑聲,只當做沒有聽見。
真正傻眼的是崔瑜,這里面還有自己的事情?而且是后宮之主?我要的可不是這些?
“恭喜崔大人!”眾人都向崔信拱手道謝;崔信捋著胡須哈哈大笑跟眾人還禮。
崔瑜這時才明白父親前兩天跟自己交談的意思,原來是暗指向了自己婚事!崔瑜勃然大怒,就想跳出了反對;可是她鼓了半天勁兒;卻怎么也作不起來。
“今天是他的登基大典,當著天下的人,我且給他留個面子!咱們以后走著瞧,我是絕不會同意的;對!堅決不能同意!”崔瑜心中暗暗的勸慰自己。
后面的普通同慶,乃至于從來沒有出現過的煙火表演,讓孫思欣三人覺著自己好像被幸福包圍了;但是崔瑜卻腦子里亂哄哄的,一會兒高興,一會兒沮喪都不知道這一天是怎么過去的。
好不容易祭天儀式結束,崔瑜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的家;到了家里她現丫鬟紅正在收拾金銀細軟。
“紅,你這是要干什么?”
紅急道:“姐,咱們趕緊走吧!我都收拾好了,這次散碎的銀子也準備了很多,農家衣物也都借到了。我打聽了這里離著瓦崗山并不是很遠,咱們趕緊去找表少爺吧!”
崔瑜的心頭一亂,把頭搖的跟撥浪鼓一樣道:“不行,不行,先別著急,讓我再想想。”
紅急道:“姐,都這個時候了,你還猶豫什么?人家都已經納吉、問期;要給你們定日子了!你難道還有等著拜了天地,入了洞房再走嘛?你是不是貪戀富貴,舍不得那個什么吏部司郎中,把表少爺給忘了。”
“沒有,沒有,我只是舍不得那些孩子們!你想,我來負責學校的事務,如果就這么不聲不響的走了,這些孩子們可怎么辦?咱們可不能這么缺德,要遭報應的!”
紅聞言咬著下唇不出話,最后諾諾的道:“那你可快,以免夜長夢多。”崔瑜了頭道:“我盡量吧!事情真的好復雜。”
“崔瑜,聽你這兩天興致不高?”程知節突然出現在了她的面前。崔瑜被嚇了一跳,一看是程知節,臉騰地就紅了。
“還在為婚事煩惱?其實他們搞突然襲擊,我提前也不知道!畢竟我也不太愿意。”
“什么?你還不愿意?”崔瑜像一只被踩到尾巴的貓,跳起來道:“你竟然還不愿意?你憑什么還不愿意,我還不愿意呢?”
程知節道:“不是,我是不愿意勉強你,你這么優秀,我怎么會不喜歡呢?”崔瑜臉一紅,低下了頭。
“你就好好的工作吧!剩下的交給我來做一定不會委屈了你。你不是答應給我給我一個機會嗎?先安心,到時候如果你不樂意我就送你走。”
“真的?”崔瑜歪著頭問道,“你可是魔王千歲;如果到了結婚的時候,新娘跑了,豈不是很沒有面子?”
程知節笑道:“魔王就不能用普通的王來衡量,你就不用管我了!對了,你的計劃列的怎么樣了?咱們討論討論。”
“正要找你呢!”崔瑜拿出一摞子的紙給程知節道:“來!幫忙看看。”
程知節拿在手中還沒有看就先贊了一句道:“好一筆楷!比我寫的強多了。”崔瑜仰頭輕哼了一聲,驕傲的道:“那是,我可是下過苦功夫的,那像你這么大人了,連筆都捉不好,寫的字跟蜘蛛爬的一樣。”
老程笑道:“其從就沒有讀過書,還是母親抽空教我認識兩個字;哪里練過,當然就沒有辦法見人了。”
崔瑜一愣道:“沒有讀過書,那你怎么知道這么多東西?我聽你還會作詩?”程知節腆著臉道:“古人有生而知之者,這就是我呢?”
“呸!凈吹牛,不害臊!”
“哈哈哈,這都被你看出來了,佩服佩服!其實我雖然讀書少,可是我到過的地方多,經歷的事情多。俗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你這個計劃中不能只有讀書的安排,實踐躬行也必不可少,實踐出真知嗎?”
崔瑜看了他良久,突然覺著他那粗鄙的面容下面,隱藏著一個細膩而火熱的心;這顆心中沒有怨天尤人,沒有抱怨命運不公,充滿了樂觀而向上的豁達;讓崔瑜一下子覺得自己很渺。
“也許我真的對他很不公平,我決定了!要留下來好好地認識一下這個神奇的大魔王。”
在洛陽的楊廣接道楊林喪師大敗而回的消息,被嚇得夜不能寐;他再也在洛陽待不下去,安排王楊桐留守洛陽,并安排段達,王世充,元文都,盧楚,皇甫無逸,郭文懿,趙長文七人輔政,時人稱洛陽七貴。這七個人中又以王世充為洛陽總督,總覽軍事。
楊廣一行人架著4條龍舟,衣字旁排開十幾里長,左岸是宇文成都帶1萬大軍保護,右岸是靠山王楊林帶1萬大軍保護。
楊廣的龍舟十分巨大,在運河根不能用槳,更談不上風帆,完靠著人力來拉。
而且楊廣選用的纖夫都是美女,一個個穿的花花綠綠拉著錦緞制成的彩纖,嬌喘連連、香汗如雨;看的楊廣心情大暢,好像將天下的危局都忘記了。
楊廣命令龍舟所過的州城府縣負責隊伍的吃喝用度;還完按照皇宮的標準安排。現在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各處連飯都吃不上;官員們哪里有東西去招待他們?
不過圣旨下了不能違抗,他們就只好再次增加賦稅,向黎民百姓攤派;結果又興起了更大的一陣反抗**。
卻有一位英雄叫做李子通,他先為山東東海縣丞,后來從左才相起義因為待人寬厚,附之者眾,被左才相所忌;于是率眾南渡淮水與杜伏威合兵。不久又與杜伏威決裂,進據海陵(今江蘇泰州),自稱鳳鳴王,擁兵十萬人風頭正勁。
在他的手下有一位大將名叫做伍云召,就是原先的大隋南陽侯,因為父親伍建章楊廣殺害,起兵造反,兵敗后投奔了自己的表弟鳳鳴王李子通。
李子通聽楊廣要從水路下揚州,并經過余杭四明山,于是召集手下大將商量此事。伍云召一聽,啪的一拍桌子咬牙切齒道:“我一直想殺上洛陽,殺了昏君為家人報仇;不曾想天堂有路他不走,地獄無門自來投,他竟然來到了這里!請表弟給我一支人馬,我要截殺昏君。”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