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微微皺眉道:“五哥的沒錯,不過現在群臣爭吵不休,裹足不前,我真的很著急。rg”
程知節笑道:“陛下不用著急,咱們可以換一種方法。世家的力量都在北方,咱們就從南方開始,一點點的蠶食世家的地盤。等他們發現的時候就為時已晚,不得不接受科舉這個現實。”
李世民瞑目思考了一下道:“五哥的有道理,這倒不失為一個好辦法。我們到是可以試一試。”
程知節笑道:“陛下,把這個開發江南的差事交給我怎么樣?我保證十年之內,江南的糧食、稅收會是又一個大唐朝。”
李世民眼睛一亮道:“如此這件差事卻是非五哥莫屬了。不過現在軍校初創,還離不開你。這樣吧!咱們做一個君子約定:兩年后軍校步入正軌,我安排五哥權權負責江南事務。”
程知節大嘴一咧呵呵笑道:“謝陛下信任,我一定不讓陛下失望。”接著程知節從李世民這里告辭而出。
第二天李世民在朝堂上再次提出各地建立圖書館的事情,他的話一出口,下面一片人反對,當然也有一堆人同意。于是大家鬧哄哄的像菜市場一樣吵了起來。
“啪!”李世民一拍龍書案,大家立刻就安定了下來,接著李世民宣布在江南,山東,遼東等地率先設立圖書館,并且安排人普及掃盲。
并且李世民決定完實行科舉選士;在沿襲隋朝志行修謹、清平于濟兩科;設置常科科舉分為秀才、進士、明經、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開元禮、童子、道舉等5余科。此外,還有制科就是皇帝不定期的舉行考試,題目完由皇帝臨時決定。
世家人一看皇帝陛下都已經做出了讓步,沒有在自己的地盤建立圖書館,推行教化;他們當然不敢過分緊逼。至于科舉選士他們一致認為天下精英都在自己的的手下,無論怎么選也都是自己的人被選中,也都沒有過分的反對。
李世民看到大家都沒有反對,就宣布正式開建圖書館。大唐朝的印刷業早就儲存了大量的書籍,李世民的命令一下,各地飛快的動工,一座座圖書館拔地而起,科舉的標準書籍《五經正義》等書籍一下子將圖書館填滿,每天來閱讀,借閱的人絡繹不絕。
按照山東以前的方法,這些地方迅速的開始掃盲,一大堆儒生被派遣到各個鄉鎮,利用空閑和夜晚的時候,教授大家讀書認字。
程知節回去之后,將這些拋之腦后,身心的投入了自己的軍校教育中。接下來兩年倒也過得順利,大唐朝快步向前,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科舉中寒門人數略有提升,特別是山東、遼東等地的士子已經對世家形成了很大的沖擊。
李世民看著眼前錄取的榜單,上面出自各大世家的人仍然占據著七成以上的名額,他的心中十分不滿意。這些人如果外放到各地,只會再加大世家的力量,對自己的命令陰奉陽違。
為此李世民下定決心加大力度開發江南,盡快的削弱世家的力量。想到這里李世民下令命令程知節為江南道、嶺南道的監察使,同時節度這兩道的兵政大權,擁有先斬后奏的權利。
眾臣一聽都嚇了一跳,這權力可就有下大了,如果這位要想起兵造反,天下又將大亂。所以從御史大夫魏征開始力反對這項任命。
李世民冷哼道:“程愛卿當初占據著山東,嶺南、遼東。雞林州、瀛洲各地,足有大唐的半壁江山。當年他為了天下少受刀兵,為了百姓不受外族的欺負,依然選擇放下皇位爭奪和大唐合并。你們認為現在他會在造反嗎?”
眾臣默然無語,程知節上前一步道:“臣知道陛下不以臣卑鄙,對臣恩寵有加;可是朝廷法度,不可輕辱。今日之變自臣開始,后日畢有以臣為樣者;行違法亂紀之事。臣請陛下三思。”
眾人一聽都詫異的望著他;就連魏征也是一樣;朝堂上二人雖然時有意見相左,不過私交非常不錯。并且程知節還鼓勵魏征放下原先的身份,不顧舊情,監督大魔國原先眾人的一舉一動。
這樣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大魔國這些人觸犯法律而不自知,最后走上覆滅的道路。
魏征也正是這樣做的,對于大唐所有的官員一視同仁,而且對于大魔國的官員還更加嚴苛,一有錯誤就毫不留情的指出,絲毫不留面子。
這樣讓有些大魔國的人很不理解,很多人都去向程知節訴苦。老程聽了部將這些人訓斥一頓,然后再苦口婆心的教誨。
今日程知節自己否決了李世民對自己的任命,讓眾臣微微一愣。程知節行了一禮接著道:“臣認為太子殿下已經1歲,可以擁有自己的封地,可以任命他為江南和嶺南道節度使,臣為觀察使,我來協助太子殿下開發江南。”
李世民想到自己的兒子李承乾微微點了點頭,史書上李承乾:“性聰敏”,“特敏惠”,“豐姿峻嶷、仁孝純深”,所以深受李世民喜愛,李世民繼位之后一個月就被立為太子。
這些年跟著崔瑜學習,更加的聰慧,也更加穩重;有時候和父親討論事情,已經能發表自己的一些看法。李世民對此十分欣喜,還想著把自己其他幾個孩子也送到程知節的名下。
現在看到程知節提出了一個把權利歸于李承乾的曲線救國方法,不由暗暗點頭,這樣既能打消大家的懷疑,還可以增加太子的功勞。真是一舉兩得。
所以李世民二話不就同意了這個提議,群臣也沒有了反對的理由,所以李承乾被任命為江南、嶺南道的節度使,程知節為兩道觀察使,讓他們肩負著開發江南的重任。
李世民夫妻有些舍不得自己的兒子,不過剛剛十歲的李承乾卻有些興奮,他從出生以來就沒出過長安,這一次雖然要遠離父母;但是跟著自己的老師,還有未來的妻子,還是讓他有些興奮。
程知節這兩天有些興奮,崔瑜等人感到非常奇怪道:“人家都是千方百計的來做京官。你可倒好是想盡辦法把自己發配出去,還去那么遠的蠻荒之地?”
程知節笑道:“俗話:伴君如伴虎,能離開是再好不過了。這些年辛苦了你們,我也該好好地陪你們走走看看。”
崔瑜臉一紅道:“其實你對我們很有些寵溺,我們也都很感激你。就怕到了江南你一頭扎進工作中,又什么都忘了。”
“這次不一樣!以往天下不太平,每走一步都戰戰兢兢,生怕跟著我的這些人收了池魚之殃。現在好了,天高皇帝遠,陛下又賜給我先斬后奏的權利;我終于可以大展身手。一個的江南不用費多大打的功夫,就又是一個魚米之鄉。”
崔瑜看著意氣風發的老程有些迷醉,這個貌不驚人的家伙總有驚世駭俗之舉,讓天下人為之側目。她也相信這一次,自己的丈夫肯定能夠再次震驚大唐。
裴翠云道:“江南乃是蠻夷之地你就那么有信心把它治理好?”
程知節大笑道:“江南可不是蠻夷之地,只是因為地廣人稀,加上野蠻人比較多,才被人認為是蠻夷之地。其實江南地廣野豐,民勤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
而且三國和東晉時期已經對哪里進行了很大的開發,只是帝王和世家多在北方,所以才造成南方要比北方差一點。
還有就是南方水道縱橫,不像北方大道通衢交通便利,所以人們不愿意到哪里去。
我到了南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我一定要讓江南的每一座縣城都有道路連接,并且各個河流能架橋的架橋,架不了橋的組織專門的運輸船隊負責貨運。
加上隋煬帝給咱們做了一件大好事,這件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那就是開鑿了京杭大運河!我們可以靠著運河的水運能力,將江南盛產的稻米,絲綢運送到北方,也可以將北方的物品運到南方,促進南北大融合,使江南迅速的發展起來。”
眾女聽了暗暗點頭,看到自己丈夫不僅只是,他早就有了方案,江南或許真的能在他的手中迅速的發展起來。
就這樣程知節在京師呆的時間不長,就辭別眾人,保護著太子李承乾前往建康。隨行的還有他最看中崔景以及他的研究所;這將是他立足江南,并且發財起家的搖錢樹。
同時虞城郡公盛彥師被任命為丹陽刺史,他們夫妻也跟著程知節南下,作為程知節的副手開發江南。
老程到了建康,并沒有著急會見這里的大官員,而是喬裝打扮帶領著太子李承乾,和自己的孩子程懷默,程承摩以及程竹筠,出了建康城,在鄉村查訪民情。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