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開拓進取勇往直前,而大唐的領導者李世民卻因為年邁越來越覺著力不從心。特別是貞觀二十四年皇后長孫無垢去世后,李世民的身體更是急轉直下,引發了早年征戰天下所受的傷,才不過短短一年就已經有些英雄遲暮。</p>
目前大唐的政事基本都是李承乾在處理,只有特別大的事情才上報李世民知道。</p>
隨著人的衰老,李世民越來越懷念當年那些隨著他一起征戰天下的功臣。于是太子李承乾建議命閻立本在凌煙閣內描繪了三十六位功臣的畫像,是為,比例皆真人大小,畫像均面北而立,以供父皇緬懷。</p>
李世民大喜,準了他的本章;然后命令閻立本前來,親自安排他制繪制畫像。每畫完一副畫像,李世民都要端詳良久,然后親筆題寫評語。</p>
凌煙閣功臣第一位,胸懷天下,大智若愚,驍勇虎臣,義氣將軍大魔郡王程知節。李世民看著程知節的畫像,睹物思人暗暗神傷,眼中不由流出了眼淚。</p>
第二位威猛無敵,金剛降世趙王李元霸</p>
第三位貴戚豪族,英冠人杰趙國公長孫無忌。</p>
第是位宗室名王,獨稱軍功河間王李孝恭。</p>
第五位命世之才,善建嘉謀梁國公房玄齡。</p>
第六位賢輔謀深,遭逢明主萊國公杜如晦。</p>
第七位智者盡言,青史美臣鄭國公魏征。</p>
第八位才高望重,社稷之臣申國公高士廉。</p>
第九位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衛國公李靖。</p>
第十位勇武絕倫、義薄云天胡國功秦叔寶。</p>
第十一位國家長城,義名天下英國公李績。</p>
第十二位奪槊陷陣,忠義無雙鄂國公尉遲敬德。</p>
第十三位骨鯁大儒,直言不隱宋國公蕭瑀。</p>
第十四位臨危不懼,真正將軍褒國公段志玄。</p>
第十六位開國猛將,入京首功夔國公劉弘基。</p>
第十七位隋室貴臣,唐朝義夫蔣國公屈突通。</p>
第十八位參預謀略,秦府能臣勛國公殷開山。</p>
第十九位駙馬英雄,臨危不懼譙國公柴紹。</p>
第二十位性質敦厚,算無遺漏江陵公岑文本。</p>
第二十一位鬧海蛟龍,威震四海東萊公張仲堅。</p>
第二十二位品德高尚,戰無不勝章國公闞棱闞正德。</p>
第二十四位威震邊塞,天下稱雄遼國公羅松羅永年。</p>
第二十五位用兵如神,軍功第一勛國公張士貴。</p>
第二十六位滅國無數,膽氣絕倫武國公蘇烈蘇定方。</p>
第二十七位太原從龍,晚節不終邳國公長孫順德。</p>
第二十八位隱忍剛烈,不動如山瑯琊公牛通牛進達。</p>
第二十九位出身寒賤,用間無雙鄖國公張亮。</p>
第三十位摧兇克敵,恃寵矜功陳國公侯君集。</p>
第三十一位將門虎子,戰必先登新義郡公韓擒虎。</p>
第三十二位草莽英雄,義氣無雙冀國公雄闊海。</p>
第三十三位助定奇策,英年早逝郯國公張公瑾。</p>
第三十四位德行淳備,良諫純臣永興公虞世南。</p>
第三十五位高祖舊臣,舉義殊功邢國公劉政會。</p>
第三十六位忠純不貳,心存唐朝莒國公唐儉。</p>
李世民建好了凌煙閣,每天都要道這里面去緬懷;他還命人畫了一副小的送給山東的程知節。</p>
程知節看了良久,也是暗暗神傷,現在他也是到了知天命之年,母親已經早已經去世,就是妻子孫思欣也因為從小體弱早早地離開。</p>
看到這些畫像響起自己老兄弟,程知節也是潸然淚下;在回憶起以往的點點滴滴,崢嶸歲月,不由拿起筆來在上面寫道: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p>
崔瑜也從妙齡少女變成了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婦人,他看著程知節有些激動,道:“郡王,如果還是放不下就回去看看,長安的確有很多無法忘懷的人和事物。我也有些想孩子們了。”</p>
“還不是時候,再等等吧!”程知節長長的嘆了一口氣,命人將中的書信送回到了長安。</p>
李世民身體情況每況愈下,終于不能理政,他將大小政務完全交給太子李承乾處置,自己則到了終南山修養。</p>
到了貞觀27年四月,也就是歷史上的648年貞觀23年;李世民每天都要靠藥石來維持生命。在彌留之際他將李承乾叫道了自己的床前道:“皇兒朕大限將至,即將不久于人世,這大唐的江山就全托付給你了。</p>
你應當以古代的圣哲賢王為師,像我這樣,是絕對不能效法的。因為如果取法于上,只能僅得其中,要是取法于中,就只能僅得其下了。</p>
我自從登基以來,所犯過失是很多的:錦繡珠玉不絕于前,宮室臺榭屢有興作,犬馬鷹隼無遠不致,行游四方供頓煩勞。所有這些,都是我所犯的最大過失,千萬不要把我作榜樣去效法。”</p>
說著從床邊拿起一本書道:“這是為父著作的一本書名叫是我對人生和世界的體悟;也是我戎馬一生和治理天下的經驗總結;飭躬闡政之道,皆在其中,朕一旦不諱,更無所言。希望你好好的研讀并傳給后世子孫,讓我們大唐的基業萬世不朽。”</p>
李承乾跪在地上,趴在父親的床邊放聲痛哭道:“父皇貴為天子,百靈護佑,自當逢兇化吉。還請父皇保重身體為要!”</p>
李世民搖了搖頭道:“皇兒,隨著我征戰天下的大臣大多已經故去,還有的也已經老朽。不過這些年大唐軍校培養了不少的人才讓皇兒沒有后顧之憂。</p>
這滿朝文武有兩個人你必須重用。第一個是你的岳父,大魔郡王程知節。我把他罷官為民后,就一直沒有搭理過他;就是你的母親去世也沒有招他回來。</p>
我希望你能對他倍加恩寵,讓他為你所用;只要有他在,大唐就穩如泰山絕不會出差錯。</p>
還有一個是英國公李績,不過你對李勣沒有什么恩惠,朕現在準備貶他為外官。朕死后,你應當授給他仆射之職,他就蒙受了你的恩惠,必定為你盡死力。”</p>
李承乾連忙答應,表示自己銘記在心。</p>
李世民嘆了口氣道:“你岳父時常說我是性情中人,治國有道,治家無方。現在看來他說的是對的。這些年我太過寵愛你的弟妹們,讓他們一個個無法無天,那讓你受了不少的委屈。</p>
在我死后,無論他們做了什么,我希望你能饒了他們的性命,這些家伙自以為做的縝密,其實哪里這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很好,你做的不錯,但是我不希望玄武門的慘劇再在你的身上發生。”</p>
李承乾跪伏在地上,連后背都濕透了;看來岳父一直開導自己,讓自己只顧做好自己本職,不要去爭寵是對的。自己的父親這么一個英名雄武的千古一帝,會看不穿自己等人的小把戲?</p>
想到這里他不住的磕頭道:“父皇放心,兒臣記住了,一定維持好兄弟們情誼,絕不傷害任何一個人。”</p>
李世民這才緩緩的點頭,然后讓李承乾退了下去,自己暗暗的閉目養神。</p>
在這一年的五月二十六日,一代帝君大唐皇帝李世民病逝在終南山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七年,廟號太宗,葬于昭陵。</p>
皇帝駕崩的消息傳遍了神州大地,天下一片縞素,大家自覺為這位英名神武的君王披麻戴孝以示懷念。</p>
信息傳到了山東程知節聞言放聲痛呼幾欲昏厥,哭罷多時他騎上自己的虹光戰馬,拿上八卦宣天斧,獨自一人急匆匆的去了長安。</p>
草原上的異族聽說天可汗駕崩,一個個痛不欲生,都齊聚長安前來吊唁。根據草原的規定,家中受到尊敬的人員去世,就會有一個人用利刃從額頭道下頜劃破臉頰進行陪喪。</p>
已經做了唐朝大將的阿史那杜爾,用利刃劃破臉頰,一定要道昭陵為這位英明君主陪葬。后來大家死勸活勸才讓他打消了陪喪的打算,不過他卻和契苾何力致意在昭陵為李世民守陵。</p>
長安城中這些天黑云壓城,大家即為李世民的死亡而感到悲痛,同時新皇剛剛登基一切都還沒有邁入正軌。這些天長安城中軍隊調度頻繁,處處透著詭異,又讓大家暗暗心驚。</p>
李承乾拖著沉重的身體慢慢的回到了自己的寢宮,全面接了大唐這個龐然大物,他才知道父親為什么天天那么疲憊。他甚至認為父親的死亡和這不無關系。</p>
這些還不是讓他最難受的,現在長安的詭異氣氛,讓他有些心情煩燥,重重的證據都證明這些事情和自己幾位弟弟不無關系。想到這里他又看向了北面的玄武門。</p>
二十七年前自己的父親就是通過那里,取得了大唐的控制權;今天他們也想通過那里奪走自己的權利。不過與父親的對不同,在玄武門有一位戰神,只要他在自己就穩如泰山。</p>
“陛下!你回來了。”程竹筠看到李承乾的身影連忙迎了上來,很溫柔的為他更換衣服,遞上冷熱這合適的茶水。</p>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