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都怪我與肅卿討論正酣,兼著外面風(fēng)聲嘈雜,沒有注意到朱大人在門外,朱大人快快請進......”
張居正的尷尬只存在了一瞬,很快就恢復(fù)了淡定,呵呵一笑,輕聲向朱平安解釋道,接著伸手請朱平安入內(nèi)。
“嗯,今天這風(fēng)確實蠻大的,把門都刮開了。”朱平安也沒有揭穿張居正,微笑著拱手附和了一句。
“朱大人初來乍到裕王府,便大駕光臨,真是令寒居蓬蓽生輝啊。”高拱起身掃了一眼朱平安一眼,頗為應(yīng)付的抬了抬手,不咸不淡的說道。
明顯言不由衷。
高拱嘴上說著蓬蓽生輝,但是朱平安從他臉色神情中讀出的卻是:雖然不歡迎,但你人都來了,那就進來吧......
“哪里哪里,平安不請自來,叨擾了。”
朱平安裝作看不出高拱的言不由衷,微笑著搖了搖頭,拱手客套道。
賓分主次,落座。
然后
朱平安就成了觀眾。
高拱在朱平安進來后,只是應(yīng)付差事似的的問了朱平安兩句,是否見過了裕王,是否安頓好了,然后就一直在跟張居正說話了,繼續(xù)他們之前的討論,無視了朱平安的存在。
就像兩個大學(xué)生在聊國家大事,很自然的忽略了一旁的小學(xué)生一樣。
高手過招,菜鳥退避。
退后,一邊安靜的待著吧,這場戰(zhàn)斗不是你能參與的,菜鳥。
嗯
坐在椅子上,看高拱與張局長高談闊論的朱平安,大約就是這種感覺。
“我朝國庫空虛已經(jīng)不是一天兩天了,可是某些人身居高位卻不干正事,不敢針砭時弊,不去做改善國計民生之實事,只知埋頭于遣詞造句,溜須奉承,曲意逢迎,營造一個紙面上的大明盛世.....呵呵,紙上的盛世再盛,可是與國與民又有何益呢,真是可笑可悲可嘆......”高拱毫不掩飾的嘲諷道。
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是一聽就知道諷刺的是嚴(yán)嵩之流,嗯,或許一旁的朱平安也在高拱的aoe范圍之內(nèi)。
因為剛剛高拱嘲諷完后,用眼睛的余光掃了朱平安一眼。
朱平安為官這一年,在青詞方面也算是小有名氣了,參與過嘉靖帝舉辦的幾次齋醮,出彩不少;在嘉靖帝愛貓威虎掛掉的時候,還憑一句“化虎為龍”幫助徐階一舉贏的圣上歡心;還有前段時間那篇博得圣心的“佛前一跪三千年,未見我佛心生憐。莫是塵埃遮佛眼,原是未獻香火錢”,更是讓朱平安在青詞屆嶄露頭角......
在高拱看來,朱平安這坐火箭似的升官速度,跟朱平安“積極”進獻青詞脫不開關(guān)系。
其實,本來朱平安如何如何,高拱并不怎么在意的。
虱子多了不壓身嘛。
當(dāng)朝之中,這種人還少嗎?
袁煒
嚴(yán)訥
郭樸
......
再多他一個朱平安又何如。
但是
奈何朱平安遷任了裕王府侍講學(xué)士!
這就讓高拱如鯁在喉了。
因為裕王府侍講學(xué)士,這個位置是高拱替張居正爭取的,在高拱看來,能入裕王府與他并肩戰(zhàn)斗、先扶裕王上位再扶江山社稷的戰(zhàn)友,只有張居正一人才有這個資格。
高拱之所以多次邀請張居正入裕王府幫忙,就是出于這個目的,其實本來目的就快達成了,張居正憑他的才華和能力,很快就贏的了裕王的認(rèn)可和重視,本來這次講經(jīng)完,張居正就可順理成章的進入裕王府了。
但是,誰想到朱平安他橫插一腳,導(dǎo)致高拱謀劃已久的好事功虧一簣。
所以,朱平安之于高拱,宛若如鯁在喉。
“呵呵,以肅卿兄之見,如今國庫空虛,如何生財理財?”張居正接著高拱的話談道。
因為高拱的嘲諷,矛頭所向直指首輔嚴(yán)嵩,過于尖銳,張居正雖然心有同感,但是謹(jǐn)慎起見并沒有接嘲諷的話題,而是接了國庫虧空往下談了起來。
“無他,四字,‘以義為利’耳。”
高拱伸出手,向前一揮,情緒飽滿的說道。
“愿聞肅卿兄其詳。”張居正眼前一亮,頗感興趣的拱手道。
“無論是理財生財也好,還是治國理民也好,均不應(yīng)‘以利為利’,而應(yīng)‘以義為利’。如果治國理財‘以利為利’,則只顧滿足私利,必會損害公利,最終失了人心、毀了國計。這并非獲利,而是失利。因此,只有“以義為利”,義字當(dāng)先,追求公利,才能贏得民心,充盈國庫,國治久安。”高拱慨然道,繼而又搖頭嘆息道,“奈何如今之人多以利為利,苛捐雜稅開道,榨取民脂民膏,敲詐盤剝商戶,聚斂錢財,民益窮商益窮而國益窮。殊不知,只有以義為利,以農(nóng)為本,以商為輔,發(fā)展生產(chǎn),理財節(jié)用,輕徭薄賦,恤商惠商,減輕商戶負(fù)擔(dān),如此民富商富國焉能不富。”
“肅卿兄此言大善,將義利之辨提升至治國理財之高度,肅卿兄當(dāng)為第一。”張居正聞言拍掌大贊。
“呵呵,叔大過譽了,以叔大之見,如何生財理財?”高拱笑著搖了搖頭,接著問張居正如何生財理財。
“呵呵,某亦四字也。”張居正看著高拱笑著回道,賣了一個關(guān)子。
“哦,呵呵,愿聞叔大其詳。”高拱聞言大笑。
“無他,固本安民耳。”張居正同樣伸出手,向前一揮,笑著回道。
“民本則邦固,叔大所言甚是。”高拱聞言,很是贊同。
“固本安民,民者農(nóng)、商也。古之為國者,使商通有無,農(nóng)力本穡。商不得通有無以利農(nóng),則農(nóng)病;農(nóng)不得力本穡以資商,則商病。故商農(nóng)之勢常若權(quán)衡然,至于病,乃無以濟也。天地生財,自有定數(shù)。取之有制,用之有節(jié)則裕;取之無制,用之無節(jié)則乏。王朝之財取之于民,然民力有限,應(yīng)辦無窮,而王朝之費又?jǐn)?shù)十倍于國初之時,大官之供歲累巨萬,中貴征索溪壑難盈,司農(nóng)、司商屢屢告乏。余以為欲物力不屈,則莫若省征發(fā)以厚農(nóng)而資商;欲民用不困,則莫若輕關(guān)市以厚商而利農(nóng)。”張居正接著詳細(xì)闡述道。
“重農(nóng)不抑商,叔大與我所見略同啊。”高拱聞言,對張居正愈發(fā)的欣賞。
厲害!
不愧是未來首輔啊!
一旁的吃瓜萌新朱平安,在心里默默給兩人點了個贊,在重農(nóng)抑商盛行的封建社會,兩人能有這種看法,很是難得啊。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