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看,這是楚國的虎形玉佩。這是我從國內淘回來的。這已經是春秋中晚期的玉器了。此器共兩件,取自同一塊玉料。虎成弓形伏臥狀,閉嘴成圓,尾卷成圓,整器器形成玉璜狀。其紋飾組合及刻畫技法極具特色。虎外緣用細陰線刻畫輪廓線;首、尾用小斜刀技法刻畫大量龍首分解符號紋飾,表示有很多龍,同時這類符號又就形形成虎的體紋;虎腹中央位置用小斜線刻畫虎骨體紋;前后肢用大斜刀技法,深刀重刻出輪廓,且形成龍首形。這類用大、小斜刀加細陰線,大膽表達的,極富質感的藝術表現手法極少見,非常精彩。”
老陳看著自己的這塊收藏的虎形玉佩,顯然是非常的喜愛,對它的夸贊毫不吝嗇溢美之詞。
“老陳,這塊玉佩你是什么時候得到的,我之前好像來還沒有看到過,又是從哪個不懂行的人手中忽悠來的?”堅叔開玩笑地對老陳說道。
老陳連忙擺手解釋道:“堅叔你可別開玩笑,你知道我這里只做正經生意,我怎么會忽悠人呢?那次是我回國去老家掃墓的時候遇到的這玉佩的主人,他家老母親病重,家中急需要錢所以才忍痛割愛把這傳家寶典當給我的,要是他有能力贖回去,我也會照價還給他的。”
“好了好了,老陳你不用解釋了,估計你開出的價格也是一定會讓那戶人家滿意的,人家巴不得出手,怎么還會在贖回去,對你來說,這也算是撿了一個大便宜。我雖然不懂玉器,但是看這玉佩不考慮工藝技法的表現,只關注此件虎形玉佩的器型和紋飾組合,是否有卻似曾相識的感覺?”
“果然還是堅叔火眼金睛啊!什么都瞞不過你,沒錯,這件虎形玉佩還有一塊,我們之前在老王那里看到過,鑒賞下來是春秋早期黃國黃君孟夫婦遺存,從器型到紋飾布局,與我這塊楚國虎形玉佩相當近似,內容幾乎可認為同出一轍。我當時看得眼饞真想從他手中忽悠,哦不,是買過來,但是他死活不同意,我還為這事和他幾個月沒聯系過呢!不過現在大家扯平了,我也有這塊玉佩了,嘿嘿!”老陳得意洋洋地說道。
據老陳所述這兩件玉器,時代相差百年,分屬兩個諸侯國,一個處于黃淮地區,中原文化結合東夷文化,另一個則是楚文化的代表。然而兩件器物從器型功用到紋飾組合卻表現出驚人的一致性,只是工藝的進化體現出了年代的差異。
黃國,在春秋中期被楚國所滅,成為楚國的一個邑,楚國也由此打開了通向中原的大門。而黃國貴族后人則仕于楚,戰國時期,著名的戰國四大公子之一,楚國春申君,即是黃國皇族后人。
歷史背景揭開了這個謎團,事實上正如至尊寶他們所見,春秋時期,楚文化處于開放的吸收、融合期,無論是具有商代風格的權國文化,中原特色的曾國文化,中原文化結合東夷文化的黃國文化,以及春秋中晚期楚國所消滅的江淮流域的群舒文化,春秋晚期關系密切的吳越文化等,包括西周文化的傳承,楚人自身氏族文化的繼承,以及楚地源于商人的民俗文化,以及商亡后商遺民傳承文化都被楚人吸收、融合。楚文化在春秋時期還未完全成型,但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戰國中后期,楚文化集大成,從而形成真正的獨立的體系,并影響漢文化數百年。
玉虎佩呈現虎伏臥狀,長條形,嘴閉成圓,尾卷成圓,虎背之上還有一孔;虎周身飾春秋流行不減地浮雕紋飾,紋飾為解體龍首符號紋飾,符號中還殘留有龍眼。玉虎被稱為“六瑞”之一,為祭祀西方的禮器,但實際商周玉虎,絕大多數為玉佩,有兩孔,且形如玉璜,功用應該是作為項飾或者組玉佩配件。
“老陳先生,你帶我們看了這么多,我著實是被你的收藏給折服了。但是我看了這么多玉器,你這里楚國的玉器卻沒有龍形的,你看我這塊玉佩如何?”至尊寶兜兜轉轉見老陳這里都沒有見到像他那塊一樣的玉佩,就知道這塊玉佩一定是稀罕之物,更加篤定能典當個好價錢了,于是掏出那塊龍形玉佩給老陳看。
老陳一聽他居然身上藏著的那塊玉佩竟然是龍形玉佩大吃一驚,這可是他夢寐以求想要得到的楚國玉佩啊!他小心翼翼地接過至尊寶玉佩,特意戴上老花眼鏡觀察起來。
石之美也。天朝人自古尚玉,正所謂“君無故,玉不去身”。從古至今,玉被各個時代的人們賦予了諸多美好的寓意。在戰國時期,玉更被視作“美德”的象征,諸子百家崇玉、王孫貴族愛玉,佩戴美玉成為一種風尚。而據史料記載,戰國七雄中,楚玉為玉中之最。而在出土的戰國玉器中,造型柔美的玉器大多都是楚玉,專家稱與楚人愛美有關,也反映了獨特的楚玉文化。
老陳左看右看,還對著陽光照了照,慢慢放下玉佩感嘆道:“上世紀70年代,在長豐縣楊公公社發現的戰國晚期楚國貴族墓葬群中,曾出土過一個類似這樣的龍形玉佩,這個玉佩的現身至今仍讓許多專家學者嘖嘖稱道。同時,這種類型的龍形玉佩更被視作戰國時期玉器特征的最佳注腳。我也有幸觀摩到了那塊玉佩的出土,確實巧奪天工晶瑩剔透。我本以為那已經是楚國龍形玉佩的頂峰之作,沒想到我今天在米國,居然還能看到比那玉佩更加打造精良的龍形玉佩。如果說那塊玉佩是屬于王爵的話,那你這塊我也不想騙你,一定是屬于帝王的!”
聽到老陳這么毫不保留地夸贊這塊玉佩的分量,也讓堅叔頗為意外。老陳一向對待古董都是抱著謹言慎行的態度,一旦他說出去的話就不會更改,他既然這么肯定這塊玉佩的價值,那就毫無疑問這塊玉佩一定是價值連城。至少是老陳的虎形玉佩和老王的那塊難以比擬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