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古董商的尋寶之旅 正文 第八百九十七章 至正型元青花

作者/血蝠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有之前出水的元代磁州窯大罐殘片作為依照,單靠猜,就能判斷這會出水的這個青花大盤也十有**是元代制品,更不用接手的蘭迪從袋內一取出大盤,張楠已經發現這是個青花白地蓮池水禽紋菱口盤。

    盤中心是兩只水禽鷺鳥在一片蓮花池內覓食,鳥與蓮葉、花苞組成了視覺布局中的中心兩層空間。外圈依次是如意云頭紋、水波浪濤紋、纏枝紋一層套一層,整個盤子給人的最大的視覺感受就一個字——滿!

    青花紋飾圖案滿,卻又顯得很大氣。

    從蘭迪手中雙手接過還在滴水的盤子,手感非常厚重,分量不輕!

    釉色是白中微閃青,因為上頭海水未干,顯得瑩潤透亮;青花發色濃重鮮麗,呈青翠濃艷的靛青色,濃厚處看著有黑色銹斑:用手摸了摸幾叢色濃艷位置的青花釉面,手指上傳來點凹凸不平的感覺。

    就算自個富可敵國,之前也已經有了兩件元代精品元代青花,但還是有點肖動!

    翻過來看,沒有任何標記。

    “這是進口的蘇麻離青料燒的精品,構圖滿密、層次多、繪畫工整五層,關哥,這是貨真價實的‘至正型’元青花。

    喔!

    維塔,你下邊有半船艙?”

    張楠后半段忍不字去問露出上半身的潛水隊長:如果下邊還有不少,那可是貨真價實的大發現!

    這個大盤子上的紋飾、圖案雖然是華夏傳統的繪畫、紋飾類型,但繪畫風格上帶著明顯的伊斯蘭風格。

    青花瓷,知道元代,那都還不符合漢民族的傳統審美觀,因為之前的漢族傳統文化一直講究素雅,青花繪畫后燒制的圖案太花哨了。

    元青花圖案就吸收了伊斯蘭文化的元素,這樣的影響其實直到明朝還一直有,只不過變得不那么明顯而已。

    這又是在艘遠航的沉船上找到的元代青花瓷,那很有可能同更早上5年的“黑石號”一樣,當初這船也是到要到附近的邦加島,或者干脆就是到勿里洞進行補給。

    這不僅僅是錢的問題,還有航海考古上的價值。

    潛水隊長這會還在海水里泡著,正想上來,一聽張楠的話,連忙道:“是的,老板,在靠近船頭的第二艙室。

    不光有這種大盤子,還有其他瓷器,容器也不少,都是這種克拉克瓷。”

    海床淤泥保護了沉船主體,經過初步去除淤泥,頭尾已經能夠分清。

    這會關于維塔對元青花于的叫法,張楠懶得去改正——普通歐美人基上都把青花瓷叫“克拉克瓷”,誰讓他們在4年前壓根就不知道青花瓷器為何物!

    16年,荷蘭東尤公司在海上捕獲一艘葡萄牙商船“克拉克號”,結果發現船上裝有大量讓他們目瞪口呆的青花瓷器。

    這些瓷器當然來自華夏,不過荷蘭人不知道、搞不明白,但不妨礙還在使用陶器的荷蘭人對這批瓷器是如獲至寶,興奮的近乎發狂!

    都不知道把這種瓷器叫什么,產地都搞不明白,干脆,歐洲人就把它們命名為“克拉克瓷”。

    后來漸漸有華夏瓷器出口歐洲,因為當初“克拉克”號貨物造成的轟動性、深遠的影響,青花瓷還是被歐洲人稱為“克拉克瓷”,到現在還這么叫:回來,要“字母哥、姐們”的舌頭去發音“青花”,還真有點為難他們了。

    就因為這個歷史原因,張楠從來不去改正伙計們對青花瓷的那種西方叫法,反正在西方世界,自個搞點青花瓷的頻率并不高,伙計們的叫法改不改都無所謂。

    精品外銷瓷自個早就囤夠了,其它精品總是少數,沒想著這里有半船艙的元青花在等著自己!

    這已不僅僅是少見,都能算千載難逢。

    “我下去看看。”張楠完這一句,轉頭對后頭的關興權道:“通知大鯊魚號,用效把陳江華送過來,告訴他這里有至正型元青花!”

    關興權一聽,轉身就走:和張楠混了這么幾年,他知道知道“至正型元青花”是啥意思---瓷器里的頂級貨色之一!

    元代青花瓷器所用的青花鈷料主要有進口料、國產料、混合料三種,進口的鈷料主要是“蘇麻離青”,屬于高鐵低錳型,青花發色藍艷并帶有鐵銹斑。而國產料基屬于高錳低鐵型,發色較為淺淡,且無鐵銹斑。

    張楠過,現在學術界上一般把元青花分為兩種類型:至正型元青花和延祜元青花。

    至正型元青花是以英國大維得基金會收藏的一對帶有“至正十一年”銘文的象耳瓶為斷代的標準器物,那對瓶子也叫“大維得瓶”。

    不管有多少人認為那對瓶子有問題,但它們就是這項標準的標準器。

    兩相比較,“至正型”時代較晚,普遍認為這種元青花主要燒制年代是元代中晚期,大概1341-1368年。不過因為從至正十二年135年)開始,景德鎮附近就受到戰亂影響,這種明顯有官方背景的“至正型元青花”燒造工作就已經停止了。

    而后者主要是以1975年湘勢梅縣西池窯廠延祜六年,也就是1319年時下葬的一座元代墓葬里出土的一個青花牡丹紋塔式蓋瓶為標準器,生產的時代大致在元代早期,也就是約134年之前。

    不過這樣的年代判斷也就是個叫法而已,沒有任何文獻資料支持,誰都不能元代早期沒有“蘇麻離青”,后期就不少國產青料的青花了:從常識上判斷,國產青料燒制的青花瓷要比進口青料燒制的多的多。

    原料造成的差異不僅僅在于顏色,還有風格。

    這兩種類型的元青花在風格上的差異非常大,因為“至正型元青花”采用進口鈷料,不僅僅發色艷麗且帶有鐵銹斑,還伴隨有暈散現象,在造型和繪畫技藝上也不一樣:紋飾多密集,層次繁多,造型普遍比較高大。

    后者采用國產料,顏色相對“素”,紋飾還較為簡單草率。

    從目前的華夏出土和國外發現的元青花瓷器來看,至正型元青花多為出口外銷以及一些陳設器和廟宇供器。

    至于國產青料燒制的那些,日用器不少,出口的也有:不是出口阿拉伯世界,而是東南亞,比如在菲律賓和俞就有發現。

    很有意思,在菲律賓發現的那些元青花,幾乎是墓葬里的隨葬明器,個體,似乎這類出口就是為了滿足當時東南亞地區某些人對于隨葬品的特殊需求,特意量身定制。

    那現在至正型元青花有多少?

    世界加起來都不到4件,至少張楠學術界是這么認為的,土耳其托普卡比博物館和伊朗國家博物館是收藏至正型元青花最多的地方。

    甲板水手還在為張楠準備潛水裝備,這關興權就回來了,道:“他馬上過來,不過貨船上的機動救生艇速度不快,要一個多斜。”

    張楠點點頭,把還在觀賞的大盤子心的放進一個塑料水箱:里邊裝的是淡水。

    好東西,要盡量脫鹽。

    關老大看著張楠的動作,問了句:“這事官窯的?”

    “用是,只要它是延祐元年、1314年之后燒造的,那它一定是官窯器。”

    “為什么?”

    關興權不解,剛才還以為是因為它精美,還是“至正型青花”,所以隨口問是不是官窯器。

    結果張楠卻是從年代去斷定,這就有點奇怪了。

    張楠一聽,手伸進水箱,在盤子的第三層紋飾的位置畫了個圈,道:“這是如意云頭紋,是靈芝如意頭”

    等他完,關興權就明白了是為什么:元代青花瓷器里的官窯器和民窯器僅能從紋飾上加以區分,同工藝水準、青料類型就沒關系。

    原因是自元延祐元年1314年)開始,元庭明確規定:雙角五爪龍紋及麒麟、鸞鳳、白兔、靈芝等圖案,臣、庶不得使用!

    誰用誰殺頭!

    至于那個“等”是啥意思,大概就和“其它違反規定的其它情況”、“最終解釋權歸XX所有”一個德行。

    就是這條規定的原因,凡是有禁用紋飾的元代青花器,那是也是民窯受命而生產的官窯器,但不畫這些紋飾的元青花瓷中,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官窯器。

    這就麻煩了,因為“有”是官窯,“沒有”它未必不是官窯,后者情況要是出現,那就靠猜!

    更有意思的是:五爪龍皇家專用,那爪少一點呢?

    換在明朝和辮子朝,少點的大概能算“蟒、蛟”,臣能用,比如王爺們,但草民們估計用不了。

    但元代不是:來個元青花龍紋大罐,一看四爪的。

    高興吧?

    高興!

    龍哦,妥妥的官窯

    錯了,不妥,有毛病!

    元青花中的三爪、四爪龍紋,還有制作較粗的器物,那基為臣、庶所用的民窯產品。

    元代瓷器,三爪、四爪龍滿天飛,飛來飛去飛進百姓家。

    民窯總比官窯多,要是以為所有的元青花都是天價,那就錯得離譜了!

    但只要做工好,就算是國產青料,幾十一個那也是起步價。

    當然,相對于被炒上天的“至正型”,還是有點差距的。

    不是太多不值錢,而是在張楠重生前,那些炒家大概還沒來得及去炒元代國產青:再也不好炒,沒貨呀!

    除了些看著不上檔次的緒型、粗制濫造貨色,完好、上檔次的國產青元青花器,甚至可能比“至正型”還少!

    看著都不上檔次,那再怎么炒,那也是上不去滴!

    而上檔次的

    不是在華夏國內的一些博物館,就是在你都想不出來的人手里,反正國外就沒有,因為當初就沒出口。

    張楠上輩子有個地藏友,比自個大個十多歲,連他兒子和張楠也是好朋友,和那個賣黃沙的操老板一個鎮子人,從8年代初就開始打兄搞收藏。

    后來也搞過沙場,還辦有機械工廠,生意做大,資金實力雄厚:特別喜歡瓷器,人有豪爽,比張楠的手筆大的多,連外省的文物販子都會主動送貨上門。

    地政府都希望他能開民營博物館,雖然最后因為資金原因沒開成,但也能算是江南收藏屆的一塊牌子。

    張楠去過他家幾回,知道人家的藏品有多豐厚:家里前后兩幢老大的四層樓,每層不會少于個平方:其中一幢不住人,從地下室到頂樓,堆滿了藏品。

    是堆,不是擺放。

    各品種銀元分類用竹筐子裝,上頭都積了厚厚一層灰;別人某個品種的瓷器論個,人家論房間!

    連樓梯上,那都是每個套的一側堆滿了一摞摞的清代盤碗:沒辦法,是在太多,沒地方擱呀。

    現在張楠財大氣粗,收藏古董有時會玩“不講理的批量”,而人家那是幾十年的時間積存,生意上賺的錢有一大半成了藏品。

    當初尋寶到剡縣,宣傳部領導和文管會主任陪著京城來的專家、攝制組去他家里,展示一下剡縣民間收藏的實力。

    電視那是不上的,人家壓根不用電視增加名氣,玩的是低調、圈子里的熱鬧,結果都把攝制組和京城來的專家給驚到了!

    瓷器收藏里,南方這邊基不玩“五大窯”,一般玩早期的是窯、龍泉、明清那就是官窯,那如果是元青花呢?

    人家那幢藏寶樓里,其它所有房間、過道都是堆,但真有好朋友、要給面子的領導去參觀,總不能老把東西往“前樓”搬吧?

    藏寶樓里還是有個大客廳是布置了一下的,擺放了一些精品,連椅子也是頂級貨色的清代紅木家具。

    專家一到,還沒坐下呢,就看到朝南擺放的一張紅木條桌上,一頭擺放了一個高度有3來公分、造型規整、青花繪畫精美的青花罐。

    仔細一看:國產青料元青花!

    完好無損,連蓋子都在。

    一聊天,哪來的?

    那位藏友告訴京城來的這些人:十七八年前,一個景德鎮做古玩的生意人慕名送來的。

    至于當時的價錢

    沒人問,問了他也不會,或者壓根會瞎掰。

    其實甚至連這來路

    沒人會實話,換做張楠也不會。

    不過張楠同幾個地圈子里的好朋友,還知道那些京城來的人不知道的事:不是一對,那位哥們有整整差不多的四對元青花罐!

    至于哪來的這個問題,張楠知曉的來路等于沒知曉,因為對方的來路緣由只要合理,你管他哪來的,反正不是自己的。

    不過按照張楠的猜測,有一種情況可能性比較大:陪葬品,還是一塊家族墓地里的陪葬品,所以能夠出現整整四對。

    不過都在人家家里藏了至少十七八年了,就別去深究來路問題,還是因為那句話:只要合理,它就合理。

    至于為啥電視里沒看見?

    尋寶尋寶,真正的藏家、玩家,基上都不會把好東西往電視里放,壓根犯不著。

    不然也就不會有那么多的托了:剡縣尋寶,“總決賽”四個人里頭至少一半是托,最終勝出的“民間持寶人”其實是位電臺的老資格播音員、主任,東西壓根不是他的。

    托,無處不在。

    兩種類型的元青花,張楠倒是更喜歡“至正型”,因為它夠大、夠艷,所以這會才這樣高興。

    穿戴整齊,下水。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辰溪县| 剑川县| 云霄县| 冕宁县| 筠连县| 石首市| 阿克陶县| 永寿县| 涡阳县| 灵丘县| 习水县| 乌鲁木齐市| 乐至县| 杭州市| 长岭县| 东方市| 深水埗区| 镶黄旗| 临颍县| 麟游县| 米易县| 都匀市| 迁安市| 萍乡市| 鄄城县| 安阳市| 蒲江县| 宁阳县| 茌平县| 若羌县| 南华县| 咸宁市| 兰西县| 榆树市| 鞍山市| 大化| 新龙县| 郧西县| 兴海县| 麻城市| 哈巴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