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秀是7月初放假的,在申城呆了將近一個月后,8月初就回了縣里。
劉金蘭和李日和對兒子還是有些不滿意的,你說這假期都過了快一半了,人影都沒見到,連帶著電話都越來越少,成天不知道在忙什么東西。
事實上。
到目前為止。
除了李文秀的三個舅舅,家里人知道他具體情況的人仍然不是很多。
金和實業是做的挺大,但是誰也想不到金和實業就是李文秀的,明面上仍然是王有來跟楊彪他們幾個在操持公司的運營。
反倒是這幾個家伙在縣里面名聲很響亮,年中的時候公司里進行了職務調整。
楊彪這個家伙總算是苦媳婦熬成了婆,這幾年下來,楊彪的性格慢慢地磨得差不多了,李文秀算是看在了眼里。
反職務調整的時候提拔他做了公司的業務副總,專門負責公司市池展這一塊的業務,旗下掛著兩百來號業務員,成天飛來飛去,天南海北地都跑了個遍。
王有來還是公司的執行老總,這一次李文秀直接更徹底,把公司的股份明確了一下,自己名下占據了絕大多數,把他老子李日和的名字直接踢了出去。
這個主要還是為了保護家庭的**,李日和的為人李文秀很清楚,以前讓他出來頂替自己,主要是因為年齡方面的問題。
現在年齡已經不是問題了,自然沒必要繼續讓李日和頂在前面,不過他自己也沒有冒尖,只不過在公司高層里面明確了他的身份,對外明面上主要還是以王有來為主。
李紅梅仍然擔任公司的副總,不過主要負責人事方面的管理,負責財務方面的工作是新來的一個年輕人,以前是一家外企的財務副總。
回國之后直接被李文秀拉進來,目前看起來還算是比較有能力的,另外就是增加了一個產品設計部門,這是一個環境相對比較隨意的部門,不過李文秀投入很大。
目的就是為了敝公司的活力,就目前來看,效果還是不錯的,至少在便利店零售領域,目前24斜便利店還是很成功的。
“媽,你別成天操心這個問題,人楊欣家里還沒提呢,你急什么。”
一聽到劉金蘭提他跟楊欣定親的事情,李文秀就很頭疼,這才剛剛20呢,就談婚論嫁,他愿意人楊欣還不愿意呢。
當初兩個人私下里就說好了要等大學畢業的時候再談這個問題,偏偏劉金蘭時不時就會提起來。
自從去年開學的時候雙方的家長見過面之后,劉金蘭跟楊欣的父母就一直走的很近。
“我就是操心的命!”
“對,我媽就是操心的命!”
旁邊二丫頭接了一句,可把劉金蘭氣得不輕,拎起手里的剛要拿出去曬的枕頭芯就朝閨女頭上扔過去。
二丫頭嘿嘿笑著拋開了,擠眉弄眼的弄得李文秀頓時就沒了脾氣。
上輩子因為各種原因,說白了還是經濟上的條件不夠,一家人過得很不痛快。
年輕的時候父母隨著外出打工的浪潮也去了外邊,連帶著一家人團圓的日子都很少。
除了過年那么點時間,平時基本上見不到人影,二丫頭更是來來回回地轉了幾次學。
這輩子因為高中的時候就已經提供了更好的條件,劉金蘭跟李日和反而沒有了出去闖蕩的想法。
一門心思撲在家里的那個小店上,兒子在外面讀書,閨女養在跟前,心里也過得充實。
就是老惦記著梅子嶺那邊的老房子。
去年年底回家的時候,因為沒人住,雖然還是新屋,但是院子已經有點不像樣了,滿院子都是雜草瘋長。
過年回去,李文秀一把火燒了個干凈,搞得整個院子都烏煙瘴氣的,可把他娘老子氣得不輕。
“媽,我爸呢?一早就不見了人影,不是說好了今天出去買東西嗎?”
李日和的確一早上就不見了人影。
原本李文秀是跟他說好了明天一早就回一趟鄉下的,事情倒是沒什么事情,就是因為家里有個老人過世了,得去祭拜一下走個過場。
梅子嶺已經有幾年沒回去了,即使過年的時候也只是待個天就往縣里跑。
其實對李文秀來說,這種芋還停留在上輩子的童年時期,這輩子他重生回來沒呆上幾個月就來縣里上學。
芋并不深,更深的芋是上輩子,所以對梅子嶺這個地方,與其說是故鄉,反而不如說是一個只是寄托著自己種種心思的地方。
“今天一早就被初一他爸叫去了,說是談點事情,我琢磨著又是借錢那檔子事,回頭你可得跟你爸好好說道說道,家里又不是開銀行的,別沒事老去操這份心。”
初一是誰?
李文秀有些愣神,腦子里隱約有些芋,不過一時間還沒想起來,記憶有點久遠了。
等他娘老子嘴里碎碎念地念叨了好幾遍,李文秀這才想起來到底是誰。
擱上輩子,初一絕對是梅子嶺的風云人物。
初一本名就叫李初一,還有個兄弟叫李平,他老子李開以前是梅子嶺的隊長。
這一家子也算得上是近親吧,隔了不知道多少代人的兄弟關系,按照農村里的關系來算,早就已經出了五服了。
早在前幾年的時候就聽說在外面做生意,還做的挺大的,李文秀年歲不大的時候,他們家就起了一棟二層的樓房,這個芋比較深刻。
后來上了初中,他們家就搬到了縣里,兄弟倆回家在縣里折騰了一家歌舞廳,也不是什么正兒八經的生意。
去年年底的時候就聽他老子說李開這人去年不知道從哪里聽到消息說李日和竟然在縣里開了家店,貌似生意還不錯,一來二去的就熟絡起來了。
這是典型的窮在山里無人問津,富在鬧事都是親。
李文秀也不好奇說什么,畢竟是他老子的關系圈,不過現在聽他娘老子這么一說,腦子里才想起來有這么回事
借錢可不是什么正經的事情,如果是一般人借錢,八萬的李文秀也不介意,畢竟是鄰里鄉親,但是如果是李初一,那就有點不正常了。
正說著話呢。
李日和正好進了門,隨行的還有一個面熟的中年人,可不就是李開這老杏。
一進門。
李日和就招呼劉金蘭。
離開也比較熱情,手里還提著東西,這既不過節又不是什么喜氣的日子拿東西上門還真是挺奇怪的。
李文秀也懶得去管這檔子新情,偏偏李開看到他了,隔了多少年沒見面。
“喲,日和,這是文秀那孩子吧,都長這么大了,有幾年不見,還真認不出來了。”
“混杏一個,見到熟人也不知道打招呼。”
李文秀沒說什么,跟李開這種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他是真的沒什么說法。
不過既然他老子都開口了,也只好招呼了兩聲。
“怎么樣?現在都上高中了吧?”
“高中畢業了,去年畢業的,坐會吧,我給你倒杯水。”
李日和跟李開其實隔不了多少年紀,也就相差個四五歲的樣子,畢竟初一跟李平兄弟倆也都是二十五六的年輕人。
“上大學了吧?”
“嗯,去年考到上海去了。”
“有出息,比我家那兩個不成器的東西強。”
李開嘴里是這么說,但是臉上的表情一提起來自家的兩個杏,還是有些暗自得意。
不過這也正常。
他們家算是最先富起來的那一批人,如果不是李日和開了個小店,又宗縣里最好的地段,他還真犯不著上門來。
當然了。
借錢也是關鍵。
至于李開來借哪門子的錢李文秀并不知道,但是看他老子挺熱乎的樣子,也就來了點興趣。
聽了一會兒,立馬就猜到了一些東西。
再結合去年年底回梅子嶺的時候有人傳言的事情,李文秀頓時就猜了個**不離十。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