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辜聽弦要私自把赫品章擒到自己手上?答案其實就在郭子建聞知辜聽弦以暴制暴時啞然失笑的神態里——太簡單,同病相憐。
眼看俞瑞杰聲嘶力竭吼赫品章你納命來,郭子建火冒三丈罵赫品章不識好歹,隨后一干激憤者還自作主張半夜三更布置起了靈堂,辜聽弦怎會不憶起,昔年鋸浪上,楊致誠、范遇、孫思雨等人接二連三猜忌他、冤枉他、打擊他的一幕幕?
當然要趕緊請纓前去護送曹玄赫品章,他怕啊,怕義軍像當年對待他一樣地對待赫品章,尤其他怕爆炭一樣的郭子建不管三七二十一拉出赫品章當頭就砍!
所以一旦抓住赫品章,辜聽弦二話不就把他藏到了自己軍中,任何人來要都他不見了我找不著。只是,一兩個將領倒還好糊弄,奈何郭子建帳下關注的人太多,幾經周折終還是把赫品章給逮了出來——實際也是赫品章自己想掙脫才引起的響動。赫品章顯然沒有想到,這個對他最無賴的辜聽弦,出發竟是要庇護他。
眼看郭子建的人興師動眾要將赫品章帶走,辜聽弦立馬使出硬招拒不交人,橫刀于前大喝一聲:“誰敢拿他,先過了我!”眾人哪個不知他是戰功赫赫、林阡最寵的辜聽弦,又哪個會料到他原來是故意在阻攔他們的?驚詫之余,一時間都停了手。
僵持片刻,正好逢林阡、郭子建、曹玄到此,人群因此向兩側散開,聽弦看到師父來情知庇護不了、然而倔強的面容里寫滿了不悔:“師父,我可以交出赫品章,不過你需讓郭將軍答應我。絕不殺他。”
“子!沒人要殺他!”郭子建哭笑不得。
林阡頭,萬分理解:“鋸浪的事不會再發生。”
聽弦一愣,微笑:“師父的我都信。”收刀轉頭,一把拎起被繩縛的赫品章來:“走!”雖然答應交人,但一路上聽弦都始終自己緊握著赫品章衣領、絕不放手。
適才郭子建的麾下們都了辜聽弦也聽見了,主公的意思是同意把赫品章帶到靈堂去祭拜。為亡者討回公道與游勸降并不矛盾。如此才能既對赫品章公平也對盟軍公平。況且此一時彼一時,赫品章如今戴罪之身,盟軍卻是仁至義盡,盟軍有這要求一也不過分。
不管郭子建感化俞瑞杰還是孫寄嘯勸赫品章,他們基都是從抗金大義入手的,但私仇,確實存在,可以放下,但不應該也不可能抹去。血海深仇。林阡就算是神也不可能讓所有人短期內就能完化解,但緩和痛苦的前提恰恰是不回避它,甚至盡快地解開瘡疤。這也就是林阡不拆靈堂的用意所在。
聽弦心里明白得很,雖然要保赫品章的命,卻沒盟軍的意圖不對,是以此刻看林阡出面,他即刻遵照其意、將赫品章帶去了靈堂。
一近彼處,便看到包括俞瑞杰在內的人們很多都是身縞素。眾將面容里仇恨減輕了少許而哀傷增添了太多。乍見此情此景,赫品章面色雖不畏懼。卻也染上一絲沉痛。進了營內,辜聽弦把赫品章一把扔跪在眾牌位下,一干人等也悉數圍前靠近,赫品章望見一排排或熟悉或陌生的姓名,含淚愧疚,再不掙扎。低頭沉默。
聽弦此刻站立之處,正對的正是耿直牌位:“耿將軍之犧牲,雖是拜他赫品章所賜,卻也與隴右后院起火不無關系——這罪魁禍首,是我辜聽弦。尤其當年郭將軍受困、耿將軍冒死突圍來求。聽弦卻為一己之私、不聞不問,終才使郭將軍被重傷,從而釀起隴右大禍。是以聽弦這些日子以來都在自責、悔不當初。”
林阡暗自心驚也難免欣慰,雖是為了別人的事,可這是聽弦第一次于人前這樣坦誠地承認過失,聽弦他正在適應長大……
跪于耿直靈前、拜吊謝罪之后,辜聽弦重新站起,繼續述,既是指著赫品章對耿直,亦是對帳中的大眾:“我對不起耿直,也不想耿直白白死了,贖罪的方式,挽回的方式,除了我繼續幫他征戰沙場之外,還有更好的就是:換來一個新耿直!”
眾人皆驚,都沒想過這一思路,林阡也沒想到辜聽弦原來很早就有收服赫品章的決心,赫品章猛然一驚抬起頭來,似想否認,卻無從開口。
聽弦儼然比寄嘯要強硬得多,當寄嘯看似強迫赫品章卻只是游,聽弦竟像在陳述一句既定事實!仿佛聽弦把他按在了這個位置,就不允許他動彈、也不容任何人反對,他就要在這個位置上繼承耿直!
“那可不行,他如何能與我等共事?他自隨蘇氏流浪于隴右,對黑白怕只能略微分清,理想卻未必與我等一樣,不能對他委以重任!”立刻有人反駁。雖然郭子建和林阡事前就按住了最激憤者,可惜不能覆蓋大眾、防民之口。
赫品章冷笑相看,大怒反駁:“誰想與你們共事!我還不曾歸順,不必在此討論我適不適合,一廂情愿而已!”
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激進者雖然安撫了,大眾卻仍有不服。他們的這種為淵驅魚,雖然情有可原,終究干擾大局,袁若趕緊挺身而出為赫品章作保:“若他理想與我們真不一樣,他今天就不會甘愿回到這里贖罪!袁若以人格擔保,他只要歸順便必然合適!”
赫品章氣得糊涂:“何必多言!我只是回來贖罪、以求對得起良心,我確實對不起他們,只愿將功折罪問心無愧。但這些只是暫時的,我不會歸順于你們,也不會成為什么新的耿直!”
話畢,無人應接,包括辜聽弦在內都杵在原地,愣神望著這個油鹽不進的赫品章,望著他接下來旁若無人地跪下、誠心誠意地向亡者磕頭謝罪,沉默中半柱香的時間已然劃過。俞瑞杰等人開始是強忍著私仇沒有動他。現在因看見他面上懇切似真心賠罪,故而也不好再什么。激憤者尚且如此,大眾亦只能悶聲。
緩得一緩,看帳外忽然來了個一瘸一拐的人,正是昨夜無辜被赫品章刺傷的劉乾。大眾中不知誰哪來的脾氣,忽然應接了半柱香前的那句話。逮住機會就駁斥:“這赫品章回來贖罪是真心是假意,誰知道?萬一反過來再殺我們兄弟幾刀怎么辦?”“既然他不肯歸順,那就殺了他好了!”只是這些大眾都不過是語言,不可能付諸行動,就沒仇如何行動,林阡在此誰敢妄動。
在赫品章認罪磕頭之后,又因為劉乾而橫生波折。終于與血海深仇無關,而提起了昨晚劫獄。劫獄之事雖事態最不嚴重,卻是所有事件的升華。最近因此也顯得最大。大得赫品章在自盡的時候覺得愧疚也是念叨著這件事,卻是因為這件事才回暖了更多的愧疚記憶。大得大眾也念念不忘耿耿于懷。大眾卻有誰能清楚,他們現在仇赫品章,只是為了面子不想輸嘴仗而已,拿劉乾的事大做文章,只是因為不看好這個人不喜歡他脾氣而已。
劉乾沒想到自己進帳會帶來諸多紛擾,停在原地忽而大笑起來,笑畢。言道:“眾將士這般義憤填膺,原是為劉乾打抱不平。劉乾在此謝過。卻教劉乾想起了不久前的另一件事。”見過了林阡、郭子建、辜聽弦等人,劉乾來到人群中繼續:“當初榆中之戰,辜將軍發現蘇氏兵馬與楚風流私通、竟以地道合作幫金軍逃跑,聞知這一消息,我盟軍卻不曾憂慮,只是大多歡笑。高興,手舞足蹈,竟發自肺腑希望蘇軍萬劫不復。”
劉乾收斂了笑容,嘆了口氣:“那時,我卻來不及再為蘇軍憂慮。而先擔憂起了盟軍來。我原以為蘇軍只能由盟軍拉回正道,卻不想盟軍已成了又一支蘇軍,見死不救,唇亡齒寒。這種‘因為蘇軍認不清仇敵、我們就隨之認不清仇敵’、‘因為蘇軍犯了錯,我們就覺得他們還會再錯故而寧可不理他、或搶先殺了他、寧可我們犯錯’的情緒,不正是今日這此情此境?”
原還沸騰于殺赫品章的大眾驟然聲勢了下去,劫獄那條路方才關死,竟有人不依不撓又回到亡者的原路上去:“所以這么多人的血海深仇,就這么算了嗎?”大眾因為蘇氏大多都已歸順、不能問罪,而不得不把矛頭指向了這個唯一的靶子。方才看赫品章認罪而悶聲,顯然只是矛盾的中止而非終止,劉乾的出現剛好起到個過渡,讓他們借著情緒又重新引出了亡者。
向來容易因此激動的俞瑞杰,忽然轉身怒斥那人:“他已磕頭謝罪,眾人親眼所見,他愿將功折罪,誰人不是目睹。蘇氏與我軍因戰結仇,雙方陣亡都不計其數,叫人家不念私仇,自己怎能還心心念念?”
“得好,鐵血男兒,然是主公的人!”郭子建拊掌稱贊,既為俞瑞杰,也為適才劉乾。因俞瑞杰所言,一眾賭氣的大眾終于噤聲,到那時才意識到,連激進者都已經放下仇恨,先前自己的憤慨也不過意氣之爭;并且郭子建這話也醒了他們,是林阡在擔保赫品章不會再反,你們如何能夠再三懷疑?因為從來都對主公深信不疑,他們終于收起浮躁,紛紛退一邊去,若有所思起來。
赫品章忽然一驚,想起孫寄嘯的勸導:有私仇,于是只能報復、逃避,不能去緩和、化解?私仇,不就是雙向的嗎?對方能做到,而且確實從始至終都在做,對方陣營里,真的是從上到下的都“因公廢私”。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果然如此。赫品章含淚,當然記得那些一度被自己拋諸腦后的蘇氏老臣,當然也明白蘇慕梓確實不足以壓倒對面天平上的一切包括赫品章自己的父親,其實孫寄嘯大多辭都已經一針見血,可赫品章總覺得你們不能這樣強求、逼著我少數服從多數,現在你們誅殺派和收降派終于達成一致了,你們人人認為必須拿下我所以我就該跟著你們一起因公廢私加入你們?因為林阡不認輸就希望改變我讓我認輸,赫品章做不到!
然而,悖逆著天下而選擇因私廢公。這么一對比起來,又是那樣的問心有愧……
當反對他的聲音了下去,當歡迎他的氣氛開始堆積,他忽然不再像適才那樣桀驁不馴口不擇言了,人盡如此,逆境下能倔強面對。順境下卻無所適從,就像適才辜聽弦話他無法反駁可別人罵他他卻能怒喝回去,而此刻赫品章嗅出這種前所未有的危險,不僅腿如灌鉛,心都好像灌鉛。
便在那時,有人走到他身后來給他松綁,他心念一動,不用轉頭,也知是誰。為何在這時為他松綁,他并沒有答應要歸屬于他啊!赫品章忽然發慌,差沒站穩。
這個冥頑不靈、不識好歹的年輕人,和聽弦當年確實極其相似,但又有所不同,聽弦是個可以騙降的人,也就是可以一開始你不必歸順慢慢通過成長來讓他自動歸順的人,這樣的騙降沒有傷害。因為聽弦只是脾氣倔、嘴硬心軟而已,聽弦從一開始就是肯歸順的。赫品章不是。赫品章是個如果一開始打定主意不歸順、后面你騙他慢慢歸順,他一旦發現他會立即選擇死的人,因為他嘴硬心也硬,不止是嘴上犟,他嘴里的一切都受控于心,哪怕無理無據不過別人他都會堅持到底。他心里就是死守那份忠義,他骨子里就不肯歸順。
因此林阡也懂,孫寄嘯的勸降非但不是揠苗助長反而根沒有問題——必須很快就給赫品章闡明這一,我讓你來,不是要你贖罪。而就是要你歸順。因此孫寄嘯必須擺出一切理據來敲打到他的骨子里他的靈魂深處。憑著孫寄嘯的三寸不爛之舌,赫品章如今已被動,但還未曾完服。
孫寄嘯給他提了“因公廢私”他他不想遵從,可是對立面的“因私廢公”他真的能干出來?他干不出來。所以孫寄嘯勝券在握,林阡也一樣,赫品章經過強烈的思想斗爭還是會選擇站到公義上來,那是對于一個正常的有良心的人來,經過反復劇烈思想斗爭之后唯一僅有的較好選擇。
他在上灘,只差一槳。
林阡待眾怒平息、親自來給他松綁之時,只低聲了一句:“來吧。”只此二字,無限威懾。
赫品章因這兩字振聾發聵,只覺天劈來一道霹靂,瞬間淚水已濕了前襟:“我……我……”聲音嘶啞,只能搖頭,恐懼地望著這個、逼迫他的所有人的總首領。
郭子建緊張地望著這一幕,生怕剛被壓下去的大眾又遭反彈,還好這赫品章搖頭的幅度還不算太大,而且很快他頭就被林阡固定按住了。
林阡與他如此近的距離,察覺到他不安,忽然意識到孫寄嘯棋差一招,孫寄嘯也并沒有完一擊即中,原因就在,孫寄嘯考慮到了赫品章的良心,沒考慮到他的純真。
不是每個人的心都能一樣狠,不是每個人都有一樣的勇氣,不是每個人都因為心中有大義,就理所當然地拋棄從前的一切。遵循公義化解私仇,可以服他不死、從此有了繼續戰斗的動力,但是卻會教他負了蘇慕梓,他不忍心背叛這個十惡不赦的對他卻寬厚溫厚的主公。
昨晚,郭子建在想通的時候仍可以為了一個念頭喝醉,“一想到原諒了他,又如何對得起耿直啊。”同樣地,赫品章的良心其實使之被孫寄嘯服了也想通了,可是,“一想到歸順了林阡,又如何對得起蘇慕梓?”尤其蘇慕梓臨死前還那般決絕,看到的人再不認可也決計會被震撼……
林阡這時才看穿,赫品章不想因公廢私也不想因私廢公,而是想要兩者兼得!赫品章要蘇慕梓和天平對面的一切兩者兼得!如此貪婪,有何不可?林阡自己,也是個情愿雙肩挑擔的人,是以繼續拉了赫品章最后一把:“來吧,我會給你一個既對得起盟軍也不負蘇慕梓的出路。”
赫品章雙肩一抖似被中心思,林阡一笑,與他相視,既威嚴也親切:“林阡一不二。”
“好……我可以暫時歸順,但要與你約法三章……”赫品章的臉上沁出不少汗來,卻終于有力氣話。“第一,我可歸降宋廷,但不歸降于你。也便是,將功折罪之后,我可以不死、且會一直抗金,然而。我雖在你的陣營,卻不會稱呼你為主公。至于我的部下,我不干涉他們的選擇。”
“好。”林阡頭,“到底也是站到了抗金的陣營來了,我尊重你的選擇。”
“第二,我代表的是蘇氏官軍,希望一直保留蘇氏的旗號,以完成我主公未曾完成的那些。”
“蘇氏兵馬,就還有旗號。”這一也不難。
“第三。盟軍大多人物都能遵循公義、選擇化解私仇,我赫品章自也愿意認罪。我曾犯下滔天大錯、對不起在場所有人,愿意傾盡一生與眾位化解。”這樣的態度,不就是誠心來投了嗎,不就是可以原諒的?其實已經算挽回了啊,所以激進者們和大眾的仇恨也好不服也好頓時得到補償,郭子建等人松了口氣,然而這句話也才了一半。另一半是——
“那么同樣的,我主公與盟王的私仇。盟王也該認罪,才好還我主公一個公道,才好教赫品章公私都不負。”
赫品章不可能殺林阡去報,所以和俞瑞杰等人一樣,選擇放下和化解私仇。只是,他希望林阡能讓九泉之下的蘇慕梓安心。是要林阡先對得起蘇慕梓了,赫品章才能拋開包袱走到他的陣營。原來赫品章最糾結的,終究是“負不負蘇慕梓”這個問題,這才是不能廢掉的“私”。
眾人聽得清楚,雖然赫品章提出的這些條件。基能滿足盟軍對他的需求,盟軍都可以接受,但對林阡而言,不得不有過分,竟叫林阡向那個罄竹難書的蘇慕梓認錯?!郭子建聽著有火大,然而還是為了林阡忍住。
“是非對錯,從不是一個人引起。雖蘇慕梓這些年犯下許多罪行,終究始于林阡在天闕峰上斬殺蘇降雪的那一刀,那一刀,確是林阡過于心急、以致犯錯、才害得他人一錯再錯。這些錯,林阡認識太晚,又是一錯。”林阡沒有猶豫太久,滿足了赫品章的這一要求。
“主公不知會否原諒盟王,不過,既然盟王有心,總是教品章能對得起主公、也有糾正主公的理由和動力了。”赫品章嘆了一聲,終于歸順。
蘇慕梓會原諒林阡嗎,不知道,只知蘇降雪死后,他立即就投奔了野,復相見,又對郭子建痛下殺手,根沒有給過林阡認錯的機會和環境,最后的這段日子,平添了曹玄的仇恨,他人還幾乎失心瘋。
“若當年抓住的不是蘇慕然、而是蘇慕梓顧震,或許很多事情,都能改變吧。”人群散去后,林阡想。林阡有時候也會覺得造化弄人,不然他對郭傲致歉的次日就能與蘇慕梓冰釋前嫌也不定,也不至于把人逼到無路可走罪孽深重。到底,赫品章堅持的某些東西也沒錯,他林阡是很多錯誤的參與者甚至締造者。
甚好,我沒看錯人。
“其實赫品章提出的三,都是名義上的東西,而不是實際的,自然是可以接受的。”這天晚上吟兒由洛輕衣護送來到靜寧,帥帳里和林阡起這約法三章。
“這三和蘇慕梓息息相關,豈能不關乎蘇慕梓最重視的‘名’。”林阡沒像往常坐在案邊也不到她榻旁來,而是在門口踱來踱去,很晚才回應她,心不在焉,像是在等人。
吟兒一開始還沒發現,還在那笑嘆:“這世上,有些人可以舍棄生命,可以舍棄愛人,卻唯獨不能舍棄‘名’,咱們的盟軍,卻唯獨不能舍棄‘信’,這信,是信任吧。”了半天,看林阡不理她,狐疑地瞄了林阡幾眼:“在等哪個美人?”
林阡瞪了她一眼:“多得很。”吟兒趕緊捏起個繡花枕頭扔過去。
看曹玄、俞瑞杰、劉乾、袁若、楊致信等人紛紛入帳又退去,吟兒知道林阡是在感謝他們近日的言行,他們為赫品章的歸順作出了不貢獻,難能可貴。
“我會讓赫品章現在起就隨盟軍征戰陜西、將功折罪,其后會讓他回到隴右駐守,郭師兄與他務必和衷共濟。”林阡對郭子建囑咐。
吟兒想。赫品章與郭子建的人馬,較近的未來,不求他們同生共死,但愿他們能同舟共濟。同舟共濟,首先就要消除芥蒂,今時今日已經走出第一步。下面的,想來也并不難。
終于候著郭子建也走了,她發現,林阡還是一副等人的樣子,這……掐指一算,沒幾個了啊。
“今夜酉時,請赫將軍到我營帳。”白天林阡輕拍赫品章肩膀對他的最后一句話。
從前膈應在赫品章心里的三座大山:信仰,曹玄早就提醒過赫品章官軍義軍一樣。私仇,郭子建俞瑞杰一句話都沒。甚至還屢屢幫他求情。而赫品章與他們之間能共事嗎這種實際也長遠的問題,袁若是在問題一發出的時候就立即站出來幫他作保……
曹玄曾是赫品章的導師和上級,袁若確實是照應過赫品章好一陣子的大哥,出于與他們二人的情誼,出于郭子建俞瑞杰的不計前嫌,赫品章怎能不有實無名地歸順林阡,從此以后,必要隨林阡征伐于陜西。或者與郭子建等人共事于隴右了。赫品章,酉時之后你就真的回不了頭。
終于這一晚的申時七刻。他沒有回頭地走進了林阡的帥帳。林阡等人為他妥協了那么多,也終于得到了他的一次妥協,這種妥協,就叫“無名,但有實”。
“原來是他……”吟兒撅起嘴吃著醋玩著枕頭,心想確實應該是他啊。天底下沒幾個人能在歸順的最初得到林阡同一天之內贈馬贈袍贈甲的,就恨沒把飲恨刀也送他,此刻隔著屏風凝神望去,她還發現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林阡對他的欣賞與喜歡竟然那么直接!
當然。赫品章是不會發現林阡話時耳朵在動的細節的,赫品章看著林阡手里攤開的地圖畢恭畢敬站在一邊,是個正常人都畏懼林阡的威嚴赫品章當然也不例外,吟兒忽然饒有興趣。
“有一段時間,我給這隴右劃分了三大戰區,一為西線榆中,一為東線石峽灣,一為中線白碌葉碾。其中中線戰區,該是最好打的仗,卻竟然最是棘手,我那時也覺詫異——白碌葉碾,是地盤最大而金人最少,何以勁敵最多危險最多。”林阡時,赫品章低聲回答:“因為官軍義軍不容。”
“是啊。好在這一切終是過去了,不過卻也是百廢待興。我想,這中線戰區地大而盟軍少,也許就是在等著蘇軍和祁連山來填充吧。當然,是要抗金的那一支。”
赫品章當即會意,拱手道:“赫品章愿意駐守!”
“記住,只要內在有矛盾、不和衷,必定守不住,與人數多少、戰力高低都無關。”林阡眼神深邃看向他,“郭子建是鎮守隴右的盟軍主帥,務必與之戮力同心,和平時協同治理,戰亂時掎角之勢。”
“多謝盟王提。”靈堂里林阡幫赫品章下了第一城,日后如何和郭子建相處融洽,就看赫品章自己了。
“近日你先隨我去征戰陜北、先行贖罪。白碌據,暫且由袁若和俞瑞杰幫你打,過陣子會完好地移交到你手上。”
吟兒這時才恍然大悟,不日林阡便將前往西吉會見莫非、之后顯然是和鎮戎州的風會師、一同進攻陜北。隴右將再次作為盟軍的后方根據,這次不能再留有后院起火的可能,因此從頭就要杜絕。而俞瑞杰和赫品章的交接,顯然是林阡策劃里的一環。
“曾經吃力的軍心,現在一起拿下了。”看赫品章離開,吟兒喃喃自語。
那時,守在林阡帳外不遠,留意著赫品章出來的辜聽弦,在暗處也露出個笑意來:“官軍義軍的混合——這樣的人,來多了。田將軍,你看著也高興吧。”
先前,林阡之所以在白碌葉碾等地,讓袁若、郭傲和郭子建、耿直配合出一場又一場“官軍義軍合作”,不僅是為打壓蘇軍的氣焰,更是為了表示官軍和義軍是完可以融合的。
如今,昔日的官軍更新換代,曾于苦難中煎熬,卻也于磨礪中成長。他們的命途雖走了曲徑,卻和聽弦一樣,和大多數人一樣,殊途同歸。
“曹范蘇顧。”明日就要回川蜀的曹玄,此刻在月色下輕嘆過往,曹玄、范克新、蘇降雪、顧震。如今名為曹玄、范泳兒、蘇慕浛、顧玭而已。舊時代,終于完過去了。
然而那又如何,我們的南宋官軍,終于走回了正道。
開禧元年的末尾,林阡終于把一個宋比金強的空前局面交到郭子建手上,一時隴右地區抗金聯盟猛將如云,并且川蜀官軍和義軍亦是幾十年難得一見地團結于抗金,于名于實都是非常有利于南宋,在此之前祁連山的歸順更加是錦上添花。
連日來好消息不斷。繼臘月廿四赫品章頭歸順自此蘇軍體收服之后,臘月廿五,莫非孫寄嘯旌麾橫掃西吉,不僅擊潰當地金軍余孽,更與境內所有聲勢浩大的匪幫締盟。他二人各司其職相輔相成,效果竟堪比孫寄嘯辜聽弦。同為臘月廿五,風與寒澤葉在鎮戎州大敗楚風流主力兵馬,十幾大路的金軍可真算順遂了林阡的心愿。不得不往環州那一個方向逃竄。
因這天下大勢的風云變幻,隴右的兵力必然要重排。不少都已經在駐地穩定之后、有條不紊地向著陜西方面填充。除卻那些常駐隴右的兵馬不作變化之外,有一眾先鋒,尤其戰將,近日已由林阡調動、作離開隴右續戰陜北的準備,林阡自己自然也在其中。
廿五那日,曹玄、覃豐離開隴右。回川蜀向吳曦述職。
廿六,林阡與郭子建、袁若等人作別,一方北上,一方西去,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卻是有人散了也有人再聚的,這不,吟兒原還感傷,卻在和莫非會師的時候看到莫如喜笑顏開。
起來這才是好消息呢,因吟兒看出,莫如體態有了改變似是有孕在身,莫如嬌羞,也承認了,想到莫非既建功立業,又將有子嗣繼承,一掃當年廣安陰霾,人生真是幸福美滿,吟兒怎能不為之高興,只是一出來,立馬有李貴等人起哄要去向莫非敬酒祝賀。
不消片刻喝倒一片,李貴和莫非拉拉扯扯,一時激動,叮咚一聲,似是把莫非腰間什么東西碰掉了下來,孫寄嘯離得最近即刻幫他拾起,這不拾還不打緊,一拾則忽然一驚:“這……這是……”
莫非微醺,伸手接過:“這是我出生時就帶在身邊的玉佩。”
莫如坐在另一邊,拿出另一塊來給吟兒看:“這是黃鶴去的那一塊,某夜戰亂掉落被我拾來,那是他們父子相認的依據,便是玉佩的中央有只野鶴。”
孫寄嘯死捏著玉佩沒肯還莫非,面色蒼白如紙,林阡發現端倪,即刻下了主位:“寄嘯也認識這塊玉佩?”
寄嘯如夢初醒,轉身即刻來搶莫如手里這塊,可嚇了莫如一跳,孫寄嘯端看良久,忽然悲哭:“這玉佩……是大哥的。”
饒是林阡和吟兒也驚在當場,緩得一緩,才意識到,卻沒想到——瀚抒原是這樣的身世!
“怪不得,怪不得他在淮南之后性情大變,又總對我些胡話,什么他不是我們這樣的身世……”吟兒恍然大悟,掩面痛哭,少年時候,人能有怎樣的抵抗能力?尤其洪瀚抒那樣的意氣風發,一聽聞自己竟是叛徒之后,難保不會五雷轟繼而一蹶不振,那個時候,若是他們在他身邊就好了,或者他能對任何一個別人示弱……可惜他都沒有,其實一切伏線都是那時埋下的啊。
“可惜他藏得那樣深,竟是誰都不知道。”林阡苦嘆一聲,不知黃鶴去聽要作何感想。
“這么來,莫非和我大哥是親兄弟,原也是我的哥哥啊。”悲慟到極致的孫寄嘯,終于了句寬慰自己、也寬慰大家的話來,才教吟兒、林阡都從悲傷里走出:“的是啊……”冥冥之中,洪瀚抒竟再度拉近了孫寄嘯和莫非的距離。
隴右平定之后,孫寄嘯和莫非抽空一起回了石峽灣一次,去祭奠他倆如今共有的親人洪瀚抒,那是個非常難忘的正月夜晚,天際飄著皚皚白雪,他們看見有十余人在瀚抒墓前,肅穆佇立,然不像是當地人,看骨骼更似來自西夏。
拉住個女孩詢問,那女孩會些漢語,她叫囡囡,他們都是來不遠千里看望他們的恩人洪瀚抒的。還有更多人,大抵都是同一個來意。
然而,卻“都沒聽大哥起過他們。”寄嘯蹙眉對藍揚。
“大哥分毫不在意他在西夏擁有的人心,可能就是‘施恩不望報’吧。”藍揚悵惘追思。
“做了好事,自己都不會去刻意記得的——可是,該記得的,還是記得了。”莫非。(未完待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