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聽到李鳴復(fù)的話,就大汗淋淋的劉向面色瞬間變得蒼白無比,眼神復(fù)雜的瞟了李鳴復(fù)一眼后就飛快的低下頭。
劉向很清楚,雖他這個殿前司指揮使在朝中地位不低,可是面對李鳴復(fù)這樣的朝中大佬,差距還是有些大,更不要他背后也沒有什么靠山,能夠坐上殿前司指揮使的位置,只是因為趙昀想要找個人取代跟那些個想要改變現(xiàn)狀的宗室勾勾搭搭的趙琦而已。
如果李鳴復(fù)一定想要借著賈似道遇刺這件事拿下他的話,趙昀一定會毫不猶豫的放棄他。更不要,賈似道在趙昀身前的分量,怕是李鳴復(fù)也是有所不如的。
臨安府如今沒有知府倒還好,被李鳴復(fù)點到名字的刑部尚書謝方叔臉色同樣也是不怎么好看的。謝氏叔侄一個戶部尚書一個刑部尚書,卻是跟之前有了很大的區(qū)別。
按照道理李鳴復(fù)在已經(jīng)跟賈似道是水火不容、同史嵩之也是老死不相往來的情況下,是不應(yīng)該招惹到謝氏的,可是偏偏李鳴復(fù)還真就做了。
謝方叔瞅了一眼如老僧入定般的謝舉伯,見身為族叔的謝舉伯沒有給他任何的暗示,心中自也明白,想來自己那位族叔心中早就有所計較了,所以謝方叔卻是沒有對李鳴復(fù)的攻訐給出任何的回應(yīng),選擇了靜觀其變。
不用懷疑,今天的主角顯然還是那位胸襟很是不一般的年輕國舅了。
趙昀聽到李鳴復(fù)的話,看著劉向的眼神冷芒閃爍,顯然是對李鳴復(fù)的話很有同感。
雖然劉向不敢抬頭看趙昀,不過來自大殿之上的那愈來愈冷的眼神,劉向卻是能清楚的感覺到,遍體生寒之余,劉向心中反而有些坦然了,儼然是已經(jīng)認命了。
劉向這個時候也算是看出來了,就算是沒有賈似道今天遇刺的事情,他這個殿前司指揮使怕是也坐不了多久,當然現(xiàn)在后悔顯然是已經(jīng)有些玩了。
“圣上,李大人所言,臣不敢茍同。”
賈似道看了一眼這個時候反而鎮(zhèn)定下來的劉向,躬身朗聲道。劉向倒是比想象的要有骨氣的多了,也不枉在離開臨安城之前再得罪李鳴復(fù)一次拉他一把了。
聽到賈似道的話,劉向身子猛然一震,扭身回頭一臉難以置信的看著賈似道,原絕望的雙眼此刻卻是不可抑制的露出希望和感激之色。任他想破腦袋也絕對不會想到,滿朝的文武中,會是賈似道這個最不可能為他話的人來替他求情了。
按照他聽的那些有關(guān)賈似道的傳言,這位年輕的權(quán)貴能夠放他一馬不主動參他一,就已經(jīng)足夠他謝天謝地了,哪還敢奢望賈似道竟然會出面幫他話?
連劉向都如此驚訝,更不要趙昀和殿中那些冷眼旁觀的重臣們了。沒有人會想到,險些沒喪命的賈似道竟然會出聲幫劉向話,不管怎樣,如此多的刺客進入臨安城,就算知道殿前司如何糜爛,劉向這個殿前司指揮使也是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的。
趙昀盯著賈似道看了半響,皺眉輕聲道:“似道,此事朕已決意一查到底,臨安是我大宋國都,國都之中,短短不過數(shù)月就有兩名朝中重臣當街被刺,這等事情若是我大宋朝再不做些什么,朕還有何顏面在這臨安城?我大宋朝還有何顏面受那萬邦來朝?”
聽到趙昀的話,殿中群臣心中無不一凜。所有人都聽出來了,趙昀這一次顯然是真的怒了。不然不會在賈似道還沒有不敢茍同之前卻是將這些話擺出來堵賈似道的口。
“圣上,殿前司戍守臨安,連續(xù)兩次的刺殺自然是責無旁貸,不過此事卻也不必盡皆歸咎到劉指揮使身上。若是有人想要微臣性命,自然是會想盡辦法進入臨安城,尋找微臣,又豈是殿前司能夠阻攔的了的?
更不要,殿前司還有侍衛(wèi)馬步軍兩司,號稱十數(shù)萬大軍,可是到底是個什么模樣,想來不用微臣,圣上和在場的諸位大人也都知道,不然圣上不會再登機之后特意籌建御前十軍拱衛(wèi)國都臨安。
今日若是真將劉指揮使問罪,對改變殿前司、侍衛(wèi)馬步軍兩司的現(xiàn)狀卻是沒有任何的作用,微臣認為倒不如讓劉指揮使將功折罪,好生整頓殿前司諸軍。圣上要追究自然是對的,不過懲處卻不是圣上意,圣上只是想著能讓殿前司確實擔綱起衛(wèi)戍臨安之重擔,這才是重中之重。劉指揮使,如今可明白?”
賈似道最后一句話,卻是對著劉向的。
“圣上,微臣此去定當竭盡力整治殿前司之庸弊,還臨安清明!請圣上明鑒!”劉向這個時候自然知道該怎么向趙昀表忠心,慌忙單膝跪地抱拳高聲道。
趙昀看看賈似道,又看看劉向,眼神猶豫。
“圣上,若不問罪殿前司,何以平眾怒……”
“圣上,此次微臣遇刺,倒認為是天助我大宋也。”
賈似道不由分打斷李鳴復(fù)的話,朗聲道。至于李鳴復(fù)的怒目而視,賈似道卻是選擇性的直接予以過濾了。
果不其然,滿殿群臣包括趙昀的注意力再次都被賈似道這話給吸引過來,卻是暫時忘記繼續(xù)追究劉向的那些個麻煩了。
“天助我大宋?此話從何而來,似道,你倒是看!”
“圣上,此次刺殺無論背后的主謀是誰,蒙古自然是逃脫不了干系的。如今,口溫不花正領(lǐng)軍圍攻孫奎的后金軍,雙方激戰(zhàn)連連,雖蒙古人依然占據(jù)著上風(fēng),不過短時間內(nèi)想要將孫奎的后金軍平定,卻是絕無可能。
孫奎只是個綠林大盜,若打家劫舍,想來很有經(jīng)驗,可是若領(lǐng)軍打仗卻是斷然不會是口溫不花的對手。想來若是沒有外力相助,孫奎敗亡也只是個時間問題。
后金軍肆虐河北等地,牽扯了口溫不花大量的軍力和精力,以至于口溫不花根無暇南顧。只要后金軍一天不滅,蒙古人定然不敢如先前一般大舉南下侵擾我大宋,因此后金軍存在的時間久,對我大宋也是為有力。
此次刺殺,是口溫不花也好,不是口溫不花也罷,卻是正好給了我大宋撕破議和盟書的口實,更是給了我大宋出兵牽扯口溫不花軍力精力、遙相呼應(yīng)孫奎后金軍的借口,只要圣上有心,有孟帥在,君臣一心,想來用不了幾年,我大宋就能一舉收復(fù)洛陽和開封兩都,成就圣上不世之名!這不是天助我大宋又是什么?”
ps:終于出院!不會再斷更!鞠躬!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