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頭上流著冷汗珠的朱子龍,連忙上前給了傳旨的官員十兩銀子的好處,明一下不是他們這里不接旨,而是那個朱四海,曾有言再先,暫時不入朝為官。rg所以不好意思了!
傳旨的官,看了看手上的銀票,口氣明顯好了許多:“如此,還請朱四;貍話,到底幾時出來做官呀,也不要為難我等!”
當然,話是這么,其實朱子龍就算不奉詔,他也奈何不得。
朱子龍只能借用別人的口氣一定多問一下,傳旨官也不敢為難,只道:“如此吾便回去邀旨了,只是以那朱四海公子的大才,只怕以后還會有恩旨下的,還請早做出來為官的打算,為國為民當任此身!
罷便告辭而去!
送走人等,回到自己房間,李清照一臉奸笑的進來了,沖朱子龍道:“唉呀,王爺,博學鴻儒科呀?多少人求之不得,若舉此科,便直接入館閣,為何竟要拒絕呢?不若,你重新化妝變成朱四海,入宮為官吧?”
朱子龍回應無數的白眼,回道:“功名余事,富貴等閑,我都是親王了。若是化妝入朝為官,一但事發,就是欺君之罪。你別玩了,好不好?對了,圣旨里,也有提到要你這個我的假弟弟一起做官,你去嗎?”
這下輪到李清照冒白眼了,什么,大不了繼續抗旨,或者跑路。
-
宋時詔書的發布還得經尚書省批閱,在這道坎上。再加上,制度實現了皇帝與文官共治天下的局面。宋代文人抗旨是家常便飯,以前司馬光、王安石之流經?怪疾蛔,抗旨就滿門抄斬是在滿清。
明代圣旨也有官員把關封駁的,但整體上不像宋代那么寬松。
文人在宋朝,不抗幾次旨,出門都不好意思話。當宋朝皇帝,特別是后期的皇帝,那不是一般的杯具。反正抗旨也不會死人,文官士大夫嘛,天生有免死金牌,給寵壞了。
最高的記錄,有人抗旨了一百多次!
要哪些官員不敢抗旨,可能就武將不太膽敢抗旨,畢竟宋朝人不把武將當人看。
你看岳飛抗旨,后來給殺了。
其實想想,岳飛如果不愚忠,選擇做劉裕的話,宋朝的下場最終也就變成南朝翻版。估計會不斷上演將領篡位之事,而光復中原的夢想則可以休矣(雖然歷史上的宋朝,最終也沒能收復山河)!
-
很快,不知道是誰傳出去的。
什么才子朱四海借趙檉之口,事先有言,暫時不入朝為官。并且拒絕參加博學鴻儒科的征詔,很快就傳遍了開封城中的所有大街巷,成為士子們議論的火熱話題。
一時間,有人他是“高風亮節”。有人他是“沽名釣譽”,也有人他是腦子有問題!
不久,張叔夜差人發一貼子來報社,請朱子龍上報紙加印冊上面,大概意思是勸言書。力勸朱四海入朝為官,為國出力的類似的話語內容。
張叔夜是清流中的幾位首要人物之一,他這么一腔,立刻引的不少官員附合,都上報社這里要求發表差不多內容的文章,力勸朱四海不要回避為國家效力……等等。
朱子龍不管三7二十一,反正正好還愁報紙內容不好編輯呢,這種能炒作的內容,還能賺錢,不報道才怪。
結果,第二天報紙加印新內容剛出去。
沒過多久,新圣旨又來了。這次是加蓋了中書省,以及相印的正式圣旨。
朱子龍又是老套的給了傳旨官員十兩銀子,把一封信交給他,帶回去。上面的內容又是毫無新意的用一個老理由拒絕了,完不理會詔書的恩寵。
消息傳出,外界這才真正的嘩然了。
“這個朱四海當真的不想做官?奇也,怪也,這么年輕就不想為官?”無數人無法理解。
歷史上宋朝人不少學子和才子,故意抗過旨,但大多是想以退為進,其實心里還是想當官的。想這種情況,二十多歲就不想做官,實在少見,不過一般朝廷也沒有征詔過二十多歲的“博學鴻儒”。倒也配的上這種特殊情況!
玩性一想很大的宋徽宗決定再來一次隆重的圣旨,讓童貫親自出馬去下旨。
看見童貫過來的朱子龍,很是無語的苦笑了下。
童貫的面子自然要給,但是那個朱四海的身份只是假冒偽劣的,怎么可能他承認,然后跑去宮里當什么官?哪有現在這樣當土皇帝一樣的王爺舒服?
所以,又是婉拒過后,朱子龍給了童貫五百兩銀子,暗示他,那個朱四海是真不想當官的。只少這幾年鐵定不會,別再來人傳圣旨了!
事不過三,炒作也差不多了,就這樣吧!
-
消息傳回宮里,宋徽宗真不能理解了。仔細詢問童貫!
童貫亦苦笑的回答:“陛下,臣真不知道那個朱四海為什么原因不愿接詔,或許是年少無知吧?就像當年的柳三變?”
“好的不學,學壞的?”皇帝心里有點不快了,博學鴻儒你不做,卻學哪柳三變?很好,你不是有個外號,朱八變嗎?
那就跟柳三變一樣的下場吧,宋徽宗心里一陣不舒服,一像喜歡扯淡的他,干脆利落的又下旨了。
不過,這一次圣旨的內容,到了報社這里。
朱子龍所謂的代朱四海接旨,打開來一看,傻眼了。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云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志。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唉呀,我的麻呀,這是當年上一代皇帝時,柳三變發牢騷的詞,我沒考上有什么關系呢?只要我有才,也一樣會被社會承認,我是一個沒有穿官服的官。
這是自己的便宜老爸皇帝在暗示呀!
朱子龍感覺有些預感,快速的看到圣旨的最后幾行,果然一行字出現了。
“若是不意功名,且去淺斟低吟,何要浮名?”
朱子龍放下圣旨,放在一邊。李清照過后拿起一看,忍不住笑了。
朱子龍白眼直冒:“笑什么笑呀,這下我這個朱八變,也上路了。沒想到還能出來第二個奉旨填詞寫書的,也罷,反正我那個朱四海的身份也是不能暴露的,根當不了官。朱八變,就朱八變吧!”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