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迷失在一六二九 正文 一八五 小間諜

作者/陸雙鶴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兩個黃+=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吳萬里船。”

    在另外一側角落里,那個年紀較的孩子在片刻之后就報出了龐雨字紙上的詩句。從頭至尾屋子里沒人過話,果然是無線電收發報系統!

    “太好了!這東西功率多大?有效距離多少?”

    面對龐雨欣喜若狂的樣子,北緯卻忍不住笑起來——似乎每一個剛剛看到這臺機器的人都會問同樣的問題。而他也早就背熟了一整套介紹內容:

    “這是個可以隨身攜帶的袖珍版,基構造是仿制了1918年美軍裝備的sr-65-a型火花式發報機,當然工藝比較粗糙,而且無法大量生產——包括半導體等關鍵性部件,我們還不能自制,都是用的現代產品。”

    “它的功率不算太大,但在這個年代,大氣中的電磁安靜度非常好,沒有任何干擾,所以電波覆蓋范圍遠比設計值高,據張老師估計,覆蓋到兩廣福建一帶沒問題。張老師那邊還在研究更大功率的長波電臺,未來可以覆蓋國的。”

    “電源問題如何解決?”

    龐雨又提出一個關鍵性問題,北緯點點頭:

    “使用自制的鉛板蓄電池,正常情況下每天只開啟一個時,能夠保證三十天左右的供電……電源不成問題,我們可以讓商人送貨的時候順便替換。”

    “有對他們進行密碼學訓練么?”

    阿德指著那兩個孩子問道。他們出來時只知道無線電研制成功。具體應用也才是剛剛接觸。

    北緯搖頭笑道:

    “目前沒有。這些孩子前不久才剛剛識字呢。現在只是直接使用摩爾斯碼和區位碼進行通訊——就這也沒人能看懂啊。”

    “眼下是沒問題。不過將來遲早……算了。將來地事情將來再吧。”

    阿德并沒有多糾纏于枝節問題。最關鍵地通訊問題得到了完美解決。保密之類不妨放到下一步考慮。反正在這個年代。除了他們之外。暫時也沒有別人能接收無線電波。

    之后大家便商量著要送一個孩子去廣州。來第二天就有一班船可以出發地。但卻由于某個意外又耽擱了兩天——張安江居然親自跑來了瓊州。想要把孩子領回去。

    張老師這個人,智商是極高的,技術上也非常厲害,不過情商方面就差點。北緯向他要人,當時隨口答應了,但居然過了好幾天后,他才忽然想明白是要派到哪兒去。而且張老師的性格……按照北緯的法,有點婆婆媽媽,心特別軟。

    所以張安江堅決反對把他地得意弟子送去廣州當間諜,他甚至表示自己可以代替孩子們去。

    龐雨跟阿德兩人都勸不動他,最后還是李教授出面跟他長談一番,好不容易才服他,同意讓一個孩子去程家店鋪做學徒。

    “……才十四歲啊,放在我們那邊還是在媽媽身邊撒嬌的年紀呢,學這個已經是挺難為他們了,還要送去敵占區做間諜……唉,作孽啊……”

    雖然勉強同意了,但是到臨出發那天,張老師還是嘀咕個不停,就連旁邊北緯都吃不消,無奈搖頭道:

    “沒什么可擔心的,張老師。一路上有我照顧,到了那邊不過在商鋪里面作作工打打雜罷了,跟一般普通學徒沒什么兩樣。就是每天固定時間開下機器,花費一個時收發訊息而已。只要他自己不犯傻出去,就沒有任何危險。我們偵察大隊里面也有這樣十幾歲的孩子,他們的訓練可要艱苦危險得多——年紀也一樣要學著干濕活兒呢!”

    張安江嘆口氣,總算不再羅嗦了,但在臨上船之前,卻又走到孩子面前,替他把身上新棉祅地褶子一一撫平。

    “到了那邊,乖乖的,要聽叔叔伯伯的話,知道不?”

    “知道啦,師父,你已經過好多遍啦。”

    才十四歲的孩子當然不能理解老師的心情,反而高高昂起頭,非常光榮的樣子。張老師看看他,又看了看旁邊北緯等人一眼,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

    “萬一……萬一你被官府抓住了,也要乖乖地,他們問你什么就回答什么,別撒謊。把命保住最重要,我們一定會來救你的,知道不?”

    旁邊北緯皺了皺眉頭,但也沒什么,轉過身看著阿德與龐雨兩人,微笑道:

    “這第一次探路,又是去廣州,你們在那兒有熟人……就不拉你們去了。不過你們倆最好多鍛煉鍛煉,這種偵查行動以后還會有很多次。我肯定要把你們輪流拉出去親自看看現場——只有這樣,你們制定出的計劃我才敢執行

    兩個業余參謀唯有苦笑點頭,北緯平時言辭頗為傲氣強勢,但真正行動起來卻是慎重無比。這一次除了順便護送一個諜報員外,他沒帶任何助手,就是孤身一人前往。

    雖然有人勸他帶一個地向導,免得到了那邊兩眼一抹黑。但北緯卻表示沒必要,廣州到珠江口這一帶他都熟悉,大的地形地貌和四百年后應該是差不多的。人多,暴露地可能性大。萬一真有什么意外,自己一個人怎么都能跑得掉,有了同伴反而顧忌多多。

    …………

    差不多同一時刻,臨高縣,紅牌港。

    凌寧與文德嗣也正在王若彬陪伴下登上另一條船,不過這條船遠比普通海船要得多,船身只有九米多長,最大寬度才一米八左右,就是有些~板都比它大。

    但這卻是一條不折不扣的海船,船身細長,吃水很深,船身橫截面也不同于這個時代通常的“u”字形,而是較為狹窄的“v”字形。

    而最為引人注目的,則是船首部位向外伸出一根極長的桅桿,與船身中部的主桅之間用一片三角形白帆相連,帆體與船身方向基一致——這是一艘縱帆船。歷史上正宗地縱帆船要到17年前后才會出現,不過在這伙人手里,卻又一次提前被盜版出來了。

    “這就是傳中的飛剪首船體?”

    凌寧拍著那個樣式奇特的船頭問道,雖然是木料制造,但這個頭部卻明顯能看出現代特征——非常漂亮的流線型,而且船首鋒銳如刀,一看就知道專門用來劈開浪花的。

    “有那么點意思,但不完是。這只是第一艘實驗型號,只能算賽艇,更多是參考了現代帆船比賽用艇地型制……我以前雖然做過飛剪船的模型,但要造真家伙,還只能靠慢慢摸索。”

    王若彬貌似謙遜地解釋道,但語氣中還是隱隱帶有一絲得意——他已經從黑槍販子成功轉職為船廠老板,準確是帆船設計師。

    身處海島,發展造船業的重要性這邊人人都知道。但很遺憾地是他們這個團隊中并沒有相關從業者,不像搞建筑或機械冶金那樣,有懂行的領著一開始就能入門。黃曉東他們雖然是海員出身,卻只會開大輪船,對中古帆船一竅不通。

    只有少數幾個人,出于興趣愛好等個人原因,了解過一些古代東西方艦船地資料,王若彬算是這群人中間比較厲害的一個——他親手做過不少古代船模,所以就很自然成為這伙人中的造船專家。雖然相對于真正造船的要求,這位“專家”的水平還是有點二把刀,但總比其他人一竅不通來得強。也正是在他的努力促成下,才有了紅牌港造船場的誕生。

    作為一個漁村港口,紅牌這邊來是沒有修造船場所的,不過短毛來了以后一切都大變樣——他們最初是把那艘繳獲的大帆船停泊在這里進行維修和改造。等到攻下瓊州之后,瓊海號運回了大量木料,以及一批造船工匠,再結合了公主號上俘虜到的那些西洋水手和隨船木匠,于是就把造船場正式建立起來。

    此時船場內正一派熱火朝天景象,沙灘上同時攤開著三四條船的龍骨,大批中國和外國的造船匠正圍繞在旁邊,像一群勤勞的工蟻般在忙忙碌碌。

    只不過身為造船廠負責人的王若彬對此似乎并不怎么滿意。

    “哎,要不是形勢緊張,來咱們不用浪費材料造這種落后船型的,我下一步原打算造幾艘大點的雙桅縱帆船,也就是俗稱的‘shnerr’,用來作為沿海哨戒或是訊息傳遞用,當然最終目標還是大飛剪!……現在只好先停一停了。”

    王若彬的心氣很高,他原不屑于制造那種低水平的沙船廣船之類,而是打算來個一步到位,直接躍進到十九世紀四十年代——那個帆船技術的巔峰時代去,仿造那時候的船型,建造所謂“飛剪式帆船”。

    飛剪船據是達到了帆船建造技術的頂峰,在操控性方面極其優秀,只需要很少的水手就能運轉自如。而最能吸引人的還是它那恐怖的高速度——輕松突破十節大關,平均每時有十三到十五海里的航速,如果是順風再加上一個厲害船長,甚至有可能超過十八節去……那什么概念?瓊海號的正常航速也不過才十五節!

    歷史上正是憑借這種高速度優勢,即使在蒸汽動力的輪船出來以后,飛剪式帆船也依然與其競爭了五十多年,直到燃氣輪機出現后才慢慢被淘汰掉。(未完待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遥县| 乌拉特前旗| 唐海县| 通河县| 孟津县| 济宁市| 缙云县| 出国| 安宁市| 鹤山市| 海门市| 大埔区| 黎平县| 晋中市| 南漳县| 油尖旺区| 高唐县| 呼图壁县| 松滋市| 遵义市| 财经| 温州市| 桐柏县| 北票市| 宁阳县| 日照市| 邵东县| 龙陵县| 三穗县| 平乐县| 合川市| 遵义市| 长寿区| 固镇县| 新密市| 句容市| 崇明县| 通化县| 永新县| 繁峙县| 泽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