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王安的這句話當(dāng)中蘊含了一個極其重要的信息,這個信息,對于孫丕揚來,甚至比葉李方三人被召見的消息還要珍貴。rg
那就是天子的脾氣秉性和忌諱所在!
這種事情,錯非是王安這樣日日陪伴在天子身邊的近侍,是不會有人知道的,而這種消息對于文臣來,更是珍貴無比,清楚了這一點,就代表著可以規(guī)避掉無數(shù)風(fēng)險,這才是王安真正遞出來的善意。
再落到這句話的身,王安雖然的是自己,但是對其他人也同樣適用,對于太監(jiān)宦官來,私相授受是收納朝廷大臣的財物泄露內(nèi)宮消息,那么對于朝廷大臣呢?
自然是行賄受賄,以權(quán)謀私!
試想一下,對于王安這樣陪伴跟著天子長大的親信內(nèi)臣,天子尚且要求如此之高,只能明天子是打心眼里厭惡這等事情。
而對于和天子并沒有什么情分的朝臣來,這種事情自然更加嚴(yán)重。
再回想起天子尚是皇子時的所作所為,但凡涉及到朝臣有錯的時候,天子下手從來都是毫不留情,出手狠辣,揚州大案的時候,更是牽連到了朝廷的二品大員,閣部重臣,足可見天子對于吏治一道,向來是不出手則已,出手則一擊必殺!
但是與此同時,孫天官也是忍不住冒出一身冷汗,一是因為再次體會到了帝心難測是什么感覺,若非他先前對王安執(zhí)禮甚恭,又誤打誤撞的塞了銀兩給他,想必他也不會泄露如此重要的消息,而如果沒有王安的提點的話,天子的這層心思,他恐怕至今都體察不到。
其二則是因為,如果他的一切猜測都沒錯的話,那么將在官場上掀起的,將是一場腥風(fēng)血雨。
作為吏部尚書,孫丕揚自然知道,朝中行賄受賄的事情有多么普遍和嚴(yán)重,甚至于最嚴(yán)重的地方,就是吏部!
高層官員還好一些,一舉一動都受人矚目,但是三四品的官員們幾乎就沒有不受賄的,而在官場當(dāng)中想要升遷,除了自己要有一方勢力保佑之外,銀兩也是必不可少的開路物。
別的不,光是京師里的這幾次大計和京察,孫丕揚知道的靠銀兩開路的官員就有至少一沓,不過他不愛摻和事情,所以任著底下人折騰不去多管。
反正三品以上的高官,就要靠朝廷大佬們的博弈來決定了,底層的官員也沒有太費心思去管的價值。
但是直到方才他才醒悟過來,一旦天子對這方面開刀動手,那么最終必定會查到吏部的身上,而以天子的性格,既然要動手整飭吏治,必然是一肅到底,別他不是天子的心腹大臣,就算他是,恐怕天子也不會留絲毫情面。
他可還沒忘了,前幾日之前,李廷機因為觸怒天子而遭受的慘狀?
李廷機犧牲了自己的名望和清譽乃至是以后的聲名,豪賭一把,才重新獲取了天子的諒解,代價不可謂不大。
而自己要是牽涉進這樁大事里面,真的可以脫身嗎?
孫天官捫心自問,覺得到時候或許自己就連辭官歸鄉(xiāng)都是個奢侈的想法了!
所以孫天官覺得自己不能這么坐以待斃,天子既然還沒有開始動手,那么一切就都還有機會,他只有成為天子整飭吏治,肅清妖氛的功臣,才能保住自己。
正是因此,孫天官才會毅然決然的站了出來,毫不避諱的出了自己的想法,此時的他,已經(jīng)不是因為害怕楊漣彈劾之事牽連到自己而被迫效忠天子了,他是為了自己的前途和性命,而希望成為天子肅清官場的功臣。
“孫愛卿得好!”
孫天官的這番心思,朱常洛不清楚,但是他看得出來,孫丕揚的態(tài)度已經(jīng)和方才有了很大的區(qū)別,從帶著一絲不情不愿,到義憤填膺,主動出擊,態(tài)度簡直發(fā)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zhuǎn)折。
雖然不是特別清楚情況,但是孫天官這番變化的原因,他也能大致猜得出來,不過有些時候該裝糊涂,就要裝糊涂。
所以朱常洛壓根不提這茬,雙手一撐,便從御座上站了起來,更是以這種贊揚的口氣褒揚一個臣子。
這句話頓時讓孫天官一身的冷汗都縮了回去,心中吊著的心也緩緩放了下來,而天子的突然舉動也是嚇了眾人一跳,眼見得天子都從御座上站了起來,眾人也紛紛起身肅立,不敢繼續(xù)坐著……
“吏治一道,向來為賢君所重,朕亦心向往之,初時元輔力諫朕肅整朝綱,朕雖答應(yīng)了元輔,但是了解朝局狀況,發(fā)觸目驚心!”
朱常洛卻是沒管其他人的反應(yīng),慢慢的在殿中踱著步子,眉頭也慢慢的皺了起來。
這是他第一次透露出跟王錫爵溝通的過程,眾臣自然都支起耳朵仔細的聽著。
“元輔之策固然好,但是太過溫和,而且并不對癥,以朕看來,如今朝局之上,吏治不清唯有兩個緣故,其一者黨同伐異,其二者行賄受賄!”
事實上,朱常洛并不反對老首輔的改革方案,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認(rèn),王錫爵的那份方案,并不適用于眼前的朝局,他后來派人查過,王錫爵的這份方案,實際上在十幾年前就有了雛形,彼時老首輔還是中層官員,對于官場現(xiàn)狀體察甚深,所以有了這份方案,當(dāng)時若是皇帝按照方案實行,必然可以遏制官場風(fēng)氣的敗落,但是隨著他那位父皇避入深宮,國之爭,萬歷三大征,種種事情耽擱之下,這份方案也漸漸被擱淺。
而王錫爵在朝堂當(dāng)中步步高升,慢慢的走到了內(nèi)閣首輔的位置,這個位置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他可以看到更高層面的東西,但是壞處卻是會讓他慢慢的脫離基層。
就如他這份方案當(dāng)中對于行賄受賄這一條,壓根沒有提起,那是因為,三品以上的官員當(dāng)中,實際上銀兩能夠起到的作用很,更多的是取決于背后勢力的大,所以老首輔的方案,更多的是針對于黨爭的改革,而忽略了底層乃至中層官場的嚴(yán)重狀況!
這也是朱常洛和王錫爵產(chǎn)生分歧的起點,他有錦衣衛(wèi),能夠搜集到方方面面的消息,而老首輔的耳目顯然就沒那么廣大,有很多東西都看不到,而且囿于身份立場,老首輔的改革當(dāng)中也具有十分明顯的偏向文臣內(nèi)閣的色彩,這才是讓朱常洛最不滿意的……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