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殺岳飛的宋高宗趙構,可能是歷代皇帝中最特別的一位,他登上皇位的代價是親生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兒女和幾乎所有親近之人一夜之間部淪為強敵的俘虜。其間的辛酸、慘痛、悲情,和僥幸逃脫、再登上大寶的大喜大悲、大起大落,無不令人無法釋懷。登上皇位十一年多之后,平心而論,趙構雖然享受到了皇家至高無上的榮華富貴,但所經(jīng)歷的驚濤駭浪也不是常人所能想像的。兵兇戰(zhàn)危時時縈繞,揮之不去,往事稱得上不堪回首。因此,趙構無數(shù)次對臣子們講過:自己與金國寇虜不共戴天。
十一年苦心經(jīng)營,朝廷終于有了四十萬大軍,且在與金國的對抗中開始能夠占據(jù)上風了。然而,淮西兵變,一個措置不當,頃刻之間數(shù)萬大軍便呼嘯而去。敵我情勢,立即大變。這使皇帝對于那些領兵將領可能的翻臉無情深感寒心與絕望。假如這一次不是酈瓊,而是岳飛萌生了異心,以其能征善戰(zhàn)、深得民望,再加上十萬大軍,恐怕自己能不能逃上海船都成問題。當年,周世宗柴榮在世時,趙匡胤何等忠心耿耿,何等出生入死萬死不辭地為皇帝效力!成為擁有壓倒優(yōu)勢的大軍統(tǒng)帥后,老皇帝剛剛離去,后周天下立即變成了趙家江山。是的,八年前護衛(wèi)親軍的叛亂,眼前的淮西兵變,在在都在提醒他,當年祖宗杯酒釋兵權不是沒有道理的。與其用朝廷的兵馬錢糧養(yǎng)大功高蓋主、尾大不掉的武將,還不如與金國講和更劃算。或者換句話,如果只有講和才能抑制、防止武將擁兵自重,那么就講和好了。
十一年來,南宋的宰相走馬燈般換了近十個。趙構用任命秦檜為相這種方式,向朝野內外宮廷上下發(fā)出了一個明確的信號,皇帝已經(jīng)決意與金國講和。
岳飛心情郁悶。盡管在任何公開場合與形式中,皇帝仍然對他褒獎有加,并且一再駁回他歸隱田園的辭職請求。但是,曾經(jīng)有過的親切與默契已經(jīng)蕩然無存,換上了周旋與言不由衷的冠冕堂皇。他分明感受到了皇帝的冷淡與不信任。唯一能夠令他感到安慰的是,威望素著的前輩大將韓世忠與其他一些將領同樣反對議和,一批文臣學士,對議和的抨擊慷慨激昂甚至激烈。但是,這一切都效果甚微。正如在宋朝歷史上多次發(fā)生過的那樣,滿朝君臣文武,總是在和與戰(zhàn)的問題上爭論不休、搖擺不定;或和或戰(zhàn),從來沒有過一個堅定不移持之以恒的國策立場。于是,便屢屢出現(xiàn)我們不斷看到的情形:戰(zhàn)則失機,和則失策,機會主義的味道很重。結果,經(jīng)常是在一個錯誤的時機下,正確的決定也變成了錯誤。何況,這種決定還常常在完相反的方向上不停地擺過來再擺過去;有時,甚至可能因為某一顆流星在皇帝的眼前劃過了夜空,也能使以前千辛萬苦嘔心瀝血的一切部作廢。因此,后世的歷史學家只能嘆息:宋朝不能在戰(zhàn)與和上長期保持其政策的一致性,對帝國造成的傷害,遠超過秦檜的奸計。
當時據(jù)趙構面對群臣的反對相當煩惱,身為宰相的秦檜給他出了個主意:今后如果再有人反對,陛下只要告訴他們:自己之所以蒙受屈辱也要議和,都是為了能夠接回父親宋徽宗的遺體和接回母親韋太后與哥哥宋欽宗。臣子們在陛下的誠孝面前,必能諒解。果然,皇帝使出這個法寶后,大臣們真的立刻就無話可了。而且,當時在一片反對的聲浪中,也確實有不少大臣堅定地支持議和,認為這一舉動“一舉而兼?zhèn)湫ⅰ€⑷省⒋人牡隆!庇谑牵诨实鄣耐晔跈嘀拢妥h由秦檜權主持,進展得相當順利。
當時中興四將只剩下三大將,另外一位大將張俊則分道揚鑣,放棄了曾經(jīng)主戰(zhàn)的立場,改而完擁護皇帝與秦相公的和議主張。這一轉變意味深長,使他取代岳飛,成為皇帝最為信任的大將。從此,他的命運與韓世忠、岳飛有了很大不同;并最終把自己送進了杭州西湖邊上的岳王廟里,成為跪在岳飛像前的四個鐵鑄奸臣像之一。
事實上,當皇帝想要岳飛死時,岳飛到底是不是想要謀反之類的爭論就已經(jīng)變得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岳飛必須死。誠如秦檜所,這些罪名是否成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此乃上意也”——這是皇帝的意思。因此,面對韓世忠的責問:“莫須有三字,怎么能服天下人心?”據(jù)史書記載,秦檜根就不屑于回答這個問題。他心里很有可能在奇怪:居然有人會問出如此幼稚的問題。事實上,許多死心眼的中國人永遠都不會明白:“天下人心”和“千秋名節(jié)”,并不是對所有人都一樣重要的。
孫琿知道,假如岳飛是一個心懷不軌、無法節(jié)制的軍閥,他就斷然不會被朝廷如此呼來喝去,并最終自蹈死地。須知,他當時統(tǒng)帥的軍隊至少占了**隊的四分之一,而且,是各路大軍中戰(zhàn)績最為輝煌的。或者換句話,如果岳飛真的是有野心不受節(jié)制的話,整個南宋、甚至南宋以后的中國的歷史恐怕都要重寫。其實,導致岳飛該殺的,正是他所具備的這樣一些品質。甚至到了今天,這可能都是一些令許多中國人感到不快與不安的品質。在動蕩不安的戰(zhàn)亂年代里,這些品質集中到一位手握重兵、又失去了皇帝信任的將軍身上,尤其足以構成此人必須死的理由。《宋史》對于岳飛之死,連寫了兩遍“嗚呼冤哉!嗚呼冤哉!”的確如此。
而現(xiàn)在他擁有了改變歷史走向的力量,當然不能讓岳飛重蹈原來的悲慘結局。
他要在離開之前,給宋朝百姓留下一位保護他們的戰(zhàn)神,一位真正的民族英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