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均基于史實
第一部分,加勒比海盜在亞洲的劫掠活動
168年,加勒比海盜以考克森為司令,集結了5海盜和部分黑奴掀起第一次對西班牙大南海(太平洋)的侵掠,在相繼攻占波托韋洛,并控制巴拿馬港之后,與西班牙秘魯艦隊的三艘戰艦交戰,海盜用船打垮了西班牙艦隊,繳獲包括一艘4噸大帆船在內的數艘船只。X
在巴拿馬,海盜召開了一次有3人參加的船員大會討論下一步的去向,司令考克森建議解散回家,立即被罷免。考克森帶幾十人走巴拿馬地峽回了加勒比海。剩余海盜選舉索金斯為司令,組成擁有兩艘大帆船和三艘船的艦隊,對南美海岸展開大規模的侵襲。在這過程中,就行動方案又數次召開船員大會,最后一任司令是巴索羅繆夏普,他率領海盜們走麥哲倫海峽回到了大西洋。
1683年,威廉丹皮爾、愛德華戴維斯、威廉考利等人率領加勒比海盜第二次對太平洋開展侵襲,這次他們直接開戰艦過了合恩角,并且在合恩角附近遇到另一艘由約翰伊頓指揮的海盜船。
搶掠完智利海岸之后,海盜們在加拉帕戈斯群島休整,其中約翰伊頓船長要去搶掠東印度群島,也就是亞洲。愛德華戴維斯不同意,海盜分道揚飆,戴維斯和丹皮爾帶人去了南美。
丹皮爾到了巴拿馬后,正好遇到海盜對巴拿馬城的大規模攻擊,一共有1艘船,1名海盜包圍了巴拿馬城,但這次海盜運氣不夠好,西班牙人派出了14艘戰艦增援巴拿馬,共有3人和15門火炮。法國海盜直接撤退了,英國海盜自覺很難戰勝西班牙人也沒有打。此后,海盜再次船員大會投票,查爾斯斯旺船長和威廉丹皮爾脫離了大隊,去了阿卡普爾科,并從阿卡普爾科出發抵達菲律賓,與馬尼拉大帆船打了一戰。
在亞洲,海盜們再次投票,三分之一的人留在了棉蘭老島,其他人乘坐天鵝號在臺灣、廣州、香港繞了一圈,并且抵達澳大利亞,但在從澳洲返航東印度時船不行了,部分海盜留在了亞齊,先后給蘇丹和荷蘭人打工,威廉丹皮爾還認識了一位馬來王子。
另外一邊,先抵達亞洲的約翰伊頓,率領海盜船在臺灣、廣州、香港劫掠了幾艘船后,抵達了印度尼西亞,并從歷史記載中消失。
結:1加勒比海盜對太平洋和亞洲的**不用懷疑;
168年才開始對太平洋劫掠可能是因為不掌握航路,并且這兩次侵襲是因為索普和丹皮爾回到英國后出版了他們的冒險記才光為人知。更有可能的是,像伊頓船長那樣,最后消失在了歷史中,沒有留下記載。
綜上:守序拉動一部分加勒比海盜去亞洲不會有問題,他可以提供更好的航路,在事前充分準備降低壞血病的條件下,甚至可以拉走大部分的海盜。亞洲在當時歐洲人的心目中,就是發財之地。
第二部分,建國
費利佩德布里托的沙廉國和塞巴斯蒂安貢扎萊斯的桑維普島國。
德布里托帶著4各民族的聯合軍給阿拉干人當雇傭軍,在攻占了勃固的沙廉后,德布里托轉而與孟族人結盟,脫離阿拉干人獨立。沙廉國的歷史我就不敲鍵盤打字了,上可以搜到一些。
沙廉王國存在了十幾年,最后滅亡的主要原因書也提到了。
1緬甸的東吁王朝太強;
德布里托醉心于傳教,強迫當地的孟族佛教徒改宗,失去了這個盟友;
3缺乏維系國家的商船貿易,被迫一直打劫。
守序把國家立在北大年,正是對應這三個問題。
1暹羅沒有緬甸強,且面臨緬甸侵略的威脅。北大年與佛教有很大的矛盾。暹羅與北大年之間的洛坤、宋卡也是一大堆的麻煩。
宗教不談了
3建國靠海盜,長期維持存在必須有穩定經濟收入。所以國家必須建立在主要的貿易航線上,但又不能過早進入強國們的腹心之地,塞班、北海道、澳洲等等這些地方肯定不行。德布里托的教訓就是他雖然成功建國,但沒有找到讓國家長期存在的理由。而金城對此的應對就是保障中國西洋航線的自由貿易,并且在此基礎上,成為海盜海商的聯合體國家。
引出另一個結論,單就金城這個國家來沒有實現君主制的基礎,必然是貴族共和。
其實這些內容在書里都有所反應,甚至航線大致的貿易量都已經給出。r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