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述祖這次不會與守序一起去金城,守序必須在臨高就與他談好未來鐵礦公司的章程。rg X由于這兩年成功的擴張,包括守序在內的金城中上層階級財產正處于爆發式增長的狀態,但要讓守序一下拿出與海述祖一樣多的銀子,那也不可能。守序盤算了一下,幾千兩應該還能拿出來,按海述祖的意思,他與守序加起來,在公司的股權中必須拿到35%以上的比例,雖然達不到絕對控股,但至少能擁有否決權。守序在金城有房子有地有債券,這些東西到底值多少錢他現在也不知道,回國還得去南洋銀行問問。
三亞鐵礦公司將是一個完的私營公司,包括棱堡、駐軍、炮臺、軍港、礦區在內的所有資產都屬于公司所有。守序和海述祖在一起商量了三天,最后的結果讓他一嘆。除了沒有宣戰媾和權,三亞鐵礦公司基就是荷蘭、英國兩家東印度公司章程的翻版。海述祖在洋夷身上學到不少東西啊。
不過形式對守序來不重要,只要能獲得田獨的優質鐵礦石,他不在乎名義問題。談定后,守序與海述祖草簽了協議。
私營公司的錢必須省著花,三亞鐵礦暨港口一期工程包括控遏田獨河口的兩座圓堡,榆林軍港的一座碼頭,倉庫,煉鐵高爐,連接港口和礦區的馬路等等。
自從占領了臺灣,守序就不一定需要菲律賓的火山灰了,臺北也可以提供。守序算了算,如果最后能拿到16萬兩銀子,一期基礎設施部分的投資是足夠的。麻煩的是人力和養活人力的糧食問題。
三亞毫無疑問將會是重瘧區,原生態,低海拔,濕熱,淡水與海水的交匯處,這是瘧原蟲的天堂。在擁有可靠的抗瘧疾藥物和ddt之前,三亞簡直是人類活動的禁區。后世在剛解放的5年代,根據廣州軍區的相關記錄,pla在三亞最重要的后勤衛生工作便是防治瘧疾和痢疾,駐海南的147部隊在1956年瘧疾發病率達到了8%。這還是在有部分現代藥物和設備情況下的結果,如果不是沒有選擇,守序也不會試圖開發田獨。
瘧疾隨人走,現在美洲那些瘧疾重災區,歐洲人剛建立殖民地時都稱贊那里風景優美,簡直是天堂。這是因為蚊子的活動半徑并不大,是人把瘧原蟲帶進了新建的殖民地,再傳染擴散,變成重疫區。以美洲的經驗來看,這個過程需要數年時間。
現在三亞地區幾乎沒有人,暫時也就不會有明顯的瘧疾。和美洲相比,瘧疾在三亞擴散的時間就算短一些也要兩到三年。因此對守序來,一期工程的推進速度是最重要的。必須在瘧疾尚未大規模擴散之前,給后續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如果想要迅速產生成果,第一次投入足夠的人力和畜力。在三亞養馬那是不可能了,守序能指望的牲畜只有牛。好在東南亞并不缺牛,這里的牛很便宜,麻煩更多是運輸方面。金城初建國,牛的存欄量不夠多,恐怕只能去鄰國想辦法。
至于兩三年后瘧疾擴散了怎么辦?金雞納樹種下去已經兩年了,到時第一批藥材應該能投入使用。光藥也不夠,建設期完成,鐵礦投入運營后,可能還需要一些特殊的安排。輕度地中海貧血、達菲陰性、卵形細胞病,三亞更多將只能依靠被瘧原蟲篩選出來的先天抗瘧人群。因為對瘧疾的高度抵抗力,重新引進黑奴將是不可避免的事。明朝政府一直很警惕出現在中國沿海的黑人,他們始終關注澳門葡萄牙人蓄奴的情況。如果在平時,守序想在三亞大規模投入黑奴進行生產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那甚至會引來皇帝的目光。不過兩三年后,明朝應該沒有能力再管到天涯海角中的一個荒山野嶺了。
現銀只是勉強足夠,如果要達到守序理想中的情況,他必須把人力成壓到最低。華人是不合適的,工資太高了。因此現在對守序來,首要的問題是獲得足夠便宜的人力和畜力。
幾年的戰爭生涯讓守序改變了很多,北中國之行,流民給他帶來的精神沖擊更大。曾經的地主也好,富商也罷,在逃難的人群中,曾經的財富都是過眼云煙。出門的時候還是財主,幾百公里后就變成賣兒賣女,典賣妻子的難民。
這是個混蛋的時代。
守序必須承認,他需要奴隸。無論是與荷蘭人合作介入黑奴貿易,還是通過戰爭掠奪人口,守序都得從事一些在幾年前他瞧不起的工作。這甚至不是一個選擇問題,他很快便做出了決定。
與海家姐的婚期定在了下半年,到時海述祖將會親自來金城。時間緊迫,三亞鐵礦公司在那之前就要完成組建工作,海述祖將會利用這段時間拿到三亞巡檢分司的權力,完成計劃中的明朝部分。而守序則需要在金城完成資金募集和貸款工作,并且獲得充足的開發人力。
春風已起,南風季即將到來。
守序在博鋪巡檢司與海述祖道別,南海號離開臨高,順著安南和廣南兩國的海岸線南下。途經湄公河口略作停留。
湄公河在下游也是一個龐大的排水系統。在洞薩里湖附近,湄公河分成前江與后江,前江又分為三個主要出海口,從北向南依次是美荻河、咸龍河和古氈河。湄公河是東南亞最大的河流,滾滾而下的泥沙造就了最肥沃的土地,千萬年來**的植物,形成了厚厚的泥炭層,那是最好的天然肥料之一。
如今這里依然密布著沼澤與樹林,荒林與虎豹并存。湄公河下游的土著居民是高棉人,農業生產技術極為落后,人口很少。
如果沒有守序的出現,這片土地將來會由三千臣屬于鄭克爽的軍隊來拓殖。鄭家在臺灣投降,他在廣東的部分軍人卻不愿向韃虜跪拜,這只最后的明軍與東南亞最強國之一的廣南阮主達成協議。阮主把當時尚未控制的湄公河區域封給了這些中**人,楊彥迪率軍開拓美,陳上川率軍開拓西貢河右岸。三千鄭軍的實力對高棉人具有壓倒性的優勢。不甘心臣服滿清的華人紛紛逃至美和另一個湄公河區域的華人國家,莫氏的河仙國。
只用了不到年的時間,華人就把湄公河口從蠻荒之地變成廣南最富庶的省份之一。陳上川后來還率軍向西擴張,吊打了真臘國。明軍將官們多數也成為南的世襲貴族。
因為沒有與滿清直接接壤,阮主政權可以高舉道義的大旗,他們對華人的態度,對流亡的明軍和明朝大臣一直很好。這也給他們帶來了福報,阮朝后來被西山滅國,湄公河地區的華人成為他們最后的依靠,湄公河口的嘉定地區也成為阮氏復國的基地。白蓮教、天地會、海盜,各路中國反清勢力匯聚到了阮主的旗下,幫助他們復國成功統一南。
守序可以預見到,當明朝崩潰后,將會有持續很多年的中國向南洋的移民潮。歷史上這股移民潮沒有目的性也沒有得到良好組織。而守序現在只要依托金城,建立數座中途港,確保航線的安,規劃好移民的土地,他能獲得的人口將比歷史上多的多。在這種情況下,湄公河口的華人國家也許就不會消亡。
金城目前向南北兩個方向擴張的余地實際并不大,北面屬于暹羅,南面屬于柔佛蘇丹。而柔佛是荷蘭的盟友,金城現在還不具備與荷蘭翻臉的實力。要接納這股中國移民,湄公河下游幾乎是守序唯一的選擇。
這塊極具潛力的土地目前在法律上屬于真臘所有,但真臘在這片區域其實沒有任何值得一提的城市,也沒有實際控制權。
對真臘的進攻,在軍事上并不難。真臘如今幾乎就像一塊蛋糕一樣,任憑暹羅和廣南擺布。就連西班牙人也曾嘗試過征服真臘,當然他們的人太少,雖然一度接近成功,最后還是被真臘的鄉親們丟進了湄公河喂魚。
守序的情況與西班牙人類似,軍隊對真臘是壓倒性優勢,他面臨的問題更多會是外交。
廣南國正在極力向南拓展,占城實際已是廣南的屬國,阮主只是出于一些政治方面的原因,保留了占城這個國家。占人,這個歷史上曾經好戰的輝煌民族離消亡不遠了。
廣南剛剛與真臘簽訂了條約,拿到了西貢河附近的貿易權。西貢和頭頓地區已經被廣南視為囊中物,守序插手的余地不大,前江地區也是廣南的遠期目標。
守序想拿到后江。
如果以臺北作為起點,三亞剛好位于金臺航線的中點位置。在臺灣與海南之間拿到上下川島,在海南與金城之間拿到后江。守序就能建立一條沿海岸的棱堡線骨架,再步步做實,填補一些次要港口和商館。最后就能像葡萄牙人當年控制印度洋一樣,把中國的西洋航線完納入掌控中,進而控制珠江口和雷州的糖,獲得龐大的經濟利益和人口補充。
這是守序給金城規劃的核心戰略,南中國海棱堡線。r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