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那么多的低矮島嶼以及被水淹沒的陸地碎塊,誰都會猜測到它附近可能有一個大陸。rgX然而,地理學是一門事實的科學。”
布干維爾船長
大航海時代,水手最怕三樣東西,風暴、無風和群島。
風暴顯然很危險。
帆船陷入無風帶下場會很悲慘,那是海員的墳墓。荷蘭人的球航線,大西洋赤道是最危險的航程之一。倒霉的船能陷進無風境地半年之久。如果運氣特別好,也有船一周多就通過了赤道,完看命。平均算下來,從阿姆斯特丹到巴達維亞一般需要8個月的航程,在赤道就需要花、3個月。
群島則意味著暗礁和風向亂流,在陌生海域觸礁,下場會十分凄慘。
只要攤開任何一現代地圖,就能發現澳洲把這三個最壞的要素都占了。澳洲東部海岸中的北半部分被大堡礁保衛,在大航海時代早期,如果有船抵達大堡礁,航行中觸礁的概率簡直是1%。大堡礁東邊則是星羅棋布的南太平洋群島。層層島鏈擋住了從南美沿信風帶自東向西過來的航路,大堡礁則充當了最好的守門員。
澳洲東部海岸中的南半部分沒有島礁保衛,可惜那里位于西風帶,這讓帆船從南美直接抵達新南威爾士和維多利亞變得不太可能。
勇敢的西班牙人向綿延千里的太平洋防波堤發起了三次沖擊,部被島鏈所阻。西班牙和葡萄牙有世界上最好的航海家,沒有任何歐洲國家能在這一點上和他們相提并論,可太平洋的島嶼實在太多太可怕了,多的讓人絕望,連好勝的西班牙人最后也不得不放棄。
可能是神也對伊比利亞半島在大航海時代取得的業績感到妒嫉,伊比利亞人冒著風暴、亂流和兵變艱難前行,最近的時候距離目標只有7英里,堪堪處于望臺的視距之外。只要偶然的一次側風亂流,或是舵手出現一次失誤,他們就能找到夢寐以求的南方大陸。
神把發現澳洲的使命交給了完沒想過參與地理大發現的荷蘭商人。最早占領香料群島的葡萄牙人發現了新幾內亞島,荷蘭人踏著葡萄牙人的足跡,派出代夫根號航向幾內亞島。威廉揚茨船長和的雙桅縱帆船駛入卡塔利亞灣,遇到了該死的托雷斯海峽,海峽中那數百座密布的島嶼和礁石讓荷蘭人發自內心地厭惡。他們更多是商人,不是航海家。威廉揚茨斷定眼前不是海峽,是一片海岸。他調頭向南,登上陸地,與一群極端而落后的野蠻人發生了接觸。這片沒有糧食和黃金的土地讓揚茨船長厭惡到了極點,歷史在此又重復了一遍,與哥倫布一樣,揚茨到死都認為他登上的是新幾內亞島。
揚茨不知道的是,他與最后一只尋找南方大陸的西班牙探險隊擦肩而過。葡萄牙船長佩德羅費爾南德斯德基羅斯率領著兩艘秘魯探險船,在所羅門群島、土阿莫土群島、薩摩亞群島那迷宮般的航道中四處奔跑,連續不斷的兵變和毫無希望的航行讓有著堅強意志的基羅斯船長都動搖了,他陷入了一種宗教的虛幻之中。
基羅斯完放棄了導航,天晴以后,他命令升帆啟航。
水手問他,“船長,我們往哪里航行?”
恍惚中的基羅斯只了一句話,“隨便船頭擺向哪個方向,上帝肯定會告訴它哪個方向是對的。”
上帝把他帶到新赫布里底群島,這里有淡水河,有高聳的山峰,人人都在感謝神。以西班牙國王腓力三世的名義,基羅斯發布了一道神圣騎士令,所有他發現的地區直到極地,命名為“澳大利亞德埃斯皮里圖桑托。”澳大利亞得名于奧地利,腓力三世同時也是奧地利公爵。與荷蘭的揚茨船長恰恰相反,基羅斯到死都認為他找到了南方大陸。神與他們兩人都開了個的玩笑。
基羅斯的船隊有艘船,在新赫布里底群島,旗艦卡皮塔納號與唐迭戈德普拉多托瓦爾指揮的阿爾米蘭塔號失散。阿爾米蘭塔號在群島中胡亂轉悠了一陣,原計劃沿新幾內亞島東部返航馬尼拉。這時船上的領航員路易斯韋斯德托雷斯,一個才華出眾的葡萄牙航海家,神使鬼差地了句,“我繞不過東角,我們只能沿著南岸向西走。”
西班牙人勇敢地駛進了荷蘭人避開的海峽,托雷斯憑著高超的航海技能把阿爾米蘭塔號帶出了恐怖的島礁群,進入阿拉弗拉海。
阿爾米蘭塔號回到了馬尼拉,托雷斯向馬尼拉都督提交了航海報告,他在報告里絲毫沒有提南方大陸,阿爾米蘭塔號始終沒搞明白他們究竟做了什么事。無心插柳柳成蔭,托雷斯實際上解決了一樁困擾地理學數百年的公案,但當時沒有人知道。歷史上,重新發現南方大陸與新幾內亞島之間是一片海的榮譽將由英國人來攫取,光榮屬于16年后嚴肅、細致而認真的詹姆斯庫克船長。英國人沒有貪功,他們依舊把南方大陸命名為澳大利亞,把分割澳洲與亞洲的海峽稱為托雷斯海峽,盡管托雷斯人沒有意識到他航行的重要意義,但他依然用自己的名字為文明世界點亮了地圖。
旗艦海姆斯凱克號艉樓,塔斯曼召集第一次探險隊軍官評議會,向體軍官介紹次探險的計劃,恩佐對荷蘭人面臨的局面有了通盤的了解。
威廉揚茨的代夫根號趟開了卡奔塔利亞灣和阿拉弗拉海。
從歐洲來的東印度商船恩德拉赫特號被西風吹過頭,抵達南方大陸的西海岸。商船當然不知道他們發現了什么,只是簡單地把這里稱為恩德拉赫特地。恩德拉赫特號把視野中斷斷續續出現的西澳海岸線稱為各式各樣的島嶼,在其中一個島上,船長迪爾克哈爾托赫樹了一根柱子,用錫盤做了標記。隨船的繪圖師黑塞爾赫里茨繪出了群島的地圖,從南緯8度開始,一直到澳洲西北角。
沒有太平洋島鏈的阻隔,從好望角順著西風漂流,荷蘭人抵達西澳是遲早的事。在其后的六年,更多的荷蘭商船抵達了澳洲。16年,弗雷德里克德豪特曼船長完成最后一擊。豪特曼船長抵達了在一片后來名為“豪特曼之望”的海角,他確認從珀斯開始,整個西澳的海岸線是連在一起的。這不是群島,這是南方大陸,豪特曼用商務員的名字將這里命名為德代爾地。
沿海的礁石、澳洲大陸擋住的西風漂流在此匯聚成了異常復雜的海況,看到澳洲的荷蘭商船沒有再踏上澳洲大陸。荷蘭人此時有世界上最好的制圖師,他們把整個西澳大利亞部點亮。
巴達維亞王座的奠基人科恩制定了一個雄心勃勃的探險計劃,他要探索澳洲。但在馬打藍圍攻巴達維亞的戰爭中,科恩因病去世,荷蘭人又回復了平常的謹慎微,繼任總座雅克斯派克斯取消了探險計劃。安汶行政長官范斯佩爾不甘心,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他派出了兩艘探險船,阿納姆號和佩拉號,深入探察澳洲北部海岸。
荷蘭船長害怕群島和吹向海岸的下風甚于害怕惡魔,這次探險和其后赫里特托馬斯佐恩波爾船長都沒有發現托雷斯經過的海峽。但通過這兩次航行荷蘭人完成了卡塔利亞灣西部的地圖測繪。
至此,半個澳洲已經展現在世人眼前。
西班牙人的航行雖不成功,但他們畢竟證明了在澳洲與南美之間是一片廣袤的海洋。那澳大利亞的南部是什么樣的,是不是與南極相連?這個問題縈繞在所有地理學家的心頭。
在西澳海岸那些紅色的沙丘后面到底有什么?所有人都想知道那塊陸地到底是危機四伏還是前景廣闊,繼承科恩衣缽的范迪門總座決心趟開澳大利亞。
從托瓦爾和托雷斯的航海報告中能推測出澳洲與新幾內亞島之間有一片海峽,甚至荷蘭自己也有人猜測群島并沒有連成陸地。但嚴謹的荷蘭商人只相信自己能夠確認的。
首席領航員弗蘭斯菲斯海爾做了三個計劃,最具有野心的那個計劃甚至讓恩佐都震驚了。菲斯海爾選擇北半球的夏季出航,是因為他想在抵達南半球時趕上那邊的夏季。先繞過幾內亞島,向南一直航行到南緯54度,順著西風漂流一路向東,經合恩角探索南大西洋,過好望角在毛里求斯島休整,繼續沿西風漂流向東探索澳洲南部。
如果范迪門批準了這個計劃,弗蘭斯菲斯海爾將可能在一次航行中劃出南極洲和澳洲兩塊大陸,完成南極環球航行。當然更大的可能是船的人把命都丟在了南極。
三個計劃中,最保守的那個,則是循著赫里特托馬斯佐恩波爾船長的指令,去徹底探索那個該死的托雷斯海峽,再次確認新幾內亞到底是島還是南方大陸,然后如果可能,去所羅門群島。
第一個抵達大洋洲的西班牙航海家門達尼亞用所羅門王給群島命名,按照大航海時代的慣例,為了獲得支持,他形容所羅門群島的土著人人佩戴金光閃閃的黃金飾物。按照他的描述,那是個讓人著迷的黃金群島。可惜的是,門達尼亞完成第一次航行回國后就被投進了監獄,他帶著基羅斯進行的第二次突破太平洋防波堤的探險是十八年后的事情了,那時西班牙人自己都找不到所羅門群島。
范迪門既不瘋,也不保守,他選擇了中間的那個計劃。向西南拉足勢能,乘西風漂流沖向澳洲南部海岸。雖然沒有環南極航行那么瘋狂,但這同樣是個一流的大動作。范迪門再次顯示出,他是個不同尋常的東印度公司總座。
(還有一更)r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