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梧州藤縣。 北流江在此注入珠江,藤縣位于江口西側,北城墻臨珠江,東城墻臨北流江。 賀虎臣登上藤縣東城樓,城墻上有3門加農炮和十余座大號佛朗機。北流江口在此寬僅200米,大號佛朗機就能覆蓋江面。 賀虎臣舉起望遠鏡,看向江對岸。 定南王藩下左翼都統馬雄的旗號在大營中飄蕩,敵軍又增兵了,軍隊戰船越來越多。 馬雄用舢板趁夜間偷越封鎖線,陸師前鋒沿北流江東岸南下,水陸并進了好幾天。 賀虎臣只得分出水師營和1000陸軍沿北流江設伏,遲滯敵軍推進,剩下的人繼續嬰城固守。 馬雄雖未能沿北流江長驅直入,卻也成功逼迫藤縣明軍分兵,減弱了守軍實力。這就是敵軍手握主動權的好處了,想打哪里就打哪里。 賀虎臣的監軍僉事,前賀州知州費長統詢問道,“賀總鎮,廉州謝巡撫派人間道送來第三封信,命我們放棄藤縣,撤回天門關。” “知道了。” “那我們何時撤退?” “撤退,撤退。”賀虎臣仰天長嘆,“再這么撤下去,大明朝還剩幾個縣……” “賀總鎮,我也不愿撤退,可郁林一帶的楚軍尚處于整頓階段,保衛天門關需要我們的兵。” 賀虎臣煩躁地指著對岸,“馬雄全鎮都開來了,他還帶著陳邦傅的降兵,有七八千人。我逆江而上怎么撤?” “棄船走陸路。” “兵憲,容我再考慮考慮。” “我只等你一天,你繼續無視軍令,我帶海南的部隊先走。” 費長統有底氣這么說,與其他明軍不同,海南明軍架構完整,指揮體系通暢,有欽廉巡撫謝元汴的命令在手,費長統這個廣東按察僉事監軍道可以解除賀虎臣的指揮權。 賀虎臣看著監軍的背影,長嘆一聲。 1年前,賀州鎮撤至北流江,張時杰率主力回海南,謝元汴去廉州做了巡撫。在藤縣留下一個海南營、一個水師營、炮兵和支援部隊共1500兵。 守軍指揮官是總兵賀虎臣與監軍費長統。賀虎臣近來又收編了一些明軍散兵游勇,駐軍最多時達2800人。 平南王尚可喜的部隊尾隨賀州鎮攻占梧州,至此停下腳步,未再進軍廣西。定南王藩下左翼都統馬雄的部隊繞過朱旻如守御的平樂府,接手梧州防務,隨后逆西江而上,與潯州叛將陳邦傅會師。 永歷中央朝廷只剩下潯州以西,昆侖關以南,以南寧府為主的一片狹小土地和上游以土司為主的左右江道。在這片大明朝最后的國土上,桂軍、御滇營和禁衛軍殘部爆發出驚人的戰斗力,奮戰長達一年之久。 賀虎臣在藤縣也守了一年,堅強的守軍屏護住北流江,擋住韃軍的大隊。 北流江上曾有數以十萬計的難民船隊,如今已經空空蕩蕩。那些用未干燥的木頭緊急打造的江船堆在北流縣,幾把火后全燒了。 如果只看守御藤縣掩護移民的任務,賀虎臣已經完成,可他不愿意撤退。 賀虎臣在藤縣每多守一天,就能多牽制一些馬雄的部隊,減弱南寧明中央軍的壓力。南寧有血脈無可質疑的永歷天子,那是明軍最后的精神寄托,而賀虎臣是一位忠誠的明軍將領。 隨著平樂府失守,朱旻如殉國,孔有德打通桂江主要航運,大隊增援開抵南寧戰場。最后的明朝官軍終于撐不住了,線得安占領南寧,皇帝再無尺土一民,只能西走云南。 定南王藩下左翼都統馬雄水陸并進,自梧州開抵北流江口,兵力是賀虎臣數倍。賀虎臣向后方求援,可海南在高州雷州與耿繼茂打得昏天黑地,實在無力支援水程遠達四五百公里的藤縣。 皇帝離開廣西,賀虎臣守藤縣的第二個理由也不存在了。兵力火力全是劣勢,大家都知道,賀虎臣還守在藤縣的原因,是他不情愿再放棄國土。 費長統話說得狠,只給賀虎臣一天,但時間到了并未做出過分的舉動。 馬雄的戰船開抵藤縣以西,韃兵登陸,伐木扎營設寨。 賀虎臣趁敵立足未穩,率600兵,攜帶輕佛朗機出城,大敗韃軍,火焚十余艘戰船。 明軍贏了一陣。 可這是一個不好的信號,馬雄的兵力已足夠展開包圍作戰。賀虎臣再不撤,他就走不掉了。藤縣防御工事不比化州堅固,城內糧草彈藥也不足以長期堅守,一旦被敵軍包圍,前景很不妙。 賀虎臣無奈之下,只得同意撤退。 馬雄在藤縣上游東岸修筑數座炮壘,也潛伏了一部分舢板,如沿水陸撤退,賀虎臣的老部隊登州、吳淞水師黃埔江得勝港大敗又將上演。 賀虎臣鑿沉剩下的江船,毀壞大炮,趁夜放棄藤縣城,鉆進北流江西岸的群山中。部隊只有青壯士兵,老弱家眷都已撤完,動作迅速,當夜便與敵軍脫離接觸。 …… 北海港,欽廉巡撫衙門,地圖室。 南寧失守,廣西除左右江道的一點殘山剩水已全部淪陷。 這意味著繼高雷戰區后,欽廉戰區全面接敵。 守序:“所以,賀虎臣到底在哪里?” “藤縣有一半兵退回天門關,據報,賀虎臣放棄藤縣后進了山,我們無法查明他現在的位置。” “他早撤就不會這么被動了,現在天門關守將是誰?” “楚軍周金湯。耿繼茂退軍后,周金湯的從廣東撤回郁林,我把他派到天門關。” 守序有些印象,“那個率200兵夜襲攻克永州的福建將領?” “是,大人。周金湯甲申后從軍,在海陵島與家眷拜別,抱著必死的決心去了湖廣戰場。李成棟的人占據海陵島后,我們把他的家眷接到瓊州府。” “這個人你選的好。”守序聽說周金湯家眷都在海南,立時便放了心。 謝元汴苦笑道,“天門關原定是交給賀虎臣,可下官實在太了解他了,賀虎臣絕不會不會輕易撤軍……” “所以你早有預案?” “是……”,謝元汴猶豫著說道,“賀虎臣守土心切,雖不遵軍令,但尚屬情有可原,請大人不要怪罪。” “唉,你放心,不會的。” 守序何嘗不理解賀虎臣的心思,這是個從弘光元年開始就跟隨自己的老兵啊。 “賀虎臣撤回來后,海南兵回去休整,其他部隊交給周金湯。” “是,大人。” 謝元汴明顯松了口氣。 “還有件事,御滇營統帥趙印選、胡一青率殘部退到欽州靈山縣,該地監軍僉事上官星梧請示怎么辦?” 御滇營、桂軍、禁軍殘部雖有放棄桂林的責任,可他們在南寧死命抵抗一年,在高雷戰區直面耿繼茂時保障了西面欽廉戰區的安全,讓謝元汴有時間整頓潰軍,增筑城堡,配置火力。也讓守序能抽調一部分欽廉戰區的部隊支援高雷戰場。 而且在此之前,御滇營已在南嶺防線上堅持了3年之久。 “當然要妥善安置,還要給他們獎勵。” “御滇營軍紀不太好,我擔心弄出桂林一般的禍事。” 謝元汴說的是2年前,御滇營在桂北劫掠打糧,與焦璉的桂軍內訌,甚至打了一仗的倒霉事情。 守序考慮了一陣,資源有限,欽州不能再放殘兵了,靈山更是狹小,御滇營再安置過去,明軍不打內戰就見鬼了。 “滇軍本就有許多土司兵,既然李元胤的人都在欽州,放棄了太平府,那就把他們都安置到太平府去。” 太平府隸屬廣西左江道,永歷朝廷撤到云南后,當地的明朝官員立即向海南求援,全境歸屬海南轄區。太平府下屬幾十個土司州縣,政治有些復雜。明朝現在還能控制有太平府城、上思州兩城。 謝元汴:“太平府通判袁立俊獨身守此殘疆,忠心可嘉,我們是不是提拔他一下?” “當然,這種官員你不用還要用誰?升廣東按察副使左江兵備道,讓他帶兵退到上思州,你派人去點驗,他的糧餉以后我們負責。” 謝元汴一喜,太平府讓給御滇營駐扎,袁立俊直屬也就幾百兵,廉州擔起來也沒什么壓力。 欽廉巡撫告退,守序點燃一根雪茄,審視欽廉戰場。 廣西各地殘余明軍經北流江、欽江南撤廉州、欽州,部分加入海南明軍序列,分配各地駐守。部分明軍只愿單獨作戰,海南也將北流江東岸岑溪縣境內的數十座防瑤堡壘和左江道讓給他們。 秦國主孫可望對位置偏僻難以補給的南寧毫無興趣,完成掩護皇帝的任務后,賀九儀撤軍回滇。 欽廉戰區直面韃靼定南王孔有德。 孔有德直屬20多個佐領,原本實力等于尚耿二藩之和。 孔藩四大部,藩下佐領兵留守桂林、嚴關,右翼綠營都統全節在柳州。 這兩部是防御并監視孫可望的,事關桂柳老本,孔有德不會抽調南下。 欽廉直面的敵軍是另兩部。 廣西提督線得安的綠營主力在南寧,兵臨欽江、珠江分水嶺。 左翼都統馬雄沿北流江南下,兵臨廉江、珠江分水嶺。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