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序帶巴納比進入瓊北東水港。 X
張鵬飛從潮州前線趕回瓊州。
去年(1653年)李定國與海南聯軍攻克梧州,李定國打通潯江交通線,通過潯江及支流柳江,與留在廣西柳州、慶遠、右江道的軍隊會師,繼而與昆明建立聯系。
定國親率的18000主力部隊從而了擺脫蜷縮在桂東北山區的尷尬局面,重新擁有了穩固的大后方。
聯軍隨后進攻肇慶。廣東各地的軍,高雷廉防軍全力支援李定國。周金湯、葉標、施尚義、熊兆佐、王之翰、鄧耀、李元胤、周一烈等等叫得出番號的軍隊全去了。
海上,王興、陳奇策再入新會九江口。
粵東,郝尚久在潮州反正相應李定國。
尚可喜在肇慶城頭架設百余門大炮。
平靖二藩主力并哈哈木統率的北京、江寧3000旗營兵、孔國治統帥的3000新到贛南綠營,滿漢蒙步騎炮總兵力共3萬人,牢牢守住肇慶城。
尚可喜判斷郝尚久實力有限,廣東要害全在定國。他做了兩個部署,派饒平總兵吳六奇拖住郝尚久,同時命耿繼茂派騎兵卡住三水縣西南面的木棉頭渡口。
耿藩騎兵與定國迂回部隊遭遇,于半渡時大破明軍。這一個渡口就掐斷了李定國、陳奇策、郝尚九三部兵可能建立的聯系,迫使明軍陷入各自為戰的局面。
肇慶城下,兩軍炮戰打了平手,定國挖地道,尚可喜懸賞50兩一人募集勇士,在城墻上挖洞,打出一波迅猛的反沖擊,破壞所有明軍地道入口,明軍陷在地道內的精兵損失無數。
定國受此失敗,只得退軍。尚可喜果斷追擊,步騎炮攻破定國大營。定國在廣東站不住,只得撤退。不過這次,明軍至少保住了梧州。
隨后,尚可喜利用珠江航運的內線優勢,移師東進,進攻潮州。
郝尚久在潮州反正半年,占據府城、澄海縣、揭陽縣,但對周圍縣城的攻擊并不成功。
海南派張鵬飛率4000水師增援潮州,與澄海副總兵楊俊合兵。
鄭成功打著救援郝尚久的旗號,派黃梧登陸揭陽打劫。
尚可喜的大軍開進東江,張鵬飛勸郝尚久撤退。
郝尚久在潮州城內嬰城固守,為百姓撤離爭取時間。他的核心陣地在城北金山頂,山有堅堡,兩座豎井通韓江,水源不絕,糧食也不缺,郝尚久做了長期堅守的準備。
平藩炮實在多,轟了幾個月終于還是把郝尚久轟垮了。
韃靼人破潮州,屠城,殺潮州未及撤離的萬余軍民,哈哈木的八旗兵帶著數千擄獲的潮州婦女北歸。
張鵬飛無力在地面抵抗數萬韃靼軍,利用郝尚久的爭取到的時間,潮州、澄海、揭陽,潮陽、惠來沿海共10萬軍民登船撤離大陸。
那又是一次敦刻爾克式的大撤退,明軍對撤離沿海百姓流程是極熟了,過程總體比較順利。
守序召見廣東巡撫周鹿卿和張鵬飛,“惠州碣石衛蘇利的綠營水師沒干擾你們?”
“蘇利未派一船出擊,他暗地派人聯系我,希望我能在韃靼屠刀下撤走更多潮州百姓。”
“這么說來,蘇利雖然以碣石大營投降尚可喜,但他良心未泯?”
“應當如此?”
“周中丞,派人與蘇利聯絡,為以后交往打打基礎。”
“下官記得了。”
“大統制,我這次從潮州撤退移民,三門島起了大作用。”
“恩,我知道那個島,曾在那里住過幾天,島上有用不完的淡水。”
當年珠江口海戰,守序的旗艦差點被打癱,脫離戰場后曾在三門島修船。
“是的,大人。三門島雖然不大,卻能控制大鵬灣與大亞灣,我覺得我們有必要占領那個島。”
“派誰去?”
“澄海撤退的楊俊和郝堯兩部愿意留在三門島。”
“哦,勇氣可嘉嗎,珠江口東面,萬一有事我們恐怕難以及時救援。”
“是,郝堯希望為父報仇。惠州沿海也比較富庶,他能在岸上獲得補充。”
守序看看周鹿卿,“這件事你們看著辦就好。既然納入我們的體系,中丞記得派出監軍官。”
“是,大人。”
“潮州和去年在廣西和高肇二府獲得的人口,盡快向南洋轉運。”
“航運正按部就班,沒有西班牙人的干擾,我們的運輸效率肯定會提高。”
“是啊,終于不擔心蓋倫炮艦了。”
周鹿卿:“還有件事,李定國約我們再出兵。”
“再打肇慶?”
“肇慶城堅,這次他打算從廣西南下,經茂名向西,沿耿繼茂來粵西的路線反打過去,迂回肇慶南翼。”
“那他就是要打新會了。”
“是的。”
新會控制九江口,是廣東另一處戰略要地。
“定國戰線很長,他要保住潯江、柳州,能抽出多少兵投入進攻?”
“我們判斷不超過1萬,他主要是想利用廣東本土義軍,如王興部。”
守序點點頭,“一定要確保梧州,剩下的兵,你們全力配合吧。”
“大人今年還是不去大陸?”
守序笑了笑,“大陸舞臺上有李定國一個主角就夠了,我另有安排。”
散會后,守序喊住張鵬飛。
勤務兵更換了新茶,守序道:“耀羽啊,咱們從登州撤退,到如今,快10年了吧?”
“九年半,大人。”
“你對當年的東江海貿了解多少?”
“毛帥浙江人,于海貿一道理解極為深刻,當年東江就是靠控制中日朝北方海貿才壯大起來。毛帥被殺后,沈世魁雖然一度有心整頓,卻再也難復舊觀。”
“恩,是這樣。耀羽啊,這條航線近來又恢復了,而且生意還不錯。”
“哦?韃子不是禁海了嗎?”
“說是禁海,主要是禁南,北面管得松。而且韃子缺銅,他們正鼓勵商人去日本收銅呢。”
早在1646年,韃靼朝廷就頒布了相關法令,若有商賈出海市銅,官給符為信,運回的銅由官府統一按市價收購。
做海貿需要金融支持,商人借錢才能湊一船貨出海。不算戶部,北方最有錢的機構無疑是韃靼內務府,內務府那些奴才靠金融手段,打著宮里的旗號,幾年下來基本控制了北洋航線。
守序:“東江針路和島嶼你應該很熟悉?”
張鵬飛定定坐著,似是陷入了回憶。
“當年大哥帶著我們兩兄弟,跑遍東江每座島嶼,這一晃都過去十幾年了。”
“想不想回到你們曾經戰斗過的地方?”
“大人!?”
“我打算重建東江鎮,想來想去,沒有比你更合適的人選。”
兩行清淚從張鵬飛眼中滴下,“末將愿赴湯蹈火。”
“也許會很苦。”
“總比當年毛帥率197名死士活遼民百萬容易。”
守序嘆息一聲,“我會派一隊夾板船與你一起北上。是一群洋人海盜,打交道不容易。”
“只要他們打韃子,小事我不會計較的。”
“盡力合作吧,這些洋人打仗的本事極好的。”
“是,大人。”
“你多招募一些登州老兵,再挑1000人出來。”
“我馬上辦。”
“風期緊迫,你得抓緊。”
“我明白。”
一周后,臺灣分艦隊抵達瓊州。
守序將廉州號、雷州號兩艘戰艦留給瓊州分艦隊司令科蒂尼奧。
臺灣分艦隊伯倫希爾、休伯利安,并臺北、宜蘭2艘新加入的戰利艦,及5艘護衛艦、通報艦。
巴納比船隊7艘單桅、雙桅海盜船,700余人。
張鵬飛16艘戎克船,1000士兵。
以及臺北航線恢復后,由60艘廣船組成的運輸船隊從瓊州揚帆北上。
控制北洋航線,開海道養兵,在朝鮮買糧,這就能實現養兵的正循環。
山東是北方糧賦大省,南方打得昏天黑地,八旗在北方休養生息,這哪行。
北方島嶼普遍面積小,很難種植主糧,最多種點蔬菜,而且到冬天苦寒,難以投入更多兵力。
但好處也很明顯,北方基地海陽島遠離岸邊,除非韃靼人建立一支可以決戰外海的水師,否則他們永遠無法攻克海陽島。
以海陽島為戰船過冬港口,進占遼東沿海島嶼。天津、山東、遼東數千里海岸線,可以登陸的地方很多,襲擊沿海,獲取人口物資,最差也能逼迫韃靼人在原本是后花園的北方投入巨資修建海防要塞。
守序在遼海每投入1個兵,1兩銀子,韃靼人就得投入20倍甚至更多的資源來防御。
遷界禁海原本在北方就是做做樣子。這種搞法殺敵500,自損3000,在不是很危急的地方,韃靼人也不愿用。新東江鎮一旦建立,山東肯定也得真玩遷界,那樣至少半個省的錢糧,韃靼人就不用指望了。
張鵬飛在臺北山東移民中又招募了1000人,戎克船隊擴大一倍。
加入新東江鎮的還有舟山張名振的部下,崇明海盜顧容,顧三麻子。
去年,張名振派顧容率60艘戰船北上,巡航山東、遼東、朝鮮,北方大震。這次顧榮就不是打一把就跑了,他率1500人成為新東江鎮成員。
這還不夠,守序在臺北召見滯留在此的前李朝水師統帥,平安道統軍使林慶業。
“林將軍。”
“大統領。”
“幾年前,我曾向你承諾,幫助你打回老家。現在時機已到,你準備好了嗎?”
“我每日每夜都只想著一件事,向韃子復仇。”
“很好,你有多少人?”
“400。”
“我給你8艘船,帶著你的兵回家吧。”
當前在位的李朝國君李曾在韃靼人那里做過人質,1649年回國登基。李是李朝最后一位有志于反抗韃靼人的國君,他為此做了很多準備,包括南下聯絡南明。
守序沒指望李朝在目前這個階段就旗幟鮮明的站隊,但只要李朝略微放松管理,新東江鎮就能就近購買到補給。而林慶業在李朝威望卓著,對新東江鎮將是很有力的臂助。
聯邦與李朝之間當然有很多歷史遺留問題,但新東江鎮是明朝的旗號,奉永歷天子之命北上山東收復失地,軍隊以海南明朝正規軍為主,與聯邦并無關系。
守序拿出從曾櫻那里搞的空白赦書,任命臺北官員山東人丁耀亢為山東布政使兼理關遼登招撫事。遠赴北洋開創基業,官當然要給到位,一來就是布政使的高官。
張鵬飛則繼承了老上司黃蜚當年的職務。右都督,東江鎮總兵,提督關遼登津水師便宜行事,掛平遼將軍印。
顧榮任都督僉事,登州總兵,掛平遼先鋒將軍印。
包括丁耀亢的標營在內,全軍共5000人,各色戰船70艘。
守序向出征將軍們敬酒。
“讓戰旗在北中國飄揚,你們將是反攻先鋒。”rw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