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業半導體公司成立儀式結束后,林棋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巡視新投產的XRM芯片生產線。
雖然,XRM的終端設備,林棋并不陌生,包括采用XRM芯片為核心制作的智能電視、主機和街機,他都能比市場更早的體驗。
即使新創業電子公司的產品線已經非常多,林棋也不可能了解公司所有產品。但是,一些具備前瞻性和戰略性的產品,林棋自己一直在擔任“首席體驗官”。
林棋的體驗反饋,對于新創業電子很多產品,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是這也僅是面向普通消費者的終端產品,至于,像XRM這樣的硬科技產品,林棋就連看懂理解都很難,就更別是提出什么建議了。
他也只能強調方向性,比如,必須是精簡指令集、下一代硬件平臺必須盡可能做到兼容上一代平臺上的應用、工藝必須要縮短與競爭對手的差距、堅持自主研發……
簡單,林棋的強調,只不過是堅定了技術研發的方向。與此同時,集團公司將大量的利潤反哺給研發項目,也極大的增強了公司的技術實力。
當然了,由于國內搞半導體這樣的高精尖端的產品,確實比那些服裝、五金、家電之類的產品要困難的多。那些低端的產品,引進技術和設備根不存在困難,反正都是發達國家淘汰了的生產線,利用國內的低廉人工成就可以創造效益。
但是半導體產品卻不僅僅是人工成的問題,更關鍵的是技術積累。如果僅僅是技術水平相差幾年,還是有一搏之力。但若是技術水平相差十年,那即使產品再廉價,也完失去競爭力。因為,相差十年的工藝水平生產出來的東西,拿到國際市場,白送都是沒人要的!
“林先生,X處理器的生產線目前雖然勉強可用,但是量產效率遠遠不能夠跟X8和X16芯片相比。”工廠的技術人員道,“X16生產線可以做到每天生產幾千顆CPU,多條生產線面開工,一個月最多能生產15萬顆,再加上,其他授權廠商的產能,現在XRM16芯片月產能估計達到5萬顆以上。X8芯片由于對于工藝水平要求較低,就連國內至少有十多家企業有能力生產,這種芯片更是要多少有多少。至于XRM芯片,精度確實達到了微米,但是設備是從實驗室設備一點點改進,并不能算真正的量產設備,單臺光刻機日加工片晶圓,芯片日產能大概就在5顆上下吧!雖然,我們已經采購了1臺這種光刻機,但日產能卻僅5多顆,月產能15萬……即使我們在不斷的引進更多的光刻機,但卻因為這種光刻機功率實在太低了,所以……”
“產能問題一定要想辦法解決!”林棋道,“如果能夠花錢來提升產能,該花就花!即使是靠堆砌這種低產能光刻機數量,也一樣要把產能搞上去。當然,生產過程中,逐步提升光刻機的量產能力,現在做到月產能1~,一年后,能做到一臺光刻機月加工生產顆芯片嗎?”
“這是沒問題的!”技術人員肯定的道,“實際上,一開始我們完用實驗室設備來生產,月產能不到1顆。后來,生產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不斷改進,用了大約半年多時間,后生產的光刻機,已經比之前更先進了。而且,之前這種光刻機產能是半年一臺,現在已經是一個月兩臺了。而且,并不是簡單的按照固定指標生產,而是幾乎每隔一段時間,生產出來的光刻機都在之前的基礎上有所改進。預計到明年,每臺光刻機日加工晶圓效率可以到5片以上,月生產顆芯片并不是太難!”
實際上,作為晶圓加工工藝中最核心是光刻機設備,不僅僅要求要有精度,還要有更大的功率。只有更大的功率,才有更高的生產效率。否則的話,功率的光刻機,即使精度上來了,也只能作為實驗室中的設備,而不能投入工業化生產。
真正成熟的生產線一臺光刻機每天可以加工5片晶圓,而每片晶圓保守估計可以切割成4顆CPU芯片。也就是,成熟的生產線僅一套設備,日產能顆CPU,月產能至少可以達到6萬顆CPU。
而一座大型的半導體工廠,不可能僅有一臺晶圓加工生產線,而是擁有大量的晶圓加工生產車間。因此,一座大型的CPU工廠,月產能可以達到數百萬顆。而且,行業巨頭往往是在舊的工廠和生產線還在源源不斷生產的時候,已經開始投入新工廠和生產線。
后世的英特爾公司的巔峰時期,就是剛剛投產一座大型芯片工廠很快就又馬不停蹄投入下一座工藝更先進的工廠。而英特爾公司相對于其他半導體競爭對手,最大的優勢恐怕就是規模優勢。巨大的規模優勢,帶來了成優勢,與此同時,也使得英特爾擁有在不影響產能的同時,快速的改進生產工藝的優勢。
盡管英特爾的工藝水平長期領先,但是,后來依然敗給了ARM陣營。因為,X86架構的芯片,無論怎么優化,都是復雜指令集,功耗和效率不可能優化到精簡指令集那種程度。
ARM芯片在市場上超了X86架構的芯片,質上,證明了精簡指令集才能代表未來。不能被現在的復雜指令集占據主流的表象所蒙蔽。
而ARM陣營后來的工藝水平,是遠遠落后英特爾的。之所以市場表現能超英特爾,不外乎是精簡指令集的芯片設計遠比復雜指令集要科學。與此同時,精簡指令集芯片由于設計更簡單,加工工藝要求也更低,所以也遠遠比復雜指令集芯片廉價。
XRM芯片所走的路線,雖然跟后世的ARM不一樣。但是,林棋堅信,只要堅持這條路線發展,打敗復雜指令集陣營,這是早晚的事情!
而且,現在的英特爾公司雖然已經退出了86芯片,但由于86芯片還未受到市場廣泛認可,所以,目前是英特爾公司最虛弱的時候。
在8年代初期,美國半導體產業就遭受日半導體產業的廉價傾銷。原,美國的半導體產業的支柱是存儲器業務,包括英特爾公司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存儲器為主。
但是,目前日半導體行業靠著廉價傾銷,奪取了存儲器業務的8%市場份額。大量的美國半導體公司,在這個年代破產的破產,轉型的轉型。
英特爾公司就是在85年徹底砍掉了存儲器業務,專注于做CPU。然而,原指望IBM接受86,卻發現IBM另有打算。
因為,IBM公司后悔了把CPU和操作系統外包,結果,養肥了一堆PC兼容機廠商。看到PC市場份額,大部分被兼容機廠商奪走,IBM決定自己做CPU和系統,重新制定PC技術標準,從而將兼容機廠商掃地出門。
也正是IBM的這項決定,造成了微軟和英特爾等等原的弟,開始進一步倒向了PC兼容機廠商。
在86時代,大量的兼容機廠商接二連三的推出了86電腦,而IBM公司卻是生產更昂貴性能也更低,甚至,連兼容性也不如其他PC兼容機的產品。
后來PC用戶發現,只要有微軟的系統和英特爾的芯片,用哪個品牌的PC兼容機都是一樣的。這造成了IBM的神話,在PC陣營粉碎。
與此同時,也確定了英特爾、微軟這兩家公司才是PC陣營最重要的核心企業。
到了后來,IBM公司雖然向市場屈服,接受了86芯片,但從那以后,IBM在PC市場的地位,僅跟其他的兼容機廠商差不多了。
也正是因為IBM和PC兼容機廠商之間的斗爭,給了新創業電子千載難逢的機遇。如果不趁著這段時間,將盤古主機從游戲機發展成通用型的生產辦公工具,那么,等到PC陣營內斗結束后,就很難有這樣好的機遇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