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訣需要混元(圓)為一,陰符七術(shù)需要轉(zhuǎn)圓(元)為一。rg由此可見,世間**,修煉到了高深之處,其中自有相通之處。
不同的是,清虛雙手比劃,在慢慢的合攏,將著世間的陰陽二氣,合而為一;而李易手中刺股錐與無量尺比劃,卻是化出一個又一個的圓圈。
不一會兒,在清虛的身前是一個黑白相間的太極大圓,而在李易身前,則是數(shù)也數(shù)不清的金色圓。一者簡單明了,一者紛繁蕪雜,同是天地至理,表現(xiàn)的形式卻截然不同。
太上老君《道德經(jīng)》云: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
清虛需收,李易便化,與之針鋒相對。
不同于先前兩人比試的實力懸殊,這會兩人斗得旗鼓相當(dāng),你來我往間,看得臺下圍觀的武當(dāng)派諸人心潮澎湃不已,一個個的為著清虛加油吶喊著。
先前清虛輸過一陣,現(xiàn)在大家都盼望著清虛能夠扳回來。
“顧師姐,我就嘛,我們武當(dāng)派的太極訣實是古往今來,修真界第一等的功法,未及交戰(zhàn),便已先立于不敗之地,云山派的那道士如今可討不得好處了。”
師妹林雪宜一邊拍掌叫好,一邊對著身旁的顧子傾信誓旦旦的道:“顧師姐,依我看來,除非云山派那道士再次像先前一樣,以修為境界強勢逼人,否則道士必敗無疑。”
顧子傾聽得林雪宜話語,暗自在腦海中沉吟了一番,心道同等修為下,清虛師兄的太極訣于對手而言,根就是毫無破綻,而且太極訣借力打力,最是適合持久之戰(zhàn)。
李易雖修為了得,智計百出,不過其合縱門與法家的修為功法熟練度皆比不得清虛師兄,兩者同等修為境界下的比斗,是到了最后,清虛師兄的獲勝希望便應(yīng)該高。
據(jù)昨日晚上李易與其徒蘇澤所:陰符七術(shù)尚有威力最大的一招“損兌法靈蜥”,不知李易等會是否會使用出那一招。
不過想來沒有什么大用,因為據(jù)李易話中之意,“損兌法靈蜥”乃是短時間提升修為的不二法門,如今李易不是修為不夠,而是修為太高,不得不在比試中壓低修為。
或許,李易使出其一直在修煉的云山派絕技“紫霄神雷”,則又另當(dāng)別論,那時候的兩人的勝負,要看場上形勢而言。
武當(dāng)掌門閑云道長手捊胡須,面上微微笑意顯露,這才對嘛,不打個天昏地暗不應(yīng)該分出勝負,武當(dāng)派掌門首徒和云山派掌門大弟子間的比試就應(yīng)該這個樣子才對嘛。
先前李易的表現(xiàn)實在太過妖孽,簡直讓人有種懷疑人生的感覺。
今日清虛雖敗于李易之手,不過若是能就此突破生死玄關(guān),那也算是因禍得福了。
修真界有多少人,在求真的道路上,遙遙仰望著生死玄關(guān)那一道天塹,窮盡一輩子的精力,也是無法得分毫?
世俗間稱呼得道之士為“真人”,實際上,只有突破了生死玄關(guān),才能稱呼為“真”,否則,就是“人”,凡人的“人”。
在修真界年青一輩中,能夠突破生死玄關(guān)者少之又少,幾為鳳毛麟角,而如今,或許武當(dāng)派門下即將得兩,閑云道長能不欣慰么?
閑云道長下意識的向著身旁的云山派掌門人郭不守瞧去,只見郭不守雙手合在胸前,雙目微閉凝然而坐,一副云淡風(fēng)輕的樣子。
閑云道長大為嘆服:郭道兄果然是高人做派,將一切都已經(jīng)看得透徹,勝負之事早已不滯留于心,吾不如也……
閑云道長卻不知,郭道長此刻胸前藏在袖中的雙手掐了又掐,心里在不停的咒罵著:這混子,如今關(guān)頭,正是我云山派絕技‘紫霄神雷’揚名的大好時機啊!
………………
“……一封丹書下瑤天,青鸞百合舞翩翩。
直至通明封拜罷,永作長生不老仙。”
待得清虛將著一闕張三豐真人的《大道歌》吟誦完畢,清虛的太極終于凝聚而成,太極高懸于清虛頭頂,陰陽二氣相生相克還轉(zhuǎn)不息,似有一股吸引之力,化作一片祥云氤氳,浮現(xiàn)于清虛打坐的身子之下,而清虛的身子,就隨著那祥云緩緩浮起。
清虛頭頂有太極,身下有祥云,亦朦亦朧,亦虛亦幻,清虛低眉垂目身處其中,與之融為一體,飄飄然幾欲乘風(fēng)歸去,自有一番仙風(fēng)道骨。
“……轉(zhuǎn)化者,所以觀計謀;接物者,所以觀進退之意。皆見其會,乃為要結(jié),以接其也。”
與此同時,李易的“轉(zhuǎn)圓法猛獸”亦是施展完畢,只見李易周身漫天盡是金色的圓圈,隨著李易的雙手一招,那些圓圈盡皆靠攏于李易身前。
“嗷……”一頭碩大的猛虎的凝聚成型,猛虎前爪匍匐,后爪微曲,仰天長嘯間,虎視眈眈正欲撲噬而出。
李易身披鐵劍立在猛虎身后,金光閃閃中青色道袍被鍍上一層金黃,宛然一樁金甲戰(zhàn)神,威風(fēng)凜凜不怒自威。
李易凝眉而望,此刻的清虛憑虛臨空,與天地合道不可琢磨,給人一種無跡可尋的感覺。
果然如顧子傾所料,隨著比試的繼續(xù)進行,清虛將太極訣的精妙之處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一次次的借得李易之力為用,反過來又強加在李易之身,以此擊退李易,讓李易來有難以為繼之感,
然而箭已經(jīng)在弦上,不得不發(fā)。李易大手一揮,猛虎長長咆哮,抬腳揚首,義無反顧的向著清虛撲去。
龍隨云,虎生風(fēng)。猛虎過去,狂風(fēng)大氣,鋪天蓋地的刮向清虛。
雖然虎勢兇猛,然清虛似若未見,清虛端坐祥云之上,清虛雙手往虛空一翻,頭頂太極頓時風(fēng)生水起,化作一張大,向著奔涌過來的猛虎罩去。
猛虎遇風(fēng)而長,幾如巍巍高山,大亦是隨之成長,竟做無邊無際,無所不在之感。
猛虎雖然兇猛無儔,奈何有自投羅之虞。兩人每過得一招,清虛便借得一招力氣,幾招下來,太極中的陰陽之力愈發(fā)的充沛,是以清虛的太極并不難縛住李易的猛獸。便是這猛獸,在清虛的太極羅中,亦是愈掙扎,愈無助,羅如絲,扯緊。
“嗷……”猛虎一聲哀鳴,終于化為烏有,消失不見。
隨著猛虎的被縛消失,李易但覺一股磅礴大力猛然襲來,臨諸于身,清虛先前太極所借之力,此刻部打了過來。
大力來勢洶洶,不得已,李易只得“蹬蹬蹬”連退三步,借以卸力。
臺下觀戰(zhàn)的武當(dāng)派諸人紛紛叫好,似比賽勝利了一般。要知道比試至今,清虛尚是都一次將李易逼退呢。
清虛一身修為早已至玄胎境谷神界巔峰,合道邊緣,此刻正處突破生死玄關(guān)的緊要關(guān)頭,清虛先前得李易一句話指點,迷途中得以頓悟,欲在比試中合道,此刻早已經(jīng)進入渾然忘我的心境,清虛直面的,唯有自己“心”而已。
這一場比試下來,清虛靈臺一片清明,太極訣中許多以往沒有想通之處,此刻竟有豁然開朗之感覺,而自己掌控的,好似是這天地間最龐大,最凝練的日月精華之力,在這股力量之前,一切皆是虛幻。
這一切的感覺,真是清虛自修道以來,前所未有的美妙遭遇啊!
依稀間聽見臺下觀戰(zhàn)的師兄弟們的叫好聲,清虛但覺心潮涌動……這……貧道就要這般的突破生死玄關(guān)了么?
依稀間,清虛覺得自己就如同祖師爺張三豐一般,匹馬只劍,走遍天涯,天大地大盡可去得。
清虛但覺豪情滿懷,只想酣暢淋漓一場大戰(zhàn),仰天長嘯道:“暢快暢快,武當(dāng)清虛在此,道友可敢繼續(xù)來戰(zhàn)?”
清虛此言一出,觀戰(zhàn)的武當(dāng)派師兄弟們頓時又是一陣叫好聲,清虛平素性子謙和,此番豪言,當(dāng)真是讓大家既新奇,又激動。
由此可見,先前的那一場比試,讓清虛輸?shù)糜卸啾锴。?br />
武當(dāng)派眾人盡皆叫好,然而掌門閑云道長與長老映月師太卻是面無喜色,繼而眉頭微微發(fā)皺,兩人歷經(jīng)世事,道行高深,自一眼便能將清虛看穿。
閑云道長心中暗道不妙:清虛先輸后贏,又值突破關(guān)頭,心神激蕩之下,怕是難以守住靈臺中的那一點清明。
道教經(jīng)典《黃庭經(jīng)》云:生死之間有大恐怖,生于心,顯于身。
意思是:在我們的生與死之間,有一條大大的鴻溝,這一條鴻溝不為其它,而是我們心理的鴻溝。很多人虛度于生,恐懼于死,所以無法跨鴻溝,面對生死。反之,我們只有坦然面對了生死,有了看淡之心,才能充實于生,透徹于死。
如此,我們才算跨了那條鴻溝,以大智慧超大恐怖。
然而,歸,做起來又豈能如此簡單?生死玄關(guān)若是那么好突破,古往今來就不會有那么多的修真者飲恨而歸了。
不經(jīng)歷生死,在生死之際體悟一番那種死去活來的感覺,如何去坦然面對?如何去看淡超脫?
憑空想象么?
清虛天之驕子,生而為武當(dāng)掌門首徒,一路上順風(fēng)順?biāo)睦锝?jīng)驗過這些?否則也不會在玄關(guān)境界久久不得突破了。
………………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