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那滿滿一箱子的銅錢,李延昭不由得眼睛都瞪圓了。rg他抬起頭驚愕地看著太守辛翳,不敢置信地問道:“府君,這……這些都是……馬具的盈利嗎?”往日面對太守時的鎮定自若,侃侃而談此時也早已消失不見。
太守眼見李延昭語無倫次的模樣,快慰地大笑了起來:“這些錢,俱是馬具盈利,而且,皆是足下應得的。”
李延昭已從短暫的震驚中清醒了過來。他并不是一個容易利令智昏的人,此刻也是趕忙下拜:“府君賞賜,延昭愧不敢當。且請府君收回成命!”
太守面上卻是依然笑呵呵地,上前扶起李延昭,道:“君與我進獻這馬鐙制造之法,不過短短月余,便賺得如此巨利,某自當是與君共享之。”
李延昭站起身,仍是抱拳道:“延昭偶然想出此物,進獻與府君,絕非為逐利計。府君為此前后奔忙,召集工匠,修建作坊,組織打造。其辛勞遠超延昭十倍百倍。延昭怎能安享其成?且請府君收回成命;驅⒋颂庛~錢,分賞作坊工匠!
太守見李延昭仍然推拒,面色已有些不豫,隨即開口道:“得見圖形,依樣打造,是技。若無君進獻圖紙,某又如何會得今日這般資財?既已與君,君便收下!此處銅錢,既是與君共享成利,亦是勸君之功,勉我郡中余人,盡可抒其妙法,以為我用!
李延昭見太守態度堅決,便只得答應將這箱子銅錢收下。不過他依然提出,拿一半錢出來賞賜給作坊的工匠們。
太守早知李延昭行事風格,對此倒也不感意外。便命兩位仆人前來,將箱中銅錢點出一半,另取一箱裝之。應李延昭的要求,太守命人準備車駕,便叫上李延昭一同,去城中不久前才搭建的馬具作坊。
那箱分出來的銅錢,也被搬到了太守的車駕上,太守鉆進車廂中,只命幾人護衛在側。這幾人都是太守自己的私兵部曲,李延昭觀其個個都是相貌堂堂,身材高大,孔武有力。個個頂盔貫甲,威武不凡。
見太守鉆入車廂之中,李延昭亦是坐在車夫旁邊。隨著車夫一聲“駕”的吆喝。這支輕車簡從的太守車駕隊伍,便離開了郡府門前,向著郡城之中駛去。
李延昭之前也了解一些關于西晉門閥世家之中,那種奢靡享樂之風,甚囂塵上。曾有世家石崇與國戚王愷斗富,王愷家中用飴糖水刷鍋,石崇聞之,便命家中拿白蠟當柴火。
王愷又在他家大門往外四十里,用紫絲編成步障。石崇聞之,又取更貴重的錦緞鋪設了五十里步障。
及至后來,石崇家中宴客之時,遣美姬結袖繞楹來助酒興,并分別派遣美艷姬妾殷勤勸飲,若來賓拒絕不飲,或飲之不盡,石崇便下令殺掉那名勸酒的美姬。
這些史籍之中記載的一樁樁荒唐斗富的事跡,曾使得李延昭這個看史書的人,每每對西晉時期這種混亂、驕恣,權貴及世家階層肆意壓榨民財,取之無道,又靡費無度的風氣厭惡不已。
尚在立國之初,已現敗亡之象。這便是李延昭作為后來人,對于西晉王朝的一個簡短評價。
曾經,李延昭一度認為西晉各地世家大族、高官顯貴、乃至富豪巨賈都是如此一般做派。直到自己到了這個時代,親眼目睹了涼州,尤其是辛太守的做派,方才知曉自己以前的看法有失偏頗。
辛氏也算是涼州地世家門閥。辛氏一門之中,在涼州做到太守一級高官的,便有四五人之多,其余在州治或地方掌握實權,抑或虛職的子弟更是不知凡幾。然而辛太守常常輕車簡從,不講排場的做法,卻是與李延昭印象中,魏晉南北朝時期世家門閥動不動奢靡至極的排場完不符。
然而李延昭個人,卻是極其欣賞辛太守的這般做派。不管是因為涼州地處偏遠,生產力不足,還是出于別的考慮。眼下涼州當務之急,無疑還是農業與防務兩項大事。
奢靡享受什么的,遠不是處在這個階段的涼州現狀,所能承受和允許的事情。
沒用多久功夫,太守一行的車駕已是在城中一片簡易搭建的棚屋之前停了下來。尚在院墻門外,李延昭已是清楚地聽到里面叮叮當當的打鐵聲,以及工匠們時不時的呼喝聲。
太守掀開車簾,走下車來,隨即吩咐跟隨的那幾名護衛將車廂中放置的那一箱子銅錢抬下來。便拉著李延昭,走進那扇作坊大門。
此時正是上午。作坊大門也半敞著,一名吏上前推開那扇大門,將太守與李延昭迎了進去。
李延昭進得大門,便見正對大門的一排低矮棚屋,之中有二三十號男女,正在棚屋中三三兩兩地坐在一起,一邊些閑話,一邊做著手中的活計。每個人手中都拿著未成形的馬鞍,或是半成品,以及皮革原料、縫制的粗針麻線等物。
院落之中倒是寬敞一些,靠左側院墻處有兩個火爐;馉t旁邊各有兩個十多歲的少年,輪流奮力拉扯著風箱。院落之中擺著七八臺鐵砧,每個鐵砧旁,都有一個鐵匠揮舞著錘頭,擊打著鐵砧上燒紅的鐵。
此時雖已是深秋季節,然而鐵匠們俱是赤著上身,他們幾不停歇,握錘的右手一下接一下地用合適的力度敲擊著鐵砧之上的鐵塊。旁邊還有幾個助手,不停地穿梭在眾鐵匠之間,為鐵匠們提供必要的協助。
見到太守進來,棚屋中連忙奔出一個穿著吏皂袍服色的中年男子,疾步行至太守面前,長揖到地:“府君大駕光臨,下官頓感榮幸!
太守連忙扶住那吏,和藹道:“不必多禮,今日某便是來看看作坊情況。”
那吏聞言,恭敬道:“有勞府君關垂,下官不勝榮幸。這些日子,坊內工匠俱是辛勤勞作,不曾有半日偷閑。然此物需求甚巨,下官雖屢屢調集人手,依然是供不應求。如今更是將匠人們家中,自愿前來做工的女眷都收入坊中勞作,才方見緩和些許!
太守聞言,滿面贊許神色,抬眼又望了望棚屋內里,那些男女仍舊是各自忙著手中的活計,偶爾互相抬頭幾句話。然而手中活計卻是從未放下過。
太守隨后指了指李延昭,對那吏道:“馬鐙此物圖樣,便是此君所獻。此君且在軍中任職,上月隨隊平叛歸來,隨即升任軍中騎卒百人長,李延昭!
那吏聽聞太守介紹,也是鄭重對李延昭施了一禮,言道:“君出征平叛,屢出奇謀,克敵制勝。解我郡及諸縣倒懸之危,誠俊杰也!今日一見,果是相貌堂堂,英武非凡。且受在下胡漣一禮,權表敬意!
李延昭見狀,也是連忙回禮道:“君言重了,在下微末之功,不足掛齒!
辛太守見兩人見了禮,隨后又各自客套了一番。隨即便微笑著喚那胡漣。指著門口放的那只大箱子,道:“此箱之中,盛裝萬錢。乃是李百人長,念及爾等匠人們勞作辛苦,特地請某帶來,欲與眾人發放的賞錢。待得今日勞作終了,便有勞胡功曹,將這些賞錢發與眾人!
那胡漣聽得太守吩咐,自然無有不允。對李延昭自然是一番感謝之詞,溢于言表。李延昭謙遜了一番。隨后提出進棚屋內看看。胡功曹滿面堆笑,便將李延昭與太守等人迎向那排低矮的棚屋。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