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大營后,李延昭吩咐騎卒們帶回修整,而后又由劉季武前去調運干糧箭矢等物,李延昭自攜這幾日屬下騎卒們所搜羅的諸多情報,包括那幾十張新繪制的隴西河南地的軍事地形圖,直趨千人督帳中而去。rg
杜杰坐在帳內上首,聽聞李延昭匯報了一番這幾日渡河哨騎的收獲,雖然未能盡殲那支偷襲己方騎卒的敵軍哨騎,不過李延昭僅率數人,便斬獲十級,趕跑了那支哨騎不,使陳安所部哨騎再也不敢與其沖突,而且還運回了先前所陣亡的己方騎卒忠骸。這等成果已令杜杰感到滿意。
尤其當李延昭進得帳中,將幾十幅粗粗繪制的隴西河南地形圖疊放在大帳地面之上,并且趴到地上一幅一幅進行拼合,起初杜杰見之,還感大惑不解,然而這些地圖在李延昭手中,由一張張意義并不大的區域圖,逐漸拼合成足足占去帳中一大半空地的巨幅地形圖,杜杰的眼睛漸漸亮了起來。
這幅地圖是率部深入隴西河南地的眾位什長所粗粗繪制,李延昭亦是參與其中,為這些草圖修正了一些錯漏之處。不論是山川河流等地貌,還是村鎮縣城,甚至于山澗溪上的橋梁,都有明確的標注。令杜杰看著看著,便由衷地嘖嘖贊嘆。
杜杰乃是廣武軍中少有的久戰宿將,對于李延昭帶回來這幅詳圖的意義,自然有超出一般人的鐘愛。他不顧身份,跪在帳中地毯上,仔細地觀看著眼前這張巨幅地圖,連聲稱妙。
隨后杜杰心翼翼地將這些拼接起來的地圖收好,摞成一摞放置在自己的幾案之上,反正李延昭已將那些圖樣編了號,他也不怕回頭拼不到一起。
見杜杰收起地圖,萬分滿意地在幾案后坐下。李延昭已是對著幾案后的杜杰抱拳持禮,道:“此次雖未如愿截殺敵騎,而我將士皆深入數十里,探得軍情也一并呈督案前。如今河南之地,烽煙再起,我等惟繼續偵哨,以待良機。”
李延昭雖未明言“良機”是何種良機,然而杜杰卻是對此心知肚明。他起身踱到李延昭身側,而后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勉勵。
望著眼前這位持禮甚恭的軍中后起之秀,杜杰也是頗有感慨。遙想去年秋校閱之時,他還只是騎卒營中一介喂馬的軍卒。如今,僅從這一次渡河偵哨,將河南隴西的軍情打探得清清楚楚,并且還送回詳圖這種極具軍事價值的情報,無疑更加展示了他自己所具備的價值。
如今雖然各勢力暫時處于一種微妙的平衡間,然而杜杰心中亦能明白,軍中所需的,皆是像李延昭、趙程志這種能靜心下來的務實之人。對于營中某些掛著虛職,肆無忌憚的世家子弟,杜杰實在是感到一陣陣氣苦與不忿。
也許若干年后,混夠了資歷的那些世家子弟,便會由他軍中,提拔到各個掌握實權的實職之上,從而將李延昭、趙程志、孫建雄,也包括杜杰自身,他們這些寒庶出身的務實之人,所有有望的上升道路部堵死。
換言之,即使杜杰身經百戰,不論資歷還是戰績,都頗為驕人。且今年不過三十余齡。然而這個千人督,他已算是做到仕途頂端了。
三十余歲的將領,又在仕途之上屢受挫折。若他就此斷掉上升之念,決計不對,然而若他依舊渾身是膽一往無前,卻也是不可能。如今的杜杰只是徘徊在軍中中下層,對升不上去的職權充滿了渴望和怨念,然而四處碰壁,又使他不得不處處心,早已不復年輕之時的一腔血勇。
“見君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吾心甚慰。深以軍中有君這等忠心為國之士為榮。然君有務實之才,又有平叛之功,至今卻只屈居卒長,某亦時常為君所不平。”
聽聞千人督今日居然口出如此誅心之語,李延昭的神經驀然間竟懵了片刻。細細一想,方才明了其中關節。這時代世家門閥把持了幾乎所有要職和實權。杜杰身經百戰,出任一郡郡兵的軍主,大抵已是此時寒庶之家所能到達的極限。
之前李延昭雖然也知此時的一應現狀,然而對這個問題卻并不曾深入思考過。此時聽杜杰了這些犯忌之語,方才細細思慮起來。
自己縱有一腔抱負,以及務實的才干,難道也要像面前這位身經百戰,立功無數,卻又終日郁郁不得志的將領一樣,若干年后便尋得如此一個不高不低的尷尬職位,抱殘守缺,老死在這亂世之中嗎?
今日能逢辛翳這位忠于職事,能納諫言的良官,然而他亦是不可能在廣武太守的任上呆一輩子。倘若他日,這位伯樂調去別處,再來的卻是那種尸位素餐,不納諫言,夸夸其談之輩,他李延昭又將如何自處?
杜杰眼見李延昭凝神細思,卻未作回應。心中不免焦慮,他一個武人直來直去,方才了那些犯忌之語,此時想起才有些惶惶不安。
畢竟李延昭此人,雖然務實能干,然而對于杜杰人卻談不上有什么忠心。此時二人之間,尚僅僅屬普通的上下級關系,杜杰人不敢肯定,李延昭就一定不會將他剛才的話傳播出去。想到這里,他方才額頭見汗,心中暗自懊悔不已。
“方才杜某一時失言,原因無他,只是覺得以君之才,不應僅僅屈就一卒長。并無歧義,李卒長切勿記掛在心。”
如今聽著杜杰這一番欲蓋彌彰之語,李延昭終于是肯定杜杰動機不純。不知是其意欲拉攏自己,還是離間之法,使自己對高層的士族門閥生出嫌隙之心。不過自忖他自己一介百夫長,一無值得讓一郡軍頭拉攏的地方,二也沒有足以抗衡士族門閥的實力以及話語權,便暗笑一陣自己的不自量力。
想通此節,李延昭抱拳下拜,鄭重道:“末將位卑言輕,從未心有怨憤,只知履職,不知其他!”
言罷,李延昭又言道:“今日帳中之語,出得杜督之口,入得我耳。昭不知杜督何意,然必不言于他人,杜督大可放心。此外,先前運回忠骸,尚有兩具不能辨別,請杜督召其家人,予以辨認。”
杜杰聞言,心情復雜地點點頭。李延昭最后一句哪是保證,分明隱含絲縷威脅之意,杜杰此刻望著李延昭注視他的目光,渾身都有些不自在之感。
然而自己一時糊涂,授人以柄。李延昭平靜的反應,卻使他也是無言以對。
料想區區一句閑話,即使得頗為誅心,然而憑此話便怎么著自己,卻也是不太可能。杜杰擺擺手,示意李延昭無事即可返回。待李延昭的身影消失在帳簾之后,他才悵然若失般地坐在幾案后,默然無語。
此時已近傍晚。李延昭自千人督帳中回營之時,卻是忙著去查驗了一番劉季武調運的物資。見得干糧、增補的箭矢、套馬索、火油等物已均是齊備,心下寬慰不已。召集了劉季武那一隊中將佐,言道明日繼續渡河偵騎。
眾人雖是面有疲憊之色,然而值此非常時期,自然對李延昭的決定也是沒什么異議。一次簡短的臨時軍議便就此結束。
次日清晨,開飯鼓前,劉季武所部的騎卒們都是輕車熟路地紛紛披掛好武器裝備,帶好昨日便領回的干糧等物,而后出帳集合。開飯鼓一響,便在李延昭的帶領之下前往伙房。用罷可能是這幾日的最后一頓熱飯。而后便集合帶回,各去馬廄領回馬匹等。
這段時間反復的出征,也使得這支騎卒對這些雜務開始顯得輕車熟路起來——吃過早飯后僅僅用去半個時辰來準備。而后這一隊的騎卒,便在李延昭帶領下,出營而去。
李延昭率部疾馳半個時辰不到,便抵達了大河北岸。依然據守在北岸臨時營地的趙都尉,見狀立刻安排渡船將李延昭部下騎卒們渡過河岸而去。
待數騎卒都渡過河之后,李延昭不由分,便帶領四十來個騎卒,向河南腹地深入而去,此刻并沒有再行分兵偵哨。乃是李延昭覺得,此時最需密切關注的軍情,無疑便是陳安與劉趙之間的戰事了。
然而行不過七八十里,前出五里警戒的騎卒前哨們,已是折返而回,向李延昭報告,五里之外出現了大批難民隊伍,綿延十數里,正向這邊迤邐而來,看樣子,顯然是想進入涼州,以躲避戰亂的人群。
李延昭聞言卻是大驚。大批難民逃難前去涼州的話,若無準備接應的預案,很可能使涼州對此措手不及,從而安置不善,繼而生出大亂,埋下不安定的禍根。
如今的廣武,正處在風雨飄搖的前端,眼看廣武郡將在辛太守的治理之下,漸漸步上正軌,慢慢向良好局面發展。怎能因為對大批難民不能妥善安置而引起非議?
聽聞屬下的匯報之后,李延昭便一揚馬鞭,向身側其余騎卒下令道:“體都有,加速前進!”
幾十騎便隨著李延昭的命令,向著前方即將出現的難民潮疾馳而去。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