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涼州辭 正文 第三百四十章 武嵬成軍(下)

作者/子夜鎮魂曲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點將臺前,各營百人將以上級別將佐皆聚攏在一起,各自望著李延炤,默然不語。

    “先前李某已奏請使君批復,自今日起,我等一軍軍稱,更名‘武嵬’。此番是想告知大家。自此之后,我等不再是令居一地縣兵,而是護羌校尉麾下屬軍!炤取‘武嵬’之意,便是想令三軍刻苦習練,勇武如同山嵬一般,令敵軍無法跨越,聞風喪膽!”

    他環視在場的武嵬軍將佐,語調平靜沉穩:“軍中袍澤,一路行來,不知有多少人已戰死疆場,埋骨青山。我等有幸得存,更應不負袍澤遺志,惟舉兵東進,定國安邦。軍中將佐,如今胡漢兼有,然更當上下同欲,戮力而行。”

    “我等并非高門家兵部曲,所忠者,無非王業,所事者,無非明公一人耳。當今明公,弱冠之年假攝州事,英武果決,實非尋常。炤中人之資,得幸明公垂青,統領一軍,已是非分。若不忠王事,則天理難容。”

    言罷,李延炤自身旁一名衛士中擎過一面大旗,便是先前已制成的武嵬軍旗。他將大旗高高擎起。微風拂動之下,旗面上“武嵬”二字若隱若現。而這面新制軍旗,與營中依然挺立的其余旗幟一同微微擺動。通體黑色的旗面迎面便給在場的諸多將佐帶來一種壓抑的肅殺氣氛。

    “自今日起,這面旗便是我等軍旗。我自會將之立于中軍。旗幟所在之處,便是我身處之地!旗幟所向,諸軍皆須戮力前行。炤言出必踐,每戰爭先。倘若有敢先退者,一概軍法從事!”

    “武嵬萬勝!”李延炤站在通體黝黑,繡著白色字體的軍旗下,奮力將之舉起,大吼道。

    “萬勝,萬勝!”下方數十名將佐亦是心潮澎湃,一同高舉右呼道。雖只寥寥數十人,但是聲音卻一直傳出很遠。

    辛彥自縣府之中,便已聽得軍營方向傳來的聲聲怒吼。他漫步行出縣府,而門外負責護衛縣府的王強見狀,便立即迎上去,拱待命。

    辛彥支起耳朵,細細聽著軍營方向傳來的“萬勝”聲,一臉疑惑地望向一旁王強。王強看著滿面探詢之色的辛彥,便拱道:“李長史正在營中,召集將佐宣布立軍易幟。明府是否要前往一觀?”

    辛彥聽著那齊聲呼喝,眼中流露出幾分向往神色。沉默了片刻,他終于還是擺擺,道:“不了,不了。定東立軍易幟,自此之后雖駐防令居,然終究是護羌校尉府屬軍。我身為一縣縣令,前往一觀,顯然頗犯忌諱,至為不妥……”

    王強沉默著退到一旁。而辛彥嘆息一番,便要轉身回縣府。然而望著內城四角不久前新立的望樓,又停住腳步。

    辛彥向著城西北角望樓的方向行去。王強見狀,便喚過幾名得力下,在旁緊緊隨行。辛彥穿過街巷,不過兩刻鐘左右便登上望樓。駐守望樓的健銳營弩,見辛彥前來,頓時整肅軍容,大氣也不敢出一口。

    辛彥向營中望去,只見點將臺前,通體黝黑的武嵬軍大旗烈烈飄揚。而營中各將佐已將士卒紛紛集中起來。不多會,外城各營也相繼帶到,在營中校場上排列出一片片整齊的方陣。

    各營將佐相繼向李延炤報告了自己麾下士卒到場及值守情況。整個校場一片肅然。不明所以的士卒們紛紛注視著點將臺前飄揚的那面通體黝黑的旗幟。李延炤在旗下站定,抬指向軍旗:“自今日起,本軍更名武嵬,歸屬護羌校尉府直轄,但仍駐守令居。諸君不必憂心與父母親眷分別。但我等既歸屬護羌校尉府,便要聽從府中征調!”

    此言宣布,場中士卒卻仍是一臉茫然。不少人對于歸屬廣武郡府,與歸屬護羌校尉府,感覺基本沒有什么不同。而此時李延炤站在新制的軍旗下,鄭重其事地宣布這件事情,仍使得不少士卒心中明了,此事并不是他們看來那樣沒有分別。

    幾名戰鋒營護兵自一旁扛著數面軍旗行至面前,李延炤眼望軍陣前列,喝道:“各營百人將跨前一步,準備授旗!”

    話音方落,各方陣前已有數名將佐出列待命。之前李延炤召集諸將宣布成軍易幟之時,他們各自心中已是有底。此番將縣兵劃歸護羌校尉屬,各人前程立時便大有進望。

    如今營中有四位百人將,分別是戰鋒營百人將周興,健銳營百人將王誠、雷融、新立射聲營百人將魏旭,騎營百人將陶恒。另報請張使君批復,提拔了兩名千人督。一個便是劉季武,另一個則是由別部司馬升任的曹建。

    提拔了劉季武與曹建,一方面是因李延炤念舊,另一方面則是以這二人之能,皆足以勝任千人督的職位。如此一來他對于這支軍隊的掌控力便足夠,二人倒也爭氣,立軍之初,操練、糧餉、軍械諸事皆是辦得妥妥當當,下面諸將倒也說不出什么來。

    李延炤拿過一面軍旗,展開一看,旗面上繡的卻正是“武嵬騎營”。他望向緩步走來的陶恒,鄭重地將這面軍旗交到了他的中。

    陶恒接過旗,緩緩退回騎營軍卒前列。隨即,戰鋒、健銳、射聲諸營,亦紛紛授旗完畢。李延炤眼望諸將,朗聲道:“我輩出生入死,既勤于王事,也是為身后父母親眷掙得一分安寧祥和。還望諸君切莫忘記我輩職責,守土御敵,責無旁貸!”

    “長史訓導,我等謹記!”最后一名接過旗幟退回隊伍中的魏旭擎好軍旗,抱拳俯首,聲音洪亮道。隨即,一側諸百人將及麾下士卒,亦是紛紛抱拳俯首。連氐人頭領雷融所部,也皆是動作一致。顯然入營之后,這些往常散漫的氐羌武士,如今已是初步具備了軍伍將卒應具備的基本素養。

    抬起頭來的魏旭靜靜注視著李延炤,眼中已隱隱有激動的淚光閃動。當初被李延炤撞破他參與倒賣軍糧之事,雖然有合作之功,不過那時魏旭也曾一度以為自己今后便只有默默在營中,待到終老或是戰死疆場。至于到今日境遇地位,卻是根本想都不敢想。

    不意先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卻是真切地擺在自己面前。如今武嵬成軍,歸屬護羌校尉。未來諸將的境遇,只會更進一步。

    站在望樓上的辛彥眼見此景,也是拍著欄桿感慨道:“定東實乃將才。軍心可用啊……”眼下武嵬軍雖然規模不大,軍卒也不過兩千余人。不過眼觀營中將卒這番行止氣度,辛彥已經堅信,這支軍隊,確非令居一地可以局限。

    武嵬軍的大旗插上了令居縣城的四門,而李延炤出營望著飄揚在四門之上的那些軍旗,堅信這只是一個開端。

    走下望樓,返回縣府的路上,辛彥看到正在營墻上注視四門的李延炤。他便緩緩行至營墻下,喚道:“定東!”

    李延炤聞聲向下看,當看到辛彥之后,便立時滿臉堆笑,飛速自營墻上奔下去,而后行出轅門,握了握辛彥的,道:“撫梁,如今營中之事既已初步告定,我便還有些事,想交托于你。”

    辛彥面露驚訝:“既是如此,定東為何不早說?”言罷,辛彥一指縣府方向:“走,定東,回縣府坐而對飲,慢慢道來。”

    二人一路行至縣府,辛彥命兩名家仆匆匆準備了些酪漿糕點之類,在內堂之中擺了一桌。二人便分坐在一張幾案的兩端,拿起酒杯,對飲起來。

    “前番征討西域之時,我便與左右諸將有議,歸于縣府之后,便要自行籌集些財貨,在縣中開辦一所學堂,收取忠烈遺孤恩養、進學。而前段時間軍中事務繁多,尚無暇顧及。如今諸事已定,便又想起這樁事。然而最近風傳使君正在募集諸軍,準備進取隴西,想必依然抽不開身……”

    李延炤話音未落,辛彥卻已哈哈大笑起來:“定東所議,倒是件好事!緣何如今才講?忠烈遺孤,于情于理,本該縣府照拂恩養,只是至今府庫仍稱不上寬裕,故而才屢屢擱置。我也曾想募資籌建一二學堂,供忠烈子弟進學。而內心卻每每惶恐,生怕僭越,故而不曾提起。既然定東也有此意,彥便可以放心施為了……”

    李延炤聽聞辛彥所言,當即也是一笑:“炤這些年,與撫梁一同買賣牛羊馬鞍,除填補公帑,及軍中各項所需之外,結余亦有十數萬錢。如今便不妨將這筆資財皆交予撫梁,望撫梁早日促成此事。一應花銷,可令王強做一賬目,炤待戎馬倥惚,再回來一觀。”

    辛彥笑道:“好說。定東身負軍務,便放心前去。彥若不能促成此事,甘受定東詰問。”

    李延炤點了點頭,隨后端起酒杯,將杯中酒一飲而盡,隨后仰頭望向辛彥,又問道:“如今書本匱乏,撫梁可有妙法?”

    李延炤所問,卻著實將辛彥問愣了。他皺眉思索片刻,隨即便抬起頭道:“如今書籍,多為抄。且紙牘并行。彥以為,可只將書本給予先生,令先生講書。子弟們聽書即可……”

    李延炤隨拿過一旁幾案中一本線裝書冊,翻閱了一番,問道:“撫梁若是抄如此一冊,大致所需多久?”

    辛彥遲疑了一下,隨后望了望那書厚度,躊躇道:“若事務不忙,或十余日。事務繁忙,足月也未必能抄成一本。”

    李延炤大笑著道:“確是如此!然我有一妙法,不知撫梁肯不肯一試?”

    辛彥聞言,面現異色,當即便好奇問道:“何種妙法?我之前只聞抄成一部書,所需時光經年累月。定東既言及妙法,自然要試一試。”

    李延炤哈哈一笑,拿起旁邊一根筷子,筷頭向上擺在幾案中央,問辛彥道:“撫梁覺得,我若是在這筷子尾端刻上字,再刷上墨,取一紙覆于其上。再加以按壓,筷子上刻之字,是否會印于紙上?”

    辛彥端詳著那根筷子,思索半天,仍是一臉疑慮地望向李延炤:“莫說一部書,便是一頁之上所容納之字也足有數百。這又如何處之?”

    李延炤哈哈一笑,隨即喚過堂外一名侍者,請他拿了一把筷子上來。李延炤將這一把筷子攥在中,而后排列一番,讓它們排列起來。李延炤又笑著問辛彥道:“撫梁且看,如此一來何如?”

    辛彥登時恍然大悟:“定東莫不是說,將這些字排列好,再盛裝于書本紙張大笑的木框之中,而后刷墨,按壓,便能印出一頁書?若有大量這種字塊,排列成每頁所需字塊,便可大量印書?”

    辛彥舉一反三,自己想通了這種印刷術的妙用,也令李延炤感到欣慰。他笑道:“撫梁見微知著,果非常人。如此一來,忠烈子弟至學堂進學,人人皆可奉上書本。然此法終歸只是炤之淺見,如何施為,尚還多多有托撫梁。”

    “不過,這字塊刻制之時,需刻成反字!”李延炤說著,便抽出一根筷子蘸了些酒,在幾案空白處,寫下一個反著的“李”字。道:“如此一來,印出的字,便是正字!”

    辛彥見狀,連連點頭,隨即又問道:“既是如此,這印書所用字塊,當以何種材質所做?”

    李延炤望著桌案上那個反寫的“李”,思忖片刻,便道:“可用木,可用黏土燒制,也可用鉛、銅等。其中黏土燒制所耗資財頗為低廉,使用時限尚可。用木則使用時間最為短暫。用鉛、銅等可用最久,不過所耗資財也是最多。個中實行,便請撫梁自行斟酌定奪。”

    “好,好!”辛彥笑著拿起中竹筷拈了一筷子菜送入口中:“得此妙法,何愁學堂不立?定東寬心,彥必大力督辦此事,以慰各位忠烈在天之靈!”

    “有托撫梁!”李延炤端起面前酒杯一飲而盡:“稍后我自將積攢資財送往縣府,撫梁做成此事,炤與忠烈之靈,皆是感激不盡……”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包头市| 呼和浩特市| 藁城市| 达孜县| 大埔县| 井冈山市| 梁山县| 芷江| 晴隆县| 杭州市| 大兴区| 望城县| 新源县| 莱西市| 宜良县| 樟树市| 西贡区| 巩义市| 凭祥市| 娱乐| 微山县| 肇庆市| 英山县| 沧源| 鄂伦春自治旗| 张家界市| 乐平市| 鹤峰县| 来凤县| 沁源县| 屏东县| 溧水县| 太仆寺旗| 和田市| 兰州市| 广宁县| 古田县| 临海市| 荆门市| 东城区| 黄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