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爹,天天就這么兩頓加點米的清湯,誰能吃飽啊?”一個長相頗有些俊朗的青年將中的碗重重頓到幾案上,神情怨忿地用胡語說道。那粗瓷大碗在桌案上滴溜溜地轉了幾圈,碗中渾濁的米湯灑滿一桌子,間或夾雜幾顆著煮至稀碎的粟米。
坐在殘破桌案后的老者長嘆一口氣,而后伸出顫顫巍巍的雙,將碗中傾倒出來的粟米劃拉到一起,右形同枯槁的指已捏起那些粟米,而后喂到嘴中。只覺未經(jīng)咀嚼便已化為齏粉。雖然喂到口中的粟米并沒有多少,然而老者還是露出一絲滿足的神情。
他細細體會了一番那粟米的香甜回味,而后直起腰來,看著立在一旁,仍是兀自氣憤不休的兒子,用胡語嘆道:“年兒。如今這世道,能喝上一碗有點粟米的粥飯,好生活著,已經(jīng)頗為不易。切莫再心懷雜念,生出別的事端。縣里那個姓李的長史絕非善類。阿爹活了五十年了,這種人,也就只見過三回……”
“阿爹!”青年指著碗,厲聲喝道:“非我等如今生事。去歲冬至今,已足有五月。之間唯獨修城之時,供給糧米尚算足額。如今城也修完了,辛勞一冬,倒給我們又換成了這看不見幾粒米的清水!”
青年說著說著,憤而起身,便要向外行去。老者一見此景,內(nèi)心惶急,急忙起身,問道:“年兒,你要去哪里?”
青年轉頭:“縣府里那些官吏,軍營中那些士卒,飽食終日,衣食無憂,憑什么?他們不給,我們也不能餓死!虎子聯(lián)絡了部落之中好些人,我等便前去把他的縣府府庫砸開,搶了糧食分給大伙!”
青年說完,便扭頭,負氣一般向門外行去。老者見狀,不復方才的遲緩,一個箭步?jīng)_上去,干枯如同枯枝一般的右猛地探出,鉗住了那青年的腕,青年奮力掙了幾下,竟不能掙脫。
“年兒,去不得,去不得呀!”老者一邊奮力將青年往回拖,一邊說道:“那李長史鷹視狼顧,絕非常人!為何他在外城每側都設立一營,派兵駐守,又在內(nèi)城四角都修建了望樓箭塔?你還不知嗎?”
青年奮力掙了幾下,也沒能掙脫老者的鉗制。他索性不再掙扎,任老者將他一路拖回榻旁,按著他坐下。
“阿爹!別人不給吃食,我們又不能搶。如今不少人家都有老弱餓死,我們難道也得眼睜睜地餓死么?想當初,在隴西時,您還是部落中頭領,何時為這一碗飽飯發(fā)過愁?如今阿爹既不同意去搶,今后我們又將如何度日?”
老者搬了一個胡凳,在青年對面坐下:“今年隴西大旱,劉胤又不顧我等死活,不僅存糧搜刮得一顆都不剩,便是部落中所存原本打算用于越冬的牛羊,也盡皆上交給了他們,這一點,你又不是不知!若是留在隴西,我等不是成為白馬氐那種大部落的附庸,便是要在如今已經(jīng)過去的冬季活活餓死!”
青年聽聞老者的一番斥責,不由得沉默了一會,而后,他又揚起頭:“然而如今餓死,和去冬餓死,又有什么分別?”
老者大急,指著那碗橫流在桌案上的清粥:“如今好歹每天還有兩碗清粥維系,你去不打緊,若是萬一你回不來,我和你阿母,還有你妹妹,又當如何度日?你大兄尚在軍中,你這么一鬧,是否會牽連到他?是否會牽連到我們,你有想過嗎?”
老者越說越激動:“今天你哪兒也別想去!就在屋里給我乖乖待著!若你非要出門,便殺了你阿爹!”
青年聽聞老者毫無余地的話語,登時愣住。躊躇片刻,他終究還是低下頭去,表示了他自己的順從。
老者見青年終于表現(xiàn)出來一番順從模樣,便松了口氣。他在榻旁坐下,而后拍著青年的肩膀,語重心長道:“年兒,阿爹是不會讓一家餓死的。阿爹還有先前頭領賞賜的珠寶、玉器。本來那是打算以后給你說了親事,送給女方家的彩禮。要是真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阿爹將這些東西賣了,也能讓全家人渡過這一次難關……”
兩人正小聲交談著,門外忽然傳來一陣嘈雜,隨后兩人便聽到用力的拍門聲,與此同時,一個男聲問道:“阿年,阿年在嗎?”
老者一聽這呼喚,登時便瞪了一眼要做應答的兒子,那青年在老父瞪視之下,只得訕訕住了口。老者用眼神示意青年進里屋去。青年起身,郁郁不樂地行入屋內(nèi),老者方才一臉訕笑,前去打開門,門外一名魁梧青年持木棍,看到老者,便問道:“阿叔,阿年在嗎?”
“噢,阿年剛出去沒多久,這會不在家里。”老者笑著打了個哈哈。
“那您知道阿年去哪了嗎?”那魁梧青年不依不饒,繼續(xù)問道。
“阿虎,阿叔真不知阿年去了哪。他剛才在家里喝了一碗稀粥,然后跟阿叔拌了幾句嘴,就把碗丟在桌上,出門去了……”老者邊說著,邊將門又打開一點,指著屋中淌滿稀粥的桌案:“你說說這孩子,簡直是……如今本來就沒什么吃的,他還一下子把大半碗粥都浪費了……”
“對了,阿虎你要是在外面見到阿年,就告訴他一聲,讓他趕緊回家來,阿叔這回不會打他。”
支走了阿虎,老者可算是松了口氣。他關上門,回身又瞪了一眼在內(nèi)屋左近探頭探腦的兒子,默默拿起一塊抹布,行至桌案旁,將那粗瓷大碗拿起來,而后粗粗擦了擦桌案。
*********************
“你可偵知清楚了?”李延炤端起桌案上一杯水,一飲而盡,而后望向面前一人,神色凝重地問道。
“回長史,屬下已偵知,這些氐羌部落民計劃集眾沖入內(nèi)城,至府庫,而后砸開府庫大門,劫了府庫中錢糧。用來讓外城諸民戶果腹。”
“事情恐沒這么簡單。”李延炤放下碗,毫無形象地抹了抹嘴:“我疑是有敵軍探子,鼓動這些羌胡流民生事,他們便好借而行。至于所行之事,是竊取情報,打亂我軍部署,還是趁亂刺殺縣府或軍中官吏,便不得而知。”
“屬下已偵知敵軍探子,雖未必全,然據(jù)此抓人,即使有漏網(wǎng)之魚,想必也會掂量掂量,未敢再輕舉妄動,請長史過目。”
李延炤接過那人呈上的名單,打開粗粗一覽。隨后便用鎮(zhèn)紙壓在幾案上。
“你來之時,虜賊那邊可有什么動向?”李延炤抬起頭,盯著面前那人。
“屬下借行商之名,曾數(shù)度前往隴西、南安。自民眾、府衙吏員口中得知,如今劉曜似已遣使前往鄴城,意欲與石趙議和。然諸郡縣中,卻仍未有松動跡象。隴西地帶雖已人煙稀少,然各郡縣官吏仍是整日派遣兵士、吏員,刮地三尺剝削民戶,收取錢糧。”
“各郡縣軍力調(diào)動情況呢?”李延炤繼續(xù)問道。
“狄道如今屯兵不下八千,隴西與南安略少一些,但也依舊有五六千不等的規(guī)模。”匯報人輕咳一聲,又道:“各地民眾不堪剝削,先前曾有數(shù)支氐羌小部落,聯(lián)合左近郡縣民戶,起事反趙。然劉胤率兵很快便將此次亂事鎮(zhèn)壓下去。俘虜近萬人,分派到各郡縣中,成為奴隸或充任為兵。那些小部落的頭人,據(jù)說已均被劉胤處死。”
“如此一來,便說得通了……”李延炤沉思片刻,緩緩道:“辛苦你了,崔陽。待會我令陶恒將你偽裝成犯人送出北門,隨后給你一匹快馬,你便繼續(xù)前往隴西,充任哨探。”
李延炤起身行至崔陽身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如今,你便是李某人的眼睛。獨自在外切記小心行事。凡事如無把握,便寧可蟄伏起來,靜候時。”
“屬下謹記!”崔陽抱拳道。
李延炤行出門,向門外士卒道:“且將騎營陶百人將喚來。”
不多會,陶恒已大步行入屋中。進門之后,望著屋中已取下氈帽的那人,驚訝得合不攏嘴:“崔陽?”
崔陽笑著起身,抱拳道:“陶百人將,別來無恙啊。”
二人寒暄了一陣。崔陽在這種情形下神色顯得有些尷尬。而陶恒望著崔陽,眼中則滿是好奇與探詢之色。
李延炤拍了拍:“陶恒,稍后我給崔陽換身衣物,將他偽裝成囚徒,用布袋套住腦袋,裝入囚車中。你領一什騎卒將他押出北門,找一僻靜無人之處,將他解下,而后給他一匹快馬,令他自去。”
“屬下遵命,這就將之套上麻袋,押上囚車送出城去。”陶恒躬身抱拳,以示遵命。
“不不。”李延炤連連擺:“今夜有場大戲,陶百人將不看完了再走嗎?”
聽聞李延炤此語,陶恒心中也升騰起無盡的疑惑和好奇。他遲疑片刻,而后抱拳道:“屬下謹遵長史之命。”
“未時整,你便將營中騎卒集結起來,隨后出城,分散前往各處,酉時城中必起火,見到火光,你率領所部騎卒,也切莫慌張。待城中暴民向城外逃散之時,你可率騎卒出動,盡量將之生擒。若逃散的暴民仍反抗,再就地斬殺!”
望著陶恒轉身遠去的背影,李延炤又出門,喚過守衛(wèi)士卒:“且將劉督、曹督、周百人將、魏百人將召集前來。”吩咐完后,李延炤回首望著屋中的崔陽,淡淡道:“你且到里屋暫避一會,稍后須你出城之時,我自會喚你出來。”
片刻之后,劉季武與曹建一同前來。等了一會,周興與魏旭亦是先后到達。四人各尋一張幾案坐定,看著李延炤凝重的神色,皆是疑惑不已。
李延炤取出一幅地圖,擺在桌案上,喚四人近前:“我已聞報,部分氐羌之民受敵軍探子蠱惑,以缺乏糧食為借口,打算在今日入夜,城門關閉之前,集眾沖擊縣府府庫,奪得錢糧。然敵軍探子很可能借此時行他們圖謀之事。周百人將,你且率一隊戰(zhàn)鋒營銳卒據(jù)守縣府,府庫離縣府極近,務必護衛(wèi)辛明府周全!”
“末將領命。倘若明府不測,末將甘愿伏法!”
“魏百人將。你且率射聲營士卒據(jù)守城頭。待暴民進城之后,便即刻拉起吊橋封閉四門。城上據(jù)守的射聲營士卒自行射殺入城暴民。”
“屬下領命!”魏旭起身抱拳領命,而神色中卻透出幾分不解。
“曹督領百名戰(zhàn)鋒營士卒巡城。巡城之時,應與平日一致,萬不可使暴民看出端倪。”
“屬下,領命!”曹建神色雖中與魏旭一樣透出不解,卻還是很快抱拳,示意自己領命。
“劉督,你便率剩余戰(zhàn)鋒營銳卒留守營中,可先令士卒在營內(nèi)活動,酉時初刻著甲拿刀,待聽到縣府號鼓之后,再立即集合出營。何處有暴民滋事,便往何處去!”
“喏!”劉季武抱拳叩地,言簡意賅。
“各人所負職責,皆已分配到位。今夜若是出了什么岔子,到時候李某人認得諸位,軍法卻不認得諸位!還望諸位切莫懈怠,務必將此番敵軍探子與暴民鎮(zhèn)壓下去!”
“今日王誠與雷融領健銳營前往西山操練。王誠那里我已做了交代。倘若雷融有二心,王誠可當場將之擊擒!”李延炤言及的雷融,便是此番前來投靠的幾個氐羌人部落之中最大的那一支部落首領的長子。李延炤征召氐羌子弟入軍之后,請各部落頭人選出一人,暫時帶領這些氐羌士卒,雷融便在公推之下,出任了這名將佐。
幾乎與此同時,在外城西南角的一間空置的小茅屋中,十幾名氐羌青年正聚集在一起,昏暗的屋中,一盞油燈閃著昏黃的光芒。先前那名喚作阿虎的青年,正神色興奮地望著自己的同伴:“各營中主力一千余人,一大早便離城,方才,便連騎卒也已出城。舉事便在今夜!”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