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魏國,是沒有大夫或郎中這樣一種職業(yè)的。rg
無論升斗民,抑或是皇族世家,到頭疼腦熱,大到各種疑難雜癥,由道佛二門包攬。
這二門有著種種神異之處,道院的一杯符水,佛門的一聲禪唱,往往就能解決大多數(shù)疾疫,若是復雜些的病情,再配合一些草藥服下,除非是絕癥,很難有不愈者。
因此,這道佛二門極度昌盛,地位尊崇。不管是信仰宗教,還是指望其手到病除的領(lǐng),就算是皇族世家,也對其客客氣氣,特別是與二門中那些大德高士,之間的來往頗為頻密。
往生寺,就是大魏境內(nèi)規(guī)模最大的一家寺院,其分院遍布天下,影響力首屈一指。
其中的方丈方圓大師,與張文山交情不錯,因此便把張原這個不好處理、又難以留在府中的庶子一腳踢了過去。
在張相國想來,就這么讓張原青燈古佛一生,也算仁至義盡了。
……
“阿彌托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一個眉清目秀的沙彌圍繞著張原轉(zhuǎn)來轉(zhuǎn)去,不停地念唱著佛號,試圖引起對方注意。
方太搞不明白,這個與自己年齡仿佛的少年,怎么就耐得住性子,一聲不吭,一個字都不吐?
若非是無意中聽見對方夢中囈語,他還當張原是一個啞巴。
“無趣!無趣!你這個長著頭發(fā)的人,怎么比我們這些光頭還要無趣呢?”年方十七的方太和尚苦惱地撓了撓光禿禿的頭皮,好不容易寺中有了個同齡人,怎就這般無趣呢?
張原恍若未聞,默默地掃著地上落葉。
“佛前無閑人。”方圓大師一句話取消了面壁思過的功課,直接發(fā)配張原去掃地。
日日掃,時時掃;有葉掃葉,有雪掃雪。
這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張原一直埋頭掃地,哪怕地上的青石光亮照人,他依然勤加拂拭。
在默默觀察了一段時間后,方圓用“別人家孩子”的語氣對方太這個隔輩的師弟了一句:“此子有佛性,汝要多學學。”
年少的方太自然不服,試圖與張原攀比一二,結(jié)果招來好大個沒趣。
瞧著張原悶頭悶腦的樣子,方太眼珠一轉(zhuǎn),靈活地繞到前方,一腳踩住對方手中的竹枝扎成的掃帚,指著上面早已枯黃的枝條道:“這枝條也是有生命的,你怎么可以用來掃地?”
張原停下動作,靜靜地注視著對方。
方太嘻嘻一笑:“不信?那你趕緊求我,我變個戲法給你看,保證有趣得很。”
張原:……
方太面上現(xiàn)出幾絲惱色:“你這么瞅著我做甚?快,要不要我變戲法給你看?”
默默僵持了兩分鐘,仍舊被張原默默地瞅著,方太氣得暗暗咬牙,漲紅著臉道:“你……你給我看好了!”
只見方太輕輕捏住一根掃帚上干枯的竹枝,也不見有什么動作,那早已枯黃的枝條竟然慢慢變綠,又由綠變青,最后還生出兩片翠生生的綠葉來。
“看到了吧?化腐朽為神奇,白骨生新肌,這可是‘和尚’才有的修為!”方太臉色發(fā)白,氣喘吁吁地道:“還不趕緊膜拜我?還不趕緊……。”
話音未落,眼珠子一翻,暈了過去。
張原眼中露出一絲無奈,俯下身扛起方太,一步步走回院里,將其放在塌上,然后不疾不徐地走了出來,繼續(xù)拿著掃帚清掃著已經(jīng)光亮如新的青石地板。
有著種種神異的道佛二門,自然也有著相應的位份。
在往生寺,‘沙彌’是最初的位份,往上就是‘和尚’。
和尚二字,是師者的意義,代表著具有了傳道解惑的資格,也只有到了這一步,才算真正入了佛門。
沙彌,能通過禪唱給人安神醒腦,配合湯藥治人疾疫。
而和尚,則真正具有了白骨生肌、腐朽化生的神異能力,只是偌大的往生寺,達到這一步的人也并不多。而方太并未徹底跨過這一步,勉強施展出那般神異能力,自然脫力暈迷了。
但這般年紀就有了這樣的修為,已是實屬難得。
廂房內(nèi),方圓不知何時站在了方太的床頭,暗嘆了一聲,伸出手掌按在對方額頭上,只見相觸之處,蒙上了一層極淡的金光,方太蒼白的臉也隨之很快恢復血色,進入酣甜的夢鄉(xiāng)中。
“天資有余,心性不足啊。”
方圓感嘆著,目光投向院落外,那道瘦弱的背影上。
也許自己衣缽,有著更好的傳人?
張原掃著掃著,忽覺不對,平靜的心湖像是被扔進一顆石子,蕩開層層漣漪,驟然轉(zhuǎn)身一望,只見數(shù)丈外的石桌椅上,不知道什么時候坐上了一個人,目中神光炯炯地注視著他。
“咦?”
那個留著一副長須,面相儒雅的中年人意外地打量著他:“靜中知動,好專注的子!”
張原心頭掠過一絲迷惑,只覺得眼前此人有些熟悉,淡淡的親切中,又夾雜著幾絲道不明的復雜意味。
“子,你習過武?”中年人有些吃驚,他自忖坐在此處,天底下沒幾個人能夠發(fā)現(xiàn)他的動靜,怎么偏偏被這少年發(fā)覺了?
張原微一猶豫,搖了搖頭。
中年人不信,上前去出手如風,將他四肢部捏了一遍,這才驚疑不定地望著張原。
果然不是練家子,莫非這靜中知動狀態(tài)是天生而來?
人有五官,分別是看、聞、聽、嗅、觸,通過這五個途徑去認識這個世界。資質(zhì)好的人,這五官就是靈敏。
而通過修習武學,修為造詣到了一定程度,便會漸漸生出第六官來,那便是“感”。
心感,意感,神感!
通過更深層次的感知,去認識和理解這個世界的細微和幽深,明悟天地,洞徹己心,不為外物陰邪所侵,神而明之。往往這樣的人也能在武道一途走得更遠。
如果一個武者修到了神感的地步,神與天交,神與地合,那絕對是繼往開來、冠絕古今的大高手!在這樣的人手里,隨隨便便一拳一腳,就能造成莫大威力。
“子!拜我為師!”想到此處,中年人神情急切地道。
張原還未來得及話,只聽得不遠處傳來一聲意味悠遠地禪唱:“阿彌陀佛,此子與我佛有緣,無相子施主還是另尋傳人吧!”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