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王鉷初審張垍難定案適之醉酒晉卿輕發落
天子巡視花萼樓,塵封建章賢士流。rg
思緒無定不忍棄,又想明鏡回九州。
且唐玄宗去花萼樓一趟,親自查處科考舞弊案,覺得事態嚴重。張九齡離開之后,李林甫處處順他的意,從此不受約束。上朝少了,大事都由李林甫張羅,幾年來相安無事。現在出了這樣的大事,他不放心了,便想整頓朝綱。
楊玉環來到他的身邊,見他一正經,上前道:“皇上什么事不開心啊?顯得心事重重。身體要緊,六十歲的人了,急壞了身子不好。”
幾年來,唐玄宗一直與楊玉環在一起,對她的依賴也來重,有些離不開了。拉開笑臉道:“科考出大事了,朕下旨將苗晉卿關押起來了。到了華清宮,心里仍然放心不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朝綱該整頓整頓了。”
楊玉環上前道:“臣妾見皇上的臉色不好,已經猜測朝廷中出了大事。皇上遇上煩心事了,不能著急。再大的事也得由大臣們處理,皇上把住關就行了。勞神過度,會損害身體的。”
唐玄宗道:“朕不放心啊,此次科考,主考官濫用職權,選上來的人,不懂詩詞文章。這樣不按法典行事,如何得了,長此下去,社稷不穩啊。”
楊玉環道:“朝廷的官員,主要職責是為皇上分憂,會辦事就行了。書讀得好,不一定會辦理政事,張九齡就不如李林甫。”
唐玄宗道:“九齡雖然對朕刻薄一些,但他辦事規矩使人放心。林甫雖然討朕喜歡,但太過變通,朕不能放心啊。這次要殺一儆百,嚴懲這些亂臣賊子。警示百官,讓大唐的法典重回朝綱,不能壞了規矩。”
楊玉環道:“這事就交給林甫好了,他一定會處理好的。我們盡情享樂,皇上快樂,心情舒暢,身體就好,就能延年益壽。”
“娘子得好,朕如能龜鶴延年,對社稷也是一件好事。主考官和副主考官都下了大牢,讓他們去處理也好,現在觸及他們一下,敲敲警鐘,公正就又回來了。”唐玄宗轉怒為笑,立即進入新角色,又開始盡情的歌舞,沒有繼續追問考試舞蔽。
李林甫送走唐玄宗,到中書省處理朝政事務,五六天沒有接到催促審查苗晉卿案的圣旨。他如釋重負,一直將案子壓著,思量著由誰來審理,能夠保住苗晉卿。他心想:‘不能讓苗宋兩人絕望,絕望之人就會不顧一切。因此主審之人十分重要,選誰好呢?此事一定要慎重。’
御史臺首席長官張倚,心中沒底,到宰相府找李林甫。一進門便急不可待的道:“丞相,苗晉卿的案子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皇上有沒有追究啊?由于下官牽涉其中,不敢向皇上奏報。請丞相示下,御史臺該如何行事?”
李林甫道:“皇上在華清宮玩得高興,可能忘記了。你急什么?皇上不過問,也沒必要作進一步的安排。能拖上一段時間,就拖下去,時間長了,人們淡忘了,再大事化,事化了。”
張倚道:“這樣不太好吧,皇上已經明確下旨,三司會審是跑不掉的。皇上現在高興,總有一天會想起來的。應該早作安排,免得到時候被動。”
李林甫看了一眼張倚,覺得此人不簡單,如果不是他也涉及此案,要保苗晉卿,還不一定能保得下來。回想起唐玄宗那天在花萼樓上對張倚恨鐵不成鋼的態度,覺得他是一大威脅,很有可能要接他的相位。心中盤算,要將他攆出京城。
他內心百折千回,表面笑容可掬,微笑著道:“中丞涉及案件之中,就是三司會審,也不能參與。你放心,我會保你的。”
張倚回到御史臺,顏真卿上前道:“中丞大人,皇上明確下旨,科考舞蔽案不能拖了。大人牽涉其中,如果阻撓辦案又要罪加一等。下官勸中丞大人盡快審理此案,對皇上是一個交待。”
張倚嘆息一聲道:“可惜啊,你只是一個監察御史。你這人雖然死板一些,能力還是有的。我幾次想提拔你,可到了吏部就將你放到一邊了。我找了首席宰相,他不慌,我又有牽連,不好辦啊。”
顏真卿道:“大人何不去向適之丞相明,他可是正派人。”張倚拍了一下腦袋,當即去了兵部,向李適之建議。
李適之來到華清宮,他是去年由刑部尚書晉升宰相的。詩好,酒更好,乃當時的飲中八仙之一。今天他來華清宮參見皇帝,著實打盼了一下。頭戴遠游冠①,身穿紫色官服,腰束玉帶,穿戴整齊。平時的醉眼,今天也顯得格外明亮。
丞相晉見,唐玄宗自是要接待,在宜春殿設壇接見。李適之跪在臺階之下上奏道:“啟奏皇上,科考舞弊,乃是皇上下的結論。苗晉卿與宋遙已經關押了十多天,臣奏請三司會審。由御史中丞楊慎矜、刑部尚書蕭隱之、大理寺卿李道邃聯合審理。”
唐玄宗道:“此案還沒審理,三司失職了。迅速會審,一定要有結果。”李適之道:“慎尊圣旨,臣馬上組織會審。”
蕭隱之接到李適之的指示,覺得事關重大,立即將唐玄宗下旨審案的事,上報李林甫,請示如何審理?
李林甫大吃一驚,心想:‘李適之去年擔任左相,敢違逆我的心意,是想首席宰相的位子了。這事不能由他插手,要將主動權掌控在我的手中。’他立即到華清宮,向唐玄宗上奏:“啟奏皇上,科考舞蔽案一直沒有審理,是因為御史臺的人手原因。御史臺首席長官張倚涉嫌,沒有資格查審此案。御史中丞楊慎矜兼職太多,戶部的事和吏部的事接二連三,忙不過來,沒有時間審理此案,因此擱置了一段時間。臣推薦侍御史王鉷領銜主審此案,再從刑部和大理寺抽調人員,三司會審。”
唐玄宗道:“案子不能再拖了,既然慎矜事多,就按你的奏折,另行選人。一定要快速審理,快好。”
李林甫到了李適之的衙內,對他道:“皇上讓王鉷領銜主審此案,現在馬上審理,適之認為如何?”
李適之道:“科考的案件必須審理,不然的話,不好交待。王鉷只是侍御史,讓尚書和寺卿聽他的,不太好。”
李林甫道:“就是的啊,這是皇上恩準的,我也想盡快了結,但是御史臺的人,原因很多,目前只有他是合適的人選。”
李適之道:“御史臺缺人,就讓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員來審理。皇上交待的事不完成,追究下來,誰吃得銷啊?”
李林甫摸了一下腦袋,微笑著道:“朝廷的規定,官員犯罪,應該由御史臺主審,監督官員是御史臺的職責。讓刑部尚書和大理寺卿配合侍御史,不大合適,可以抽調其部門的官員來配合。特殊情況,特殊處理,你看如何?”
李適之道:“你是首席宰相,我只是提醒你一下。這個案子皇上已經下了結論,誰來主審,結論都是一樣。”
李林甫親自到王鉷的辦案房間,王鉷中等身材,國字臉,倒八字眉,大眼睛黑白分明。絡腮胡子又黑又密。首席宰相親臨,他受寵若驚。當即躬身低頭,虔誠的對李林甫道:“相爺親自到來,如此關心這個案子。下官將盡最大努力,查清此案,給朝廷一個滿意的答卷。”
李林甫點了點頭,一正經的道:“苗大人為官的口碑一向很好,這個案子涉及的官員很多,如果都處理了,朝中還有人做事嗎?因此要顧大局,對于偶爾犯錯的官員,能保護的就得定量保下來。為了加強力量,我特地讓刑部員外郎②羅希和大理寺少卿楊璹來一同審理此案。”
王鉷立刻理解了李林甫的心意,緊跟著道:“相爺運籌帷幄,一切都聽相爺的,是忠臣我們就保,是奸臣我們就除掉他。”
羅希是李林甫的親信,他對王鉷道:“李相爺非常關心此案,雖然苗晉卿是主考,但科考是吏部組織的。處理了吏部侍郎,吏部尚書能安心嗎?因此我們要大事化,事化了,盡量上補藥。”
王鉷心領神會:“羅大人的是,我們不能樹敵太多。”兩人的想法一致,楊璹也不敢與李林甫作對。審理的時候,大都是走走過場,案子很快就了結了。
卷宗做得非常到位,結論是苗晉卿主持科考沒有收受任何賄賂,與考生沒有任何往來。選擇進士雖然偏向朝廷官員的子嗣,是考慮人才的綜合素質,讀書好的人,不一定有政治才干。選人不公是認知問題,沒有貪贓枉法。
而且案子的細節十分清楚,可是天衣無縫。李林甫相當滿意,立即讓王鉷寫奏折。
李林甫找了一個唐玄宗十分高興的時候,將王鉷的奏折呈報給唐玄宗。唐玄宗看完奏折,對苗晉卿一案的審理結論很不滿意,因為奏折之中盡是為苗晉卿開脫罪責的詞。
他質問李林甫:“這案子怎么回事?你清楚嗎?”李林甫回答道:“御史臺讓王鉷會同刑部郎中羅希和大理寺少卿楊璹負責審理此案。臣按皇上的旨意,要求他們恪守職責,以法典為準繩,搜集證據,秉公執法不得恂私舞弊。因為臣是吏部尚書,應回避此案的審理,不宜過問審理過程。”
唐玄中點點頭,對李林甫的回答還算滿意,但對王鉷的奏折十分不滿,“你認為此案該如何了結?”
“應該重審。”唐玄宗沒想到李林甫會作出這樣的回答。接著道:“由誰來主審?”李林甫道:“臣舉薦附馬、翰林院大學士張垍重新審理此案,以正視聽。”
張垍是著名宰相張的兒子,又是唐玄宗的女婿,而且文采不錯,頗有乃父之風,在翰林院供奉。物以類集,張垍與李林甫不是同一類型之人,因此沒有來往。而張垍自以為文才很高,根看不起李林甫,常在唐玄宗面前李林甫無德無才,不適合當宰相。
唐玄宗曾經向李林甫提議讓張垍作黃門侍郎③,也被李林甫婉言相拒。現在李林甫舉薦張垍來重審此案,而且態度很堅決。這一下使唐玄宗非常驚訝。也明他與此案無關,要不然他怎么會讓對自己十分反感之人來重審這個與他的前程有密切關聯的案子呢?考慮一陣之后,唐玄宗對李林甫道:“你能推薦張垍來審理此案,朕十分滿意,準奏。”
其實李林甫有他的打算,唐玄宗雖然對李林甫信任有加,但安祿山啟奏科考舞弊之后,他的態度有些動搖,對朝政的一個音調出聲也開始懷疑。已經有換相的想法。這對李林甫可是極其重要,但眼前的副宰相李適之究竟有沒有能力擔當此任,他認為唐玄宗還在考察。這個時候,不能馬虎,出不得半點差錯。
李林甫已經猜到唐玄宗的心思,主動提出讓皇上信任的女婿來審理此案,目的是要穩住唐玄宗。他分析眼前形勢,李適之去年才接替牛仙客擔任左相,雖有文采,但還沒有到升右相的年限,他要利用這段時間鞏固他的地位。
經過權衡利弊慎重考慮之后向皇上舉薦張垍,他認為張垍是皇上的女婿,深得皇上信任,辦案結論唐玄宗會深信不疑。然而此人雖然文才很高,但過于迂腐,只知道照章辦事,很難將王鉷和羅希兩人精心策劃做實了的案子翻過來。他深知王鉷和羅希的能力,對張垍也很了解,退一步,即便案子翻了,也只犧牲苗晉卿一人,他沒有任何把柄在苗晉卿的手上。
他要讓苗晉卿知道他一直在為他開脫,在暗中保護他。沒有開脫掉,是皇上盯得太緊,即使被判處極刑,苗晉卿也會為了家人來保護他。苗晉卿的心中始終存有希望,就不會出賣他,會死保他這座靠山。他在唐玄宗的心目中,就會恢復形象。
張垍接到圣旨,他十分高興,八尺的身高,不自覺的振動了一下,國字臉上的兩道劍眉猛然一皺。他從內心感到振奮,終于有露臉的機會了。
唐玄宗態度十分明確,要求在一個月內審明苗晉卿案件。這使張垍感到壓力很大。他是個**強盛之人,作為駙馬,只是在翰林院起草詔書,做一些抄抄寫寫的工作,很不愜意。早就想進入朝政,一顯身手,苦于沒有機會。現在機會來了,他必須抓住,要力以赴,審明此案。這案子已經有了定論,讓他重新審理,中間有很大難度。
現在需要一個很能干的幫手。他想讓監察御史顏真卿作為助手,但一時拿不準,便去與哥哥張均商量。
張均與張垍長相相似,堂堂正正,也算得上美男子。開元中期就擔任大理寺卿,開元二十六年,坐累被貶為饒州刺史,現任太子左庶子④,在太子府任職,跟隨太子。有乃父之風,才華出眾。
他對張垍道:“顏真卿一介書生,書法很好,但審案并沒有突出表現。吉溫倒是審過幾宗難審的案子,而且十分出色,很復雜的案子在他手上,就能條理分明,清清楚楚。”張垍也認為哥哥的有理,便選擇吉溫當助手,一起審理案子。
李林甫讓王鉷請吉溫喝酒,他親自作陪,吉溫受寵若驚,他準時到達酒樓。吉溫是個瘦高個,八尺多的身軀總是彎著腰,一雙眼睛不停的轉動。見到王鉷的時候,兩道掃帚眉不自然的上楊了幾下,揍到王鉷的跟前道:“相爺親來,我這心里直打鼓,生怕不如他的意。”王鉷微笑著拍了一下他的肩膀。
這時李林甫進來了,吉溫立即在他身前跪拜:“相爺有事,一聲就夠了。吉溫何德,敢與相爺同席。”
李林甫道:“吉大人辦事干練,是我看重的人,請你吃頓酒,也很正常。都在皇上面前當差,親近一下,很有必要。”
上了酒桌,王鉷道:“駙馬選吉大人來重審科考舞弊案,這案子官已經下了結論。吉大人精明強干,一定能將這案子審查清楚,請照顧一下官的面子,感激不盡。”
李林甫道:“今天喝酒,純是私人感情,不談政事。我敬吉大人一杯﹗”吉溫立即站了起來,走到李林甫的身側道:“我敬相爺一杯,從現在起我吉溫就是相爺的馬前卒,相爺指到那里,我就沖向那里。”
李林甫欣然一笑,端起酒杯道:“我祝吉大人官運亨通,干﹗”三人酒到杯杯干,盡情暢飲。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