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適之是個直性人,認準了的事,他不會后退,當即便進宮向唐玄宗陳述理由。rg他一心一意為了國家,希望能挖出金子來。
見到唐玄宗,李適之道:“啟奏皇上,黃金是西域的通用貨幣,有了黃金就能購買大量的洋貨。我的奏折得很清楚了,這是個賺錢的好門道,應該盡早開工。”
唐玄宗道:“金子雖然很好,但不能損害我們大唐。適之啊,你的心是好的。朕也知道華山有黃金,但不能挖,那里有大唐的龍脈,挖斷了龍脈可不得了啊。”李適之知道這是無稽之談,立即上奏:“啟奏皇上,不能聽信那些術士的胡八道啊,大唐的土地都是皇上的,那里能挖,那里不能挖呀。您是皇上,只要皇上能挖,任何地方都能挖!
“放肆,皇帝是天子,也有聽從上天的安排!碧菩诖舐暢庳煛@钸m之還想申辯,唐玄宗很不高興的對他道:“華山開采金礦不妥,以后這件事不準再提。今后向我遞奏折之前,先跟林甫商議之后再來,不要太輕佻隨便了。”
李適之如墜云霧之中,對皇上態度的轉變甚是不解。唐玄宗對他擺擺手,自己起身到后宮去了。李適之十分沒趣,退出皇宮。
李適之的表現,唐玄宗十分不滿。他走了之后,李林甫立即向唐玄宗上奏:“啟奏皇上,適之對金礦之事不依不饒,而且對冊立貴妃娘娘也有意見,雖然沒有直接反對,但言行中流露出來的不滿情緒。平時做事古板得很,對皇上不堅持上朝私下也有意見!碧菩诘溃骸澳闶沁m之不大稱職,對朕有意見!崩盍指Φ溃骸盎噬鲜ッ鳌!甭犃死盍指Φ脑,唐玄宗心底下已有換掉他副宰相的念頭。
要換副宰相,總要物色接班的人選,唐玄宗在朝中尋找。李林甫走后,唐玄宗對高力士道:“慎矜的表現不錯,可作為左相的候選人。將軍認為如何?”高力士道:“張均兄弟也不錯,皇上要想選準人,就應該多找幾個候選人。如果只是在京城中選,面還是窄了點,還可以從調出京城的人員當中,尋找有才能之人!
唐玄宗眼光突然放亮,當即道:“你得不錯,這些年來很多在京城做官的人,被調出了京城,到地方為官,這些人當中,不少人很有才華。嚴挺之很不錯,他很有才華。在張九齡當中書令的時候,他擔任中書侍郎,作為張九齡在中書省的副手,一直與他配合默契,深得張九齡器重。張九齡被貶的時候,他受到了牽連。但因為他辦事干練,朕不忍心處置他。林甫當首席宰相后,參奏他與張九齡打得火熱,堅持將他貶為洛州任刺史。州改郡之后,又改任陳留太守。現在正要用人,招他到中書省任職,考察一段時間!
高力士道:“嚴挺之十分能干,才能在李丞相之上,做中書侍郎時口碑載道,在洛州干得有聲有色,當時陳留出了事故,皇上將他調處處理,做得很好,還得到了皇上的贊揚!薄半尴肫饋砹,是有這件事!碧菩趯劳χ呐d趣起來了。第二天親自上朝,朝議人事安排等問題。散場之后他留下李林甫,單獨對他道:“嚴挺之還在嗎?這個人很有才能,原先在中書省干得很好,應該重用,如有可能,將他調回京城!
李林甫道:“啟奏皇上,嚴挺之在陳留,陛下既然想念他,要調到京城任職,吏部去考查一下,再向皇上上奏。”
回到家里,李林甫想:‘嚴挺之的能力在我之上,讓他進中書省,經常與皇上接觸,我的地位就危險了,要想個法子,阻止這件事!に伎嘞,終于找到了一個損法子。
他立即叫人把嚴挺之的弟弟找到宰相府。裝出十分關心嚴挺之的樣子道:“你哥哥不是很想回京城見皇上嗎,我倒有一個辦法!眹劳χ牡艿芤娎盍指@樣關心他哥哥,當然很感激,連忙道:“請教丞相該怎么辦呢?”
李林甫:“只要叫你哥哥上一道奏折,就他得了病,請求回京城來看病。這樣就能回京了。”
嚴挺之家眷都在長安,因此很想回京城,他不知內情,接到他弟弟的信,真的上了一道奏章,請求回京城看病。李林甫就拿著奏章去見唐玄宗,并且道:“啟奏皇上,真是太可惜了,嚴挺之現在得了慢性病,身體不太好,繁重的事干不了啦。中書省的事務太多,擔子太重,他可能挑不起來,不能干大事了。只有將他調進京城,給個輕松的差事好了!
唐玄宗看到嚴挺之的奏折,以為嚴挺之真的得了重病,做夢也沒有想到,這是李林甫精心安排的假象。就按李林甫的注意,調他回京,任命他為正議大夫,給了一個正四品的文散官,讓他好好養病。
兵部侍郎盧絢,作風正派,很有潛力。有一天,唐玄宗對李林甫道:“兵部侍郎盧絢,頗有才氣,雖然年輕,將來可堪大用!
李林甫聽后,內心很不自在,因為盧絢與他的頂頭上司,兵部尚書李適之關系很好,與李林甫不是同一路人。來就討厭他,現在聽到皇上贊揚他,李林甫就更不高興了,他認為唐玄宗對盧絢有好感,將來一定會重用他,那樣會威脅到他的地位。
于是先下手為強,他開始想辦法搜集他的反面證據,要搞掉他。人無完人,任何人,從反面角度都能找到許多缺點。他指使御史臺向唐玄宗上奏盧絢的錯誤,他不適合再繼續擔任兵部侍郎。
唐玄宗詢問吏部,楊慎矜事先得到李林甫的囑咐,不敢違背李林甫,按照他的要求上奏,的與御史臺的一致。
兩個管官的部門,都認為盧絢有問題,唐玄宗只得讓李林甫處理。李林甫便將盧絢降職為興德郡太守,盧絢思想有抵觸,向丞相兼兵部尚書李適之傾訴。李適之反對李林甫的做法,讓盧絢上書。
唐玄宗將盧絢的奏折轉給李林甫,李林甫將他放置一邊,過了三個月后,再向唐玄宗上奏,盧絢擔任興德太守的圣旨已經下了,不好更改,可以讓盧絢先到興德郡鍛煉一段時間,政績突出再調回朝廷重用。
唐玄宗準奏,盧絢接到圣旨一看,竟是三個多月之前的,一下子慌了,立即準備,匆匆忙忙的去了興德郡。
就在李林甫為鞏固相位不斷打壓有才能的人士的時候,邊疆的戰事也是一個勝利,接著一個勝利。皇甫惟明攻下洪濟城之后,穩定了吐蕃邊界的局勢,吐蕃贊普尺帶珠丹雖然想在大唐邊境制造麻煩,但沒有橋頭堡,從吐蕃內地集結軍隊,距離太遠,長途奔襲,軍隊疲憊不堪,失去了銳氣,很難做到兵不血刃。
進攻了幾次,沒有占到便宜,倒是留下了一大批俘虜。天寶四年臘月,皇甫惟明進京獻俘,唐玄宗對他進行了封賞,并于天寶五年正月十三任命他為鴻臚卿①。此時他身兼河西、隴右節度使,現在又兼任鴻臚卿,有些飄飄然。
作為主管朝廷典禮的主官,他大部分時間都在邊關,其實只是掛個名而已。以前在朝中做官的時候,皇甫惟明與太子的關系很好,現在進了京城,少不了要去拜望一下。
進了太子府,太子李亨親自出門迎接,他今天還特地打扮了一番。頭戴紫金冠②,身穿袞衣③,俊秀顏面上掛上微笑。
皇甫惟明立即跪下:“皇甫惟明參見太子殿下。”李亨一把將他扶起來道:“皇甫將軍,打敗了吐蕃,為朝廷立了大功,皇上稱贊不已!
皇甫惟明道:“我們在邊疆作戰,仗皇上和太子殿下的威風,取得勝利。是皇上和太子的指導有方!
李亨已經把皇甫惟明當作了親信,對他道:“皇上年事已高,在皇宮呆的時間多,到宣政殿去的時候少了。”
皇甫惟明是個直性子,他對太子道:“皇上一天老似一天,精力不如從前了,太子將來是要接管朝廷的呀。臣在朝野上聽到一些議論,現在李林甫借著皇上對他的寵信,在朝廷一手摭天。如果讓他這樣亂搞一通,就把朝廷的風氣都搞壞了,將來要治理起來,會困難重重。”
李亨道:“宮是很擔心,但李林甫會籠絡人心,有一幫人支持,除了皇上之外,在朝廷中,將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
皇甫惟明道:“太子應該勸皇上,以社稷為重!崩詈嗟溃骸皩m對李林甫的專權,心中也十分不滿,但怕引起父皇的猜疑,一直持忍耐態度,F在你也這樣,我的確非常擔心。”
皇甫惟明道:“太子不應該容忍李林甫亂來,那樣要出事的!崩詈嗟溃骸盀榱舜筇频纳琊⒔介L久興旺,皇甫元帥戰功顯赫,如果以邊防將軍的名義,向父皇上書。從側面勸,效果會好一些!被矢ξ┟鞯溃骸疤邮莾,在宮中與皇上見面的機會多,何不直接上奏?”
李亨道:“李林甫專權,朝中大臣皆知,但我的身份特殊,不便直接向皇上上奏。朝中的其他大臣都怕他,不敢上書,怕惹火燒身,F在他權力熏天,不僅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還身兼中書令和尚書右仆射兩個要職,而且兼任吏部尚書。既管決策又管執行,還管官員任命。加上他行事任意,專權枉法,朝中大臣如果不能將他扳倒,馬上就會引來殺身之禍。不好辦哪?”
正在這時刑部尚書韋堅來了,他是太子的內兄,元宵節之前看望一下妹妹也得過去。一進門就聽到他們討論朝廷中的事,插嘴道:“皇上并非不知道李林甫的專權,但是李林甫非常聽話,把后宮弄得舒舒適適,他舍不得換人。三年前,安祿山告了一狀,他著實害怕了一陣子。最后皇上還是舍不得他,馬虎處理一下了事!
太子道:“三年前和現在不一樣了,安祿山與李林甫的關系也好了,他們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彼nD了一下道:“不談政事,明天就是元宵節,皇甫將軍就在府上住一夜,觀燈之后再走!
元宵節晚上,太子與韋堅、皇甫惟明一起觀燈。中途太子離開,韋堅便與皇甫惟明一起,在一僻靜之處討論朝庭之事。
被楊慎矜發現,跟蹤到旁邊偷聽。韋堅列出了李林甫專權的十大罪狀,讓皇甫惟明到唐玄宗面前上奏。
楊慎矜也是有野心的人,這段時間,唐玄宗很信任他,對他經常詔見,這件事對他沒有利益沖突,也沒放在心上。
皇甫惟明離京之時,向唐玄宗告辭,臨行時上了一份奏折,列出李林甫專權十大罪狀,請求***林甫,并推薦刑部尚書韋堅做宰相,認為他的才能在李林甫之上。韋堅是太子李亨的內兄,與皇甫惟明的關系密切,某種程度上,是有嫌疑的。而他這樣做也是有私心的,如果推薦楊慎矜,唐玄宗或許會考慮。
拿著皇甫惟明的奏折,唐玄宗久久不能平靜。他是一個非常睿智的皇帝,當然知道李林甫的一些作法過了頭。
尚書省和中書省是朝廷至關重要的機構,李林甫之前,從來就沒有一個人同時兼任這兩個職位,楊堅設立三省的意就是要權力分散,相互監督。
張九齡當中書令的時候,李林甫為尚書右仆射,兩人辦事風格不同,老是打架,互相否認,要想辦好一件事情很難。弄得事事都要唐玄宗這個皇帝來裁決,他感到很辛苦。為了省事,張九齡遭貶后,他讓李林甫同時兼任中書令和尚書右仆射,一人管理兩個部門,免不了有專權的嫌疑。但這些年來,李林甫還算規矩,事事向他匯報,從不隱瞞,尤其是苗晉卿事件之后,表面上李林甫從沒有做過格的事。但李林甫占據相位太久,辦事的程序是到堂了,但辦事的過程是不是完符合法典,很難。
此時李林甫已經在宰相府呆了十二年,而且獨攬大權九年之久,這九年之中,朝廷中的中層官員都被他換了,絕大多數都對他感恩戴德。這一點唐玄宗是知道的,朝廷中處理事情,中層官員都是附和李林甫的。他不能不防,但皇甫惟明推薦的韋堅他不放心,因為他是太子的內兄。他不希望太子的羽翼過早的豐滿,那樣對他的威脅太大。讓韋堅擔任首席宰相,無疑是向朝臣們暗示,皇太子要接班了。搞不好他會落得象他父親一樣被逼下臺。
唐玄宗今年六十一歲了,雖然對瑣細的朝廷事務感到厭倦,但權力欲仍然很高,不愿意輕易退位。他清楚的記得,他父親李旦退位時才五十歲,因為那時候朝廷不太平,李旦要他擔當重任,消除威脅,F在是太平盛世,他沒有李旦那樣的胸懷,既想掌權,又貪圖安逸。雖然他很希望換掉李林甫,但苦于找不到合適的人選,沒有接替他的人,一時之間也沒辦法。他不知道,只所以成為這種局面,恰恰是李林甫的精心策劃,一手安排的。
皇甫惟明的奏折成了唐玄宗的一塊心病,他對李林甫還是有所察覺的,知道朝政一團和氣里面肯定有問題,但是沒有人真正抓到了李林甫枉法的真憑實據,換相是有程序的,按照法典,必須有朝廷重臣上奏折,明原委,以及舉薦之人的德才等等。
隴右、河西節度使、鴻臚卿皇甫惟明上的奏折,分量是夠了,但推薦之人,唐玄宗不贊同,他不想使用太子的人,加上刑部尚書韋堅、戶部尚書裴寬、京兆尹韓朝宗,皇甫惟明等人都與李適之相好,他對李適之已經有了成見,所以沒有準奏。但在言辭之中還是將他的心意給表露出來了,在與楊貴妃閑談的時候,流露出他的擔心。
楊貴妃與李林甫已經結成了利益同盟,覺得這事對李林甫不利,通過她的丫環,將唐玄宗的想法,告訴了李林甫。
李林甫知道了這件事后,膽戰心驚,對皇甫惟明等人恨之入骨。當得知皇上有意限制太子的力量之后,更是喜出望外。要利用皇上的這種心里,精心策劃一個大冤案。
他找來安插在韋堅身邊的人來詢問:“你聽沒有聽到韋堅和皇甫惟明一起朝廷的壞話?”那監視之人不能憑空捏造,如實回答:“沒有。”
李林甫又問:“他們有沒有單獨在一起的時候?”監視之人告訴他:“正月十五日夜,皇甫惟明與韋堅一同游玩,共度佳節!
李林甫如獲至寶,遂以此為借口,向唐玄宗上了一道奏折:“啟奏皇上,韋堅與邊將私會,欲謀廢立,危害社稷江山。臣請奏立即將韋堅和皇甫惟明捉拿,交由御史臺審查。
唐玄宗道:“正月十五是元宵佳節,知心朋友在一起慶賀一下并不為過。欲謀廢立乃天方夜譚,不能隨意加到別人身上,不要再追究此事!
沒有得到唐玄宗的認可,李林甫并不罷手,他一定要搞掉皇甫惟明和韋堅。目的是要殺一儆百。他知道朝廷中反對他的人很多,如果壞了他的規矩,都向唐玄宗上奏折彈劾他,他將永無寧日。
李林甫立即找到楊慎矜、王鉷、楊釗、吉溫,一起商議。楊釗道:“貴妃娘娘不喜歡太子,如果將這個案子牽扯到太子的頭上,就能得到貴妃娘娘的支持,事情就好辦多了!
李林甫道:“太子對相也一直懷恨在心,楊釗經常出入宮中,就在皇上和貴妃面前鼓動一下,從側面證實一下太子同韋堅、皇甫惟明相互勾結的實事!睏钺撌謽芬獾慕邮芰恕
楊釗利用和楊貴妃關系,以侍御史的身份,向唐玄宗提出對皇甫惟明、韋堅等人的行為的質疑。唐玄宗有些懷疑韋堅與皇甫惟明結謀,但并不認為是在陰謀廢立。要李林甫等人拿出確鑿的證據。李林甫、楊釗等人眾口一詞,堅決要求將二人逮捕,進行審判。但除了皇甫惟明和韋堅正月十五一起游玩之處,提不出有力的證據。罪狀不成立,唐玄宗仍然持懷疑的態度。
注①:云頭錦履,唐代流行的是一種高頭鞋履。
注②:紫金冠,又名太子盔,多用于王子及年少的將領。前扇為額子,后扇在圓形頭盔頂上加多子頭。左右掛長穗,背后掛一排短穗。
注③:袞服是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禮服。
注④:唐朝官名,從三品。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