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門派的掌門人在仁義山莊的議事廳里,正式討論這次武林大會的主題和議事日程。rg這是歐陽明的安排,他的目的就是要統一江湖武林。
會上歐陽明喧賓奪主,用大會組織者的身份道:“這次把江湖英豪招集一起,是我們七大門派一致贊成的,主要目的是要消滅黑衣社,我的意思是由少林寺的慧可方丈領頭,七大門派共同組織,帶領江湖群豪,集中一起,一鼓作氣徹底消滅黑衣社!边@只是他的由頭,并不是主旨,提前召開這次武林大會要有原因,他不能不。他觀察會場上其他掌門人的表情,繼續道:“遺憾的是武林盟主沒有到來,因此要推選新的武林盟主,再就是要訂一些江湖規矩,防止再次出現象黑衣社這樣危害江湖武林的組織!
慧可禪師道:“黑衣社危害江湖,不能不除,是否需要集中一起消滅他們,有待商榷。我的意見是:不需要集中在一起,那樣一是耗費太大。二是人多了反而不便行動。三是找不到黑衣社的巢穴,沒有攻擊目標,集中在一起不起作用。因此上,我們只有采用聯合一致對敵,分散攻擊的策略。聯合是規模、范圍的聯合,就是在黑衣社出沒頻繁的地域,當地的幾個門派聯合起來討伐他們。這幾年昆侖派和崆峒派對付西北地區出現的黑衣社就很成功,至于武林規矩,原來有個粗線條,修改修改也很有必要,集思廣益吧。”
維揚派掌門人余子厚迫不及待的搶先道:“現在黑衣社危害極大,不亞于當年的‘黑面人屠’,仁義山莊的老莊主活捉了‘黑面人屠’為江湖除了大害。現在仁義山莊又不惜耗費巨資,招集武林群豪,共同消滅黑衣社,這是造福武林的壯舉。因此我贊成由仁義山莊帶領我們一舉消滅黑衣社。武林規矩一定要訂立,首先要維護武林正義,象黑衣社這樣的罪惡組織以及象黑面人屠那樣的害群之馬,必須體江湖共誅之。其次是要講究武林公德,在武林之中,禁止使用一招致命的武功和有毒暗器,都是武林同道,太過歹毒了不好。其三是要維護弱者利益,不能以大壓恃強凌弱!彼钦驹谧约旱牧錾显,也是在維護仁義山莊。
玄真子對余子厚的法有些反感,尤其是吹捧仁義山莊的言辭。他不留情面的道:“余掌門掉了一件事,捉拿黑面人屠的不只有歐陽博文一人,還有一個主要人物皇甫惟雄,是皇甫惟雄發現了黑面人屠,并與其激斗兩個時辰以后,歐陽博文才加入進去,共同捉住的。現在黑衣社橫行西北,昆侖派和崆峒派與他們戰斗了三年,干得有聲有色。這次武林大會是仁義山莊發起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不得而知。武林大會每二十年一次,這是第一次武林大會立下的規矩。中途如果有重大事件,應該由武林掌管人或掌管門派發下英雄帖,聯合所有江湖同道共同討伐就行了,在對付黑面人屠時,就是當時少林寺方丈無心大師發的英雄帖,才將其活捉。黑衣社出現并危害江湖,應該由皇甫惟雄或是昆侖派發英雄帖。因此我贊成慧可方丈的意見,以門派為基礎,共同消滅黑衣社,F在武林群雄集中在一起也很難得,修改江湖規矩是可行的,但條款不要太細,余掌門人的禁止使用一招致命的武功,這個不妥,武林中講的就是武功,就是要研創簡潔實用的利害武藝,如果禁止使用那些高深的武功,都用花拳繡腿,江湖武林還有何發展!
諸葛霸道:“玄真子掌門這次武林大會不必召開,我也有同感,但當時到西北游昆侖、崆峒兩派參加武林大會的上官青大俠,是少林寺慧可方丈、玄真子道長和歐陽莊主共同研究要召開的,好象武林的末日就要到了。實際上,黑衣社對江湖的危害是有的,他們殺了風云堡的三堡主楊慧兵,劫了京都鏢局的兩趟重鏢。第一次劫鏢成功了,但被追回了鏢貨。第二次劫鏢,留下二十多具尸體逃之夭夭。因此,黑衣社的危害并不是那樣嚴重,昆侖派不發英雄帖,有其不發英雄帖的道理,昆侖和崆峒及西北地區的江湖同道完有能力對付黑衣社,現在我們西北武林,已經掌握了黑衣社的很多情況,如果黑衣社還敢在西北做案,那就是他們的末日到了。聽黑衣社又到中原來鬧事了,中原武林可以聯合起來對付黑衣社,怎么能將整個武林組織起來消滅黑衣社呢?這次大會是否要開,就值得商榷,F在已經開了,也只有按玄真子道長的意見辦比較穩妥。”
南拳王莫有道:“黑衣社主要是劫鏢,仁義山莊開了兩個大鏢局,歐陽莊主邀請七大門派主持召開武林大會,要組織江湖群豪共同消滅黑衣社,是不是為了鏢行的利益啊。要是那樣,仁義山莊的破費也是應該的,我們也用不著感謝仁義山莊了。將江湖群豪捆綁在一起是不可能的,還是各個地區自行聯合在一起較好,我們只要采用當年對付黑面人屠的辦法對付黑衣社就行了。訂立武林規矩的事,最好先由昆侖派提出條款來,七大門派再進行修改,意見一致后,公布于武林大會上。”
歐陽明對莫有微微一笑,然后“莫掌門我有私心,我并沒有考慮到這些。不錯仁義山莊是開了兩個鏢局,以我們的力量,保護鏢貨的安還是不難的。我們仁義山莊只是想為武林做點事,出一份力,不要辱沒仁義山莊的名聲。黑衣社的事是安然鏢局報告的,比諸葛掌門的要嚴重得多。黑衣社是武林敗類,非鏟除不可,不管采用何種辦法,目的是一致的,F在的朝政**,大唐盛世已是空殼,江湖已有亂象。有必要制定一套規矩,不要傷害了黎民百姓。再就是八年前武林大會推舉的武林掌管人皇甫惟雄,長期沒有在江湖上出現,江湖上門派眾多,爭斗的事情也時有發生,為了保護武林正義力量,有必要重新推選武林掌管人,來維護江湖人物和睦相處的局面。”
項強站起來道:“掌門師兄正在練習一種高深的武功,已經關閉三年了,不久就會重出江湖。黑衣社雖然猖獗,西北武林同道并沒有把他們放在眼里,他們作案多就會覆滅得快。訂立江湖規矩很有必要,就請慧可大師、玄真子道長我們一起研究出一個初稿來供七大門派修改如何!
歐陽明:“訂立武林新規矩的意見,已經統一,大家一致認為很有必要,接下來是來討論具體條款。這不要太急,待會由慧可大師提出初稿,七大門派共同研究,F在的問題是要推選武林盟主,皇甫惟雄不能來參加這次大會,明他已經不能擔當盟主的責任和履行盟主的義務。必須選舉新盟主,要不然,武林中遇到大事,無人主持!
玄真子首先反對:“武林盟主不用再立,皇甫惟雄沒死,他是泰山大會上公認的。理由很簡單,二十年的任期沒滿,不能更換!
余子厚完站在歐陽明的立場上道:“我贊成歐陽莊主的意見,皇甫惟雄雖然沒死,但是已經不能行使職權。而且是上一次武林大會定的,這次武林大會,就應該重新選拔,不然就失去了這次大會的意義!
諸葛霸道:“選盟主就不必了,皇甫惟雄的二十年任期沒有滿,這次活動不能算真正的武林大會,就算是中間的一個插曲,修改一下章程,武林人士聚一聚,彼此之間親近一下是可以的!
慧可禪師模糊其辭,認為兩樣都行,不選盟主有不選盟主的好處,選盟主有選盟主的好處。他不愿得罪仁義山莊,也不愿得罪青城派。
莫有的觀點與慧可一樣,南拳王的實力不夠,不愿得罪人,只好中立。再武林盟主無論如何也到不了南拳門,爭之無益。
項強制身其中,昆侖派是掌管門派,但掌門人不能到位,自知理屈。加上他實力不夠,也不敢堅持,模凌兩可。
因此上成了歐陽明和余子厚兩人大力贊成重新選出武林盟主,玄真子和諸葛霸兩人極力反對重新選拔武林盟主。雙方互不相讓,都自己有理,辯論良久也不能解決問題,一時間不能統一。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