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盛世風波 正文 五十四章 三人爭斗王鉷慎處事 密謀定計王銲上圈套(五)

作者/百當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楊國忠提出這個問題,唐玄宗不能不考慮。當時深受唐玄宗的寵信的三個大臣,一是李林甫,二是王鉷,三是楊國忠。唐玄宗對這三人深信不疑,此次,李林甫和楊國忠都被列入殺害的名單之中,只有王鉷例外,這是偶然還是另有其原因。王鉷是京兆尹,管理首都周圍二十三個縣的政務和負有維護京師長安社會秩序的責任。長安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如果治安出了問題,直接危及皇帝的生命。

    京城治安的規矩很多,京兆府下轄的長安、萬年兩縣縣府配備有為數眾多的捕賊官稱之為“執金吾”。維持京城的治安,這些執金吾中的為街使者,在京城治安管理中,有相當的特權,他們可以禁止市民夜間的行動。掌握街鼓,管理京城市場的開啟與閉門。而左右街使,掌分察六街徼巡,所有的城門坊角,有衛士、彍騎分守,大城門百人,大鋪三十人,城門二十人,鋪五人,日暮,鼓八百聲而門閉。夜間,街使以騎卒循行囂襜,武官暗探,觀察隱情,防患于未然。每日五更二,鼓自內發,諸街鼓承振,坊市門皆啟,市面上人們開始一天的營業。

    所有這些都由京兆尹負責,而且長安、萬年兩縣主管治安工作的縣尉都是王鉷的親信,這些人如果也參加作亂,在長安城中輕車熟路,放起火來那是非常順手的事。

    這是唐玄宗擔心王鉷卷入此事的重要原因,但是王鉷深得唐玄宗寵信,權傾一時,執掌戶部、御史臺和京兆府,執掌京城安的大權,除了皇宮之外,長安城中他要殺人,輕而易舉。要殺李林甫、楊國忠等人,悄悄地做就行了,做完之后,找幾個替死鬼就解決問題了,不必用這樣大的動作。

    有這樣的疑問,就不能是捕風捉影,而且還有一個不得不令人生疑的原因,王鉷就是圖謀作亂者之一王銲的哥哥。唐玄宗對萬騎兵士十分警惕,他不能不作準備,最好的防御辦法莫過于攻擊,只有在敵人起事之前將其消滅。但對王鉷同樣信任,對楊國忠道:“王鉷已是京兆尹,負責京城的治安,這事不讓他知道,不合法定程序。”

    楊貴妃突然到來,上前挽住唐玄宗的一只手道:“人心難測,是高位要提防。此事由將軍親自去辦,知道的人少好。”唐玄宗對高力士十分信任,捏了一下楊貴妃的手指,對楊國忠道:“準奏,處理此事不用王鉷,那樣風險太大。命令負責內宮安的驃騎大將軍④高力士作好準備,隨時準備鎮壓,絕不可姑息養奸。”

    出了皇宮,楊國忠馬上安排,幾個人聚在一起,將所有的細節都研究透。他對鄭昂道:“成敗就握在你的手上,不能有任何偏差。現場逼真,高力士就相信,只要殺了邢縡,事情就成了。”

    四月十一日中午,鄭昂正請王銲和邢縡一起喝酒。鄭昂是有備而來,很快就將兩人喝高。鄭昂道:“你們的興致如何?我現在的興致特別好,到萬騎兵士的軍營中,練習槍棒。”

    王銲在道:“好主意,酒后使槍,威力更大。”邢縡組織一些軍士來一起操練,他們正在舞刀弄槍,一個士兵忽然對鄭昂作了一個手勢,鄭昂借機急匆匆的出了營門。

    緊接著高力士帶著飛龍甲騎趕到,邢縡驚慌失措,由于酒喝多了,忘記了手中拿著陌刀,跑到高力士面前。

    高力士雖是太監,但幼時接受過武術訓練,加上人高馬大,力量超人,武藝高強。見邢縡手中提著陌刀沖來,以為對他不利,他先下手為強,挺槍便刺。邢縡為了保命,來不及話,用手中的陌刀攔擋。

    高力士不讓邢縡緩解,一槍緊接著又是一槍。為了保命,邢縡不得不招架。他拼盡力接了高力士三招,第四槍他沒有擋住,被刺中咽喉,當場斃命。其他的人員來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沒有做任何抵抗,部被擒。

    楊國忠及時趕到,高力士便將所擒之人交給他處理,他回皇宮向皇上復命。保護唐玄宗是他的職責,他一直緊跟在皇帝的身邊,不能離開太久。

    高力士不知當時的現場是經過精心布置的假象,把其當成實情向唐玄宗進行了匯報。唐玄宗對高力士深信不疑,立即定性為造反,并讓楊國忠審理此案。

    楊國忠將俘虜押到一處隱秘的地方審理,對被捉的軍士道:“我知道你們都是冤枉的,但只要承認是謀反,寫上供詞畫上押,便立即釋放。”有些人見風使舵,寫上供詞畫上押,楊國忠果然將他們釋放了。還一些非常認真的人,不肯承認造反。對不承認的人,楊國忠就用刑逼供,那些軍士都是無辜之人,不知內情,只要能夠釋放,編造一套假話,雖然道德上不允許,但好漢不吃眼前虧。都按照楊國忠的暗示,了供詞,畫押完事。

    楊國忠拿著這些供詞向唐玄宗匯報,將這次事件定性為一起未遂的政變,而且御史大夫,京兆尹王鉷脫離不了干系,請求立即將其弟弟王銲進行秘密審判。

    唐玄宗不相信王鉷會是這次事件的主謀,但他的弟弟領導此事,不能不審理清楚,王鉷作為親屬,理應回避,批準了楊國忠的方案。

    王銲被帶到御史臺,作為御史中丞,楊國忠親自審判,他不但要將這次政變推到王鉷的頭上,還想扣到太子李亨的頭上,一舉除掉心腹大患。

    張漸得知此事,立即進行阻止,他對楊國忠道:“此事只能對準王鉷一人,如果涉及太子,必定要三司會審,案情必須公開。如果重新審理,那些假證言很可能被揭穿,結果會適得其反。楊公不能因失大,不注意細節反而惹火燒身。”

    楊國忠聽后不敢將事件擴大,只對準王鉷一人,不得不到此為止。王銲受不了重刑,按照楊國忠的要求招供,將王鉷成是這次反叛事件的幕后策劃者。

    楊國忠將王銲的供詞連同奏折一起遞交唐玄宗,唐玄宗召集李林甫、陳希烈一起討論。李林甫雖然想打擊一下王鉷,但要將他處死,讓楊國忠跟在他的身后,威脅太大,想保住王鉷。他道:“啟奏皇上,王鉷身兼京兆尹,負責京城的治安,他要暗殺京城中的官員,不會這樣大動干,這案子有隱情,應該重新審理。”

    陳希烈道:“王銲和王鉷是同父異母兄弟,他們之間的關系不是很好,王鉷沒有參與叛亂,王銲的供詞不能作為罪證。我贊成李丞相的觀,重新審理此案。”楊國忠急了立即上奏道:“啟奏皇上,王銲的供詞與整個事件十分吻合,鐵證如山,王鉷是罪大惡極,必須處以極刑。”

    唐玄宗心想:‘王鉷不管是否有罪,都不能重用了。李林甫已經七十歲了,日薄西山,干不長了。而陳希烈文才雖然不錯,但處事能力不行,今后國家的治理必須依靠楊國忠。’權衡利弊之后,他道:“此案由驃騎大將軍親自到現場捉拿,賊首反抗,已被當場擊斃,并將反叛之人,部拿獲,交與國忠審理,既然已經審理清楚,就不用再費事了,叛亂的罪行成立,特賜王鉷死,由國忠宣旨。”

    唐玄宗明知王鉷是冤枉的,仍然作出了對他處死的決定。目的是在培植楊國忠,準備讓他來接替李林甫。

    注①:為皇帝臨朝聽政之所,稱為“中朝”。大殿東西長二十多丈,南北寬十三丈。殿前左右分別有中書省、門下省和弘文館、史館、御史臺等官署。

    注②:含元殿是大明宮的正殿,位于丹鳳門以北一百八十丈處,從長安城進入皇宮的第一座大殿。

    注③:中書省官員,從七品上。

    注④:唐朝軍銜,從一品。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浦区| 霍林郭勒市| 资兴市| 改则县| 甘洛县| 望谟县| 武乡县| 会泽县| 阜平县| 泸溪县| 大连市| 邓州市| 西乡县| 曲周县| 东兰县| 葫芦岛市| 秦皇岛市| 玉山县| 扎囊县| 嘉义县| 房产| 上饶县| 石首市| 香港 | 鹤峰县| 子洲县| 含山县| 海口市| 濮阳县| 抚松县| 正镶白旗| 绵阳市| 扶沟县| 青岛市| 崇文区| 安达市| 扬中市| 黄浦区| 广饶县| 凉山| 石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