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立即擬旨,錢人都要立即到位,戶部接到圣旨,楊國忠拿著圣旨道:“五千萬貫,到那里去籌集呀?真是獅子開大口。”戶部員外郎裴冕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邊疆要打大仗,少不了花錢。圣旨明確得很,這錢不好籌措,也得辦啊。大人還可以賣安祿山一個人情,籌錢的事就交給下官吧。”楊國忠一想,這話也對,能拉攏安祿山,對他晉升首席宰相有利。當即讓裴冕辦理,如數撥付范陽。
李獻忠接到圣旨后十分為難,圣旨要求他率領所屬軍隊遷至安祿山管區之內的幽州,并規定了到薊城的報到時間。到薊城他仍然是副節度使,并沒有升職,他不愿意離開他們住慣了的地方。但是皇帝下了圣旨,他無法抗拒。只得帶領原部落的人馬出發,向薊城遷徙。其時哥舒翰擔任隴佑節度使,他想哥舒翰對他不錯,既然相交一場,走的時候應該去看看他。
進了哥舒翰的帥府,李獻忠道:“皇上的圣旨已經下了,要我去薊城作為安祿山的副手共同殲滅契丹,現在已經出發了,特來看望哥舒元帥,請哥舒元帥指點一二。”哥舒翰受王忠嗣的影響,與安祿山關系不好,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安祿山沒安好心。因此對李獻忠道:“如果我猜測不錯的話,這一定是安祿山請求的,他沒安好心。我的老師王忠嗣曾經過,‘安祿山野心勃勃,我幫他消滅契丹,他還想收編我的軍隊,要不是我防了他一手,幾乎讓他得逞。’那時王帥是四鎮節度使,而安祿山才新上任范陽節度使不久。他不敢對王帥無理,現在你只是朔方節度副使,他是東平郡王、三鎮節度使,大權在握。到范陽之后,你的部隊他會收編,而你將死得不明不白,不定死后還會落下罪名,敢快向皇上申訴,薊城不能去。”
李獻忠大吃一驚,他對哥舒翰道:“元帥提醒得及時,這安祿山太陰險毒辣了,不定他早就設下圈套,等待我去鉆呢。這如何是好?現在圣旨已下了,而且限定日期,要我趕到薊城。已經不能更改,時間到了我們沒有到達薊城,便是違反了圣旨。這是大罪啊,元帥教我如何應對?”
哥舒翰道:“薊城去不得,我估計安祿山早就將暗害你的陷阱布置好了,正等待著收編你的部隊,擴充實力。你自己不能面見皇上,我沒有接到皇上的詔書,也不便進京。朔方節度使一直由李丞相兼任,你已經沒有退路了,必須去找李丞相,請他上奏皇上,重新下圣旨。”
一語提醒了李獻忠,為了得到唐朝的長期庇護,李獻忠曾經著意巴結過李林甫。天寶八年,李林甫再次鼓動唐玄宗進攻吐蕃,哥舒翰知道同羅軍隊十分驍勇,想用他打頭陣。李獻忠當時也不愿讓他的部下前去送死,拖著不愿去。是李林甫做工作,他才勉強答應。帶領兩萬同羅兵跟隨哥舒翰西征吐蕃,攻取石堡城。
在攻打石堡城時,同羅兵打頭陣,立下大功,哥舒翰沒有埋沒他的功勞,如實上報。再加上李林甫從中幫助,唐玄宗便升任他為朔方軍副節度使。李獻忠知恩圖報,專程向李林甫感謝。李林甫也需要軍隊的支持,從此以后兩人行走密切,的關系來好。
有了這層關系,就好話了。現在是關鍵時刻,李獻忠只有求李林甫幫助。在他看來,首席宰相一定能服唐玄宗,何況他還兼任朔方節度使,在皇上面前更有話語權。
要他東征契丹,他原就不愿意,勉強成行。這時得知安祿山不懷好意,真實意圖是要收編他這支英勇善戰的同羅軍隊,便更加不愿意了。立即停止前進按兵不動,他自己沒有詔令不能進京,便派副將啊史那從禮到長安求助李林甫。
阿史那從禮帶著的禮物和李獻忠信件到了相府,然而李林甫不在相府。他正為楊國忠的崛起大傷腦筋,在朝廷爭取與楊國忠一較高下。
啊史那從禮不敢到朝廷去,直等到晚上,李林甫才回家。啊史那從禮明來意,李林甫想拉攏安祿山來幫他話,所以不愿為李獻忠去求唐玄宗。
他將李獻忠的信箋放在書桌上,對啊史那從禮道:“圣旨已經下了,不能更解,你們必須去薊城。我可以向安祿山寫信,讓他照顧你們。但要讓皇上重新下旨根不可能,這可是以下犯上的事啊。”
他當即寫了一封給安祿山的信,對啊史那從禮道:“你將這封信帶給獻忠,到薊城時給安祿山,保你們無事。”
阿史那承慶沒有辦法,想面見唐玄宗,又不敢進宮。邊疆將士沒有圣旨,私自進京,就是死罪。只有帶著李林甫的書信,返回同羅兵的駐地。
李獻忠看了李林甫的書信,上面是要他聽從安祿山的指揮,不要對著干,李林甫可保他無事。
李獻忠拿著書信,喃喃的道:“安祿山在薊城,隨便找一個理由就將我殺了,那時候人頭已經落地,李丞相還能接上去嗎?這怎么辦?”一籌莫展。
由于往返長安耽擱了時間,圣旨的期限已經過了,就是馬上出發,也不能按規定的時間到達薊城。到達薊城時,已經違抗了圣命,犯了大罪。
啊史那從禮道:“怎么辦啊?我們不能按時到達薊城,安祿山就可以用違抗圣命定罪,堂而皇之的殺掉大王。”
李獻忠道:“你得在理,安祿山安排準時到達薊城,就是要我們無意中違反圣旨,他就有了借口。你怎么辦吧?”
阿史那從禮道:“已經無路可走,薊城不能去,留在這里更不行。渡過這次危機的唯一辦法,只有脫離唐朝,回到我們原來的地方去。”
這時大批的同羅兵將正在議論,為什么要離開居住多年的領地。當得知要遠赴東北的時候,一起進入李獻忠的帥帳,他們都不愿去東北,一至要求回到老家去,過原來的游牧生活。。
李獻忠道:“我們的老家,早就被回紇人占領了。我們已經失去了地盤,從回紇人的手里奪回地盤,十分艱難,勝算不大呀。”
眾軍士道:“我們這些年來,一直在打勝仗,現在已經有力量與回紇較量了。已經到了報仇雪恨的時候了,我們早就盼望著這一天。請大王帶領我們打回老家,趕走回紇。”
啊史那從禮跪在李獻忠的身前,大聲道:“下官請大王恢復阿布思的名字,做我們的可汗,殺回老家。”
所有的將領都跟著跪在啊史那從禮的身后,大聲喊道:“請大王早作決斷,請大王早作決斷﹗”聲音在山谷中回蕩。
李獻忠不能按照圣旨前往薊城,又沒處投訴,雖然明知前去故土,風險極大。但他不愿成為安祿山的刀下之鬼。被迫無耐之下,加上部眾的支持,已經有了反意。他對部下道:“我感謝大家的信任,但是我們現在還在大唐的境內,只有向東遷徙,然后借機殺回老家。”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