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娣道:“父皇年紀大了,也許是忘記了,殿下應該提醒父皇。四十多歲了,還不能參政,等到何時啊?”
李亨道:“父皇雖老,但不糊涂,這樣的大事他不會忘記。一定是貴妃娘娘從中作梗。那天她在場,臉色很不好看,好象我欠她的似的。她一定是向著楊國忠的,在父皇面前做了些什么?我們也不知道。我不參與朝政是法典規定的,只是父皇將部心思放在貴妃娘娘身上,令人擔憂。”
“這個狐貍精,簡直就是周幽王身邊的褒姒。楊國忠是她哥哥,他們哥妹倆,一個在外主政,一個在內迷惑父皇,這朝廷成了他楊家的了。到時候將國家搞亂了,你還得和周宣王一樣重新振興。”張良娣憤憤不平。
“心隔墻有耳,天寶五年的事,就不記得了,韋妃還在寺廟里呢?”“你想她了?”“那里話,首席宰相權勢熏天,還是心一點好。朝野上下都在歌頌太平盛世,不知能維持多久?”李亨將一顆棋子落下。
李輔國又來了,對李亨道:“殿下,那崔光遠還在宮門外等著,如何處置?”“讓他晉見。”李輔國答一聲:“是”轉身對門外喊出一嗓子:“殿下傳崔光遠晉見”宮門打開,崔光遠進門便跪在地上,高聲道:“左庶子崔光遠拜見太子殿下,殿下千歲千千歲。”
李亨手上握著棋子,眼睛望著棋盤,不冷不熱的道:“起來吧,楊國忠派你來監督我,這差事很清閑。我這人一向膽怕事,所以父皇才這樣信任我,你來不來都是一個樣。”
崔光遠道:“啟稟殿下,我若不來,楊丞相不放心啊,還會派其他的人來。光遠進了東宮,就是太子殿下的人。左庶子職就是為太子殿下出謀劃策的,我一定聽從殿下的。”
李亨道:“你是楊國忠派來了,不忠于主子嗎?他給了你什么任務?”“光遠的主子是太子殿下,楊丞相給了我兩條任務,一是勾通太子與楊丞相的關系,另一條是監督太子殿下。光遠做了十年的萬年縣令,知道如何做事,忠心輔佐太子,不會做出不利于殿下的任何事。”崔光遠低著頭,彎著腰道。
李亨道:“希望你言行一致,從前張均做左庶子,深得宮的信任。現在是刑部尚書,獨擋一面。”崔光遠道:“我一定以他為榜樣,力以赴,為殿下服務。”李亨揮了一下手,不再理他,崔光遠知趣的退出東宮。
處理李林甫的詔書,到了薊城,安祿山的內心有些不舒服。他在家里對安慶緒道:“李林甫主政朝廷差不多二十年之久,對皇上可是忠心耿耿,做任何事情都要揣摩皇上的心意。到頭來落到這樣的下場,皇帝真是孤家寡人啊。”
安慶緒道:“父帥手握兵權,皇帝寡情,到時將在外,君命不授。”安祿山道:“你要多動腦子,不能只長力氣不長腦筋,多向你哥哥學習。當朝我對李林甫十分敬畏,其他人不在話下,但還是要服侍好皇上,有皇上話,我才能站穩腳跟。不授君命,你想造反啊?要是那樣,屬下都不會聽我的話,腦袋隨時隨地都要搬家。不要跟著嚴莊高尚他們附和,他們雖然有些才氣,但也不是大才,自命張良,嘿嘿,差得遠呢。”
安慶緒道:“現在楊國忠把持朝政,父帥也應該與他交好。如果他在皇上面前告黑狀,也防不勝防啊。”安祿山道:“楊國忠什么東西,也值得帥與他結交,我自有辦法治他。不過長安還是要去一趟的。你讓嚴莊替我寫好奏折,我即刻進京向皇上上奏。”
安祿山來到京城,沒有馬上進宮,進了在長安的住宅。安慶宗出來迎接,放下行禮后,安慶宗立即講述京城的見聞。末了安慶宗道:“楊國忠仗著有貴妃娘娘撐腰,比李林甫有過之無不及。有兩條路走,一條是委屈一下,與他交好,可以安心的過日子。另一條是與他斗,在皇上那里造成將相不和的形象,服侍好皇上,就不怕他楊國忠使壞。”
安祿山道:“宗兒想得周到,但要帥向楊國忠低三下四,為父做不到。你去將張均和張垍兄弟倆請來,我設宴款待他們。”
張均、張垍很快來了,安祿山迎出門外,攜著兩人的手,直接進了餐廳。他笑呵呵的道:“剛到京城,就請你們兄弟來,非常時期,希望助我一臂之力。”
張均道:“皇上對將軍十分寵信,那里用得著我們兄弟幫助啊?倒是我們兄弟,需要安將軍美言啊。”安祿山道:“此一時彼一時也,以前皇上對我恩寵有加,是你們還有宰相府的幫助。現在不同了,楊國忠一手遮天。他沒有能力,是我討厭的人,不愿與他結交。今后少不了麻煩,還請二位看我們是好友的份上,關鍵時刻幫我一把。感激不盡。”
張垍道:“楊國忠的確有些離譜,在中書省和尚書省以及吏部,獨斷專行。原來的法典程序都放之不用,有些胡來。李林甫雖然專權,但還是按照法典和程序辦事,只是在操作的時候玩些陰謀。現在好了,所有的程序都是擺設,楊國忠一人了算。”
張均道:“這還只是開始,按照他目前的做法,要不了多長時間,朝綱就有亂了。將軍不愿附和他,是朝廷之福啊。我們兄弟也不會買他的賬,關鍵時刻,一定會站出來話。”
安祿山非常高興,不斷的為二人敬酒。這餐酒吃得十分融洽,二人臨走的時候,安祿山特地送了他們高檔禮物。送走張均兄弟,安祿山立即到了陳希烈的家。陳希烈設家宴款待他。安祿山道:“李林甫離世之后,首席宰相應該是你的,楊國忠有何德何能,竊據這個位置。”
陳希烈道:“將軍有所不知,楊國忠會攬財,皇上賞識,還有貴妃娘娘撐腰,這首席宰相非他莫屬。以將軍的能力,從八品官到三鎮節度使還用了十五年的時間。而楊國忠從八品監察御史到首席宰相,卻只用了六年時間。他雖然讀書不多,辦事能力也不行,但會鉆營,還有后宮的支持,所以首席宰相就是他的。”
安祿山道:“我在邊關已經二十年了,也想到京城來過一段安穩的日子,看來是沒有機會了。”陳希烈道:“將軍想學張,沒有機會了,楊國忠不會輕易讓出他的位置,他也想和李林甫一樣,做十九年宰相。不定他的野心還要大一些,不但想得到當今皇上的恩寵,還要做三朝元老呢?”
安祿山道:“他寸功未立,卻竊取首席宰相,就那點能耐,也能做三朝元老?簡直是異想天開。我擔心他要做宇文化及,這事不能不防。”他憤憤不平,因此有意中傷楊國忠。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