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陳希烈的支持,吉溫干勁十足,他視察各個軍鎮,檢查邊防。rg奏折源源不斷遞到唐玄宗的手中,很快得到唐玄宗的重視。他還將安祿山養馬的那一套作法,上奏給唐玄宗,要求在國推廣。
唐玄宗認為這個建議很好,在皇宮內詔見了他。得到詔見吉溫意氣風發,立即進宮。唐玄宗道:“愛卿到兵部這段時間,差事做得很有起色,你的這套方法,值得推廣。”
吉溫跪在地上道:“啟奏皇上,軍隊要打勝仗,軍需供應是很重要的一環。有了一套合理適當的物資保障方法,軍隊打勝仗的把握就大大的提高了。”
唐玄宗道:“你這想法很好,我現在任命你兼任閑廄、苑內、營田、五坊等副使,抓好軍隊的軍需物資供應,總結出好作法,為我們的軍隊常打勝仗,找出一些有效措施來。”吉溫趴在地下道:“謝皇上隆恩。”
得到唐玄宗的寵信,吉溫將軍隊的后勤保障的大權攬到手上了。他還兼任御史中丞,監督朝廷官員。現在雄心勃勃,要大干一場。
安祿山進京,在朝廷中跑了一圈,就是沒有上楊國忠的門。楊國忠的心里很不舒服,對張漸道:“安祿山到京城幾天,去了陳希烈家兩次,卻不上我的家門,這胡子不把我這首席宰相放在眼里。”張漸道:“安祿山野心大得很,聽他向皇上上奏,夢見李靖和徐績兩人向他乞食。他是想丞相的位置,如何會與丞相套關系呢?”
“他白日做夢,胡子竟敢跟老子斗,看我不整死你。”楊國忠憤憤不平的道。張漸:“安祿山不好斗,他深得皇上寵信,手中又有軍權,丞相要注意啊。”楊國忠扯了一下嘴角道:“有什么了不起,他比當時的王忠嗣還牛嗎?李林甫能整死王忠嗣,我就不能整死安祿山嗎?從現在起,搜集他的罪證,這事就交給你。”
將李林甫的直系親屬充軍之后,楊國忠罷免了與李林甫有關聯的官員,朝廷之中,空缺甚多。陳希烈上了一份奏折,提出對下層官員進行選拔。唐玄宗看過之后,點點頭頭道:“準奏,由吏部按照朝廷選官的標準,主持此事。”
吏部是楊國忠管的部門,他立即招來吏部侍郎韋見素,對他道:“朝廷要提拔一批下層官員,你負責此事,提出意見。”
韋見素辦事認真負責,他將所有官員的考核記錄都找了出來,一個一個的查看,認認真真的比較。著實下了一番功夫,選出一批官員之后。又將郎中、員外郎集中到一起討論研究,搞出名單后,又一再斟酌,草擬好名單,準備向楊國忠匯報。
后宮之中,唐玄宗享樂之后,往往在楊貴妃面前夸獎吉溫,他干練,辦事有創意,并陳希烈平庸無奇,迂腐得很。楊貴妃將這些的言論告訴了楊國忠,要他與吉溫搞好關系,楊國忠認為這是大事,請張漸、竇華、宋昱、鄭昂商議。
楊國忠道:“現在皇上對吉溫十分寵信,對陳希烈已不感興趣,貴妃娘娘要我結交吉溫,我認為吉溫野心勃勃,而且反復無常,他是李林甫的親信,卻反過來整李林甫。讓他當了副丞相,他恐怕就要謀奪我的位置了。請你們出出主意,如何應付。”
張漸道:“皇上在貴妃娘娘面前出這話,證明皇上已經準備更換左丞相了,吉溫不好駕馭,一定要阻止他進入相位。但皇上已經有了要換左相的心思,因此要找人代替,張均是禮部尚書,是最好的人選。”
“不行,張均是張的兒子,頗有乃父之風,滿腹經綸,辦事規矩,不是易于之輩。”楊國忠否定了張漸的意見。
竇華道:“先穩住皇上換相的念頭,建議張漸大人擔任黃門侍郎,作接替陳希烈侍中官職的準備,由張大人作左丞相,相爺可以高枕無憂了。”
楊國忠想,張漸有才華,作為他的幕僚很好,要是讓他一起共事,不一定能駕馭得了。因此道:“這辦法好是好,只是時間太長,其中變故很多,不一定能成功。吏部侍郎韋見素怎么樣?你們對他如何平價。”
張漸道:“韋大人是開元時進士,為人老成持重,與陳希烈性格相似,加上他在丞相手下做事,與丞相有感情。他在朝廷為官多年,吏部侍郎已經干了四年,比吉溫有競爭力。”
宋昱道:“相爺可以試探一下,看韋大人是不是跟你一條心,如果他服從相爺,是最好人選。宰相的人選很重要,但下層官員的情緒也要照顧,五品以下的官員,有的已經十多年沒有動了,內心之中甚有怨言,相爺要掌穩朝政,還得靠這些人撐著,調動一下他們的積極性。”
楊國忠點點頭道:“這事皇上已經交待下來了,吏部早就開始了選官。我讓韋見素主持,這些天他一直忙過不停,看樣子已經差不多了。”
他看了張漸一眼道:“我明天進宮,推薦張大人為黃門侍郎,讓張倚擔任御使大夫。張大人作替代陳希烈的準備。”張漸感激不盡。
楊國忠帶著陳希烈一起向唐玄宗匯報工作,唐玄宗很滿意,放棄了立即更換左丞相的念頭。接著楊國忠道:“安祿山兼職太多,可以去掉他御史大夫的頭銜,讓黃門侍郎張倚擔任御史大夫,翰林院大學士張漸兼任黃門侍郎。”陳希烈不是傻子,當然知道楊國忠的用意,馬上反對:“安祿山保衛邊疆,御史大夫是皇上賜給他的頭銜,要去掉他的頭銜,必須征求他的意見,否則軍心不穩。”
楊國忠道:“安祿山只是一個將軍,皇上要去掉他的頭銜,用不著和他商量,他是胡人,放蕩不羈,對皇上表面上忠心,實際上擁兵自重,準備謀反。”
唐玄宗道:“五品以上官員暫且不動,你們要同心協力處理好朝政,一要保持國家的繁榮,二要保證朝廷的穩定。存異,求大同,不要老是將相不和,窩里斗。”皇帝發話,兩人不敢不從,連連應是。
忙碌了幾天幾夜,韋見素按照要求,終于將提拔官員的人選名單搞出來了,交給楊國忠,并準備匯報其中的細節。楊國忠搜索名單,看過之后道:“現在是非常時期,一些資歷深的官員有怨言,要照顧一下他們的情緒。你這樣搞不行,許多剛剛上任兩年的又要升遷,而那些任職十幾年的還是不能動,打擊了他們。要按資歷的深淺排一個表,資歷深的優先提拔。”
韋見素道:“這樣做,不符合朝廷的法典,要以政績為依據。按資歷不行,而且也過不了中書省和門下省這兩個關卡,皇上不會同意。”
“我不是過,現在是非常時期嗎?要用非常辦法,我是中書令,中書省也同意這樣做,置于門下省…,門下省我也有辦法對付。”
韋見素道:“我們的建議名單和資料要先送中書省審核,審核無誤之后,交門下省提出反駁意見,我們再對審核和反駁意見進行解答,幾進幾出之后,才能上奏皇上。單一只講資歷,不問功績和能力,恐怕不合適。”
楊國忠火了:“你這人怎么這樣婆婆媽媽的?叫你這樣做,你就這樣做,其它部門的事,由我去協調,做錯了也是我吏部尚書的責任,不需要你侍郎來承擔。”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