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拔劍向內關,兵禍南行百姓哀。
長驅直入無阻攔,旌旗飄蕩掃北山。
安祿山沒有想到起兵如此順利。來是走投無路之下的一次冒險,竟然順利的拿下了河北。一路南下,雖然老百姓不知內情,忙著躲藏,避開大軍。而前進的軍隊沒有遇到任何阻擋,各個郡縣紛紛倒向安祿山。河北二十四郡,沒有反抗,太守縣令都在聲討楊國忠的罪行。安祿山對地方主官進行重新任命,牢牢控制了局勢,將河北作為后方基地。
安祿山志得意滿,帶領大軍向南推進,意欲渡過黃河。鄴城①太守能元浩帶著司馬王燾到城外迎接。安祿山見能元浩身材高大,勇力過人,笑著道:“元浩作太守屈才了,如果上陣打仗,會是一名出色的將軍。”
能元浩知道楊國忠在朝廷橫行霸道,鬧得天怒人怨不得人心。他胸懷大志,總想干一番事業。安祿山帶兵進京無異于造反,但他十分敬佩,很想跟隨。躬身道:“啟稟郡王,元浩一向喜歡舞槍弄棒。如果能得到郡王賞識,能到兩軍陣前建功立業,不妄元浩的八尺之軀。”
安祿山道:“現在楊國忠軟禁皇上,他的那些死黨阻礙王的保駕之師進京,我現在只有向南推進,迂回長安,你愿意到軍中效力,誰來擔任鄴城太守啊?”能元浩道:“我推薦司馬王燾擔任鄴城太守,元浩跟隨郡王,愿作先鋒,帶領軍士進京討賊。”
安祿山只是隨口一,沒有想到能元浩竟然認真了。他心想能元浩平時表現出色,但要升他的官已經沒有位置了。便試探性的道:“王帶領主力南下迂回長安,但東邊的濟南太守李隨,是楊國忠的死黨。探子報告,他正在招兵買馬,建立軍隊,準備從東面襲擊我們的后方,你有膽量跟他較量一番嗎?”
能元浩心想:‘自己與安祿山一直很緊密,現在即使反叛他,朝廷也不會相信,而且也沒有力量與之對抗。倒不如先跟隨他,如果他成功了,就成了開國功臣。要是失敗了,自己手上有了軍隊,投靠朝廷就有了錢,一樣能獲得重用。’他抬頭挺胸,正經八百的道:“李隨能有多大的能耐,他在濟南擴展軍隊能有多大的作用,要消滅他,輕而易舉。”
安祿山道:“難得你這樣忠心,皇上已經授予我先行后奏的權利。現在就任命你為淄青節度使,享受正三品奉祿。王燾為鄴城太守,享受正四品奉祿。等清除楊國忠之后,再奏請皇上正式下旨。”
能元浩和王燾一齊跪下道:“感謝王爺的栽培,我們一定竭盡力,力以赴當好差事。”
安祿山道:“淄青節度使責任重大,你們要向東清除楊國忠的死黨,而且我沒有兵將給你,只能靠你們自己招募。需要的開銷,也只能靠國庫的存儲。只有在清除了楊國忠之后,再能給你們追加。”
能元浩道:“王爺重任在身,主力軍要對付楊國忠,我們有朝廷的允許,招兵擴軍,對付李隨綽綽有余。”
安祿山高興的手一揮,大聲道:“很好,允許你招兵兩萬,對抗濟南的楊國忠死黨。”回身對中軍官道:“為能將軍賜紫袍玉帶,王太守緋袍金帶。”能元浩王燾兩人連忙跪下,向安祿山謝恩。
安祿山繼續向黃河邊推進,能元浩和王燾返回鄴城。王燾道:“郡王奉皇上的密旨,討伐楊國忠,可是朝廷的事我們都不知情。楊國忠雖然專權,他應該不敢軟禁皇上。如果情況相反,他是用這為借口。我們跟著他,那我們就是在反叛朝廷了。將來歷史上要留下罵名,大人一向精明,今天怎么犯糊涂了?”
能元浩道:“安祿山此舉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們一直跟隨他,反叛的罪名已經洗脫不掉了。楊國忠將朝政搞得一團糟,天下就要大亂了。亂世之中,有軍隊就有話的權利,所以我們現在要趕緊拉起一支軍隊起來,掌握了軍隊,就有了主動權。”
王燾道:“元帥深謀遠慮,輕而易舉的得到了招募新兵的權利。王燾自愧不如。現在社稷已亂,亂世出英雄。就按大人的計劃,在鄴城招兵買馬,打開國庫,收鐵放糧,趕制兵器。我們也打著清君側的名號,大張旗鼓的招募軍士。”能元浩道:“這注意好,馬上進行,以朝廷的名義張貼榜文。”
榜文張貼到平原郡,平原郡②太守顏真卿,對楊國忠甚為不屑,雖然一直看不起他,但認為他沒有膽量軟禁皇上。安祿山傳旨進京討伐楊國忠,他就心存疑慮。現在安祿山的軍隊向南推進,已經完明白了他此舉的真實目的。回想起在御史臺二十多年的差事,自己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做事。雖然十分出色,卻得不到重用。被楊國忠踢到平原郡做個不能作主的司馬,郁悶了一段時間,整天沉醉于書法。安祿山推薦他為平原郡太守又振作起來,巡查各地,平反冤獄,很得人心。受到當地百姓的愛戴,被稱為及時雨。
現在安祿山反叛已經是明擺著的事情,他究竟何去何從,內心十分糾結,微服在市面上察看民情。看到能元浩招募軍士的榜文,他深深的嘆了一口氣,正要轉身往回走。耳邊突然響起了平原郡司馬李平的聲音:“能元浩將募軍榜文貼到平原郡來了,太守還坐得住啊。”
顏真卿指著榜文道:“能元浩升任節度使了,還招兵買馬拉起了軍隊,有點醉翁之意不在酒。”李平道:“聽他的節度使是安祿山任命的,沒有皇上的詔書。他也敢做,就不怕欺君之罪嗎?”
顏真卿道:“他是安祿山的心腹,一直緊跟著他。我這個太守就是安祿山推薦的,應該對我有恩。現在平原郡屬淄青節度使的管轄范圍,我們不好反對他,先觀察一段時間,看看朝廷的反應再。”
李平道:“事情明擺著,安祿山假詔討伐楊國忠,雖然有許多人響應,但是紙是包不住火的,總有一天會真相大白。能元浩忠心擁護安祿山,得到賞識,被任命為淄青節度使,負責東線的戰事。此人也有野心,招募軍隊,壯大自己的實力。太守也該有所行動,為平原郡的百姓著想啊。”
注①:唐朝地名,現在的河南省安陽市。
注②:唐朝地名,現在山東省德州市陵縣。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