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軍無心戀戰,一觸即潰。王思禮見叛軍追擊太快,命令軍士將甲仗資糧都拋棄在道路上,用來阻擋叛軍。百多里的地段上,都是官軍丟掉的各種軍用物資。崔乾佑的兵,見到這些物資,不愿舍棄,一邊收拾一邊追趕,速度自然就慢了。官軍有了喘息的時間,拼命向前奔行,大部分都逃進了潼關。
唐玄宗接連收到封長清的奏折,朝廷大敗,他不能接受,立即讓高力士通知大臣上朝。到了大殿之上,朝堂下面一大片身穿紫袍或菲袍的大臣跪在地上:“皇上萬歲、萬萬歲﹗”聲音整齊。
面對臺下的這些大臣,唐玄宗聯想到前線的戰事,他怎么也高興不起來。用低沉的語調道:“眾愛卿平身,大家可能沒有想到吧,封常清到洛陽,阻擊胡羯叛賊,只七天時間,十多萬軍隊,便軍覆沒了。繼河北道之后,河南道又落入那胡羯之手。高仙芝上奏退守潼關,他們已經行動了,叛軍已經兵臨城下。眾位愛卿,該怎么辦呢?”
韋見素出班上奏:“啟奏皇上,叛軍勢大,現在應該先固守大唐的地域,不讓叛軍繼續擴張,挫傷叛軍的銳氣。東南面重點在濟南郡、東平郡①瞧陽郡②、譙郡③、南陽城,一線的防守。北面加強上黨郡的防守。令各駐地官員擴招兵源,構建防線,嚴防死守。”唐玄宗:“準奏,翰林院馬上擬旨。”
楊國忠上奏:“啟奏皇上,封常清身為范陽、平盧節度使,應收復失地,現在軍覆沒,還丟了河南道。應該追究責任,撤職查辦。”
唐玄宗道:“讓你們擬旨,中書省辦了嗎?朕一直等著呢。”楊國忠道:“啟奏皇上,已經草擬好了。撤銷封常清的一切職務,交大理寺審訊。”
唐玄宗道:“讓他以士兵的身份在軍中效力,在戰場上反省。”韋見素道:“皇上圣明,臣奏請中使駱奉先到軍營傳旨。”
“準奏,邊令誠怎么還沒到京,朕等著前線的軍情。”唐玄宗批了奏折。楊國忠上奏:“已經派人去了軍營傳旨,可能是前方軍隊混亂,一時難以找到人。”唐玄宗道:“這是我朝沒有先例的大敗仗,朕就不相信,那胡羯能成精。眾位愛卿,如何迅速剿滅叛軍,獻計獻策。”又征求一遍意見。
張垍上奏:“啟奏父皇,叛軍進攻河南,他的老家薊城一定空虛。臣請奏由太子殿下組建一支主力軍隊,繞道上黨攻擊云中,直搗叛軍老巢。待叛軍回救時,再從潼關、南陽、譙郡、濟南出擊。叛軍首尾不能相顧,必敗無疑。”唐玄宗的臉色好了許多,正要發話。
楊國忠出班上奏:“啟奏皇上,駙馬都尉的計策雖好,但是京城現在無兵可調,組織一支主力軍隊,沒有半年不能到位。那時叛軍已經消滅了,組建的軍隊也是多余的。”
唐玄宗環視一周之后道:“張垍的計策雖好,但組建軍隊需要時間,慢了一些。等邊令誠匯報前線戰事之后,再調整部署。現在就以兵部上奏的方案執行。三個月之內,一定要消滅叛軍,這是今天朝議的主題,眾愛卿就圍繞這個主題建言獻策。”
黃門侍郎張倚上奏:“啟奏皇上,叛軍士氣高漲,是因為借用了清君側的名義。安祿山用保護皇上清除奸相為借口,鼓舞士氣。如果罷免了首席丞相,叛軍沒有了借口,士氣就會低落,平叛就要容易得多。臣上奏免去楊丞相宰相職務,升任司空。”
楊國忠立即跪到臺下,伏地道:“皇上明察,臣因為看透了安賊的反心,使他恨之入骨,一心要拉下臣的宰相職位。臣一心為了朝廷,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張倚用心不良,借安賊之口詆毀臣下。”
唐玄宗知道臺下的百官,贊成張倚的人不少。但是為了楊貴妃,他不愿免楊國忠宰相職位。當即道:“今天只議策略,不談官員任免。”皇帝將調子定了,其他大臣不敢再話。楊國忠擦掉額頭上的汗水,他著實嚇著了。
封常清一直在等待信使帶回朝庭回詔,但信使始終沒有回來。明朝廷內對他上的奏折,有不同的意見。對安祿山的認識,還有很大的偏差,低估了他們的實力。他急得象熱鍋上的螞蟻,為了引起皇上的重視,他冒著擅離職守的罪名,親自騎馬入朝報告。
剛剛走到渭南,就碰上了去軍營傳旨的中使駱奉仙,駱奉仙就在驛站中宣讀了唐玄宗的敕書,剝奪了他的官爵,讓他以白衣的身份在高仙芝軍中效力。他對封常清道:“將軍仍在軍營,只要挽回戰局,還能東山再起。”
封常清欲哭無淚,他沒有想到他一生的拼搏積累起來的功勞竟然毀在這七天的對抗之中。此刻想來,他后悔沒有死守洛陽,那樣雖然會死在戰場上。但是即使戰死,也比撤職要好。現在落得一個失職之名,打了敗仗被皇上撤職,連想要東山再起也沒有機會了。他這敗軍之將也會被記入史冊。
他對駱奉先道:“常清戰敗,乃輕視胡羯之故也。薊城的叛軍士兵素質很高,紀律嚴明,士氣高昂,兵器、戰法都很先進,朝廷組建的軍隊無法與之相比。請轉奏皇上,要重新認識這場戰爭。目前叛軍的優勢明顯,官軍在短期內很難與之抗衡,更不用消滅叛軍了。要想戰勝安祿山,只有拉長戰線,據險堅守,以強大的政治優勢、兵源優勢和物資優勢相抗衡。在長期的戰爭中,逐漸瓦解叛軍的斗志,破壞叛軍的團結,使叛軍內部產生分裂,逐漸消耗叛軍的力量,然后各個擊破,方可一舉消滅安祿山。”
駱奉先道:“我會上奏皇上,希望你能東山再起。”高仙芝接到圣旨,他知道封常清的能耐,不給他官職,卻給他權力。特命封常清巡監左右廂諸軍,整治軍紀,督促訓練,先守住潼關,等待時機出擊,幫助他擊敗安祿山。
在這種情況下,高仙芝能做的已經到了極限了,他用特別的手法保護封常清,最大限度的發揮他的作用。知其所言非虛,面采納他的意見,死守潼關。
唐軍進駐潼關,立即趕修工事,高仙芝嚴令士兵加班加點,輪流上陣,剛剛完成守備,安祿山部將崔乾佑就率部趕至。
注①:唐朝地名,今山東濟寧市。
注②:唐朝地名,今河南省商丘市。
注③:唐朝地名,今河南商丘縣南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