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押送囚徒途中生枝節蒙混過關唐營獲接待
驅兵南下揮玉鞭,征戰將帥坐瓊筵。
西進東風蕩乾坤,欲入長安天地變。
安祿山端坐在宮殿的皇帝位上,新皇帝第一次上朝,他就按《貞觀政要》上的記載學習李世民。面對臺下的文臣武將,仿效唐玄宗的聲調高聲說道:“在眾卿的勸慰之下,朕正式登基。從今天開始每天上朝,商議朝中大事。宰相尚書將軍各司其責,暢所欲言發表意見。我們燕朝不能只有這兩道的地盤,眾卿都說,唐朝皇帝晚年昏庸,朝政**。你們都想一鼓作氣推翻唐朝,但是唐朝的兵力是我們的五倍,推翻唐朝困難重重。雖然艱難,但是我們不能被困難嚇倒,朕決定親自領兵西征,拿下長安。臨行前招集眾卿商議,怎樣能突破潼關天險。”
張通儒上奏:“啟奏皇上,唐朝在潼關又增兵十萬,現有二十萬大軍,又有哥舒翰坐陣,以我軍目前的實力很難對抗。臣請奏揮兵南下,奪取荊襄。”
田乾真學著張通儒的樣子說道:“啟奏皇上,唐軍主力在潼關,退可守進可攻。如果我軍主力南下,洛陽空虛,唐軍乘虛而入,洛陽難守。集中兵力對陣唐朝主力,退可保洛陽,進可克長安。是早就定下的戰略,不能隨便更改。”
安祿山說道:“已經定了的事,就不要再說了,現在河南的百姓是否安靜,對朝廷是否滿意?”
達奚珣上前說道:“啟奏皇上,河南百姓十分擁戴雄武皇帝,對皇上免除租稅口碑載道。段子光到郡縣傳旨,將李隆基的六條大罪傳開。百姓得知唐朝君臣**透頂的情況后,深惡痛絕。都說皇上是真龍天子,希望燕朝推翻唐朝。”
安祿山說道:“有百姓支持,后方就不會出問題,前方的戰士就能全力以赴。段子光做得不錯,他現在在那里?朕要獎賞他。”
張通儒上前說道:“啟奏皇上,這段時間段子光沒有向朝廷報告情況了。臣感到蹊蹺,派人查問他的去向,能元浩上報,段子光曾經去過他那里,之后就去平原郡了。可是平原郡太守顏真卿卻上報沒有人知道段子光去了那里。臣讓鄴城太守王燾調查此事。剛剛接到他報告,王燾向朝廷上奏,段子光到了平原郡之后,顏真卿親自請他到府上喝酒,以后就再也沒有他的音信了。”張通儒將王燾的奏折交給安祿山。
安祿山看過之后說道:“難道是顏真卿殺了段子光不成?這個死讀書的,他在唐朝坐了二十多年的冷板凳。我提拔他為平原郡太守,他不感恩不說,反而拆我的臺。簡直是不可理喻。”
張通儒說道:“這些讀書人,都是食古不化之人,頑固得很,雖然皇上對他有恩,他很可能恩將仇報。臣聽說他招募了一萬多兵丁,與平原郡司馬李平等一伙人經常在他的府上聚集。他們不在太守府辦事,而是在私宅中密議。臣認為這是不良之舉,很可能要反叛燕朝。”
安祿山說道:“讀書人是最反對朝廷**的,李隆基、楊國忠這樣**,他看不出來嗎,為什么還要保他?”
張通儒說道:“啟奏皇上,那些讀書人,自視清高,有他們的一套觀念。而且整天神神密密的,做些見不得人的事,他們用儒家的那一套思想來愚弄百姓。段子光傳達皇上的圣旨,揭露唐朝的**,喚醒百姓,正好擊中了他們的邪說。因此,他們設計殺了段子光,還說出一大堆理由。”
安祿山問道:“什么理由?說來聽聽。”張通儒沒有立即回答,過了一會說道:“臣不敢說,說出來有罪。”
安祿山說道:“你不說朕也知道,這些讀書人還以為旁人都是愚不可及。不就是認為朕是胡人,是一個將軍,看不起朕嗎?李世民也有一半是胡人血統,也是打仗出身的,劉邦只是一個停長,他們能在歷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朕為什么不能?你擬一道圣旨,告訴能元浩,要他密切注意平原郡的行動,認真追查段子光的去向,如果有證據證明是那夫子干的,將他捉到京城來。朕就要起程西征了,朝中的事務,就由各個部門擔起責任,日常事務由達奚珣和你處理,必要時與嚴莊高尚商量。京城防務由阿史那承慶和田承嗣負責,重大事情到軍中上報朕。”兩人跪拜接旨,安祿山起身退朝。
能元浩接到燕朝的圣旨,覺得事情嚴重,招鄴城太守王燾到帥府。王燾說道:“節度使這些天日夜訓練兵將,有什么緊急的事情要我去辦啊?”
能元浩知道王燾與平原郡的一幫人打得火熱,防了他一手,輕描淡寫的說道:“也沒有什么要事,這些天日夜操練軍士,累得很,讓你來陪陪我,輕松一下。”
王燾說道:“現在是亂世,手里有兵就有地位,元帥雖然累一點,但是為了盡快的將這些兵訓練到位,還是吃一點苦好。”
能元浩說道:“你說的很有道理,你認為燕朝能成功嗎?”王燾說道:“愿聽實話嗎?”能元浩點點頭說道:“愿聞其詳。”王燾說道:“元帥的眼睛雪亮,早就看到了。不然的話,也不會這樣亡命的訓練軍士了,我就班門弄斧一次。”
他從座位上站起來,慢悠悠的說道:“皇上一路南下,勢如破竹,鋒芒已過。而唐朝也從失敗中得到了教訓,招兵買馬調動軍隊四面抗擊。接下來要僵持一段時間,唐朝雖然**,但地廣人多,又占有傳統的支持,只要改掉蔽端,指揮正確的話,雖不能取勝,但阻止燕朝進一步擴大,是不成問題的。雄武皇帝知人善任,地盤雖小,但紀律嚴明,抵抗唐朝是不成問題的,但要想擴大戰果,必須有非常手段。所以呀,這仗一定還會打下去,三五年之內分不出結果來。但時間越長對唐朝越不利,本身已經**了的朝廷一定會被拖垮。”
能元浩不覺鼓起掌來,笑著說道:“精辟,你與平原郡的人打得火熱,這是顏真卿告訴你的吧。”王燾說道:“顏真卿,他抱著老黃歷不放,年前還派人來對我說教,要起兵反出燕朝,回到唐朝去,我沒有答應,他是在異想天開。回到唐朝,他還不一定能做太守,如果為雄武皇帝賣命,還會繼續升官。”
他突然停住了,對能元浩說道:“是不是有人向元帥告密?說我王燾有二心。我可以表明態度,唐朝長不了,我已經認定了雄武皇帝。”
能元浩說道:“不要多心,段子光在平原郡失蹤了,皇上要我追查。不關你的事。”“那一定是顏真卿干的,上次我就去查了一回,段子光進入他府中吃酒之后,就再也沒有蹤跡了。他早有反心,這樣的事做得出。”王燾似乎已經知道了段子光的事,斷然下了結論。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