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ontent">
張均沒有想到李亨會說出這樣的話來,但還是為他打氣。認真說道:“我知道殿下不是一個認命的人,當年李林甫下好了套,讓殿下去鉆,企圖廢掉殿下太子的頭銜,殿下都能忍讓,得到皇上的同情,保住了儲君的地位。現在的楊國忠比當年的李林甫還要惡毒,而且糾結了一幫人。殿下要學習越王勾踐,明里忍讓,暗中積蓄力量,到時一擊成功。”
李亨說道:“目前的形勢比當年又不相同了,楊國忠視我這個太子如無物,全然不把我當回事。更令我擔心的是,父皇對楊貴妃的寵愛超出了常規,現在他年齡雖大,還比較精明,但隨著年齡的老化,他不可能保持這樣旺盛的精力,總有犯糊涂的時候,我最擔心的是,父皇會不會走上高宗皇帝的老路。”
張均說道:“有楊國忠的支持,逐漸架空皇上,借皇帝的口,將權力轉到貴妃娘娘身上,不是沒有可能。殿下要防患于未然,必須抓住兩個人,驃騎大將軍高力士和龍武大將軍陳玄禮,能有這兩個人支持殿下,貴妃娘娘想架空皇上,就不可能了。”
李亨說道:“高力士對父皇忠心耿耿,但會不會偏袒貴妃娘娘就很難說了,陳玄禮掌管禁軍,皇宮的安全捏在他手上,是應該爭取過來。但只有這兩個人,還是顯得力量不足。你精通史集,對楊國忠也十分了解,對朝堂上文武官員,也很熟悉。我不能坐以待斃,找你來就是商量對策。不要有任何顧慮,將來登基,你就是首席宰相。”
張均說道:“我對殿下一片忠心,怒我直言,殿下的處境是很不好,楊國忠敢這樣肆無忌憚的在朝中胡作非為,一方面是仗的是貴妃娘娘的勢。另一方面,他拉攏了一幫人,還有一幫為他出謀劃策的人。他逼反安祿山可能是對付殿下的一個陰謀。他想拉攏安祿山,但安祿山不買他的賬,因此便與安祿山斗,要置他于死地。皇上因為安祿山軍功太大,不好動他,采用中立的立場。他就千方百計的對他施壓,捉拿他的門客,剪除他的親信,直至將他逼反。他阻止殿下參與平叛,由宰相府直接協調軍隊,便與前線的軍官有聯系。如果平叛成功,他就會與一些功臣建立牢固的利益關系。那時候他集中力量對付殿下,宮廷之內有貴妃娘娘支持,朝中有一幫跟隨他的官員支持,再加上軍隊里將帥支持。說不定他還想做一回武三思,讓貴妃娘娘做武則天呢?因此殿下必須有所準備,在非常時期采用非常手段。我們兄弟是可以為殿下兩肋插刀的人,但是這遠遠不夠,我們兄弟在朝中物色人員,殿下私下里也要找人幫助。軍隊之中,郭子儀直得信賴,殿下可以拉垅他。此人年齡雖然大一點,但文韜武略了然于胸,是個帥才。而且辦事公正,軍中有他支持,就不怕楊國忠胡來。”
這話說到了李亨的心坎里了,他說道:“我最擔心的就是楊國忠胡來,這段時間一直郁郁寡歡,并非擔心安祿山的叛軍,實則是擔心楊國忠,生怕我有什么錯處被他拿到。現在要下定決心,生死存亡面前,搏上一回。”
有人來喊,客人都到齊了,開宴了。李亨與張均匆匆入席,與張自同坐一桌,席間,幾人又討論了一回。
這段時間,楊國忠是最高興的,前線的戰事好轉,他就要成功了。心情舒暢,便在宏發酒樓舉行宴會,請他的幾個謀士喝酒。
竇華說道:“安祿山造反被丞相言中,說明丞相有前瞻性,比皇上的見解還要高。如果用半年多一點的時間平息了這場叛亂,便更是功不可沒首席宰相的位置進一步鞏固,沒有人能取代,其地位要超過當年的李林甫。再加上貴妃娘娘的支持,皇上的寵信,再也沒有人敢于和丞相作對了。這當今的朝政就得姓楊,由丞相說了算。”
宋昱說道:“皇上在位的時候,有貴妃娘娘的支持,相爺不用怕誰。但玄宗皇帝已經七十二歲了,李林甫、鮮于仲通、章仇兼瓊等人都沒有活過七十歲。高祖皇帝、太宗皇帝、高宗皇帝、中宗皇帝、睿宗皇帝都沒有活過五十五歲。皇上到了這個年齡,隨時都有可能出現不測。一旦皇上駕崩,太子就是繼承者,一旦李亨登基,相爺就要靠邊站了。”
楊國忠說道:“宋昱說的很對,目前我與太子的關系太惡劣了,去年想打擊他一下,將張氏兄弟貶到州郡。不想才幾個月的時間,他們又進了京城。朝堂之上,張均公然要讓太子掛帥平叛,如果不是我極力反對,很可能讓他得逞。現在皇上全部心思都對著安祿山,一心一意進行平叛,安祿山不除,他不會做其他的事。因此現在不是攻擊太子的時候,必須拿到安祿山的人頭之后,才有機會對李亨下手。”
竇華說道:“安祿山已經成為甕中之鱉,他有多少兵,還能堅持多久。只要全面出擊,就能以最快的速度結束戰爭。這時候就要著手廢除太子的準備,我敢斷言,如果李亨順利登基,丞相不是靠邊站的問題,而是要人頭落地。”張漸說道:“新加入的盧其儒怎么樣?他在宮中監視,找罪證還不容易嗎?就把這任務交給他。”
楊國忠揮了一下手說道:“還是張漸了解我,他已經答應,三個月之內找到罪證。他是個很有見地之人,建議潼關主力攻擊洛陽。現在的問題還是要盡快消滅安祿山。目前朝廷雖然占了上風,但安祿山還在頑抗。只有解決了安祿山之后,再來解決太子的問題。”
出了宏發酒樓,楊國忠急不可待的到皇宮,向唐玄宗上奏:“啟奏皇上,河北的進攻非常順利,郭子儀李光弼節節勝利。潼關有二十萬大軍,應該有所作為。安祿山已經捉襟見肘,顧此失彼了,李祗和魯炅也應該主動進攻。早一天平叛結束,老百姓就早一天過上太平的日子。”
上奏內容與唐玄宗想法完全吻合,他更是急不可待,對楊國忠說道:“從社稷穩定的角度上說,老百姓更需要安靜的生活。因此要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結束叛亂。目前朝廷節節勝利,證明叛軍的鋒銳已經過去,是痛打落水狗的時候了。”
楊國忠說道:“皇上英明,叛軍黔驢技窮,已經沒有能力與朝廷相抗了。為了減輕朝廷的負擔,越早殲滅叛軍越好。臣上奏向叛軍全面進攻,四面出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