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六月熱風吼,漢家三軍遭躪蹂。
唐朝太子向西進,整頓軍馬登皇州。
在裴冕、杜鴻漸等人的陪同下,七月九日,太子李亨終于到了靈武。直到這時他的心情才真正的安靜下來,手上已經有了五萬邊防軍,心里就踏實多了。
杜鴻漸將大元帥府安排在朔方軍的元帥府上,便將朔方軍六品以上的軍官集中在一起,集體參見李亨。帥府大堂站滿了軍官,這些身穿緋袍的綠袍的軍官,按大小順序排列,站在李亨帥案的對面,一齊跪下,齊聲高呼:“參見太子殿下,殿下千歲千千歲。”
見到面前跪著一大片軍官,李亨的內心之中,有著說不出的高興。他第一次償到了權力的滋味。連忙站起來說道:“快快請起、快快請起。大家都起來吧。這房間里的座位不夠,我們就站著說話好了。”
杜鴻漸上前,面對那些軍官說道:“我們今天來參見未來的皇上,現在的太子,天下兵馬大元帥。是向殿下表明,我們朔方軍,永遠忠于唐朝,聽從太子殿下的指揮。太子殿下到我們朔方軍來,是我們朔方軍鎮的福氣。今天我們就在元帥府向太子殿下表示忠心。從今以后,我們全力保護太子殿下,殿下指向那里,我們就打到那里。”
軍官們齊聲說道:“殿下指向那里我們堅決打向那里。”幾百人同時發聲,都是拼盡力氣,喊出來的聲音,將房頂都震動了。
李亨說道:“謝謝大家,我到朔方軍來,就有一種親切感。叛軍現在十分猖獗,他們殘忍之極,到處殺人放火。叛軍占領區的老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我們要解救他們,解救那些生活在魔掌下的父老兄弟。我要大家團結一致,集中力量,向叛軍沖擊,直到徹底的消滅他們為此。”
裴冕走到前面來說道:“現在眾位將軍,在這里表忠心,從今以后,我們跟著大元帥殿下,征討叛軍,收復失地,沒得話說。但是目前的形勢十分嚴峻,天下兵馬大元帥不足以號召天下軍民同心抗擊叛軍。只有太子殿下馬上登基,著皇帝位,才能登高一呼,將所有的力量集中起來。我們現在就請殿下登基,尊成都的皇上為太上皇。”
軍官們又齊聲高喊:“請殿下登基,請殿下登基。”李亨的心中別提有多么高興,但是如果登基做了皇帝,他就成了焦點人物,李隆基能不能接受很難說。還有眾多的王子,很可能跟著李隆基一起反對他。唐朝內部出現分裂,力量就會減弱,平叛就不可能了。一時之間猶豫不決。
杜鴻漸說道:“為了徹底消滅叛軍,收復失地,我們請太子殿下現在即皇帝位。”他帶頭跪下,所有的將領一齊跪在地上,口中高喊:“請太子殿下立刻即皇帝位。”
看到跪下的一大片身穿菲色和綠色軍服的將軍,李亨的內心有著說不出的高興。但是他的擔心也在不斷的提醒他要冷靜。而且還覺得這樣做似乎是太急了一些。剛到朔方,就將父皇推到一邊,這與政變沒有兩樣,朝廷的官員都在成都,他們要是群起而攻之,怎么辦?這是他最擔心的事情。所以不能操之過急。
他向眾人揮揮手,裝模作樣的說道:“謝謝大家,感謝大家的信任。都站起來吧。但是目前我不能稱帝,現在的朝廷在蜀地,父皇正在組織全國的軍隊、官員和老百姓抗擊叛軍。我是父皇任命的天下兵馬大元帥,我的職責就是帶領你們,抗擊叛軍,收回失地。其他的事情,都不要講了。”
李亨已經明確拒絕,裴冕和杜鴻漸也不好再堅持了。當下就帶著眾位軍官,離開了元帥府。
扶風太守房琯聽說太子在朔方鎮,立即趕來參見。李亨在元帥府接見他,房琯進門便行大禮:“扶風太守房琯參見太子殿下,殿下千歲千千歲。”李亨說道:“你是第一個來參見我的地方主官,我現在是天下兵馬大元帥,我的任務就是要平靜叛亂。你當太守多年,對朝廷說句實話,我們怎樣才能平息叛亂。”
房琯說道:“啟稟殿下,幾年來楊國忠欺騙皇上干了不少壞事,已經失去了信任。朝廷要平息叛亂,必須從頭開始。臣奏請殿下登基,領導全國平叛。”李亨說道:“回去做好你的工作,要組織兵源,有兵才能殲敵。”沒有明確反對登基。
次日杜鴻漸和裴冕兩人再次進了元帥府,他們正式向李亨上表。二人跪在地上,同時說道:“啟奏皇上,我二人已經準備好了皇上登基的儀程,請皇上早日登基,即皇帝位。”
李亨上前親手將兩人扶起來說道:“我現在十分愿意承擔責任,恨不得一天之內將叛軍剿滅。昨天扶風太守又向我提及此事,為了唐朝的基業,應該挑起重擔。但現在父皇在成都,朝廷的官員都在那里,我在這里擅自登基,有政變之嫌,不可為之。我在馬嵬除去楊國忠,是要勸父皇來朔方,繼續組織平叛。并不是要取代父皇,做出搶班奪權的不孝行為。由于陳玄禮臨時倒向父皇一邊,而未能如愿。現在父皇在成都,我是天下兵馬大元帥,其任務就是組織軍隊,全力抗擊叛軍,早日收復兩京。”
裴冕和杜鴻漸都聽出了李亨話中的含義,沒有進一步堅持,匯報了當時招收新兵的情況之后,便離開了帥府。
只過了一天,兩人又向李亨上奏,請求他登基。李亨說道:“怎么又提這事啊,我上次不是說過了嗎?不考慮登基的事,只組織平叛。”
裴冕說道:“殿下登基,就是為了更好的組織平叛。名不正則言不順啊,現在是非常時期,殿下不登基,就沒有號召力,對平叛不利。”
杜鴻漸說道:“我們請殿下登基,是為了平定叛亂。當今皇帝年輕時很有作為,創造了大唐盛世。現在老了,已經力不從心了,為了社稷,殿下當仁不讓啊。”
李亨很想登基,但擅自登基是非法的,不能操之過急,還是應該推辭一番。他對二人說道:“現在父皇健在,不談繼承大統之事。”
只過了一個時辰,裴冕和杜鴻漸又來了,兩人再次上表奏說:“現在皇上遠在劍南,無法指導平叛戰爭,陛下登基有利于指導平定叛亂。從國家的利益著想,殿下登基越早越有利于國家社稷。”
李亨回答:“高祖傳位太宗、皇祖傳位父皇都是高祖、皇祖親自下旨,現在沒有父皇的旨意,怎能擅自登基?此議不妥。”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