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臨戎奉君令,擁麾持節遠征行。
三軍圍剿不設帥,九路推進只催兵。
四面出擊迎征蓋,千里長驅飄旗旌。
會攻鄴城盼報捷,無有總督難持衡。
唐肅宗的詔書發出之后,圍攻鄴城的唐朝軍隊,從四面八方向鄴城開進。郭子儀、魯靈、李奧、許叔冀、李嗣業、季廣深、崔光遠等七節度使以及太原留守李光弼、淮南兵馬使董秦共領步騎約三十五萬,東南西三方匯集鄴城,圍攻安慶緒的最后一個據點。
王玙對不設主帥十分擔心,本想和苗晉卿一起再次舉薦郭子儀。但苗晉卿不敢違拗唐肅宗的心意,勸說他不要惹事。得不到苗晉卿的支持,王玙單獨舉薦又缺乏膽量,但是又不甘心,便試探著上奏:“啟奏皇上,九支軍隊雖然分布在各自的駐地,離鄴城還有一段距離,有的地方,甚至有兩千里之遙。由于遠近不一,運行到戰場,有的需要一月以上時間。這次圍殲叛軍雖然朝廷的力量是叛軍的六倍,但是沒有軍隊主官,缺乏統一指揮,難免影響士氣。臣上奏對立有戰功的將軍加封,鼓舞士氣。”
唐肅宗當然知道王玙的用意,將軍隊集中在一人之手,是他的一塊心病。不提設主帥的事,順水推舟:“此議甚好,但子儀朕已經獎勵過了,還有誰值得嘉獎啊?”王玙上奏:“南陽魯炅,獨守孤城,擊殺叛軍上將武令旬。在叛軍重兵圍困的情況下,守住了江南防線。對皇上忠心耿耿,應該嘉獎。”唐肅宗說道:“不錯,此人在強敵面前不動搖,的確應該褒獎。任命他兼京兆尹、御史大夫,晉升開府儀同三司,封岐國公,錄兩百戶。”王玙立即草擬圣旨,速傳南陽。
中使駱奉先到南陽傳旨,大聲說道:“魯炅接旨,皇帝詔曰:特進、太仆卿、南陽郡守、兼御史大夫、權知襄陽節度事、上柱國、金鄉縣公魯炅,蘊是韜略,副茲節制,竭節保邦,悉心陷敵。表之旗幟,分以土田。特封岐國公,食實封二百戶,開府儀同三司、御史大夫,兼京兆尹。擔任淮西節度史、鄧州刺史,帶領本部人馬于九月之前趕到鄴城,圍攻安慶緒。”
魯炅面向長安,伏地謝恩。十分興奮,又到了可以一顯身手的時候了。確實高興了一陣子,能封為國公,實在是出乎他的意料。這次圍殲安慶緒,如果立下大功,就能封王了。
送走駱奉先,魯炅急忙召集手下將領商議軍隊開赴前線的方案。與會將領十分高興,個個摩拳擦掌,準備在未來的戰役中一顯身手,好加官晉爵。
但是方嵐眉頭緊鎖,顯得心事重重。方嵐在保衛南陽的戰役中可說是立了赫赫戰功的人,加上他武藝高強,這次戰役少不了有硬仗要打,他的情緒不高,到時影響很大。
魯炅看在眼里,以為是對只升任他為偏將,品級沒有提升。嫌晉升不快,所以士氣不高。他走到方嵐的身邊,拍著他的肩膀說道:“方將軍是否對偏將的職位不滿意呀?不要緊,只要你這次在殲滅安慶緒的戰役中與保衛南陽一樣立下殊功,我一定在皇上面前保舉你為節度使。”
方嵐勉強一笑說道:“元帥想到那里去了,我是為內子擔心,在這里犯愁。榮榮懷孕已經七個多月了,現在部隊馬上就要開拔,她如何受得了啊?”
魯炅一笑說道:“我倒忘了,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兒子一定要順利的生下來。讓她留下來,我派人專門照顧她。”
方嵐說道:“榮榮是頭胎,不是我不信任元帥,就怕有個三長兩短,因此,我想讓張沖護送她回荊州。”魯炅說道:“還是你想得周到,就這樣辦。”
魯炅領淮西、襄陽兩鎮步卒三萬人、騎兵五千,浩浩蕩蕩向鄴城進發。大軍集聚,幾萬軍隊向北運動,軍旗飄揚,麾蓋云集,場面十分壯觀。方嵐安排張沖送陸榮榮回荊州,將他們送到襄州碼頭后,來到軍前。魯炅任命他為先鋒官,帶領先頭部隊,快速向鄴城推進。
安西四鎮節度使李嗣業,隨同郭子儀攻克洛陽后,留在***助張鎬整頓秩序,離鄴城最近。他建功心切,立即率領所部三萬多人,北上準備強渡黃河,先行攻擊。
安慶緒接到駐守衛州的李庭望的奏折,得知李嗣業向北攻擊,大兵壓境,如何拒敵,他一點辦法也沒有。在朝堂之上,面對參差不齊的朝臣,憂慮的說道:“長安的探子報告,唐朝調動九路軍隊來圍攻鄴城,衛州上奏唐將李嗣業已經到達黃河,燕朝已經到了最危急的關頭,眾位愛卿如何退敵啊?”
崔乾佑上奏:“啟奏皇上,現在大兵壓境,唐兵是我軍的六倍,如果死守,萬難抵擋。唯一的辦法是聯合史思明,共同抵抗唐軍。如果史思明的十三萬訓練有素的主力,來增援我軍,我們不但可以阻擋唐軍,還有可能殲滅唐軍主力,重新取得主動權。”
張通儒立即上奏:“崔將軍的辦法可行,臣愿出使薊城,說動只思明來援。”安慶緒說道:“張丞相出使薊城,與史思明聯合,非常好。但衛州告急,該如何處理,眾位愛卿說說,該怎么辦?”
宰相高尚上奏:“唐軍圍攻鄴城,主力在黃河以南,郭子儀、李嗣業、魯炅都在南邊,可派一支軍隊駐守衛州①,依托黃河抵御北上的唐軍主力。至于河東、太原的敵軍。一方面加固城防工事,嚴防死守,另一方面請張丞相說動史思明,請他從背面攻擊,便能破除唐軍的圍攻。”
田承嗣想脫離安慶緒,立即出班上奏:“啟奏皇上,臣愿帶領本部人馬,駐守衛州。”張通儒看出了田承嗣的心思,立即上奏:“啟奏皇上,臣馬上去薊城,田元帥是朝廷的主力,離開鄴城,朝廷無人守御。太原的李光弼、河東的王思禮離鄴城都只有一步之遙。如果他們來犯,將無從防御。臣奏請由崔乾佑將軍和畢思琛將軍,領兵兩萬,前去支援衛州。田元帥帶領主力保護朝廷。”
安慶緒也知道沒有退路了,鄴城是防御的重點,而燕朝的兵基本上都是田承嗣的,將他的兵分一部分到衛州,使他有所牽掛,也便于駕馭。立即說道:“準奏,由畢思琛清點兩萬人馬,和崔乾佑一起進駐衛州增援李庭望,抗擊李嗣業。崔將軍、畢將軍,南邊的防御就交給二位了。”
注①唐朝地名,今河南省衛輝。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