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肅宗不能接受苗晉卿的方法,想一下子弄到大量的錢財來裝備軍隊。當即說道:“卿的方法太慢,解決不了當前缺錢的難題。第五琦理財有道,如果讓他擔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發揮他的特長,解決了這個難題,朝廷就能一舉平定叛亂。”
苗晉卿對第五琦并不推崇,但皇帝指名讓他擔任宰相,不好反對。便對唐肅宗說道:“第五琦理財是有一套,皇上想讓他擔任丞相,何不親自考察一翻,他有沒有能力,不就一目了然了嗎?”
唐肅宗說道:“愛卿說的有理。不在相位了,還是要多向朝廷提建議,看到不順眼的事,也可直接向朕遞奏折,朕一定認真批閱。”苗晉卿再次跪下:“謝皇上恩典,老臣盡心竭力。”起身離開皇宮。苗晉卿走后,唐肅宗立即讓李輔國詔第五琦進宮。
第五琦接到傳喚,急匆匆的走進皇宮,跪在地上大聲說道:“臣第五琦奉旨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萬歲。”唐肅宗說道:“現在叛軍猖獗,擾得社稷不得安寧。朝廷經費吃緊,愛卿主管戶部,有何辦法解決?”
第五琦說道:“啟奏皇上,當年韋堅尚書做江淮租庸使,掌管江南的財政稅收的時候,臣一直跟隨他,對理財頗有心得。朝廷的收入的主體是稅收,稅收的基礎是人頭稅,而朝廷財富的主要來源是靠槽運、通商等收入。現在戰爭曠日持久,通商蕭條,漕運多為戰爭服務。人頭稅不能增加,要增加朝廷的收入,只有鑄錢,提高錢幣的面值,既不會引起民怨,朝廷又能集得錢財。”
唐肅宗說道:“你是韋堅的心腹,當年朕與李林甫爭斗,韋堅作出了犧牲。你提的這個辦法很好,就讓你來負責此事。”
乾元二年三月,唐肅宗免去了苗晉卿、王玙的宰相職位。任命京兆尹李峴擔任吏部尚書、兵部尚書呂諲、戶部尚書第五琦三人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張皇后與李輔國的關系更密切了,兩人都是野心勃勃。張皇后對李輔國說道:“本宮不好招見宰相,你試探李峴一下,讓他安排陳仙輔到吏部擔任郎中,看看他的態度如何?”李輔國說道:“太上皇當政的時候,內宮的防衛都是高力士掌管,皇后再向皇上進言,讓我擔任萬騎兵的統領。我們先挑撥皇宮的保衛,皇上皇后就安全了。”
張皇后說道:“這事我昨天就向皇上建議了,你做統領,馬英俊做副統領。皇上已經讓翰林院擬旨,你馬上就要超過高力士了。”李輔國吃了定心丸,當即找到李峴,對他說道:“皇后要向李丞相推薦陳仙輔做吏部郎中,請丞相向皇上上奏折。如果沒有皇后,現在的宰相還是苗晉卿,輪不到李大人,這點小事不成問題吧。皇后希望大人快辦,等著回話。”
李峴心想,皇后管理后宮,現在又想插足朝廷的事務,此風不好。但是皇后對皇上的影響很大,處理不好,就要受到她的暗算,只怕是防不勝防。當即說道:“請你轉告皇后,吏部馬上對陳仙輔進行考核,如果合格,立即上奏折。”李輔國向張皇后回話,張皇后覺得李峴不錯。
李輔國走后,李峴與呂諲商議,呂諲說道:“皇后和首席太監勾結在一起,要掌握朝政,在朝廷中安插自己的人,不是好事。后宮干政,對朝廷只有害處,沒有利落。但是如果斷然拒絕但不買她的賬,皇后不滿,李大人的日子就不好過了。我建議,拖著不辦,看看她后面如何辦?”李峴說道:“皇上讓我掌管吏部,我就得把好選人關。對皇后、李輔國推薦的人選,與其他官員推薦的人員一樣,按程序考核,沒有達到錄用標準的,堅決不與錄用。得罪皇后也是沒辦法的事,朝廷的規矩不能廢。”吏部對陳仙輔進行考核,得出的結論是,此人一直在宮中侍奉皇后,從沒有從過政,對政事一竅不通。文化素質不高,不合標準,不能正式錄用。
得到吏部的反饋之后,張皇后氣得不行,對李輔國說道:“李峴、呂諲還不如苗晉卿和王玙,刻板得很。本宮說的話在他們面前等于放屁,推薦一個五品官,還被他們退了回來。”
李輔國說道:“娘娘是后宮之主,說出的話他們都敢違背,奴才就更不行了,跟他們說話,連個回聲都沒有,簡直是欺人太甚。他們不把奴才當回事不要緊,但在娘娘面前耀武揚威就是欺主了。要在皇上面前道他們的不是,編排他們的痛處,讓他們離開宰相的位置。”
“不行啊,他們剛剛接管鳳池①,干勁十足,沒有把柄好抓。而且皇上非常信任他們,現在進言不是時機,等一段時間再說吧。”后宮與丞相之間產生了矛盾,張皇后和李輔國的怨言很多,經常在一起議論他們。好在唐肅宗的全部心思都放在平定叛亂上,兩人沒有機會詆毀。
第五琦擔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主管戶部,經費不足是他最頭痛的問題。因為戰爭,百業蕭條,叫他到那里去搞錢。清查朝廷的收支現狀之后,他向唐肅宗正式上奏折:“啟奏皇上,現在朝廷的財政虧空很大,如果再增加稅賦,老百姓負擔過重,他們不愿意,對朝廷的敵對情緒就會增加。要增加朝廷的收入,只有提高新鑄錢幣的面值。”
唐肅宗將第五琦的奏折拿到宣政殿朝議。李峴上奏:“打仗需要大量錢財,適當提高新鑄錢幣的面值,很有必要,既可以增加朝廷的收入,又不會引起百姓的反感,是當前戰亂時期的特殊措施。臣奏請皇上一試。”
苗晉卿雖然辭去了中書令和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但擔任太子太師,乃是朝廷的一品官員。聽到第五琦增加錢幣面值的設想,覺得不妥。但皇上十分贊同,李峴也認為可以一試。他不好反對,但認為要提醒一下朝廷。出班上奏:“啟奏皇上,增加錢幣面額,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朝廷一定要慎之又慎。臣奏請新鑄錢幣的面額不能太大,先試行一段時間,不行馬上就改。”
朝廷缺錢是不爭的實事,其他大臣提不出更好的辦法。唐肅宗說道:“既然眾位愛卿都同意增加錢幣的面值,此事就由五琦負責,先試行一段時間。”
第五琦著手制造新錢,將原來一文錢的面值升成五文。發行之后,由于量少,對物價的沖擊不大。但是朝廷的虧空太大,仍然解決不了缺錢的難題。
注①唐肅宗時期,尚書省所在地。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