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楚元覺得何遠的辦法解決了難題,當即決定:“這事就由你去辦,變賣糧草的錢都放在驛站。將來朝廷要糧的時候,要拿得出來。”何遠高興了,當即說道:“不用將軍叮囑,我一定按您的指示辦事,讓朝廷滿意。”信誓旦旦,立即行動,將幾百萬石糧草變賣出去,大賺了一筆。何遠自己撈足了不說,還可以給康楚元得些好處。殊不知朝廷正在進行貨幣改革,這個舉動的后果十分嚴重。直接造成的經濟損失,無法挽回,而此時的康楚元還蒙在鼓里。
再說史思明解了安慶緒的圍之后,就想將燕朝的軍隊掌握在手里。但是安慶緒不想交出軍隊。周摯、李歸仁都要求除掉安慶緒,收編鄴城的燕軍。史思明說道:“這樣做對不起雄武皇帝啊,我和他是出生入死的兄弟,他本來是要將慶緒托付于我的。我怎能做出對不起他的事來呢?這樣做有不義之嫌啊。”
周摯說道:“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安慶緒本是無能之輩,留下來只是禍害。為了江山,皇帝殺掉自己的兒子,也毫不手軟。高尚現在營中,主公寫書讓安慶緒來軍營正是時機。”
史思明不再猶豫了,立即回信:“大燕皇帝陛下:本王與你父乃是兄弟,救援理所當然,怎好做奪取之事。本王愿與皇帝結為聯盟,共同抵抗唐朝。此后我們略去君臣禮節,改稱兄弟,團結一致與唐朝周旋。我將帶兵回歸范陽,駐守薊城。現熱情邀請陛下帶領大臣,前來軍營歃血同盟,商議有關事宜。”讓李歸仁交給高尚,安排接待事宜。
高尚回到鄴城,將信交給安慶緒,看過來信之后,安慶緒手舞足蹈,已經忘乎所以了。他對眾將官說道:“史思明不忘舊情,愿意共同抵抗唐朝,就當前的情況是上上之選。”
高尚說道:“此去雖然冒失,但確是一條必走之路。現在的局面是鼎足之勢,兩家聯合,相當于三國時期的孫劉聯盟,乃形勢所逼。”
安慶緒帶著孫孝哲、崔乾佑、高尚等人冒冒失失地到了史思明的軍營,史思明迎出賬外。
進入營帳之后,他立即翻臉,將幾人同時拿下。賜安慶緒死,將孫孝哲、崔乾佑、高尚等人立即處斬。
史朝義、薛嵩進入城中,田承嗣非常配合。史朝義便讓他繼續掌管他原來的軍隊,讓薛嵩接管了孫孝哲、崔乾估的軍隊。一場不流血的收編十分順利。史思明遂留其長子史朝義守衛鄴城,自已帶著大軍回到薊城。
史思明擊潰唐軍主力,不但守住了城池,而且成功的收編了安慶緒的軍隊,得到了一批戰將,實力壯大,足可以與唐朝一爭長短。史思明回到薊城之后,心情舒暢。
周摯說道:“主公運籌帷幄,一下子得到了二十萬軍隊,足可以與李亨分庭抗禮了。現在稱帝,正是時機。”
史思明說道:“朕也在想這件事情,國號不變仍為大燕,建都薊城,朕稱應天皇帝,年號順天,立辛氏為皇后,冊封朝英為太子,封朝義為懷王。你擔任首席宰相,李歸仁為元帥。我們也學習唐朝,改郡為州。安忠志為范陽節度使,張獻誠為陳留節度使、安太清河南節度使,薛嵩為相州刺史,李懷仙為平盧節度使,田承嗣為驃騎大將軍兼魏州刺史。登基典禮,由你這宰相操辦。”
史思明在薊城舉行隆重儀式,登上了燕朝的皇帝位。他還想恢復安祿山時期的風光,積極招兵買馬,擴軍備戰。
安忠志曾經一度歸順了唐朝,唐軍進攻鄴城的時候,對他提防,沒有讓他參與。他也持觀望的態度,落得保存實力。唐軍敗退之后,他自成一軍,駐守在常山。
史思明登基之后,任命他為范陽節度使。安忠志十分滿意,為了范陽節度使的頭銜,再次叛唐,投靠史思明。
史思明對他也有提防,雖然任命他為范陽節度使,卻不讓他進駐薊城,命令他駐軍井陘②,要他伺機進攻太原。
周摯上奏:“啟奏皇上,唐軍新敗,兵無斗志,可乘機攻取城池,收復燕朝失去的地盤。”
史思明說道:“準奏,此事勢在必行,宰相立刻擬旨:陳留節度使張獻誠,帶領本部人馬向黃河以南運動,進攻奪取陳留。河南節度使安太清,帶領本部人馬攻取懷州③。相州刺史薛嵩,整頓軍馬,伺機進攻河東。平盧節度使李懷仙,進攻平盧,一定要奪取平盧,消滅叛徒侯希逸。田承嗣進駐衛州,作為進攻洛陽的先頭部隊。”
田承嗣手上有五萬軍隊,從魏州出發,挺進衛州。到達之后,立即派出探子四處活動,詳細觀察洛陽的動靜,為燕朝再次奪取洛陽作準備。
張獻誠立即帶領本部人馬,強渡黃河,拿下滑州④之后,兵不血刃,直逼陳留城下。唐軍的陳留守將董秦,得知燕軍到了城下,立即向駐守在洛陽的諸道元帥郭子儀求救。
接到董秦的求救,郭子儀十分為難,他的軍隊在圍攻鄴城的時候,損失了三成,而且武器丟失很多,一直沒有得到補充。防守洛陽都感到十分吃力,根本就抽不出兵來救董秦。
張獻誠進兵神速,郭子儀還在想辦法,研究如何派兵的時候,他的軍隊已經到了陳留城下。董秦求救無望,軍隊新敗,士氣低落,而且兵力不足,難以堅守。他不想做張介然那樣的忠臣,舉起了白旗,投降了大燕。張獻誠很順利的拿下陳留,安民告示,建立燕朝政權。
四月,安太清帶兵占領了懷州,立即向王思禮守御的河東進軍,企圖乘著勝利的氣勢,一舉攻克河東。
唐朝的河東節度使王思禮得到信息,對節度副使王承業說道:“叛軍得勝之后,士氣大盛,如果讓他逼近河東城,對我軍不利。直千嶺是他們的必經之地,本帥決定,副使留守河東本部,本帥親自領兵到直千嶺迎擊叛軍。”
王承業說道:“元帥的策略高明,當年叛軍勢大,我在呂梁山區與張獻誠對峙一年多。用隘口阻擋叛軍是上上之策。元帥只管放心前去,河東軍鎮本部,交給承業了。”
王思禮立即帶領軍隊,日夜兼程,趕到直千嶺設防。直千嶺地勢險要,是建設防御陣地的理想位置。王思禮在山口扎營,構建柵欄,扼守要沖,等安太清到達的時候,唐軍的防御工事已經建好,占得先機。
注②:唐朝地名,今河北省井陘縣西北。
注③:唐朝地名,今河南省沁陽市。
注④:唐朝地名,唐玄宗天寶年間稱靈昌郡,今河南省滑縣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