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那玉早有疑惑,高如震的話使他進一步證實了自己的判斷。當即說道:“外間的傳聞是真的,史朝義弒父奪權,不得人心,燕朝內部必亂。現在又派張通儒來殺太子,還要對你我下手。刀已經架到脖子上了,只有一搏。除掉張通儒,我們在薊城自成一軍,獨立行事,自己掌握命運。”
高如震說道:“殺了張通儒,史朝義不會放過我們,要是派大軍來圍剿,我們的日子也難過啊。”
啊史那玉說道:“投降他日子就好過嗎?你今天投降,明天就會死得不明不白。張通儒不會放過我們,臥榻之旁豈能容忍他人鼾睡,他不會不知這個道理。為了自身的安全,寧可錯殺,也不會放任危險。”高如震說道:“既然只有一條道可以走,我們就走到底。”二人帶領軍士直沖留守處。
張通儒正在等待高如震的到來,前去迎接的衙役一直沒有回來,很不放心。讓人前去打聽,得到的消息是高如震帶兵來了。他立時感到不妙,但單憑他的幾十個親信,是不能與幾千軍隊對抗的。
李豬兒已經驚呆了,不知道如何是好。張通儒說道:“快躲藏起來,”“藏到那里去啊?”高如震已經到了他們的面前。
張通儒說道:“將軍來得好快,我已經安排酒宴,要與將軍把盞。不想將軍誤會了我的一片心意。”高如震說道:“是嗎?你請太子和皇后,讓我來作陪,太子皇后在那里。”張通儒驚慌失措,一時語塞。
阿史那玉上前一刀,結果了張通儒。李豬兒轉身就跑,高如震寶劍一揮,人頭便落在了地上。然后搜查留守處,將張通儒的親信衙役全部捉拿。那些人見張通儒已死,當即見風使舵,投降了高如震。
李懷仙接到史朝義的圣旨,嘴角上露出一絲陰笑。裨將朱希彩說道:“元帥乃應天皇帝的得力干將,手下有三萬雄兵,如何聽那小兒的命令?”
李懷仙說道:“史朝義愚笨之極,關鍵時刻幫了唐朝,燕朝完蛋了。我們占領薊城和平盧,見機行事。”
朱希彩說道:“元帥此計甚妙,先掌握實力,在亂世之中就有了話語權。屬下建議,立即進軍薊城,占領之后再上奏討封。”李懷仙右手一揮:“就按你的計劃行動,組織軍隊,向薊城進發。”
高如震殺了張通儒之后,忽聞探子報告,李懷仙帶領大隊人馬,正向薊城奔來。高如震感到事態嚴重,考慮如何抵御李懷仙的軍隊。緊接著又來一名探子報告,說李懷仙離城池已經不遠了。“來得好快。”高如震大驚失色。對阿史那玉說道:“李懷仙此來不懷好意,我們怎么辦?”阿史那玉說道:“薊城兵少,難以抵敵他的大軍,不如與他講和。合兵一處對抗洛陽和長安,只是不知他們是否愿意。”
高如震說道:“薊城城高,工事堅固,我欲抵抗,將軍以為如何?”阿史那玉說道:“將軍要戰,我愿相助,但有沒有能力擊敗李懷仙,要深思熟慮。”二人正在計議如何對敵的時候,李懷仙的軍隊已經到了城下。
高如震和啊史那玉立即帶兵迎敵,剛出城門,未及列陣,李懷仙的軍隊就到了。軍隊準備不到位,軍士們見來的是燕朝軍隊,都不愿出戰。高如震不敢交戰,親自走到李懷仙的面前說道:“得知元帥到來,末將出城迎接,請元帥進駐薊城。”
李懷仙說道:“皇上駕崩,國家動蕩,本帥進駐薊城,管理薊城之兵,實為社稷安全。”朱希彩、朱泚、朱滔三人站在高如震的身邊,李懷仙帶領二萬大軍進駐薊城,高如震不敢動彈。
李懷仙進入薊城帥府,派遣手下軍隊,迅速接管了薊城留守的各個要害地方,控制了全城的防御。
朱希彩向李懷仙建議:“高如震對元帥不服,存有異心,應該盡早除之。”李懷仙說道:“我軍接管城防,可有阻礙?”朱希彩說道:“阿史那玉沒有不良表現,高如震表面上擁護,內心之中似乎不快。”
李懷仙說道:“洛陽方面有何信息?”朱希彩說道:“張通儒殺太子和皇后,以及高如震殺張通儒、李豬兒的事,還沒有上報洛陽,史朝義還不知道薊城出了事故。”李懷仙思考了一會,對朱希彩說道:“通知城內六品以上軍官,明天在元帥府開會。”
軍官都到了薊城帥府,所有人的兵器都放在門外才能進入大廳。高如震最后一個到達,在解兵刃的時候,遲疑了一下。
朱滔說道:“元帥府開大會,將軍不能帶兵器進入,這是慣例,李元帥都不例外。高將軍為何遲疑啊?”高如震放下佩劍,昂首趕往。
人都到齊了,李懷仙說道:“應天皇帝駕崩,傳位于顯圣皇帝,朝廷派前宰相張通儒擔任薊城留守。張通儒許逆,秘密殺害皇太后和前太子,實為大逆不道的行為。高如震殺死張通儒和李豬兒,本是為國除奸。但他私下行事,不上報朝廷,也是叛逆行為。為整頓朝綱,嚴明軍紀,現將高如震推出去斬首,然后上報朝廷。”
臺下的軍官一個個毛骨悚然,不敢吭聲。高如震想逃,朱泚、朱滔兩兄弟早就站在他的身后,聽到李懷仙的命令后立即上前。一人捉住他的一只手臂,動彈不得。
高如震立即向李懷仙求情:“元帥開恩哪,末將對元帥忠心耿耿,天誘其衷,末將死心塌地永遠跟隨元帥,鞍前馬后,為大帥執韁墜蹬。”
李懷仙說道:“如諾是對我李懷仙不敬,你這樣忠心耿耿,本可饒你,但你暗殺朝廷重臣,不向皇上奏報,國法不容。本帥不能因私廢法,求情無用,推出去斬首。”
史朝義接到李懷仙的奏折,對駱悅說道:“李懷仙控制了薊城和平盧,雖然上書請求駐守薊城,但口氣十分堅硬,逼朕答應,不是臣子所為。”
駱悅說道:“李懷仙現在進駐薊城,得薊城平盧兩地兵馬,總兵力不下五萬。朝廷要抵抗唐朝的進攻,沒有能力消滅他。不如任命他為范陽、平盧節度使,守衛后方。將來再利用唐朝,讓他出兵進攻太原,逐步削弱他的勢力。”
史朝義說道:“丞相擬旨,任命李懷仙為薊城、平盧節度使,領兵西進,進攻太原。”李懷仙接到圣旨,按兵不動,沒有帶兵西進,而是鎮守薊城,收取賦稅,鞏固他的統治。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