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的跟隨任務楊銳自然是接了下來。不過如此一來,楊銳倒是要進一步設法幫助一下丁原了,此人不僅忠于漢室,作風也是十分磊落,對于張遼之事并無任何阻撓,因而楊銳認為值得為其謀劃一二。
于是楊銳便托辭將丁原邀請到了自己所駐扎的東城門內單獨相談,以避開呂布等人耳目。只是楊銳沒有留意到,此前張遼向其發布跟隨任務之時,呂布也是目光閃動,似有所慮的神情
“建陽老兄,聽烈陽一句直言可否?有幾句話雖然出來很可能會招建陽兄之不愉,但是烈陽還是要講上一講的!”
楊銳屏退了左右,卻將程昱留在了身邊,以便能夠從中勸導丁原幾句。
“洛陽皇城之勢想來建陽兄已是心知肚明,董一家勢大并且底蘊十足,近些年來董討伐西羌叛軍士卒數量十分之巨,又何止數十上百萬,當前其洛陽城內的部眾不過豹之一斑,即使如此已是吾二人所不能對付!
爾今吾等面前實則只剩二途而已,或粉身玉碎以獻社稷,或茍性命以圖后進,再無其他僥幸,建陽兄以為然否?”
楊銳一席話聽得丁原目呆當場,一旁的程昱亦先是點頭后又頗為無奈地搖頭。
“烈陽肺腑之言,丁原拜謝!雖不愿承認,但丁原此前確實抱有僥幸,愚兄受教了!”丁原好一陣蹙眉之后才向楊銳長揖言道。
至此楊銳以為簡簡單單就將丁原服了,卻不曾想丁原卻是還有后話。
“道理雖是如此,然丁原食漢室之祿,受漢室提命,雖出身卑微,仍由吏精進至當下刺史一職,爾今漢室社稷漸微,正是舍身圖報之時,又怎能任由董賊胡作非為而獨善其身?丁原寧為玉碎不為瓦!”
丁原一席話出口,雖不激昂,卻是力沉,聽得楊銳也是頗為感動,還待再勸幾句,卻始終不得其道,只能心中微微嘆息。一旁的程昱也有惋惜之意,卻是始終未開口相勸一句。
不多長時間之后,丁原便起身告辭離去,楊銳也沒有過分挽留,丁原不愿意接受楊銳的相勸,而張遼的跟隨任務內容卻是要楊銳保丁原安然離開洛陽范圍,這倒是讓楊銳十分費腦筋了!
“烈陽離開之前可入宮覲見皇帝,為丁刺史求得戍邊要職或者地方大員,并令其即刻上任,不得可以挽救丁刺史!”丁原離去之后,程昱當即言道
“稟報主公,董部將李儒求見!”
楊銳聽得程昱之言還未來得及有所表示,就聽士卒前來稟報道,一時也頗為詫異,不過聽到來人是李儒,楊銳也就讓人將其放了進來。李儒的身份楊銳當然知道,若是普通平常的事,想來董也不會將他派過來的。
“李儒見過烈陽將軍!”
見到楊銳之后,李儒很是客氣地行禮道,楊銳雖然未作任何表示,不過也留意觀察了一下,李儒此人倒也的確是一表人才,難怪能夠成為董的女婿兼得力助手了!
李儒見楊銳不搭理他,隨即眼光瞥向程昱所在的位置,恰好此時程昱的目光也看向李儒的方向,兩個人的目光在此一刻碰撞了一下!
“想必這位便是程昱程先生了吧,李儒久聞大名了!”
李儒又與程昱見禮道,不過程昱也只是點頭示意,并沒有出聲應答。
“董那老匹夫要如何謀算予吾,竟然把汝這一好女婿給派來了,所圖應該不才是,趕緊來聽聽吧 ”面對李儒的彬彬有禮,楊銳終于大為不客氣道。
“呵呵烈陽將軍笑了 ”
未想到楊銳話如此直接,李儒稍稍有些尷尬道,不過很快便又恢復了淡定,“雖然此前有些誤會,吾父大人實則十分賞識烈陽將軍之才能,只是一直未有機會與烈陽將軍相交而已,此次李儒前來正是要為父親大人先行拜會一下將軍 ”
“夠了,夠了,直接重點吧,吾可沒時間在這里聽汝之假客套,將軍還是數十萬大軍在趕往洛陽城的路上呢,不日即將到達,需要馬上準備營地之類的,可沒時間在這里與汝閑聊!”
楊銳再一次打斷了李儒之言,并且話里有話地向李儒言道。他來就準備將聚靈山莊內的1萬青州州兵以及3萬黃巾士卒部調集過來,以進一步增強話語權的。
當楊銳到增兵的時候,李儒顯然有些驚訝,不過卻是很快掩飾了過去,不是有心留意的話還真無法看出來,然而這一幕卻是沒有逃過楊銳的眼睛。
“呵呵李儒謹遵烈陽將軍吩咐便是。”
李儒再次尷尬一笑,爾后臉色一正,終于開始講起了此行前來的真正目的。
“烈陽將軍,正如方才李儒所言,吾父大人是很愿意與烈陽將軍交好的,為此父親大人正準備于皇帝面前為烈陽將軍請功!
此前十常侍作亂宮廷,烈陽將軍乃第一個趕到現場護駕之人,且周護于皇帝以及陳留王左右,一直到達洛陽城為止,此一點乃諸位在場之人眾所周知、有目共睹的,故而吾父大人準備表奏烈陽護駕首功,不知烈陽大人意下如何?”
原來清早董與丁原對陣之時,李儒想到的計策便是此計,首先于皇帝面前表奏楊銳之功,爾后給楊銳賜一個地方大員或者戍邊大將,假借封賞之名將楊銳遠遠地調開!
這一點倒是正與程昱此前的計策有些相像之處,只不過其身用意以及所針對之人都有不同罷了,程昱要上表給丁原要官,目的是為了援救丁原,而董表奏楊銳之功,則只是為了排除異己,以獨攬大權罷了。
不過李儒的計策卻是正中楊銳的下懷,楊銳大費周折在洛陽城內駐軍、爭取話語權、不斷給董壓力等,這些所為的是什么,當然是為了能夠火中取栗從中獲取一些利益!
“哈哈哈!董老匹夫倒是打得好算盤,若是不出吾之所料,董老匹夫想要表奏吾之護駕之功,爾后使皇帝予烈陽封個地方官抑或戍邊之將,就準備將吾打發走了,是也不是?!
將軍倒是也正好要表奏他董一下呢,到時候看那老匹夫是遵旨還是抗旨,若是遵旨也就罷了,若是抗旨的話,將不介意聯絡眾人清理悖逆!哈哈哈哈!
回去告訴董,要想給將請功賜官也并非不可,只不過將非州牧不做!否則的話,想都別想,董能有援軍,將也有,汝等盡可以出去打聽一下,整個兗州、青州的黃巾都是將所滅,將最不缺的便是士卒部眾了!哈哈哈!”
楊銳一席話講得十分張揚,來也是給李儒聽的,虛虛實實之間對方雖然不至于盡信,但也必然有所顧忌。聽完楊銳之言來李儒還要什么的,卻被楊銳強行阻擋,當即強行送客了。
打發走了李儒之后,楊銳也沒有閑著,而是請程昱事先擬表,準備奏請丁原之功,楊銳自己則駕馭道風飛毯直奔北邙山中的聚靈山莊而去,此時楊銳的1萬青州州兵以及3萬黃巾士卒都已經在聚靈山莊之內匯合,等著楊銳的到來了。
而楊銳也并沒有將這些部眾一次性帶往洛陽皇城,而是吩咐這些士卒還以每5人為一隊,分撥逐次向洛陽城內轉移,每兩個撥次之間間隔半個時辰時間,如此一來給人的感覺就有些源源不斷、絡繹不絕了!
等到楊銳回到洛陽城東城門的時候,程昱早已經將奏表擬好,楊銳也沒有急著前往宮內上奏,他要等一等董那邊的消息,若是由于丁原這邊被封賞得太快而離開,楊銳也就難免會孤立了。
且李儒也不是普通之人,他回到董屯兵的洛陽城西城門內,只將楊銳的主要意圖帶了回去,是楊銳應該可以接受封賞之事,只不過要求至少是州牧,并沒有盡其中與楊銳交涉的細節,也避免了董再一次動怒。
然而董卻是覺得楊銳的要求有點兒高了,雖然李儒建議董答應下此事,好將楊銳這個**煩打發走,整個洛陽皇城包括漢室成員在內也就成為董鼓掌間之物了,但是董卻是沒有輕易答應。
不過緊接著傳來的消息卻是讓董慢慢改變了主意,原來楊銳部卒分撥次進入洛陽皇城的事情很快傳到了董的耳朵當中,董與李儒同時大驚!
董倒還罷了,李儒與楊銳交涉之時可是聽楊銳提起過一些相關細節的,他對楊銳的實力來就有更新的推斷和猜測,只不過未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沒有將這些告訴董而已,如今見到楊銳不斷向洛陽城調兵,李儒倒是慢慢確信了早前楊銳之言。
如此情況之下,李儒愈發力薦董,要盡快滿足楊銳州牧之要求,好將楊銳打發走,于是當天夜色初臨的時候楊銳果然就接到了封賞的圣旨。
“光熹元年八月二十一(189年8月1日)。大漢少皇帝一曰策書,西園左校尉、青州刺史烈陽,于十常侍宮亂之時護駕有功,特提命為青州州牧,開府建牙,掌一州軍政之事,替天子牧,不受他命!
應天順時,受茲明命!”RS
S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